樹木傳奇|油楠:熱帶雨林「儲油庫」

2021-01-14 創意農業創始人

創意學人全球頭條推薦

樹木傳奇|油楠:熱帶雨林「儲油庫」

推薦詞

油楠是我國熱帶雨林的高大喬木,也稱「柴油樹」,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油楠樹幹富含油狀液體,經鑽孔後可大量泌油,稍加處理可作燃料油使用,活似建在大森林中的天然「儲油庫」。油楠具有香料香精開發、藥用製劑研製、珍貴木材利用和庭園綠化等多種用途,具有較廣闊的應用前景。

樹木檔案

油楠是豆科油楠屬高大喬木,又稱柴油樹、香脂樹、蚌殼樹、科楠、曲腳楠。原生分布於我國海南,垂直分布於10-800米,為熱帶低地雨林和溝谷雨林的優勢樹種,其適應性強、耐乾旱、用途廣,現已被引種至雲南、廣西、廣東和福建等省(區)大量栽培。

油楠為熱帶雨林中的優勢上層樹種,樹幹通直,樹幹木質部內含有豐富的淡棕色可燃性油質液體,也被稱為「柴油樹」。

藏在深山人未識

一朝顯身天下知

油楠主要生長於海拔700米以下的熱帶低地雨林和溝谷雨林中,位於林分上層,樹幹通直、樹冠平展,猶如一把撐開的巨傘,為海南四「楠」之一。

據清代《定安縣誌·物產》記載:「有香楠、綠楠、油楠、苦楠四種,苦楠無所取,餘皆無棟梁之選。」《崖州志》描述:「香楠,幹極端偉,一名端正樹。色黃、質膩,油可燃火,隱起花紋。剖之香辣撲鼻。又有綠楠,名鸚哥楠,色微綠而不香潤。苦子楠,不香潤而味微苦,不分格漫。更有紋作大圈者曰油楠。」這些典籍雖提及油楠,但專述不多,故其隱居深山,尚待探訪。

油楠真正走進大眾視野是源於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熱帶林業研究所主任黃泉1981年對油楠的報導:「一般樹高12-15米,胸徑40-50釐米的油楠就有『油』形成;在採伐過程中,當鋸到心材的『油區』時『油就噴流而出』;伐倒後,鋸面上仍如湧泉、涓涓流出;通常每株約可收集20-50斤,最多的可在100斤以上。」為此,油楠作為「柴油樹」而聲名鵲起,廣受大眾關注。

隨後,人們對油楠愈發重視,相繼探訪其分布生境並調查種群數量,發現在海南西南部、東南部和中部均有原生分布,共約2萬株,並在海南樂東尖峰嶺發現一株油楠王,胸徑達1.8米、樹高35米。最近,在昌江霸王嶺發現了油楠「二當家」,胸徑達1.23米,樹高25米左右。

鑑於油楠富含油液、頗具特色,人們希望在化石能源日漸枯竭的今天,充分發揮它的強項,在種植能源林和建立「柴油」庫等方面有所建樹。雖與之相見恨晚、交談甚歡,但因其「性格」變化多端,引得人們對其探究興趣盎然。

油楠樹幹中分泌的油脂晶瑩剔透,可以當柴油使用

出身名門質高貴

內涵豐富泌黃金

油楠隸屬於豆科大家族,該科約有600屬、7000餘種,廣布世界各地,且用途極其廣泛。油楠為油楠屬的一個亞種,與她同屬近親的東京油楠則來自越南,兩者外部形態比較相像,但又有所區別。

油楠樹幹為灰色或灰白色、小葉2-4對、果實外殼有散生且硬直的黑刺,原生分布於我國海南,是典型的「本地郞」;而東京油楠樹幹為黑灰色或黑色,小葉4-5對、果實外殼光滑無刺,是從越南迎娶的「外來媳婦」。

兩者雖在外觀上容易混淆,但均能泌油,是本屬的共性特徵。除本屬外,這個豆科家族下的其他相近屬的植物也能產油,最有名的莫過於香脂樹。

1978年美國植物學家卡爾文博士在巴西考察時,獲悉亞馬孫盆地分布有一種樹幹直接泌油的樹,並獲贈一瓶產自該樹的苦配巴油。為探明究竟,卡爾文博士1979年再次前往巴西並深入保護區實地考察,了解到在這種香脂樹的樹幹1米上下位置鑽孔後,半年可產20-30升油。

自揭開面紗後,香脂樹便引起世界廣泛關注。中國引進後因翻譯產生了不同中文名稱,如古巴香膠樹、古巴香脂樹、香脂樹、香脂蘇木、苦配巴樹等,非常混亂,導致公眾困惑。

其實這類樹均屬於香脂樹屬,與孿葉豆屬和油楠屬植物如出一轍,這三屬是現知豆科植物中的「泌油三傑」,均被泛稱為「柴油樹」,也是「液體黃金」——天然精油的重要來源。

俗話說「富得流油」。作為富含油狀液體的油楠樹能產多少油呢?據早年報導,一棵油楠大樹被伐倒後,可產油10-25公斤、甚至50公斤以上。而後一些學者調查認為,油楠單株一次產油可高達3.5公斤或單株年泌油量為2-4公斤。近期一些報導稱,在樹幹上鑽一個直徑5釐米的孔,經2-3小時後可產5-10公斤油,一棵大樹年可產油幾十公斤。可見,有關油楠泌油量的描述可謂眾說紛紜,但概括地說,油楠泌油量既與植株本身特性和生長環境緊密關聯,又與採油方式和收油時間息息相關。

鑽孔後泌油的株數比例大約為90%,而鑽孔時現場直接泌油的佔總泌油植株的15%左右;樹幹空心、樹體長勢差的均不產油或極少泌油。在離地30釐米的樹幹上鑽一小孔(直徑1釐米)的條件下,油楠樹體越壯,其產油量越高。胸徑20釐米以下或超過100釐米的植株泌油量較少。胸徑20-100釐米的油楠平均年產油量範圍為每株0.1-1.1公斤,胸徑65-80釐米的植株泌油量最高,單株年產量最高可達5.5公斤,而胸徑20-65釐米和超過80釐米的平均年產油量不超過0.5公斤。歸結起來,可用「壯得流油」來形容,樹體越粗壯、泌油能力越強,正所謂「老弱病小几無力,青春年華顯實力」。

對於不同分布區域,其泌油量有較大的波動,而在同一生長區域,其產油量受海拔高度、光照條件和土壤特性等因素影響最大。採油方式與收油間隔時間也顯著影響油楠的產油量。

樂東尖峰嶺有一株直徑46釐米的油楠樹,鑽一直徑2釐米的孔後,5分鐘內流油0.6公斤,以伐倒計算產油量可達43.3公斤。因此,對於個別泌油能力強的植株,其伐倒後產油量達到50公斤是完全可能的。對於同一植株,收油間隔期越長,其產油量也越高。在鑽一小孔(直徑1釐米)條件下,陵水、樂東、昌江和五指山4個主要分布區油楠的平均月份、季度和年度產油量分別為0.03公斤、0.17公斤和0.34公斤。

油楠圓錐花序生於小枝頂端的葉腋,苞片三角形,花萼、花瓣、花序、雄蕊、子房均有黃色柔毛。

保護自己真天性

惠及他人君子心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漫長而久遠的進化過程中,油楠練就了適應生長環境和抵禦不良幹擾的本領,在遭受外界不利影響時會分泌油液以形成自我保護,以免於受病原菌侵入或儘量減少被昆蟲或草食動物取食的風險。另一方面,油液可能是受機械損傷刺激而分泌的,泌油量與防禦壓力呈正相關,鑽孔越大越深、泌油量也越多。

在樹幹中,油液主要來源於心材,邊材則很少泌油,但遭受外界機械損傷時也會刺激邊材泌油。除樹幹外,幼苗、幼樹和成年植株的根、莖、枝和葉均含有油,但其含量一般不超過0.5%。

油楠油理化特性與柴油相似,其顏色為淡黃色至淺褐色,比重為每立方釐米0.81-0.96克,凝點為-36℃至-27℃,沾在手上搓之滑感,幹後則黏,略具松節油的氣味。當地少數民族曾在抗日戰爭時期用它作照明用,早期林區工人常收集用於點燈。經分析,油楠油稍做處理可當燃料油使用,其低溫流動性、霧化蒸發性和氧化安定性雖與柴油尚有一定差距,但動力性強、清潔性好、耐腐蝕和可再生接近或超過柴油,是一種綜合性能優良、可供開發利用的燃料。

油液含有94%以上的倍半萜烯類化合物,種類有20餘種,主要成分為α-可巴烯、β-石竹烯和δ-杜松烯,其色澤、香氣和密度比較穩定,是重要的天然香料,可廣泛應用於高檔精油、香水、化妝品等日化產品的研發;另一方面,油楠油可用於抗炎藥、鎮痛劑、抗腫瘤藥劑和抗菌劑研製開發等,在醫藥方面有巨大的應用潛力。可以說,油楠是一位既懂得保護自己又樂於奉獻的謙謙君子。

只要在油楠的樹幹上鑽一個孔,晶瑩的「柴油」就可流出

才貌雙全用途廣

願為世人留綠蔭

油楠為海南省二類材,是我國南方重要的珍貴用材樹種之一,已被列為國家木材儲備林建設樹種、海南主要栽培珍貴樹種名錄。油楠為散孔材,材質堅硬,氣幹密度為每立方釐米0.52-0.85克,木材比重約為0.6-0.7。紋理通直略交錯,心材部分有含油之觸感,色澤為黃褐色至紅褐,具有深色條紋,具有香氣,耐海水浸漬,可供船舶工業用作船板、龍骨、肋骨、桅杆、船舵等。木材徑面花紋美觀,油漆性能良好,供作儀器箱盒、縫紉機臺板和鋼琴外殼及樂器等。在其他有油楠屬分布的東南亞各國,居民也常利用油楠木的耐腐特性製作水車。

油楠樹體高大挺拔、秀於林層、樹冠平展、枝葉婆娑,蒼翠欲滴,在熱帶雨林中獨樹一幟。當勁風疾吹,如萬馬奔騰,似碧波蕩漾。4-5月,花序簇生於冠層,樹頂金黃、舞蝶翩躚、熙光映照,蔚為壯觀。7-8月,莢果成熟,類似蚌殼狀(故又稱蚌殼樹),外部密布散生、短直硬刺,刺梢密被油滴,在陽光照射下,晶瑩剔透,熠熠生輝。目前,在海南萬寧興隆植物園、儋州市和定安縣等地廣泛作為行道樹和造景樹,同時被引種至雲南、廣西、廣東和福建等省(區)進行大量栽培,成為南亞熱帶地區具有較廣闊應用前景的珍貴樹種。

作者簡介

楊錦昌博士,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熱帶林業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熱帶和南亞熱帶林木種質資源保育、評價與利用研究。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相關焦點

  • 科普:熱帶雨林樹木生長也有周期變化
    新華社東京10月12日電(記者華義)在一年四季分明的地區,樹木會有年輪等周期性明顯的特徵,那麼在沒有明顯季節變化的赤道附近地區,熱帶雨林樹木的生長也會有周期性變化嗎?日本研究人員在追蹤觀察馬來西亞熱帶雨林後給出了肯定結果。
  • 遊記:曼聽公園有熱帶雨林蔥鬱的高大樹木
    午後的陽光在公園非常好,正是拍攝人像的好時光於是在曼聽公園茂盛的叢林中,我們留下了美好的時光曼聽公園有熱帶雨林蔥鬱的高大樹木高大粗壯的樹幹上有許多的根系樹叢中斑駁陸離的光影熱帶雨林是鋪天蓋地的,層次和群落都特別豐富,生機茂盛得一絲空隙都不放過。
  • 【植物與生活】神秘的熱帶雨林
    熱帶雨林是「地球之肺」,能夠製造大量氧氣、吸收二氧化碳、抑制溫室效應,還能儲存碳、調節全球氣候、涵養水源、維持水汽循環,緩解洪澇、乾旱和土壤侵蝕等自然災害,熱帶雨林是全球生態系統和人類生存最重要的物質基礎。熱帶雨林是「地球綠寶石」和「世界最大藥廠」,全球所用的藥物中,幾乎一半來自雨林,大量自然藥物或藥物的原材料都在熱帶雨林找到。
  • 一文讀懂熱帶雨林植物
    比如,我們來講講熱帶雨林植物。 什麼是熱帶雨林?顧名思義,首先是在熱帶地區,其次是有很多雨水,並且這是一個大森林。度娘給的定義是,熱帶雨林是地球上一種常見於赤道附近熱帶地區的森林生態系統。中間層高度:6~15米主要植物:年幼樹木、附生植物、木質藤本特點 :平民階層,這個階層通常是中小樹木,陽光資源很稀有,所以只能慢慢生長,等到某一天高處的樹木被雷劈倒下了,那也許有機會迅速升至上流社會。
  • 熱帶雨林尖峰嶺探秘(原創圖文)
    由於現時有超過25%的現代藥物是由熱帶雨林植物所提煉,所以熱帶雨林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藥房」。同時由於眾多雨林植物的光合作用淨化地球空氣的能力尤為強大,其中僅亞馬遜熱帶雨林產生的氧氣就佔全球氧氣總量的三分之一,故有「地球之肺」的美譽。熱帶雨林主要的作用是調節氣候,防止水土流失,淨化空氣,保證地球生物圈的物質循環有序進行。
  • 南美熱帶雨林,砍伐學問很大
    但記者在南美國家蓋亞那和蘇利南亞馬孫熱帶雨林採訪幾家中企後,這一觀念被徹底顛覆:適度砍伐不僅不會毀壞森林,而且還有利於保護森林。適度砍伐不會降低森林覆蓋率森林覆蓋率是指森林面積佔土地總面積的比率。在各大洲中,拉美的森林覆蓋率最高,其中南美的蓋亞那和蘇利南超過80%。而且,兩國的森林基本都是亞馬孫熱帶雨林。這一特點決定了有選擇的砍伐對森林覆蓋率不會產生影響。
  • 樹木傳奇丨菩提:智慧聖樹 福蔭眾生
    樹木檔案 菩提樹,桑科榕屬常綠或半常綠喬木,又名思維樹、菩提榕、印度菩提樹。樹高可達30米,樹皮灰色,葉革質互生,深綠色,葉邊緣有淺綠色點狀花紋,前端細長似尾,在植物學上被稱作「滴水葉尖」,是適應熱帶雨林而成。榕果球形至扁球形,直徑1-1.5釐米,成熟時紅色。花期3-4月,果期5-6月。菩提樹是熱帶樹種,喜光、喜高溫高溼。
  • 壓死亞馬遜熱帶雨林的最後一根稻草,50年內森林變草原
    前段時間,有科學家表示:作為「地球之肺」的亞馬遜熱帶雨林,如今正迎來生死攸關的臨界點時期。而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大約在50年內,亞馬遜熱帶雨林就正式從地球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將是植被稀疏的乾旱草原。而造成這一切後果的,仍然是人類源源不斷的索取。
  • 中國十大最美森林之西雙版納熱帶雨林
    西雙版納熱帶雨林地處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北部邊沿,熱帶季風氣候,終年溫暖、陽光充足,溼潤多雨,是地球北回歸線沙漠帶上唯一的一塊綠洲,是中國熱帶雨林生態系統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地區。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珍稀動植物種群以及整個森林生態都是無價之寶,是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連片大面積的熱帶森林,具有全球絕無僅有的植物垂直分布「倒置」現象,被譽為地球的一大自然奇觀西雙版納熱帶雨林。五千多種熱帶動植物雲集在西雙版納近兩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令人嘆為觀止。"
  • 它是熱帶雨林的象徵,可用來做冰片,卻不知是我國一級保護植物
    熱帶雨林在地球上有著非常廣泛的分布,在人們看來,這些熱帶雨林是維護地球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是沒有了它們對於地球二氧化碳的吸收,估計地球氣溫會升高很多。可是目前很多地方的熱帶雨林被瘋狂的破壞,也使得很多的珍貴物種被破壞掉了。
  • 世界最大熱帶雨林——亞馬遜熱帶雨林,動植物王國
    導語:世界最大熱帶雨林——亞馬遜熱帶雨林,動植物王國水是地球的主人,它佔據了海洋、河流、冰川,染指自然界的萬事萬物,就連我們的身體裡也有佔體重70%的水在日日夜夜有序地工作。奈何城市將我們放逐,遠離水的庇護和滋養。
  • 你所不知道的熱帶雨林植物,葉子比花好看十倍,你認識嗎?
    熱帶雨林植物,是指熱帶氣候終年溼潤的常綠森林群落。地球上的熱帶雨林,分布在南北回歸線之間。
  • 大西洋東南熱帶雨林保護區—巴西的動物天堂
    大西洋東南熱帶雨林保護區佔地1691750公頃,分為核心地區和緩衝地帶,其中前者佔地46萬8193公頃,除了一小部分屬個人所有之外,其它均屬聯邦和州政府所有。大西洋東南熱帶雨林保護區屬亞熱帶溼潤氣候。該地區全年氣候溼潤,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500毫米之間,大西洋東南熱帶雨林保護區內有保存完好的種類繁多的瀕危大西洋雨林物種。大西洋東南熱帶雨林保護區有各種各樣的動物群,其中的瀕危物種受到當地政府的特別保護。哺乳動物有120來種,其數量之多在巴西是首屈一指的。在如此眾多的動物中,美洲虎、虎貓、灌木狗、水獺及20多種蝙蝠和各種瀕臨滅絕的物種尤為引人注目。
  • 迷你世界最新版本爆料,熱帶雨林即將上線,還會有神秘動物?
    據爆料稱,新增加的環境將是熱帶雨林。眾所周知,就算在現實世界,原始的熱帶雨林也充滿了神秘和異域風情,在潮溼的環境中,各種沒有見過的樹木拔地而起,遮天蔽日,數不清的鳥類和爬蟲在樹林中穿梭,還有神秘的蛇類在地上蜿蜒,想想還真的有點刺激!
  • 熱帶雨林驚人物種,各種生態神奇的存在
    熱帶雨林驚人物種,各種生態神奇的存在熱帶雨林是地球上抵抗力穩定性最高的生物群落,這裡生活著各種各樣的神秘動物,充足的陽光、肥沃的土壤滋養著它們,今天就帶你探索熱帶雨林中各種生態神奇的存在,看看有沒有你見過的動物呢?一起來探索吧。
  • 樹木傳奇|餘甘子:天然藥食保健丸
    樹木檔案 餘甘子,別稱庵摩勒、庵婆羅、滇橄欖、油甘子、米含、望果、木波等,為葉下珠科葉下珠屬落葉喬木,高可達23米,胸徑達50釐米。因其果實初食酸澀,良久乃甘,故名「餘甘子」。餘甘子為強陽性樹種,喜溫暖乾熱氣候;天然分布於東亞、南亞、東南亞、南美洲等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在我國分布於滇、粵、桂、瓊、臺、贛、閩、川、貴等省區。
  • 在熱帶雨林中見到的與平常不同的東西,有一種樹木都不敢亂摸
    提起「呀諾達」,可能很多人沒有聽說過,它是我國地處北緯18度的一個熱帶雨林,由於其植被豐富多樣,又被稱為中國的鑽石級雨林。近日筆者在當地人的帶領下於呀諾達的熱帶雨林中拍下了很多內陸地區的植被,有的壯觀,有的卻令人聞風喪膽。圖中是高達四五米的芭蕉樹。
  • 亞馬遜熱帶雨林可能在50年內「消失」,生態系統崩潰進入倒計時?
    問題可能最先出在被譽為「地球之肺」的森林上,因為其「呼吸」能力已經接近上限了,根據《自然》雜誌的最新研究,無論是非洲還是南美洲的熱帶雨林,它們每年所能吸收的碳,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就在逐年下降
  • 海南島熱帶雨林精靈——長臂猿
    《瓊州府志·物產》:「猿的毛色有黑白,黑雄白雌……善於攀緣樹木,但不能在地面行走。」 清代李調元的《南越筆記》:「瓊州多猿。」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霸王嶺林區,是海南長臂猿在全球唯一的分布地。
  • 「百鳥苑」——動物園裡的熱帶雨林
    碧空如洗、一片金色湖水澄澈、落葉飄零鄂爾多斯野生動物園裡除了這樣美麗的秋色還有一片寧靜的熱帶雨林10月15日鄂爾多斯野生動物園自駕遊開始了記得和工作人員要一張地圖自己仔細的遊覽動物園吧千萬別弄錯了現在動物園的第一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