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勝:「必要商城,讓消費者能夠直連全球一流製造商」

2021-01-10 中華網

可口可樂總裁伍德拉夫曾說過:「即使可口可樂公司在全球的工廠一夜化為灰燼,但憑藉可口可樂的品牌,就能在短期內很快恢復原樣。」今天,我們來到了品牌營銷的時代,品牌的價值在市場上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很多時候甚至已經超越了產品本身的價值。

對於一家初創公司來說,在品牌雲立的市場競爭中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獨特定位?又該如何從0到1打造自己的品牌呢?讀完這篇文章,你會找到答案。

流量:它也可以是藍海

首先,為什麼會出現品牌這個概念?

原因在於,我們進入了一個社會生產過剩的時代。在過去,物質資源匱乏,消費者自然不會挑挑揀揀。如今,走進超市,琳琅滿目的商品讓你應接不暇,這個時候該買哪一種?品牌的作用就凸顯了。

所以說,品牌最大的作用是降低人們的選擇成本。品牌的出現使得人們對一個產品更加信任和放心,可以節約消費者挑選物品的時間,更能降低「踩坑」的風險。

但為什麼現在「品牌」越來越難做,越來越吸引不到流量了呢?首先是巨頭壟斷。一份調查報告顯示,BAT等五家網際網路巨頭幾乎掌握了中國80%的線上流量。其次,現在不僅僅是社會生產過剩,連「品牌」都過剩了。當競爭者蜂擁的時候,流量成本也隨之被抬高。最後還有一個殘酷的事實,就是網際網路人口紅利趨於結束。據統計,早在2017年8月,全國活躍智能行動裝置(包括手機和平板)就已經達到了10.8億,適齡人群幾乎全都進入智能行動網路,流量的人口紅利幾近消失。

如果把全世界的消費者認為可信任的和能夠彰顯「逼格」的品牌列出來,從它們的創辦時間拉一個年代軸,做平均算法後會發現,品牌的形成平均需要75年。

對於大企業來說,擁有悠久的歷史、豐富的產品線,自然適合採用「品牌」的方式獲得流量;可是對於初創公司來說,資金量不夠龐大,產品也比較單一,該怎麼去跟大企業競爭,從而搶奪流量呢?

破局的方法是IP。

什麼是IP?它直譯過來就是智慧財產權,可以是書、是漫畫、是遊戲;也可以是一棟房子、一個人、一首歌;甚至可以是一種商業模式、一種思維方式。

不管怎麼樣,IP厲害的地方在於它自帶流量。

這就是IP和品牌大為不同的地方了。對於「品牌」來說,它對待消費者的態度是「討好」,需要不斷證明自己,不斷用優質的產品、良好的服務吸引消費者,讓對方選擇自己;對於「IP」來說,它是被消費者追捧的,也沒有一個固定的產品,但只要是與IP相關的東西,消費者就會毫不猶豫地掏腰包。

你看,本來是紅海的「品牌型流量」,轉變思路之後就變成了藍海的「IP型流量」。

前面說過,品牌的重要性在於消費者信任它。IP也是如此。該如何利用IP打造信任感?

《流量是藍海》一書的作者畢勝花了5年時間,搭建了C2M顧客直連工廠的平臺,總結出了搭建基礎信任的三步法:

第一步是性價比信任。大牌品質,工廠價格,通過改造中國的頂級工廠,讓用戶的訂單直接連接工廠的生產線,對用戶來講,可以花幾百元的價格,買到上萬元品質的大牌製造商直供的商品。對工廠來講,先有訂單再生產,可以去掉庫存這個頑疾。

為了打造性價比信任,他創辦的「必要商城」(簡稱:必要)要求入住商家必須是為大牌代工過的,必要還設定了57條嚴苛的招商標準,目的就是讓用戶買到高品質的商品。

第二步,服務信任。必要用了三年多的時間,與所有商家一起,開發並運行了7*24小時客服系統,以充分獲得消費者信任。

第三步,價格信任。必要對合作夥伴在定價上有嚴格的要求,上線即是最優價,從來不打折,這個策略堅持了5年。

下載必要APP,搜索《流量是藍海》即可購買本書

畢勝:網際網路老兵的歷練

畢勝是一名網際網路老兵,從百度總裁助理、市場總監做起,他僅用三年時間就把當時默默無聞的百度打造成網際網路第一品牌,流量穩居亞洲第一,獨創多種營銷模式,被業界稱為「百度式營銷」。

他見證了中國網際網路的發展,也深刻了解時下中國網際網路最需要的是什麼,那就是電子商務。隨著百度赴美上市,31歲的畢勝實現了財務自由,並選擇從百度退休,於2008年創辦了樂淘網。

好友雷軍率先投資了200萬美元。樂淘網一開始賣玩具,半年多後轉型賣鞋。創立兩年後,銷售額就突破了一個億。蒸蒸日上的樂淘網一時風光無限,甚至引起了紐交所主席的注意,親自登門拜訪樂淘網訪問畢勝。

相比其他電商,樂淘的廣告費相對比較少,原因是畢勝有百度這個大流量做依託,就連幾乎從來不會放廣告的百度首頁,也肯破例為樂淘通融。但即使這樣,電商行業的流量越來越貴,利潤也越來越薄。

2011年,畢勝受邀參加中歐商學院的即興演講。在演講中,畢勝通過數據分析等方法,得出「如果庫存問題無法解決,電商就永遠不會盈利」、「垂直電商是騙局」的結論,引起巨大轟動。

坦率的言論也讓畢勝成為了業內公敵。2013年,畢勝決定賣掉樂淘網。隨後,他開啟一個人的發呆之旅,夜深人靜的時候,把一切清空。

在沉寂中思考了很長一段時間後,畢勝把自己和樂淘作為樣本分析,驚奇地發現了一個充滿想像空間的萬億級市場,那是淘寶、京東之外的第三種電商模式——C2M(用戶直連工廠),他想用「大牌品質,工廠價格」來改造中國傳統製造業。

「必要商城,讓消費者能夠直連全球一流製造商」。當他把這個想法分享給朋友時,沒有人在意。他決定自己做。

2014年,畢勝開始籌建必要商城,2015年7月,全球首家C2M電商平臺上線。

畢勝在花了5年時間,紮根工廠和製造業,把必要的供應鏈體系打造得初具規模後,再回頭看流量問題時,才發現流量已經是一片紅海了。

在研究和推演了大量的數據後,畢勝發現口碑傳播這個救命稻草能讓必要破解流量困局。從2018年4月開始,經過一年多的時間在8個產品上的試驗,必要商城新客戶的增長達到了同期的10倍,而成本只有同期的1/3。眼前的幾億條數據讓畢勝相信,在這個時代,流量仍然可以從紅海跨越到藍海。

《流量藍海》這本書,就是畢勝在跨越不同流量階段後的思考和實操策略梳理。它的出版,是為了啟發更多擁有情懷,想要改變世界,卻受困於流量獲取和轉化的創業者。

有畢勝這樣經歷的人很多,他們參與創新和顛覆,所以選擇創業時,很容易產生豪情萬丈的英雄情結:做一件事,去改變世界。

創業之路道阻且長,可這些創業者似乎總是有源源不斷的力量。力量的源泉,叫作夢想。

創新:讓生活更美好

既然畢勝認為「垂直電商是騙局」,那麼他為什麼還要做必要商城?

其實並不矛盾。畢勝那番「電商是騙局」的核心,是指過長流通鏈帶來的高額成本。樂淘時期,他也努力嘗試做自有品牌,希望提高利潤率。然而現在回想起來是「治標不治本」,因為在零售體系裡,庫存依舊繞不過去。

只有打掉庫存,才能打破阻擋盈利的隔牆,最好的方法就是從用戶直達製造商,從製造商直達用戶。畢勝把這種模式稱為C2M,也就是必要做的事情。

作為C2M的率先實踐者,必要商城僅用5年時間就實現了「2500萬用戶,年復購8次,GMV年增長率100%」的超高用戶信任度和增長率。

畢勝把這5年的流量實戰日誌整理出來,放在了《流量是藍海》的第二部分。以必要商城的實際運營為例,畢勝從「有數」、「有錢」、「有貨」、「有情」、「有趣」五個維度分別講了流量、消費心理、產品策略、情感連結和滿足用戶好玩兒的天性。

畢勝還送給電商從業者「幾要幾不要」的乾貨分享:不要做PC站,因為用戶基本上在手機上下單;不要把商品照片拍照得好看到失真,因為用戶收到貨後會失望的;不要每天叫嚷著流量,多花些心思在自己的平臺上挖掘流量。書中的「幾要」的分享也是很實在的乾貨分享。

書裡還描述了必要版「一起拼」產生的有趣過程。其實,消費心理一句話就能說明白,就是「貨好、便宜、服務好」。在「有貨」部分,書裡描述了必要推出9.9元一杯星巴克品質的手衝咖啡還順豐包郵的案例,必要手衝咖啡除了貨好、便宜之外,還有一大亮點,就是用戶可以上傳照片,在咖啡杯杯套上定製自己的圖案。這是一個讓人大開腦洞的產品,你能想像到的各種圖案,都有人在嘗試。

「有情」講的是通過商品,讓用戶產生情感連結,比如在T恤上印上母校的LOGO,把孩子畫的畫印在手錶錶盤、衣服上等等,這其實利用了必要可以柔性定製的技術優勢。必要的3D引擎、AR等技術,可以讓購物變得更有趣,比如在線試戴眼鏡、在線把家具擺到不可思議的地方。(更多精彩內容可見《流量是藍海》)

大量新奇的創新獲取了用戶的信任和口碑,這也讓必要尋找到了屬於其自己的「流量藍海」,這是必要商城成功的關鍵所在。

甚至連《流量是藍海》這本書都採取了創新的C2M出版方式。這本書裡把必要內部產品運營文檔進行了開源,讀者只要關注畢勝的微信公眾號,回復相關的數字,就可以得到包括必要流量追蹤的代碼,一起拼、特權金疊加的MRD文檔、眼鏡試戴的MRD和AR技術的MRD等的開源。

創新一直是必要的基因,創新的初衷也是讓生活變得更美好。在情懷的支持下,必要還上線了一個關鍵時刻能救命的功能,那就是地震預警功能。研究表明,如果預警時間為20秒,可使人員傷亡減少63%。為地震帶來的大量傷亡所觸動,畢勝決定把地震預警功能內嵌在APP裡。如今,必要是市面上唯一一個具備地震預警功能的商業APP。

趨勢:流量的新玩法

淘寶、京東之外的電商下半場在哪裡?

中國傳統製造業面臨供應鏈過長的問題,經銷商如何打破庫存困局?

90後、00後一代的定製化、個性化消費需求如何實現?

這些問題的解答需要使用流量的新玩法。

必要商城採取了流量新玩法之後,重構了工廠和渠道的利益關係。在傳統的商業環境下,從工廠出來的產品經過一級經銷商、二級經銷商、零售店和用戶,中間經過了太多環節,信息傳輸過程中的誤差和每個環節之間的利益衝突產生的額外成本,最終都需要消費者來埋單。中國有好喝的咖啡、優秀的梭織工廠、符合全球環保標準的牛仔褲工廠,問題是如何讓這些工廠直接為消費者服務。

畢勝在電商領域經歷過成功和挫折,總結20年來的經驗教訓,他發現,一個網際網路產品,從MRD(市場需求文檔)開始,一直到成熟運營,中間需要耗時6個多月。傳統思維中,流量是曝光量;新的思維中,流量不再是曝光量,而是人心——人心所向,即是流量。

區別於傳統流量模式,這種流量模式更注重數學之美,將用戶的心理活動以數學邏輯貫穿,做出用戶心理行為分析的數據圖,更好地把握用戶每一個動作背後的心理變化,最終達到良好的流量獲取和轉化效果。

從跑馬圈地粗放式的流量抓取,到精耕細作的流量獲取和維繫,用戶心理洞察環節在其中變得越發重要。

對用戶心理的準確洞察,不但能獲取「流量」,更能實現「留量」。在書的第三部分,介紹了讓用戶留下來的策略。作者認為,讓用戶留下來的,不是你的「手段」或者所謂的「運營技巧」,而是用戶「我不捨得走」。這就一定要通過大數據計算,大概知道用戶的基礎畫像,知道他是誰,同時又通過用戶同意的方法,分析出用戶的社交關係,形成一套精準動態的用戶資料庫,這個時候不需要什麼運營手段,用戶就會留下來,因為這裡讓他快樂。

舉個例子。書裡強調,不論怎麼優化,有以下幾點切記:

1、從首頁到商品,不要超過兩頁。因為多一頁,70%的用戶就走光了。

2、能不讓用戶點的,千萬不要讓用戶去點,因為多一次點擊,70%的用戶可能就流失了。

3、能不讓用戶輸入的,千萬不要讓用戶輸入,實在要輸入的,最好用語音轉文字輸入。沒別的,因為打字好麻煩。

4、電商公司,推廣專題千萬不要選品!不要選品!因為很簡單,你根本選不準。

「汝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汝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汝之心外。」王陽明先生此番「存在即被感知」的話,對畢勝影響很大。良知在於我們的本心,你方能看清事物的本質。

王陽明心學給畢勝最大的啟示就是「人慾即天理」,這裡說的人慾,在商業上來講,其實就是消費心理。一句話說明白,就是「貨好、便宜、服務好」。

每個公司的業務模式不大相同,但是只要找對了正確的方法論,各項用戶的行為、邏輯不會有差別。

在書的最後,畢勝提醒創業者,流量不是一切。「假如你的LTV(用戶生命周期) 是10000,你UAC(用戶獲取成本)9000都不用怕。供應鏈、服務——為用戶創造的『信任』才是核心,而『如針一樣的細節』的組織運營能力和團隊步調一致的能力,將是你所有為用戶用心的放大器。」畢勝說。

畢勝認為,所有的電商行業的投資人和從業者,也要走出唯GMV大小論的誤區。正確的方式,應該是用市場營銷指數來衡量一個公司是否健康,這個市場營銷指數的算法是同期市場費用除以GMV,這個數字逐漸變小,說明這個公司營銷效率在上升,越小越好。企業管理者,所有投資人,不應該怕流量成本高、營銷花錢多,而應該怕市場營銷指數高。

後記裡,《流量是藍海》這本書還收錄了作者創立必要商城5年來每一年的新年內部信,關於必要商業模式、產品、服務、管理等的思考。另外,《財經》雜誌對必要的封面報導《改造中國製造》,以及國內市場調查機構艾瑞的「中國製造業產業網際網路C2M電商行業研究報告」《數據重構生產,中國製造升級》,也一併附在後記裡,以饗讀者。

站在國際大品牌背後的中國工廠,正撕去「代工廠」的標籤,從幕後走到臺前,用柔性生產的方式直接與消費者對話。

能有此變化,網際網路功不可沒,必要商城功不可沒。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

相關焦點

  • 畢勝:「必要商城 讓消費者能夠直連全球一流製造商」
    如果把全世界的消費者認為可信任的和能夠彰顯「逼格」的品牌列出來,從它們的創辦時間拉一個年代軸,做平均算法後會發現,品牌的形成平均需要75年。  對於大企業來說,擁有悠久的歷史、豐富的產品線,自然適合採用「品牌」的方式獲得流量;可是對於初創公司來說,資金量不夠龐大,產品也比較單一,該怎麼去跟大企業競爭,從而搶奪流量呢?  破局的方法是IP。
  • 必要商城:在零售業和製造業掀起一場「必要革命」
    有一個人卻不甘心,他創辦了一個「必要商城」,一頭直連消費者,一頭直連大牌製造商,希望通過閉合的「直連」,徹底杜絕假冒偽劣商品;同時,通過砍掉傳統零售的所有加價環節,建立「短路經濟」,確保大牌品質、工廠價格。他要在零售業和製造業同步掀起一場「必要革命」。這個人的名字叫畢勝。生於1974年,比李彥宏小6歲,是李彥宏早期的助理和百度的市場總監。
  • 劉潤對話畢勝:必要商城的發展之路
    而C2M模式,有兩家代表企業,一家是張蘊藍的紅領西服(現在叫:酷特智能),一家就是畢勝的必要商城。2015年10月,我專程飛到北京,拜訪了畢勝。畢勝是百度最早的10名員工之一,曾和李彥宏一起,在納斯達克為百度上市敲鐘。去見他時,我腳上穿著的,就在必要商城購買的,一個我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過的,叫做「VIZ」的品牌原創設計,並為我定製生產的皮鞋。
  • 必要商城商品源於大牌製造商 母公司欲衝刺A股IPO
    企查查顯示,珠海必要法定代表人畢勝,註冊資本6000萬元。股東中,深圳市順豐投資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24.36%,由深圳市順豐供應鏈有限公司(下稱「順豐供應鏈」)全資持有。
  • 必要商城,口碑真的很有必要
    除了這些模式之外,有一種尚未流傳,但活力十足的模式——C2M模式(客戶直連工廠)。 這種模式是在偶然間發現的一個叫「必要商城」的電商平臺,而順著這個商城,又挖出了必要商城更多有意思的內容,以及破局流量紅海的方法。
  • 消息稱C2M電商平臺「必要商城」籌備在A股上市
    1月9日消息,近日,據媒體報導,必要商城母公司珠海必要工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於2020年12月31日在廣東證監局辦理了輔導備案登記,準備在A股上市,輔導機構為中金公司(601995)。
  • 必要商城C2M模式下,如何實現奢侈品品質白菜價?
    說起必要商城,全球首家C2M電商平臺,與奢侈品製造商直連卻賣出白菜價……在電商商品質量備受爭議質疑的背景下,必要商城在C2M模式下,實行嚴格的品控標準,對合作夥伴的入選和商品的上下架均設有嚴格的標準。必要商城的C2M模式,真正實現了消費者以低價購買到奢侈品質的商品。
  • 真大牌還是假莆田 必要商城的C2M謊言
    首先關注到的是《中國企業家雜誌》在2019年對「必要商城」創始人兼CEO畢勝的一篇專訪——《發生在200家工廠的柔性革命,真相太震撼》,文提到畢勝是百度的創業元老,曾任李彥宏助理兼市場總監。2005年畢勝從百度功成身退;2008年,創立樂淘網,三年後項目失敗;2014年重出江湖創辦必要商城,嘗試以C2M模式實現零庫存,成為中國優秀製造商與消費者之間的橋梁。文章中,Calvin Klein、Diesel、Levi's等品牌牛仔褲代工廠寶發紡織,依視路鏡片提供商視悅光學,H&M、Zara、MaxMara的代工廠漢帛國際均有「出鏡」為必要商城打call。
  • 必要商城籌備IPO:順豐合計持股28%,被指涉嫌虛假宣傳
    當前,必要科技的股東包括其創始人兼董事長畢勝、深圳市順豐投資有限公司、中金啟元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湖北)股權投資企業(有限合夥)、常州聚天海網絡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深圳順豐泰森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
  • 必要商城籌備上市:順豐持股28%,王衛已辭任董事,用戶投訴不斷
    當前,必要科技的股東包括其創始人兼董事長畢勝、深圳市順豐投資有限公司、中金啟元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湖北)股權投資企業(有限合夥)、常州聚天海網絡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深圳順豐泰森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
  • 必要商城喊話丁磊:網易嚴選非法搭便車 做事不仗義
    【TechWeb報導】8月3日晚間,必要C2M(Customer To Manufactory)電子商務平臺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喊話網易並丁磊,稱網易給了百度大把的錢,買了「必要商城」四個字,只要用戶搜索必要商城,品牌露出、流量都跑到網易嚴選那裡,稱丁磊及網易此舉,真特麼不仗義,毫無商道。
  • 必要商城母公司衝擊A股,網際網路平臺下半場打響C2M之戰
    12日,記者發現,國內C2M電商平臺必要商城母公司珠海必要工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必要科技」)已於2020年12月31日在廣東證監局辦理了輔導備案登記,準備在A股上市,輔導機構為中金公司。必要商城衝擊A股的背後,是C2M電商不斷發展。除必要商城之外,還有網易嚴選、小米有品等,阿里、京東、拼多多、蘇寧易購等也在大力推進C2M模式。
  • 網易嚴選、必要商城商業模式分析
    在2015年,百度前市場總監-畢勝協「必要商城」高調重返電商世界,其以嚴苛的招商原則、按需生產的模式、個性化定製、全球頂級製造商和最新高尖端AR技術等特點賺足了眼球。另一方面,2016年,丁磊的網易帝國繼考拉海購綜合電商後,再次上線以居家生活為主的垂直電商。自其第一天上線,便將自己的商品與世界大牌商品進行對比,聲稱「同樣的材質,同樣的製造商」,臉商品圖都差不多。
  • 網易嚴選還是必要商城,精選電商誰會代表未來
    從消費端看,必要商城和網易嚴選並無太大區別,同樣都是讓消費者以更低價格買到更優質商品的生意,但從模式上的先進性與持續性上看,兩者存在明顯的差別。必要的模式是C2M,即把「消費者的需求」直接傳達給生產製造,按需生產,連接消費者與生產製造商,摒除了中間的渠道環節和庫存壓力,實現從消費者到大牌工廠的C2M模式,用高質低價吸引廣大消費者,最大限度上讓利於消費者,先下單後生產,用零庫存吸引頂級製造商;網易嚴選則是ODM模式,由採購方設計或精選合適產品委託製造方批量生產,再附上採購方的商標後進行銷售,是一種從工廠到品牌方再到消費者的模式,
  • 衝擊上市,必要商城聯手順豐有何圖謀
    資料顯示,必要商城於2015年7月上線,是國內一家較早推行工廠直鏈消費端商業模式的平臺,在2016年底實現盈利。北京商報記者在瀏覽必要商城時看到,其布局品類包括服裝箱包、美妝、母嬰、生鮮飲食等。在每一個商品介紹中,均對其生產廠商與知名品牌商合作歷史進行著重標註。例如商家SSprincess家紡就被標註為「希爾頓酒店床品製造商」,其一款純棉加厚的酒店浴巾價格為81元。
  • 開始籌劃登陸資本市場 必要商城聯手順豐有何圖謀
    原標題:衝擊上市必要商城聯手順豐有何圖謀頗為低調的C2M電商平臺必要商城開始籌劃登陸資本市場。在其背後,順豐坐鎮第二大股東,也是平臺唯一的物流服務商。後者依託平臺工廠資源深入製造業,相較之下,較早走出工廠直鏈消費端模式的必要商城任務似乎更為艱巨。
  • 5年磨一劍,必要商城建立電商市場新流量模型
    對產品本身來說,能夠抓住機會獲取大量用戶當然是好事,但如果要以「信任」為代價,就得不償失了。  在必要商城創始人畢勝的流量實戰日記《流量是藍海》中,有這麼一句話:信任,是流量的新藍海。  必要商城創始人、《流量是藍海》作者畢勝在發現C2M這片電商藍海後,花了5年時間細細打磨與工廠之間的關係,進行生產系統對接、商品選擇、定價梳理……  如果有人想要用幾個月時間,草草上線一個C2M平臺,再慢慢調試,幾乎不可能。
  • 必要商城:好產品只有一個標準,就是讓用戶「忍不住」發朋友圈 |...
    而C2M模式,有兩家代表企業,一家是張蘊藍的紅領西服(現在叫:酷特智能),一家就是畢勝的必要商城。2015年10月,我專程飛到北京,拜訪了畢勝。畢勝是百度最早的10名員工之一,曾和李彥宏一起,在納斯達克為百度上市敲鐘。去見他時,我腳上穿著的,就在必要商城購買的,一個我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過的,叫做「VIZ」的品牌原創設計,並為我定製生產的皮鞋。
  • 老牌「平價」電商必要商城大器晚成?
    原標題:老牌「平價」電商必要商城大器晚成?   頗為低調的C2M電商平臺必要商城開始籌劃登陸資本市場。在其背後,順豐坐鎮第二大股東,也是平臺唯一的物流服務商。後者依託平臺工廠資源深入製造業,相較之下,較早走出工廠直鏈消費端模式的必要商城任務似乎更為艱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