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水泥網
位於邊陲的雲南水泥市場多年沒有像現在這樣熱鬧,吸引了全行業的關注。
截至發稿,雲南省2020年前後投產3條生產線,為全國最多的地區。結合2019年9月雲南省工信廳發布的生產線清單,除了今年已經投產的3條生產線,雲南在建的水泥生產線還有11條,待投產熟料產能達到1200萬噸以上。
產能破億 廣闊市場維持至幾許?
中國水泥網大數據最新統計數據,截至2019年底,雲南已投產的熟料產能超過9600萬噸,待所有在建生產線投產將輕鬆超過一億噸產能。雲南將進入億噸產能俱樂部,甚至超過傳統水泥大省河南和四川,成為全國第三大,西南地區第一大的省份。
「從目前已經公布和正在推進的項目量來看,雲南水泥需求呈現強勁的表現,尚沒有『貴州現象』的擔憂。」雲南一大型水泥企業領導接受中國水泥網採訪時表示。進入2019年,由於脫貧攻堅逐步接近尾聲,貴州水泥需求呈現斷崖式下滑。與此同時,省內不斷點火的新線加劇著供需矛盾,貴州水泥價格「一落千丈」,行業類比「浙江現象」,稱之為「貴州現象」。
上述企業領導的分析並非沒有道理。今年3月初,雲南發改委發表《2020年「四個一百」重點項目啟動實施》,文章表示2020年「四個一百」重點建設項目計劃安排項目525項,總投資超5萬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4400多億元。此前的2月23日上午,雲南省發改委副主任周民欣介紹,雲南省基礎設施「雙十」重大工程,總投資約3.6萬億元,主要聚焦基礎設施領域。
此外,作為我國「一帶一路」倡議陸上段的重要起點,以及東協自貿區建設步伐的加快,雲南未來還將在我國面向東南亞、南亞經濟交流、經貿往來中扮演重要角色。「基礎設施完善後,人流、物流、資金流隨之湧入,勢必拉動其雲南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房地產、市政建設將接棒基建穩定水泥需求。
無近憂 遠慮不可忽視
與其他幾個產能過億的省份相比,雲南經濟發展水平還有較大的上升空間,潛力巨大。然而,同樣是與這些省份對比,雲南省人口基數較少,2019年底僅僅4800餘萬人。
「雖然目前還不用過於擔心產能過剩的壓力,但是不代表不用考慮未來可能出現的變化。」當地行業觀察者認為,「尤其是相對於其他產能大省,雲南由於地理位置的限制,並無龐大的水泥消費腹地。曾經緬甸、越南被作為目標市場,可是近年表現並不如人意,拉動效果不明顯。」
2016年12月由雲南省人民政府印發的《雲南省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實施方案》明確表示到2020年,水泥熟料總產能控制在8600萬噸以內。顯然,目前已經投產的產能規模已經遠遠超過了這一限額。
2019年,雲南省水泥協會專門組織專家成立了「雲南省水泥產業轉型發展課題組」,經過幾個月調查研究和數據分析,並徵求各有關單位的意見。專家組認為雲南省應該查清企業實際產能,進行科學規劃布局。鑑於當前企業實際產能遠遠超出設計產能的實際情況,必須對水泥熟料企業按迴轉窯直徑核查實際產能。同時,根據區域產能規劃,通過環保約束力,提高排放標準,提升進入門檻,改變粗放型數量增長模式,推動產業實現轉型升級。
從中國水泥網統計結果看,雲南水泥生產線單線產能較小,僅有2492.86t/d,而全國均值為3484.41t/d,華東地區為4044.24t/d。雲南地處西南,水泥工業發展落後全國,進入21世紀,水泥發展才提速,且多為單體企業,企業規模受到市場和投資能力的限制。
有行業學者認為,雲南省生產線規模偏低,有區域分散、市場規模容量小、山路多等多種制約因素,隨著市場需求容量規模擴大、運輸條件改善,生產線裝備規模偏小問題在雲南凸顯。
此前公布的15條生產線都大於雲南省生產線平均產能,對於當地市場起到了技術改造、產業升級的作用。
與此同時,市場上也有聲音認為雖然此輪建設生產線相對於現有企業規模已有所擴大,但是和全國其他地方比還是偏小。
「目前全國已加快淘汰2500t/d以下熟料生產線,而雲南省水泥行業發展卻陷入緩慢不前的怪圈,從長遠來看對全省生態環境的保護,對水泥行業的健康發展極其不利。」有聲音認為。
產能集中度尚有提升空間
作為西南門戶,雲南水泥市場自2006年以來,歷經國資、拉法基、西南、昆鋼、雲南水泥等多次大規模的收購、聯合重組,省內產能集中度總體呈現上升趨勢。
圖截至2019年底
據中國水泥水泥大數據數據,截至2019年底,雲南省內水泥熟料前五名產能集中度為56.66%,離《雲南省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實施方案》定下的到2020年實現70%以上的集中度尚有一定的差距。但從此輪新建的15條線歸屬來看,不少都屬於已在雲南布局產業的企業,投產後,雲南水泥產能集中度將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在這一輪建設中,紅獅集團表現最為搶眼。目前紅獅集團在雲南有兩個生產基地,分別是宜良紅獅水泥和2019年收購而來的雲南永平無量山水泥,總產能達到560萬噸以上。
5月30日點火投產
可以預見,經過這一輪建設,紅獅集團在雲南的生產線數量和總產能將顯著增加,且多布局於省內主流消費市場,未來全部投產後將對雲南產業格局產生影響。
同樣與貴州接壤的廣西,同樣也因短期內集中投建新線被行業所擔憂成為下一個貴州。今年4月,當地有關部門對產能置換按下「暫停鍵」,防止當地水泥市場陷入無序發展。同樣位於西南邊陲的雲南未來將如何面對超億噸的水泥產能,一旦項目建設高峰期過後,這些生產線將何去何從?
此外,隨著本土企業擴大,新玩家的不斷做大,本已初步形成的市場格局將發生變化。雲南水泥市場未來將發生什麼樣的變化,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