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挑地」,小麥口感差,為何能奪走粟米和大麥的「主食權」?

2020-12-03 知行路上話歷史

古籍《漢書.酈食其傳》,云:「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從古到今,糧食對於人民一直都是最為重要的,俗話說:「兩軍交戰,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古時候也稱國家叫社稷,社稷裡的一個稷字,在古代代表百穀之王,歷代君王也奉「稷」為穀神。

在古代,一個國家的屯糧多少,也成了考察國力的標準。歷史的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耕種技術,因此百姓嘴上的吃的東西也在逐漸變化從最初的的食粟米和大麥到今天的食大米和小麥,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大米和小麥為何能夠取代粟米和大麥成為主食?

一.「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劣者理應淘汰.

1.技術革新,冬小麥取代大麥:

小麥不是我國本土種出的,它的原產國是古代西亞的新月肥沃之地,有關學者研究說小麥的傳入可能是通過「古絲綢之路」或者是歐亞草原,但不管小麥是如何傳入我國的,小麥的出現撼動了我國原有農作物大麥在社會中的食用地位。

那麼,小麥具體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展開逆襲之路,最後成為了我國餐桌上的主食的呢?其實,最初的小麥也並非是很受人們歡迎的,因為當時小麥剛傳入我國的時候,石磨這個發明還並未出現,所以對小麥的食用,人們都是將它當做米一樣,將其去殼蒸著食用,時人稱其為「麥飯」。

可麥飯的口感極差,人們就認為「麥飯豆羹皆野人農夫之食耳」,因而食用麥飯被看做是窮苦人家的象徵,因為沒有得到上流社會的認可,小麥便又在社會中蟄伏了許多年,直到「石磨」的出現,才挽救了小麥在我國的地位。

「石磨」的出現意味著,人們懂得了將其磨成粉製成麵食的時代到來,而酷愛麵食的北方人也使冬小麥的流傳更加盛行,並且傳統的大麥種植是春播秋收作物,常常在夏季因為乾旱降低收成,甚者還會引發饑荒,而冬小麥則是秋播夏收作物解決了乾旱的問題,大大提升了農民的收成這使得小麥的種植在全國迅速傳播。

2.小米「營養」太高,不適合成為主食:

人類吃東西的目的,按生物學來說就是為了攝取胺基酸,而胺基酸的來源是蛋白質,想要更好的生存下去,就得獲取比例完美的胺基酸組合,人體需要的胺基酸一共二十種,其中必需胺基酸十種,這十種人體不能自己合成必須從食物中攝取。

而小米中的營養成分的確很多,但是小米中的胺基酸組成卻不理想,小米中所含的賴氨酸和亮氨酸都是必需胺基酸,但是小米中賴氨酸含量非常低而亮氨酸又很高,因此呢,想要長期使用小米就必須與其他菜品一起食用,以此來平衡小米中比例失調的胺基酸組成。

相反,大米中的營養含量雖然比不上小米,但大米中的胺基酸比例適中適合滿足日常基本的食用,所以營養豐富的小米不能成為主食,而營養不高的大米才是日常生活的最佳食品。

二.離不開各朝政府的極力推廣.

1.漢朝政府對於小麥極力推崇:

漢武帝末年的時候,關中地區其實還並未形成種植小麥的風俗,大臣董仲舒就向漢武帝上奏說:「按照現如今關中地區的風俗對於推廣小麥的種植不利。」,然後董仲舒就建議在關中推廣麥作,「遣謁者勸有水災郡種宿麥。」,意思是派遣使者前往當年有水患的郡縣,勸說當地的人種植小麥。

後面等到了漢昭帝時期官府還會向沒有麥種的貧民發放小麥種子,並且當地若是有因為天災致使收成減少,還會免去受災害者當年的田租和貸款的麥種等農作物。

再然後到西漢末年的成帝時期,關中地區的小麥種植又在著名農學家氾勝之以「輕車使者」名義推廣,如此一來小麥的種植不僅在關中地區常見,其他各郡縣也都有嘗試種植小麥。

《後漢書》記載,東漢皇帝對於糧食生產所頒布的十幾次詔書中,有九次都涉及到小麥事宜,這也充分證實了漢朝政府對於小麥的推崇,以及小麥對於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因而小麥可以成為我們的主食之一。

2.各朝各代皆重視水稻的生產:

上至三皇五帝下到康乾盛世,我國曆朝歷代都特別重視水稻的生產,在大禹時期就對水稻生產特別在意。據《史記·夏本紀》中記載:「令益予眾庶稻,可種卑溼。命后稷予眾庶難得之食。食少,調有餘相,以均諸侯。」意為:大禹向百姓分發稻種,讓百姓將其種在水田裡,收成時就命令糧食有多餘的地方分給糧食不夠的地方。

到了宋朝初期,我國從香巴王國引入優質稻種——「佔城稻」,這種水稻一年可以兩熟甚至三熟,並且產量比小麥還要高出一倍。據記載,宋朝耕田面積達七點二億畝,南方水稻高產時期能達到三百五十三市斤,而北方的小麥也才不過一百七十市斤,不論是耕地面積還是產量,水稻都遠遠勝過小麥。

伴隨著水稻大米在南方地區的紮根,江南地區還確立了經濟中心的地位,大米也成為了南方地區人們日常必不可失的食品,大米主食的地位就此鞏固,世人還盛傳:「蘇湖熟,天下足。」,由此見得大米對於整個社會的重要性。

因此大米成為主食是大勢所趨,糧食產量劇增,我國出現了「人口大爆炸」,從宋初5000萬人到200年後的超過一億人,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擁有億人的龐大國家,這場「人口爆炸」也可以說是以大米主導的「糧食革命」。

因為有種植水稻的地區人口一般都較大,其一是水稻比其他農作物高產,種植水稻可以養活更多人,自然而然水稻大米也就成了主食;其二大米中的營養含量比較均衡,對人體更加有益,並且以水稻為食的民族大多數都沒有處於肥胖狀態,顯得更加健康。所以,從各個角度看,大米都更適合成為我們日常的主食。

三.人民對於小麥和水稻「情有獨鍾」.

1.麵食的大量普及以自身的產量優勢:

我國食用麵食早在戰國晚期就已經出現,但當時因為石磨的普及度不高加上古代的制面技術的不成熟,小麥行業又與其他農作物生產素有矛盾,因而使麵食的傳播力度遠遠落後於小麥的種植力度。

在西漢時期,雖然設置有湯官這一職位,但這個部門生產的麵食只供皇宮貴族食用,而普通百姓食用小麥的時候,只是將其碾碎,讓其顆粒大小如小米一般,如此一來小麥的作用本質上不過是比小米更廉價的一種替代品而已。

但小麥現如今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農作物,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以小麥或是用小麥做出的東西為主要食品。不論是西方國家的麵包漢堡還是東方國家的饅頭大餅,都是以小麥為原料加工製成的,在全世界各種農作物中,小麥的種植面積面積和產量都位居世界前三。

在我們國家,小麥的重要性也僅次於水稻,小麥從最初不起眼替代品到最後風靡全球完成黑馬般的逆襲不是沒有原因的。

其一:伴隨著麵食習慣的逐漸普及,和玉米、紅豆等雜糧相比,小麥中含有的麵筋蛋白更高。這種麵筋蛋白可以讓麵團更具有韌性,使其更容易加工成不同的形狀,且口感也更加多變,這是小麥能最終取代小米、大麥成為主食的一個重要原因;

其二:冬小麥的出現,避免了農作物在夏季因為乾旱導致的半途夭折的問題,大大提高了產量,所以小麥自身的產量優勢也促使其成為主食。

2. 社會、人文條件都使大米紮根主食:

我國地處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這樣的地形使得我國東部多數地區在夏季風溼潤氣流的影響下,能得到豐富的降水,水資源充足就有利於水稻等農作物的生產。

並且我國還有長江中下遊,珠江三角洲和濱海地區,這些地方都地勢平坦且靠近水源,種植水稻時非常利於引水灌溉,所以水稻的大面積種植,我國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這也迫使大米成為我們的主食。

並且,我國的水稻種植史非常悠久,農民們積累了很多的關於種植水稻的經驗,並且歷朝歷代都有專注於水稻技術的開發,五代十國時期為生產水稻還發明了:耕耙耙技術,翻車、高轉筒車等灌溉技術。

西漢時期農業家賈讓為了在鹽鹼地上能種出水稻,下令讓軍民用大水漫灌,以此降低鹽鹼地有機物的含量,從而讓水稻更好地生長。

而同一時期,西漢政府還主持修建了一大批的水利灌溉工程,例如:漕渠、白渠、龍首渠。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寫到:「今天下育民人者,稻居什七。」至此,我們可以看出水稻在我國歷史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大米也理應成為主食。

結語:

總的來說,事物演變的規律都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粟米和大麥就是因為自身不適合社會的普遍發展,所以它們沒有被大多數人接受,而是更加適合社會發展的大米和小麥奪得了主食權。最後,不論是從人文出發還是社會出發來看,大米和小麥都更適合我國社會餐飲的發展。

參考文獻:

《史記》、《後漢書》、《天工開物》

相關焦點

  • 大米和小麥「缺點」明顯,為何大麥和粟米還會被「擠下」神壇?
    實際上,大米和小麥並不是一開始就被稱為主食的,在這之前社會中只要能滿足人們生存溫飽的食物大都能夠被稱作主食,像粟米、大麥,然而隨著社會的逐漸發展,大米和小麥在社會中的主食地位得以確立。但是大米和小麥也並不是「天生完美」的主食,小麥口感差,大米挑土地,為什麼大米和小麥能擠掉粟米和大麥,確立自己的主食地位呢?
  • 小麥和大米做的美食,哪個才是你的最愛!
    小麥養育了粗壯的東北漢子,大米養育了秀麗的江南少女,喜愛米的人說,米的口感好味清香適合配美味佳餚;喜愛面的人說,面的做法多樣,即使沒有多少菜也能吃得津津有味。小麥和水稻是人類的兩大主糧,米和面哪種營養更好在許多地方都有爭論,那麼究竟哪個好?
  • 8月我國從法國進口了25萬噸小麥、28萬噸飼料和啤酒大麥
    資料顯示,今年由於法國穀物減產,因此大幅降低了對外出口業務,8月份法國港口對所有目的地的穀物出口總量(包括大麥、啤酒大麥、玉米、糯玉米和杜倫麥)為116萬噸,其中對歐盟之外地區的小麥和大麥出口量約為92萬噸。 但整個8月份對華小麥和大麥出口總量就達到了53萬噸,佔其總出口量的50%左右。
  • 大麥啤酒與小麥啤酒區別
    啤酒以大麥芽﹑啤酒花﹑水為主要原料,輔助原料( 玉米,大米,小麥等)和糖類為輔助原料,經酵母發酵作用釀製而成的飽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下圖為啤酒花(原來啤酒花真的是花,第一次見到,有和我一樣的嗎?)「小麥啤酒」是啤酒型式(Style)和種類中極具特色和魅力的產品,主要產地集中在德國南部,奧地利和比利時,採用「上層發酵法」(Top Fermentation),原料為大麥麥芽和50%以上的小麥麥芽,啤酒花,酵母和水。"小麥啤酒」還有另外一個名稱叫「白啤酒」,取自德文的Weissbier,英文則稱為White Beer。
  • 大麥啤酒與小麥啤酒區別?
    啤酒以大麥芽﹑啤酒花﹑水為主要原料,輔助原料(玉米,大米,小麥等)和糖類為輔助原料,經酵母發酵作用釀製而成的飽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下圖為啤酒花(原來啤酒花真的是花,第一次見到,有和我一樣的嗎?)「小麥啤酒」是啤酒形式(Style)和種類中極具特色和魅力的產品,主要產地集中在德國南部,奧地利和比利時,採用「上層發酵法」(Top Fermentation),原料為大麥麥芽和50%以上的小麥麥芽,啤酒花,酵母和水。"小麥啤酒」還有另外一個名稱叫「白啤酒」,取自德文的Weissbier,英文則稱為White Beer。
  • 小麥田間管理:剔除大麥
    這種和小麥一個品種,一同生長,只有在後期能看出來它們的差別,老家人管它們叫大麥,大麥混雜其間,很難脫皮,且大麥粘度高難消化。這種異類通過人工清除,防止大麥再次混雜。大麥的產量比小麥低,長的比普通小麥高,所以稱為大麥。這是普通小麥,個頭整齊,麥穗粗大,籽粒飽滿。普通小麥的杆莖低於大麥的杆莖,籽粒比大麥的籽粒飽滿,麥穗比大麥的粗大,產量就比大麥產量高。
  • 大麥和小麥傳入中國時間一樣嗎?
    就目前學界的研究表明,小麥傳入中國的時間要早於大麥500年左右!
  • 很多人不明白,大麥和小麥一樣嗎?大麥又該如何來種植呢?
    很多人真的不明白,不知道小麥跟大麥是不是同一種東西。在小編老家,大部分的農戶都是以種植小麥為主的。其實大麥也是一種咱們常見的能吃的農作物,它和小麥其實差不多的,有些成分會比小麥高一些。現在大麥和小麥差不多是一個持平的狀態,都是一種質量和產量非常高的農作物。
  • 大麥先黃還是小麥先黃?
    親愛的看官們,假如有一天你定了一門親事,馬上都要和美嬌娘拜堂了,你的親哥哥跳出來,要求你把媳婦讓給他,你會怎麼辦?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而故事的主人公已經不在人世了。在我們老家主要種植小麥,也有部分種植大麥的。種植大麥主要是用來作為家畜飼料。一般大麥要比小麥先黃,也就是先成熟收割,大概差一個月吧。
  • 法國增加對中國出口小麥和大麥
    貿易商和分析師表示,本銷售年度中國對法國小麥和大麥的需求持續不斷,中國大力進口穀物以及與澳洲之間的摩擦,極大地促進了法國的出口,儘管今年法國的收成情況不甚理想。 位於黑龍江佳木斯的農場。港口數據顯示,迄今為止大約有20萬噸法國小麥已經裝運或即將裝運。 「在新銷售年度開始之際,中國的需求仍充滿活力,」諮詢公司Agritel的Nathan Cordier表示。 「幸好還有中國,因為我們對其他地方的小麥出口不多。」
  • 法國增加對中國出口的小麥和大麥
    據歐洲新聞網站報導,貿易商和分析師表示,本銷售年度中國對法國小麥和大麥的需求持續不斷,中國大力進口穀物以及與澳洲之間的摩擦,極大地促進了法國的出口,儘管今年法國的收成情況不甚理想。
  • 日本飼料小麥和大麥SBS進口招標流標
    生意社11月16日訊   東京11月15日消息,日本農業部周三表示,周三稍晚結束的飼料小麥或大麥同步買賣系統招標(SBS)流標,因沒有收到報盤。  日本農業部此前招標尋購12萬噸飼料小麥和20萬噸飼料大麥,船期在2018年1月31日之前,抵港時間為2月28日之前。
  • 4月全球穀物市場與貿易報告:全球小麥和大米供應創紀錄
    因此,儘管全球供應量處於創紀錄水平,庫存佔消費的比例也處於歷史高位,但小麥和大米的價格都有所上漲。 小麥:據估計,2019/20年全球小麥產量創歷史新高。中國、歐盟、印度、俄羅斯和美國等主要生產國的生產水平足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全球需求。此外,再過幾個月北半球主要生產國的小麥也到收成期了。
  • 小麥跟大麥有什麼區別呢?一起來看看吧!
    ②降血壓小麥含有的維生素B1,可促進能量代謝和血液循環,有降壓效果。③保護血管小麥胚芽裡富含的膳食纖維和維生素E,有助於保護人體的血管健康。小麥的宜忌知多少?*小麥+小米:不利於身體健康*小麥+食用鹼:破壞維生素*小麥+蜂蜜:引起身體不適#小麥+粳米:養心神、止虛汗#小麥+紅棗:養心血、健脾胃#小麥+山藥:健脾胃
  • 五常大米如何煮出最好的口感?
    五常大米之所以好,就是口感出色。這恰恰是因為直鏈澱粉含量適中,支鏈澱粉含量豐富。直鏈澱粉決定米飯的硬度,不容易糊化,而支鏈澱粉決定米飯的粘性或糯度。兩者在煮飯的時候達到合適的狀態,米飯的口感才筋道軟糯。想要煮出匹配口感的米飯,可以說不少人都曾經鑽研過。大米想要充分得到糊化,受三方面因素影響較大:澱粉溶解度、水質和煮飯時的受熱均勻程度。
  • 土豆那麼好吃,又能解餓,為什麼沒有成為中國人的主食之一?
    土豆首先,我們要知道中國人真正意義上的「主食」,指的是粟、麥、稻,也就是粟米、小麥和水稻,只有這三種農作物能被稱為中國人的主食。而這些農作物轉化過來。就是我們常見的米飯、麵條、饅頭。粟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中國的第一主食,別看現在粟的地位不是很高,在中國歷史上,粟的成就比小麥和水稻還高。因為粟這種農作物真的太能儲存了,隨隨便便放個五年十年都沒問題,而且口感和飽腹感上都不會有什麼變化。小麥和水稻的儲存時間根本比不過粟,而且經過一兩年,小麥和水稻的口感都會變差。
  • 高粱、玉米、糯米、小麥哪個釀的酒最好喝?
    最近群裡酒友聊起了釀酒原料哪種釀酒最好喝引起我的注意,來自五湖四海的酒友各抒己見,很多不愧是資深酒友豐富的知識和經驗讓大家都漲了不少知識,今天小陸也做個補充整理希望能和來自全國各地喜歡中國傳統白酒的酒友一起交流分享,以文為媒,以酒會友!
  • 小麥酒為什麼不如高粱酒好?哪種原料釀酒才是最好的?
    我國白酒的釀造歷史悠久,高粱、大米、糯米、豌豆、玉米、小麥、大麥、蕎麥,甚至紅薯、馬鈴薯等富含澱粉和糖分的糧食物質都曾被用來釀造白酒。以大米、高粱、玉米為原料釀的酒,特點是大米淨、玉米甜、高粱香。光從特點上看,看不出什麼,但為什麼說高粱是最佳的呢?
  • 釣魚時常用小麥餌,但你用過大麥餌嗎,特性不同效果不過
    我們在使用天然農作物作為釣餌用於垂釣時,能降低野生魚對釣餌的警惕性,從而提高我們的漁獲成績。不過小麥跟大賣終有區別,想要將它們用於垂釣,最好能處理加工一番,這樣往往能有著更好的效果。小麥跟大麥的特性1、小麥成熟後的小麥被棕色的果皮包裹,外觀上呈橢圓或者圓形。
  • 海關總署關於加強進口澳大利亞大麥小麥檢疫的警示通報
    最近,中國海關連續從進口澳大利亞大麥中檢出硬雀麥Bromus rigidus、法國野燕麥Avena ludoviciana、具節山羊草Aegilops cylindrica、北美刺龍葵Solanum carolinense、南方三棘果Emex australis、地中海白蝸牛Cernuella virgata、小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