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雨林尖峰嶺探秘(原創圖文)

2021-01-08 光明雪原創圖文

熱帶雨林是地球上一種常見於赤道附近熱帶地區的森林生態系統,主要分布於東南亞、澳大利亞北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非洲剛果河流域、中美洲和眾多太平洋島嶼。

熱帶雨林是地球上抵抗力穩定性最高的生物群落,常年氣候炎熱,雨量充沛,季節差異極不明顯,生物群落演替速度極快,是世界上大於一半的動植物物種的棲息地。

熱帶雨林無疑是地球賜予人類最為寶貴的資源之一。由於現時有超過25%的現代藥物是由熱帶雨林植物所提煉,所以熱帶雨林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藥房」。同時由於眾多雨林植物的光合作用淨化地球空氣的能力尤為強大,其中僅亞馬遜熱帶雨林產生的氧氣就佔全球氧氣總量的三分之一,故有「地球之肺」的美譽。

熱帶雨林主要的作用是調節氣候,防止水土流失,淨化空氣,保證地球生物圈的物質循環有序進行。

在熱帶雨林中,通常有三到五層的植被,上面還有高達150-180英尺的樹木像帳篷一樣支蓋著。下面幾層植被的密度取決於陽光穿透上層樹木的程度,照進來的陽光越多,密度就越大。

19世紀,德國植物學家辛伯爾廣泛收集和總結了熱帶地區的科學發現和資料,把潮溼熱帶地區常綠高大的森林植被稱作為熱帶雨林,並從當時的生態學角度對它進行了科學描述和解釋。熱帶雨林具有獨特的外貌和結構特徵,與世界上其它森林類型有清楚的區別。

熱帶雨林中植物種類繁多,其中喬木具有多層結構;上層喬木高過30米,多為典型的熱帶常綠樹和落葉闊葉樹,樹皮色淺,薄而光滑,樹基常有板狀根,老乾上可長出花枝。

喬木多板狀根,多氣生根植物或藤本植物,系統分層明顯,喬木高大,植物品種豐富;因為天氣長期溫熱,雨量高,所以植物能持續生長,造成樹木生長密集且長綠。

木質大藤本和附生植物特別發達,葉面附生某些苔蘚、地衣,林下有木本蕨類和大葉草本。雨林中的樹木多為雙子葉植物,具有厚的革質葉和較淺的根系。用以營養的根部通常只有幾釐米深。雨林中的雨水因葉面的蒸發而丟失很多。熱帶雨林中土壤和巖石的風化作用強烈,其風化殼可達100米。這類土壤雖富含鋁、鐵氧化物、氫氧化物和高嶺石,但其他一些礦物質卻因淋溶和侵蝕作用而流失。另外,在高溫高溼條件下,有機物分解很快,能迅速被飢餓的樹根和真菌所吸收。所以,這裡的土壤其實並不肥沃。

雨林中的次冠層植物由小喬木、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如蘭科、鳳梨科及蕨類植物組成,部分植物為附生,纏繞在寄生的樹幹上,其他植物僅以樹木作為支撐物。雨林地表面被樹枝、和落葉所覆蓋。雨林內的地面並不如傳說那樣不可通行,多數地面除了薄薄的腐殖土層和落葉外多是光裸的。

雨林中,木質藤本植物隨處可見,有的粗達20~30釐米,長可達300米,沿著樹幹、枝丫,從一棵樹爬到另外一棵樹,從樹下爬到樹頂,又從樹頂倒掛下來,交錯纏繞,好像一道道稠密的網。附生植物如藻類、苔蘚、地衣、蕨類以及蘭科植物,附著在喬木、灌木或藤本植物的樹幹和枝椏上,就象披上一厚厚的綠衣,有的還開著各種豔麗的花朵,有的甚至附生在葉片上,形成「樹上生樹」、「葉上長草」的奇妙景色。

有些種類的樹幹基部常會長出多姿多態的板狀根,從樹幹的基部2~3米處伸出,呈放射狀向下擴展。有些則生長著許多發達的氣根,這些氣根從樹幹上懸垂下來,扎進土中後,還繼續增粗,形成了許許多多「樹幹」,大有一木成林的氣勢,非常壯觀。有些種類的樹如波羅蜜、可可等,在老樹樹幹或根頸處也能開花結果,成為熱帶雨林中特有的老莖生花現象。

雨林中的動物極為繁多,但以小型、樹棲動物為主。另一特點就是種類多而單種個體較少。尤其是雨林中的昆蟲,找到一百種昆蟲比找到同種昆蟲一百隻容易得多。科學家們相信,至今有很多雨林昆蟲未被人們認知。

大象、河馬等大型動物一般僅活動於雨林邊緣或稍開闊的河谷地區。

尖峰嶺熱帶雨林位於海南省三亞市北部樂東黎族自治縣境內,距三亞市區90公裡。

尖峰嶺熱帶雨林位於海南省三亞市北部樂東黎族自治縣境內,距三亞市區90公裡,建於1976年,面積約1600公頃,保護對象主要是熱帶原始雨林和棲息於此的組冠長臂猿、孔雀雉等珍稀動物。在這片神秘的大森林裡生長繁衍著海南75%的植物和85%的野生動物種類。尖峰嶺地區目前尚保存了中國整片面積最大的熱帶原始森林,其植被的完整性和生物物種的多樣性位居全國前列,不亞於亞馬遜河,剛果河及東南亞熱帶雨林。公園森林覆蓋率96%,古木參天,藤蔓繚繞,溪水潺潺,雲霧繚繞,融大山,大海,大森林於一體,山高林密,周圍寂然無聲。位於海拔600米的南天池,四周天然林環抱,鳥語花香,年平均氣溫19°C -24.5°C ,盛夏涼風習習,空氣清新,空氣中負離子含量高,堪稱旅遊渡假的勝地。

尖峰嶺主峰1412米,林區最低海拔僅200米,千餘米高差的複雜地形,形成了七種植物生態體系,擁有維管植物2800多種,動物4300多種(含昆蟲),被譽為"熱帶北緣的天然物種基因庫"。

尖峰嶺森林生長著2億多年前的活化石樹蕨,中古生植物海南粗榧是一種比黃金貴幾十倍的珍惜抗癌植物,熱帶植物世界的"連生"、"絞殺"、"大板根"、"老莖生花"、"空中花園"隨處可見。植物的豐富帶來動物的繁榮。獸類20多種、鳥類150多種、蝴蝶品種被譽為"蝴蝶王國"的臺灣還要多100多種。聯合國專家考察後評價:這是聯合國"人與生物圈"計劃第一項研究最理旅遊設施基本完善,具有一定的旅遊接待能力,目前推出"四海奇觀"生態旅遊線路和生態旅遊探險線路,置身公園可以領略四海奇觀,飛瀑流溪,奇花異草,珍禽鳥獸,溝谷雨林,金沙海灣,黎苗風情等風光。

尖峰嶺國家森林公園被譽為「中國最美十大森林」、「世界頂尖級的旅遊資源」、「中國唯一山海相連的國家森林公園」、「中國保存最完好的原始熱帶雨林」,擁有「雲海」、「霧海」、「林海」、「大海」四海奇觀。

圖片系作者原創,知識類信息取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走進尖峰嶺研學探秘熱帶雨林——植物原來這麼聰明!
    ■ 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 譚琦  對於常人而言,走進熱帶雨林的感受就是「空氣清新,植被茂盛」。但跟著中國林科院熱帶林業研究所森林生態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森林生態中心)李豔朋博士的腳步深入雨林,卻有不一樣的感受,讓人不禁驚嘆:「植物原來這麼聰明!」尖峰嶺熱帶雨林的菌類形狀奇特。
  • 中國保存最完好的熱帶雨林裡有哪些奧秘
    稀薄晨霧裡,新生的海南長臂猿恣意地享受大自然的清新氧氣;蟲鳴鳥叫中,千年的陸均松舒展著身軀迎接著又一縷朝陽……當你踏入這遮天蔽日的原始熱帶雨林,便仿佛進入綠野仙蹤般的奇妙世界。 海南熱帶雨林是世界熱帶雨林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熱帶雨林和季風常綠闊葉林交錯帶上唯一的「大陸性島嶼型」熱帶雨林,是我國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連片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擁有眾多海南特有的動植物種類,是全球重要的種質資源基因庫,是我國熱帶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地區,也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熱點地區之一。
  •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現新特有植物種尖峰水玉杯
    植物新種尖峰水玉杯被發現 目前僅見於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南國都市報五指山4月1日消息(首席記者 康景林)海南省林業局4月1日向媒體發布,海南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又發現了一個新的植物種類——尖峰水玉杯,屬肉質腐草科水玉杯屬,本物種為海南島首次報導的新記錄科、新記錄屬和新種,目前僅見於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尖峰嶺熱帶山地雨林
  • 探秘「海洋中的熱帶雨林」——珊瑚礁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熙燈)為展現廣東省自然保護地的多彩生境和大美風光,呼籲大家愛護自然,營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良好氛圍,廣東省林業局推出「粵野覓鏡——大美保護地探秘」系列宣傳活動。本期將走進徐聞珊瑚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探秘珊瑚礁。
  •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標識正式發布
    省委書記劉賜貴、省長沈曉明多次作出指示批示、主持召開會議親自審議《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總體規劃》《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生態搬遷方案》和《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條例》等,多次到試點區調研並推動具體工作。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形象標識徵集工作也備受社會各界關注。
  • 《中國熱帶雨林地區植物圖鑑海南植物》書香青路分享第四期
    熱帶雨林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和物質流的速率均很高,是陸地生態系統中生產力最高的類型。
  • 溫兆倫在海南尖峰嶺放生烏龜 科研人員將對烏龜監測
    溫兆倫尖峰嶺放生烏龜  科研人員將對本次活動放生的888隻烏龜定期監測  溫兆倫在尖峰嶺天池邊放生烏龜。南國都市報記者王洪旭攝  南國都市報11月7日訊(記者王洪旭)11月7日上午,888隻人工養殖的烏龜回歸大自然,大的烏龜進水後,就奮力向水中遊去,遠離人類的吵鬧聲後,才抬頭出水面,尋找棲居的方向;而小海龜則不太適應水溫,常在岸邊游離,不敢下深水區,最終在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天池的岸邊沙灘上打了一個洞,暫時居住。
  • 海南發現19個熱帶雨林新物種
    2019年4月,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掛牌成立,我省理順管理體制,加強對熱帶雨林資源的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及研究,類似的驚喜正頻頻上演。1「水中大熊貓」現身五指山身世成謎,對生存環境極挑剔如果從進化程度來看,桃花水母幾乎可算地球上最低等的一類生物。
  • 【雲南生物多樣性】暖冬西雙版納,探秘神奇動植物的秘密
    夜幕降臨後的西雙版納熱帶雨林裡,生活在雨林中動物和植物會發生什麼故事?它們有什麼精妙絕倫的智慧?版納植物園內收集有活植物13000多種建有38個植物專類區保存有一片面積約250公頃的原始熱帶雨林西雙版納生物多樣性科考營:探秘雨林秘境,觀鳥科考8天7晚體驗之旅【點擊上方圖片查看內容】2021滇西生物多樣性科考營:探秘三江併流高山植物世界
  • 樹木傳奇|油楠:熱帶雨林「儲油庫」
    創意學人全球頭條推薦樹木傳奇|油楠:熱帶雨林「儲油庫」推薦詞油楠是我國熱帶雨林的高大喬木,也稱「柴油樹」,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油楠樹幹富含油狀液體,經鑽孔後可大量泌油,稍加處理可作燃料油使用,活似建在大森林中的天然「儲油庫」。油楠具有香料香精開發、藥用製劑研製、珍貴木材利用和庭園綠化等多種用途,具有較廣闊的應用前景。
  • 海南熱帶雨林那些「隱秘的角落」
    秘境尋蹤攝製組/供圖 《秘境尋蹤 雨林》第十四集的鏡頭 深入到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 鸚哥嶺片區的樹洞裡 記錄了烏墨、無刺蜂、溪蟹、 北部灣稜皮樹蛙、尖喙蛇的隱秘生活
  • 探秘南非祖魯族奢靡生活:一夫多妻制 處女必須露胸(圖)
    祖魯族孩子探秘南非祖魯族奢靡生活 一夫多妻制探秘南非祖魯族奢靡生活 一夫多妻制探秘南非祖魯族奢靡生活 一夫多妻制探秘南非祖魯族奢靡生活 一夫多妻制探秘南非祖魯族奢靡生活 一夫多妻制在古代,非洲各國都有完整的酋長制度,整個非洲就是一個酋長社會。
  • 海南周刊 | 海南熱帶雨林:爬行動物棲樂園
    好在生態系統完整、人類幹擾程度小的海南熱帶雨林,總算能為它們提供一方繁衍棲息的生態樂園。周氏瞼虎。根據最新分類及新種研究統計,僅在佔全國國土面積比例不足0.046%的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內便記錄有爬行動物2目20科101種,這佔到中國爬行動物物種數比例的20.3%。
  • 海南周刊 海南熱帶雨林:爬行動物棲樂園
    好在生態系統完整、人類幹擾程度小的海南熱帶雨林,總算能為它們提供一方繁衍棲息的生態樂園。周氏瞼虎。《秘境尋蹤》攝影組供圖海南爬行動物種類豐富「海南兩爬動物(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世界實在太豐富、太迷人了,我申請做個海南人,長期在這裡從事兩爬動物的調查研究。」幾年前,中國科學院院士趙爾宓在一次關於中國兩棲爬行動物繁育與保護的學術研討會上,發出如此感慨。
  • @三亞,海南周刊 | 海南熱帶雨林:爬行動物棲樂園
    好在生態系統完整、人類幹擾程度小的海南熱帶雨林,總算能為它們提供一方繁衍棲息的生態樂園。根據最新分類及新種研究統計,僅在佔全國國土面積比例不足0.046%的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內便記錄有爬行動物2目20科101種,這佔到中國爬行動物物種數比例的20.3%。
  • 熱帶雨林動植物的王國,美麗的西雙版納歡迎您
    說起了西雙版納,很多人都會想到的是熱帶雨林還有傣族的民族風情,以及各種熱帶水果,還有大象,確實,西雙版納有著與雲南其他地方完全不同的熱帶風情,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西雙版納這個地方的旅遊了,相信大家也會喜歡上這個美麗的地方文/永珍 【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
  • 真委屈它了…|海南島|三亞|熱帶雨林|黎族...
    02  海南不止有海  還有大片的熱帶雨林  海南,絕對是中國最狂野的地方之一。  漢武帝平定南越,派軍乘船進入海南時,海南島上儘是茂密的熱帶雨林。圖/圖蟲·創意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西起尖峰嶺,東達是吊羅山,南至保亭縣毛感鄉,北到黎母山。這裡至今發現了三千多種野生植物,六百多種脊椎動物,一般雨林可完全比不了。  在這裡,「動物總動員」的故事時刻都在上演。  「中華瞼虎」是海南獨有的爬行動物,長相和壁虎非常相似,但比壁虎機靈,褐色的圓眼睛會滴溜溜地轉。
  • 央視探秘,「沙漠狐叔」的故事
    央視探秘,「沙漠狐叔」的故事 2020-08-17 17: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陳靖文帶你探秘亞馬遜熱帶雨林的野生野長
    亞馬遜熱帶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這裡蘊藏著世界上最豐富,最多樣的生物資源,昆蟲、植物、鳥類及其它生物種類多達數百萬種,也有著「世界動植物王國」之稱。今天,我們將跟著陳靖文老師,一起探遊亞馬遜熱帶雨林,一起去看看陳老師鏡頭下神奇罕見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