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浦芋頭:劉墉與和珅的權力之爭,顯得皇上像個智障

2021-01-09 靜水一一

1

金樽美酒千人血,玉盤佳餚萬姓膏。燭淚落時民淚落,歌聲高處怨聲高。——《春香傳》

一段圍繞芋頭展開的官場鬥爭,一個童年的故事述說古老的回憶。

經典老劇《宰相劉羅鍋》開頭有一句話,發人深思——不是歷史。

穿著寶藍色錦緞華服的皇上來回踱步,心痒痒,不是為了美人。

他對身邊的太監說:「那朕今兒晚上就要吃這荔浦芋頭啊。」帶著笑,回過頭來,似乎已經品嘗到美味,等不及享受的樣子。

太監殷勤地說:「皇上爺 ,奴才這就去劉府一趟,著他即刻將芋頭送進宮來。」皇上發話了,底下的奴才對於自己服侍的對象要察言觀色,做到心領神會,不然很快會被其他的競爭者擠下去。看皇上的表情,對太監的安排很是滿意。

這個皇上有點不單純:「胡勝啊,聽說這劉夫人她善於烹調。」拉長聲音,嗯——:「你去傳旨,就說朕今兒晚要上劉府去吃這荔浦芋頭」,邊說邊搖動手,怎麼看著還有別的心思,美人如花隔雲端?秀色可餐?身為帝王已經是坐擁如雲美女,口嘗天下美食,仍不知足,猶如饕鬄。

最後一句,皇上眼皮挑開,眼神輕佻起來:「要著劉夫人親自為朕掌勺。」話音落下,皇上得意地晃動腦袋。

太監笑,聲音異樣:「喳!」

太監昂首闊步手捧明黃色聖旨來到劉府,高聲:「劉墉接旨——」

劉墉有些疑惑,這黃桑又整啥么蛾子:「臣,劉墉接旨。」

太監:「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廣西貢品荔浦芋頭已押運到京,名廣西巡撫劉墉即刻備膳,由誥命夫人親掌烹具,限兩個時辰備好晚膳,朕親臨劉府親嘗荔浦芋頭,欽此!」有權力就是好,到人家家裡吃霸王餐,還讓人家貌美如花的妻子親自下廚招待你,別人也不敢說啥,要是換了平民百姓家,哪怕是親朋好友,這麼說早讓人打出去了。

此段,我覺得,皇上有種我就到你家看看,佔到便宜最好,佔不到便宜也少不了我一根毛的心態。

2

劉墉聽完:「臣劉墉謝主隆恩。」

太監貼近劉墉,被權力薰陶得成了一種心甘情願腐敗的角色:「劉大人,嗯,萬歲爺這次親臨貴府用膳,你眼皮子底下要活泛著點。」他一隻手合起來,做手勢給劉墉看。劉墉心裡咋想不知道,臉上還是很客氣:「哎,謝公公。」然後公公覺得自己暗示得很清楚了,遂滿意回宮。

我覺得,看老劉這一副不意外的樣子,估計對自己效忠的人是個什麼德性心裡清楚得很,傳統社會就是這點不好,哪怕上位者是個品行無德的人,也不能正大光明反對,要不咋說雷霆雨露皆君恩。

鏡頭一轉,戴著幾件雖然簡單卻很有格調的劉墉夫人上線,貴氣大方:「哎,老爺這事可不是鬧著玩的!」夫人不是只知道風花雪月的小女子,私下裡不講究王府格格的架子,很關心劉墉。

劉墉:「張成你去辦吧!」

張成:「唉,是勒。」轉身就走。

劉墉幾步邁到夫人面前:「夫人,皇上每天是山珍海味錦衣玉食,這嘴是越吃越饞,真要是讓皇上把荔浦芋頭吃上癮了,每年一貢,萬裡迢迢,從廣西往京城運芋頭,這還不是老百姓跟著受牽累啊。「夫人聽得默默無言。

劉墉眼神一轉:「不如我冒點風險打個馬虎眼,先滅了他肚子裡的饞蟲!」成竹在胸,一笑。

正是,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做清官,做為百姓做實事的官,要靈活變通,因時制宜。

按說就是一大堆芋頭送給皇上吃,難道劉墉就小氣到這個地步嗎?他太清楚官場了,什麼東西,只要一佔「官味」就變了。木頭的能賣出金子價,雞蛋比人參還貴,施粥用的米永遠要摻點沙子,經手人不管百姓吃得飽不報,他們要層層地盤剝才能肥自己呢,所以不能滿足皇上,要不百姓就遭殃了。

3

皇上終於駕臨,興致勃勃,意氣風發,所謂醒掌天下權種種無非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至於百姓的疾苦與我何幹。

劉府早已備好膳。雞鴨魚肉,有酒有菜,雖不奢侈,畢竟精潔。

劉墉彎腰:「皇上請坐。」夫人一身整齊的鮮亮旗袍,頭上旗頭插一朵粉色盛開的花,容貌姣好。

皇上手搖扇子,自命風流,感覺良好:「愛卿啊……」

劉墉:「臣在。」

「朕今天到府上做客,咱們主要以賓主相待,啊,誒,愛卿也坐下吧。」皇上表現欲又來了。

劉墉:「皇上駕臨,臣在皇上的邊上,給皇上夾菜添酒已盛感恩寵,怎敢與皇上同桌而飲呢?」你就吹吧,我要真敢這麼做,指不定啥罪呢?

皇上一搖扇子,拉長聲音:「唉~~~,今天這頓飯啦,是朕自己到府上討來吃的,咱們就不要以君臣大禮相待了,啊。坐吧,坐吧,坐。」對劉墉的態度似乎有些輕忽,然後一轉頭,對劉墉夫人,溫柔地:「坐啊。」夫人說:「謝皇上,臣妾不敢。」

劉墉:「皇上,從胡公公傳皇上的旨意到現在,也就只有兩個時辰是吧,啊。」這一句話意味深長,其中的意思作何解。

夫人接道:「臣妾準備匆忙,只備了幾樣清淡小菜,但望皇上恕罪。」

皇上笑眯眯:「啊~朕這回到府上來,只為荔浦芋頭之名。哎劉墉啊」,劉墉「臣在」,皇上「這裡哪一樣是荔浦芋頭?」

劉墉:「請皇上恕罪,這哪一樣它也不是荔浦芋頭,張成劉安,抬荔浦芋頭上來!」

寫著字的屏風後閃出兩個人,抬出一個籮筐,拿紅綢子扎得結結實實。

劉墉:「皇上這荔浦芋頭是廣西的貢品,皇上未到臣不敢擅自起封 」。隨後命令家人起封。

紅綢解開,露出滿滿的一筐芋頭,又肥又大,一看就是未經料理過,雖然原生態卻難引食慾。

皇上看了一眼,然後目光投向劉墉夫人。

劉墉夫人:「皇上,這荔浦芋頭只要隔水一蒸就好,現在廚房裡水開火旺,稍會就得,請皇上稍候。」

兩個家人偷偷摸摸對話:「別忘了,這兩個是芋頭,放在咱們老爺面前,這兩個是薯莨放在皇上面前。」「放心吧,我還嘴裡念叨著呢,皇上這邊是薯莨,老爺那邊是芋頭,皇上這邊是薯莨,老爺那邊是芋頭……」給領導當下屬,還得頭腦靈活,領導才敢相信你,不然你一糊塗,他就慘了。

一盤煮熟的溼潤的芋頭被端上來,皇上好奇瞪眼,怎麼吃啊,讓人想起不會剝雞蛋的某些小學生,會心一笑。

劉墉為他斟了一杯酒,太監拿過一個芋頭,要為皇上料理。

劉墉自己也拿了一塊芋頭,一塊一塊水分充盈的表皮被撕開,細膩的雪白的芋肉露出,好像很甘美的樣子。

劉墉捧起沒剝完的芋頭,香甜地咀嚼,燙得呼氣仍然不撒手,大朵快頤,滿足極了。

皇上愣愣地看著他,真這麼好吃?

看著對面好像在啃燒雞一樣的劉墉,皇上轉過頭來,盯著自己盤裡的芋頭。

太監已為他剝去外皮,用一根細線勒下一片芋肉,放在小碟裡。

皇上接過筷子,再看啃著簡陋外表芋頭的劉墉,有些出神。夾起筷子,嘗了一口,一嚼再嚼,再再再嚼,心中大奇,再度看向劉墉,只見劉墉又撕咬一口,嘴巴不停,非常美味的樣子。

皇上啥也不說了,再夾一筷子,結果都沒吃完。

劉墉:「皇上您請,臣多麼希望皇上您能狼吞虎咽地吃,臣是多麼希望,啊——」

皇上:「好!好!」憂傷地看著芋頭。

劉墉再接再厲,打苦情牌:「皇上,您要是吃好了,待我到廣西上任以後,每年多給您貢一些送到宮裡來!」皇上嚇得直皺眉頭,苦著臉。

皇上:「劉愛卿啊,這到底怎麼回事啊?朕看你吃的是狼吞虎咽,如此香甜,可這東西到了朕的嘴裡,簡直是難以下咽。」

劉墉:「請皇上恕罪,臣吃得噎住了,臣想飲一口酒。」一旁的太監自己也取了一片芋頭來吃,想吐,趕緊捂住嘴。

「皇上您每日錦衣玉食,這芋頭算得了什麼,微臣在山東老家,每日吃的是,山芋窩窩頭白日薯。臣雖然為官多年,但這胃口卻是依然如舊,這荔浦芋頭對臣來說已經是美食。「

皇上無語,罵和珅:「嗨,這個和珅啦。」一丟筷子。

劉墉:「皇上,廣西百姓是歷來貧窮食不果腹,所以吃什麼都能夠津津有味。和大人拿這些個山野小吃到皇上面前說事兒,可未必當準啦。」

這下,皇上終於打消了念頭,反而嗔怪起和珅來。

4

劉墉為什麼不敢直截了當告訴皇上,這芋頭不能做貢品,太勞民傷財了。我覺得那是因為他知道,皇上並不真的在乎百姓的日子如何,相反,只有讓皇上明白這貢品根本鄙陋不堪,才能主動放棄念頭。

皇上為什麼絲毫不懷疑劉墉作假,只因為他心中認為自己比劉墉地位高,智商也比劉墉這個「迂腐之人」高,因此下意識認為他不敢欺君也不可能欺君。另外我覺得有一點,劉墉知道自己對付不了皇上天然的優勢——與生俱來的地位,他轉而從皇上的劣勢入手——見識少。這才免了勞民傷財之苦。

所謂官場,權力之爭,和珅是摸著皇上的脾胃說話,而對立一方的劉墉也得順著龍鬚,有話不能只說,非要繞彎子盤旋,這就是權力的怪相。顯得皇上像個智障,猶如孩童被兩人玩得團團轉仍無所覺,權力被操控,你怎麼想呢?

相關焦點

  • 嘉慶掌權後,第一時間賜死和珅,那老對頭劉墉、紀曉嵐的下場如何
    晚清乾隆口齒不清,都是和珅貼到乾隆嘴邊聽乾隆說什麼,再由他講出來,嘉慶只能站在一旁尷尬地聽著,與嘉慶相比,和珅倒像個新皇帝,民間都半公開稱和珅為"二皇帝"。1799年乾隆當了三年太上皇帝,嘉慶才真正開始掌權,上臺後第一個改朝換代的大臣就是和珅,把他賜死20次,還從他家裡抄抄下8億兩白銀,相當於清朝15年的收入。
  • 荔浦芋頭髮芽還能吃嗎?荔浦芋頭怎麼蒸最好吃?
    最近很喜歡吃荔浦芋頭,就網購了一箱,結果到貨後發現芋頭都是發了芽的,不知道這樣的荔浦芋頭還能不能吃呢?發芽的芋頭吃了會不會有毒呢?荔浦芋頭髮芽還能吃嗎能吃。荔浦芋頭食用的部分就是長在地下的果實,和土豆一樣,它的果實也是再次繁殖的塊莖,只要溫度、溼度合適,是會發芽的,但發芽後不會像土豆一樣,產生有毒的龍葵素,其發芽後並無毒,是可以放心食用的,只是口感和營養會沒有未發芽的好。荔浦芋頭變色還能吃嗎不能吃。
  • 劉墉欲告老還鄉,嘉慶不允,乾隆說了句宮燈歪了,嘉慶立刻準奏!
    乾隆在即位之初曾立下誓言:假如能在位60年,當傳位於皇太子,不敢和聖祖爺康熙比肩(康熙在位61年)。估計當時乾隆在立此誓言的時候,也沒有想到自己竟然能活這麼久,眼看著60年之期將至,乾隆終於在乾隆60年的時候,將皇位禪讓給了皇十五子顒琰,帝號嘉慶,自己當上了太上皇。雖然皇位禪讓給了顒琰,但是大清的權力還是掌握在了乾隆的手裡,而嘉慶只是一個實習皇帝。
  • 荔浦芋頭要怎麼吃才能吃出乾隆爺的範兒?
    相傳清代皇帝每次用膳要傳幾十道菜,但每道菜最多不超過三口,但唯獨對這荔浦芋頭嘗了第四口,可見他的味道是多麼有吸引力了。荔浦芋的淵源荔浦芋頭雖然產自廣西,但卻是由一位福建人首先將它帶入荔浦縣的。剖之,現檳榔紋,謂之檳榔芋"。"紋棕色緻密,粉松而不粘,氣香。他處有移種者,僅形似耳,無紋,謂之榔芋。"
  • 1斤只要1塊錢,儋州的「芋中之王」荔浦芋頭豐收了!暢享美味還能愛心扶貧!
    秋天到了又到了吃芋頭的好時節說起芋頭最好吃的莫過於原產於廣西荔浦的荔浦芋頭了!   2017年10月左右,儋州中和鎮七裡村委會產邊村,和平村委會新村的扶貧戶們開闢了兩個芋頭種植基地,開始種植從廣西引進的荔浦芋頭。       投入了近百萬的資金,經過貧困戶村民們大半年的辛苦勞作,終於等到了芋頭大豐收!
  • 看史料而生疑:如果劉墉紀曉嵐是清官,乾隆皇帝為何將他們充軍發配?
    劉墉不是草根而是四川布政使(民政省長)劉棨之孫、內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大學士入軍機即為真宰相)劉統勳之子,這一點讀者諸君都知道了,劉墉參加科舉考試,是不用過童生、秀才、舉人那三關的,他直接以「恩蔭舉人」的身份參加了會試和殿試,並考中了全國第五(二甲第二,一甲只有狀元榜眼探花三人)。
  • 辰頤物語:荔浦芋頭口感粉、香、糯,吃出不一樣的芋頭味道
    荔浦芋頭曾是皇家貢品,其口感粉、糯、香,粉卻不噎人,糯而不水,和任何其他地方的芋頭口感都不一樣。不要看不起小小芋頭,此芋頭非普通芋頭,推薦一試! 二、營養價值 芋頭營養豐富,其中含碳水化合物達13%,主要為澱粉
  • 劉墉奏請告老還鄉,嘉慶猶豫不決,乾隆的一句話讓嘉慶立即準奏
    清朝最出名的貪官就要數和珅了,和珅的故事經常被搬上大熒幕,比如說和珅和紀曉嵐、劉墉之間的故事。其中和珅和劉墉之間的故事最經典的一個電視劇就要算是《宰相劉羅鍋》了,這其中當然都是結合了很多民間的傳說故事,在乾隆年紀大了之後便把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嘉慶,自己做起了太上皇。
  • 和珅被嘉慶賜死前,拿出乾隆給的保命書,只有三字,看完便自盡
    其實不是,乾隆也是一個聰明的皇帝,他十分懂得如何用人,忠臣奸臣一樣用,這樣才能起到相互制衡的作用,然而和珅是一個十分圓滑的人,經常給皇上拍馬屁,懂得討好皇上,而且為了討好皇上也花盡了不少錢,這樣的人在身邊皇上怎麼能不喜歡。
  • 玉麒麟茶底、荔浦芋頭...重慶「神仙茶飲」買1送1!
    荔浦芋頭奶茶  接下來這個新品 和其它新品小夥伴有點不一樣~ 是大家的「心頭肉」——快樂水    精選廣西荔浦芋頭手工搗成的芋泥杯底厚厚一層,完全是看得見的「真材實料」 一口就能感受到綿密的暖心感  招牌芋圓奶茶  精選廣西荔浦芋頭芋頭含量非常高 吸入口中,會感受到真實的芋泥粒口感沙糯,
  • 同樣回答乾隆的問題,為什麼和珅自稱奴才,而紀曉嵐卻稱臣?
    愛看清宮劇的人,都知道三位大臣,這就是乾隆時期的和珅、劉墉和紀曉嵐了。這三個人都各有特色,和珅是大貪官,這是世人皆知的,但是經王剛老師的演繹後,這個覺得狡猾之外,還有幾分可愛,也是十分有趣。而劉墉和紀曉嵐就都是大大的好官了。
  • 偏偏喜歡芋頭蘸白糖
    香如牛奶,粉如板慄,糯如紫米,蒸著吃粉,炒著吃香,煮著吃糯,這就是芋頭。我喜歡吃芋頭,最喜歡吃的是芋頭蘸白糖。將芋頭洗淨,上鍋蒸二十分鐘,蘸上少許白砂糖,溫熱綿軟的芋頭包裹著細碎的糖粒,在舌尖上緩緩化開,瞬間就讓你體會到,乾隆皇帝品嘗芋頭時的眉開眼笑。
  • 「濃墨宰相」劉墉書法欣賞:貌豐骨勁,味厚神藏!網友直呼學不來
    書法藝術自歷朝以來,無論是書風、書體、還是書家皆有不同之特色和代表,這跟書法的發展是緊密相關的。秦漢之篆隸,魏晉唐宋之楷書、行書、草書,晉韻唐法宋意元明態,可謂各具特色。而今天課代表要介紹的乃是清人的書法。
  • 荔浦的芋頭、洪湖的蓮藕,廈門最熱銷的毛血旺,這家川菜百吃不厭
    前段時間,有個成都的朋友來廈門,住了一段時間,吃遍了廈門各種特色美食後,開始想念麻辣鮮香的味道。讓我給介紹廈門的川味餐廳?我推薦了香辣會,同時安利她,這是家從廈門起步的老店,口味上已有少許包容和改良。香芋仔排煲,來自廣西荔浦的芋頭,口感鹹香、軟糯、綿密、細膩,不粘口,而且每個部位都一樣,每一口都極其均衡。當年這可是奧運的特供,被譽為芋中之王,全國最好吃的芋頭,舊時可是乾隆欽點的皇室貢品。排骨瘦而不柴,強烈推薦!蓮藕豬腳湯,不時不食,當下正式食蓮藕的好季節,而且,這是一款正宗的洪湖蓮藕,原產地直供,只取中段,入口粉糯非常,正是我喜歡的口感,回味甘甜。
  • 康熙用七七四十九天,殺了鰲拜;嘉慶帝僅動動手指,誅了和珅
    初五日,王念孫、廣興、劉墉等先後上疏,舉報和珅種種不法之事。初八日,皇帝宣布逮捕和珅,對他進行審查。同時,一場規模巨大的抄家行動展開,令人驚愕的巨額財寶在和府地窖中顯露出來。正月十八日,皇帝發來一條白練,賜和珅自盡。一場重大的政變,在新皇帝的談笑之間就完成了。
  • 食材分享|樂昌特產「炮彈芋頭」非常出名,原來還真的是與眾不同
    請關注我,每天與你分享更多的美食[乾貨]芋頭,收穫上市通常都是在秋、冬兩季,因而進入秋季是芋頭大行其道之時,亦是市民大飽口福之時。市場上芋頭的品種很多,粗略數來不下幾十種,如久負盛名的廣西荔浦香芋、花都炭步的小香芋,南崑山的紫心香芋,連南的火山芋等等,而近年十分走紅的當數樂昌張溪芋,即是人們時常稱謂的「炮彈芋頭」。比起普通的芋頭,「炮彈芋頭」最大的特點就是個頭大,外形似迫擊炮彈,重者每個6斤至8斤,甚至10斤以上。
  • 教您一個芋頭的新吃法,十分鐘不到就出鍋,下酒當零食老美味了
    吃過芋頭的人一定戀念那股奇妙又獨特的味道,許多甜品店會用芋泥製作出各種美味的網紅點心,不過我是個想吃又希望製作過程並不複雜的懶人,還是比較喜歡快手的做法,從網上買了一個荔浦芋頭,做了一盤超級受小朋友喜歡的菜,一整個芋頭就這麼被消滅掉了,要不是看著快遞快停運,我還要多買一些回來,太方便了
  • 嘉慶掌權後,立刻賜死和珅,乾隆另一寵臣紀曉嵐的結局如何?
    拜《銅齒銅牙紀曉嵐》所賜,咱們印象中,乾隆、和珅、紀曉嵐仿佛是個鐵三角,尤其同為臣子的和珅與紀曉嵐,有時彼此針對、有時同心協力,是對吵不散、打不開的另類搭檔,一忠一奸,詼諧幽默,給觀眾帶來很大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