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60,70年代的米國正與前蘇進行太空競爭時,於1977年發射了旅行者1號。或許當時的設計者們可能自己都想不到,在多年後的今天,設計者們都已經不在了,而他們的作品旅行者1號依舊在未知宇宙空間中堅守崗位。
最早的時候它其實屬於米國水手號計劃(水手號計劃:於上世紀60,70年代,由Nasa主導的一場太空探索計劃,計劃使用無人太空船探索太陽系內各個星球,拿到各項世界第一)的第11號太空船。其製作時使用了屬於當時的最新加速技術-引力加速,早期設計使用壽命僅為5年。但由於正好碰上了100多年一遇的行星排列位置上的巧合,分別借用了木星、土星、天王星及海王星的行星磁場引力進行加速。
這麼一飛就整整飛了42年。由於初期設計的時候嚴重低估了前面幾顆星體的引力作用,使其僅需少量能量作為航道的修整,超出其設計使用壽命的8倍。然而科學家們知道,直到今天旅行者1號仍然屬於「中壯年」,還有足夠能量維持星際飛行,並受到科學家們的控制。除非有新的引力源,直到 2025年面臨真正的「退休」。 42年,200多億公裡,毫無疑問是人類直到今天踏出的最遠距離。

航行日誌
78年 穿越了小行星帶。
79年 近距離藉助木星引力遠行並拍攝了其背面極光。
80年 再次藉助土星引力繼續遠行,回傳了大量彩色照片。
89年 變更軌道向著銀河系中心飛去。
12年 接近了太陽系邊緣地帶。
15年 通過了某種區域,造成了磁場轉變,已經完全感受不到太陽風。至此,代表著其已經完全脫離了太陽系。

旅行者唱片
旅行者1號上攜帶了人類的文明信息,一張唱片,唱片的封套是一款高純度的鈾238,這一種物質需要大約42億年才能逐步轉變為鈽,這樣收到這張唱片的生物可能就能夠計算出這張唱片的發出時間。
這張唱片就是今天舉世聞名的旅行者金唱片,其是由一張銅製磁碟唱片,外徑12寸,表面鍍了一層黃金,且內藏金剛石留聲機針,確保億為單位的時間過去之後,這張唱片依舊能像新的一樣播放。

唱片正面
55種人類的語言問候錄音以及各類音樂,我國被摘錄了4種語言(普通話、閩南語、粵語、吳語),以及一首叫《流水》的古箏曲目。

唱片內容二:圖案,
(1)二進位數字以表示3.6轉每秒,以及以唱片的針匣連環針的外形。
(2)聲音格式下一般唱片的部分聲波圖
(3)顯示掃描方向的詮釋,若能準確解讀,第一個圖像將會是一個圓形。
(4)這兩個小圓圈表示了氫原子的低態狀態,有點的直線表示質子和電子的自旋動作,其自旋時間提供了唱片封面上其他圖案的時間參考,方便解讀。
(5)這個圖案以銀河系已知的14顆脈衝星位來顯示太陽的位置,二進位數字表示其脈衝訊號周期。
當時的米國首領熱情的在唱片末尾發出了問候,內容是這樣的:「感謝您籤收這一張來自遙遠而未知的小世界禮物。裡面錄取了我們的語言、圖案、音樂以及思想和感情,我們正在努力地過著我們的時代,從而進入你們的時代。」
總結
當真的有生物收到這一張驚喜而又神秘的唱片那一刻起,又是有人驚喜有人哀愁的的事情。霍金也曾說過,不要向外星人輕易暴露我們的坐標,這樣會十分危險。對此,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