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馬排便時為什麼要甩?它從來不會安靜拉完嗎?

2020-12-07 獅虎豹三兄弟

導讀:河馬排便時為什麼要甩?它從來不會安靜拉完嗎?

河馬是一種生活在非洲的大型哺乳動物,在陸地上體型只比大象和一些犀牛小,成年雄性河馬平均體重1.5噸,雌性1.3噸,有著巨大的嘴巴,身上的皮膚堅硬且光滑,沒有毛髮分布。但是別看河馬外形上看很笨拙,但實際上河馬的衝刺速度能夠達到30千米每小時,而成年男子的平均時速是20千米,博爾特能夠達到37千米沒小時,可見河馬的速度是有多麼快。

按照分布地域的不同,河馬一共分成四個亞種,分別是河馬指名亞種、東非亞種、西非亞種以及南非亞種,河馬大部分時間都呆在水裡,等到黃昏的時候才出來陸地上吃草。在非洲,流傳著這麼一個古老的神話,說河馬一開始也是生活在陸地上的生物,它們特別喜歡吃魚,有一天,河馬突然對神說,請求神讓它們住在水裡,河馬說:「炎熱的太陽在灼燒我們的背部,龐大的身軀使我們的腿不堪重負,希望住在水裡,這樣就能使背部涼爽,減輕四肢的負擔,我們喜歡水勝過喜歡陸地」。

但是神說如果河馬住在水裡的話,那麼所有的魚就都會被吃完,於是河馬雖然很不情願,但是卻承諾如果答應了它們的條件的話,它就發誓,絕對不會再吃魚了,於是神同意了,並且要求河馬必須遵守承諾。而在往後的生活裡,河馬每次排便的時候都會用尾巴瘋狂地甩給神看,意思就是證明自己沒有吃魚,仿佛在說「你瞧,我的排洩物裡面沒有魚骨頭吧」!

雖然我們都知道,故事是假的,但是河馬排便會甩卻是事實,河馬在陸地上,每次排便的時候都會用尾巴甩的到處都是,方圓十米之內可以用「慘烈」來形容。之前一些對河馬習性不是很了解的遊客,在動物園裡面近距離接觸河馬的時候,就曾中招過,雖然被河馬便便擊中並不會帶來太大的傷害,但是卻足夠噁心,相信會是他們一輩子的陰影。那麼河馬排便時為什麼要甩呢?它們從來不會安靜地拉完嗎?

河馬通過糞便的氣味劃分地盤

世界上大多數動物都有領地意思,即便是一些食草動物也不例外。河馬具有半水生的習性,一天大部分時間都呆在水裡,打鬥、交配、產子等行為也都發生在水裡,所以河馬只有在水中,以及河岸的時候才有領地意識,等到進了較深的內陸時,領地意識就會變得薄弱。一頭雄性河馬的領地大約是一小段河流,長度在250米左右,領地裡面包含10頭雌性河馬以上,當然這個領地的範圍不是固定的,主要取決於雌性河馬的數量。

儘管我們看到的河馬都是一大群的,但是它並不是一種社會動物,它們之所以群居的原因目前人類還沒有搞明白,而且河馬對領地的認知又與其他動物不一樣,對於其他動物來說,領地代表著不可侵犯,只要有同類來犯,不管是進來捕食還是爭奪交配權,甚至是路過都不被允許。但是河馬很寬鬆,在雄河馬的領地裡面,它允許別的雄性河馬過來進食、睡覺,但是有一點是不被允許的,那就是交配權的歸屬,簡單地說,只有在交配權這件事情上,河馬才有這超強的領地意思。

一般來說,動物都是通過氣味標記領地的,比如獅子、老虎、狗等都是,它們每到一個地方就「撒尿」,就是它們標記領地的過程。河馬也不例外,它瘋狂甩便便的動作,就是它在標記領地的過程,而且它會儘自己最大的力氣其甩,儘量將便便甩得到處都是。這個動作很容易理解,畢竟「粑粑」的總量就這麼多,只要甩得分散一點、遠一點,能夠標記的領地就越廣。

「便便」的氣味能夠幫助河馬快速返回河裡

前面說過,河馬到黃昏的時候就會上岸吃東西,河馬不是視覺動物,可以說它的視覺很差,但是嗅覺和聽覺卻很強,當河馬在岸上吃得盡興地時候,不知不覺已經到了很深的內陸了,此時它想要返回河流就變得比較困難,而如果有天然指引物存在的話,就另當別論了。所以河馬在行進路線的途中,也會甩「粑粑」,這樣即便是距離河流很遠,也能夠通過氣味快速回到自己的領地裡面去。

這種事情並不是河馬獨有的技能,事實上很多動物都有類似的本事。比如拿我們最常見的農村狗狗來說,不管它走了多遠,它都能夠找到回家的路,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氣味標記。我們留心觀察一下,只要狗狗每走過一段距離,必然會在路邊噴射一點尿液,而它後面能夠原路返回,靠的就是尿液中的氣味。對於河馬來說,它的便便也是它回家的指路標。

甩便便在河馬看來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在動物世界裡面,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為了繁衍後代,所以爭奪配偶權,無論在哪種動物中都是一件大事,有些物種會想方設法吸引異性的注意,在鳥類身上尤其明顯,比如孔雀開屏就是它吸引已經的一種方式,而有的鳥會用鮮花和一些菌類裝飾巢穴,以吸引異性的青睞。對於河馬來說,將「粑粑」甩得又高又遠,就是自身實力的象徵,也是吸引異性的方式。

在河馬看來,甩便便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我們在看動物世界的時候,經常會有這麼一個鏡頭,那就是兩頭河馬長大了嘴巴針鋒相對,但是在現實中,河馬之間的較量也不僅限於打鬥,在甩便便這件事情上,它們也經常比試。當兩頭河馬發生矛盾的時候,它們會用這種方式較量,一旦輸了的那頭河馬,會表現出順從的一面,或許這就是河馬之間的「體育精神」吧。

另外,河馬應該是將「粑粑」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的動物,生活中很多場景都會用到,比如當雄性河馬表示臣服於另外一頭更強壯的雄性河馬時,會甩個便便示好;當它們受到挑釁的時候,會瘋狂甩便便示威;更令人接受不了的是,由於剛出生的小河馬腸道是無菌的,也就意味著它們不能消化食物,所以需要通過吃母親的「粑粑」來獲得一些細菌,才能消化食物。

河馬糞便的「是與非」

今天的話題似乎有些過於「濃烈」了,不過凡事從多方面來看待,河馬的糞便同樣有害處也有好處,先來說說好處,那就是對生態系統的能量循環起到重要的作用,河馬將地上的植被轉化成糞便的形式排放出來,大多數直接排放到水裡,為一些水生生物提供了養分。在馬拉河中,每年都有大量的動物死亡,動物屍體加起來高達上千噸,而這些動物屍體跟糞便,將會滋養整個塞倫蓋蒂平原。

據另外一份調查報告顯示,過多的河馬糞則會帶來災害,阿曼達·蘇巴魯斯基跟克裡斯·達頓曾發表了一份報告,裡面提到他們在坦尚尼亞和肯亞交界處的一個地方,每當河水漲上來的時候,就會有大量死魚被衝到岸上,一開始人們懷疑是河流上遊一些農田濫用殺蟲劑的緣故,可是隨著調查的深入,發現並不是那麼一回事,真正的罪魁禍首竟然是河馬。

這條河裡聚集了大量河馬,短短100千米的河道,就有4千多頭河馬,你們也都知道的,河馬那麼大塊,食量巨大,所以這些河馬每天的排便量大約是8.5噸,河裡到處都是河馬糞。當旱季來臨的時候,由於水位下降,河道變窄,河馬糞的密度就更加集中了,這些包含著甲烷、氨、硫化氫等各種物質的糞便,沉到水裡被微生物分解,而這個過程耗費了大量氧氣,導致魚類等嚴重缺氧,最終窒息死亡。雖然河馬糞能夠供養一片流域,但是「那樣濃烈的愛」對於魚類來說,卻是滅頂之災,所以毫不誇張地說,這些與都是「被糞便悶死的」。

前面提到,河馬排便幾乎都要甩,研究者們觀察到,無論是雄性河馬還是雌性河馬,在排便的時候都有甩的動作,另外出生於動物園裡面的雄性河馬,沒有接觸過其他雄性,也就表示它沒有必要示威,卻也觀察到了甩便的現象,所以這應該是河馬與生俱來的技能。那麼它有沒有安靜地拉過呢?答案是有的,但是極少,大多數都發生在水中,當河馬在水中排便,有時候不甩,或者尾巴擺動的幅度不大,看起來就像是沒甩一樣。不過如果它將屁股露在水面上時,則會瘋狂甩尾。

(關注我,了解動物知識,喜歡請給個贊。)

相關焦點

  • 河馬「甩便」的原因是什麼?「甩便」對它們來說有何好處?
    那麼河馬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樣做對它們的生活來說有什麼好處?以及河馬的「甩便」行為,究竟是像呼吸、吃飯一樣與生俱來的,還是像捕獵等技能一樣,是後天學習而來的呢?這些問題就是我們接下來要弄清楚的。無論是獅子、老虎,還是灰狼,它們基本上都是到一個地方,精準標記,但河馬例外,它用「甩便」的動作,將糞便甩得到處都是,就意味著所到之處,皆是自己的氣味,這樣別的河馬過來時就知道這片土地有主了,從而達到盡最大可能的標記屬於自己的領地。
  • 河馬「甩便」的原因是什麼?「甩便」對它們來說有何好處?
    那麼河馬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樣做對它們的生活來說有什麼好處?以及河馬的「甩便」行為,究竟是像呼吸、吃飯一樣與生俱來的,還是像捕獵等技能一樣,是後天學習而來的呢?這些問題就是我們接下來要弄清楚的。無論是獅子、老虎,還是灰狼,它們基本上都是到一個地方,精準標記,但河馬例外,它用「甩便」的動作,將糞便甩得到處都是,就意味著所到之處,皆是自己的氣味,這樣別的河馬過來時就知道這片土地有主了,從而達到盡最大可能的標記屬於自己的領地。
  • 河馬一邊排洩,一邊把糞便甩向四周,原因竟然如此
    排洩糞便時,從來不會靜靜地拉完,而是一邊排洩,一邊將尾巴飛速地甩動,像螺旋轉一樣,把糞便甩得到處都是。為什麼河馬會在排洩糞便時,會甩動尾巴?這並不是個體的偶然行為,而是出自河馬的本能,一種普遍的現象。事實上,河馬絕對不允許別的大型動物對其領地有所侵犯,尤其是靠近河段的陸地範圍,即使是雄獅在河邊上飲水,只要河馬感覺到了侵犯,立即從河裡衝出來,把雄獅驅逐出去。為什麼連獅子都要忌憚河馬三分?
  • 鱷魚偷襲河馬,反被河馬咬住狂甩,難道河馬真是王者?
    ,反被河馬咬住狂甩,難道河馬真是王者?  經常聽說河馬竟然比鱷魚還要兇狠,難道這是真的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鱷魚在水中伏擊了一隻小河馬,正當它準備美食一頓的時候,這時河馬媽媽發現了這個情況。    於是它就召集大部隊趕到河邊,此時其實這些河馬全部衝著鱷魚攻擊,看來是讓鱷魚插翅難逃,鱷魚雖然張開了血盆大口,但它並沒有主動攻擊,它知道和河馬硬碰硬,並沒有什麼好處。
  • 把糞便甩的到處都是,動物卻搶著擦屁股,河馬靠屎撐起了生態系統
    這時你肯定有一個疑惑了,為什麼河馬偏偏要這樣拉屎,俗話說得好,「事出其反必有妖」,下面就來看看河馬這反常行為背後的深意吧。這主要可以分為三點:標記領地,河馬是一個領地意識很強的動物,通過「噴翔」能夠儘可能久的保留河馬的氣味。
  • 非洲之王鱷魚,水中無敵,碰到河馬為什麼就乖乖認輸?
    鱷魚的咬合力非常強,在非洲幾乎就沒有對手,但非洲還有另一種矮墩可愛、人畜無害的河馬卻從來都不怕鱷魚,甚至還能和鱷魚在同一個池塘中共享淤泥,來來往往互不理睬,這究竟是什麼情況?河馬,真的是人畜無害嗎?在大家的印象中,河馬很可愛,那小眼睛,大嘴巴,圓滾滾的身體、粗短腿,還有那根短尾巴,不過有一點要注意了,如果在動物園圍觀河馬,千萬不要出現在它的尾巴側向30度範圍內,因為河馬有個最喜歡的動作就是甩屎,7-8米範圍內,那絕對是無法避免被甩渾身屎!
  • 獅子吃豹子膽,戳醒午睡河馬,慘遭暴躁河馬一口「爆頭」狠甩!
    獅子吃「豹子膽」,戳醒午睡河馬 ,慘遭暴躁河馬一口「爆頭」狠甩!提到水中霸主、很多人都會第一時間想到鱷魚,鱷魚縱然兇猛、但是在它面前不過就是個玩具而已,這個「它」就是河馬了,河馬體型龐大、皮糙肉厚、力大無窮。
  • 別天真了,以為河馬吃草就弱嗎?鱷魚豹子被河馬完虐!
    河馬就是那個大嘴怪物。長得也很奇特,但是它小時候的時候也是軟軟的可愛的。經常有一些嘴巴大的人,人們就稱他為大河馬。所以在人類的眼裡,對河馬最好的形容就是大嘴巴。而且覺得河馬很慫,很懦弱。其實在人們的眼裡,吃草的動物都沒有吃肉的動物強壯吧。
  • 河馬為什麼到處噴撒屎尿,有什麼意義呢?看完太搞笑了!
    2017-12-11 09:56:29 來源: 天女蘇柔 舉報   河馬是源自非洲的大型草食性哺乳類動物
  • 河馬喜歡甩糞便?這種奇葩的排洩方式對它們有什麼好處?
    河馬那短粗的小尾巴,有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甩糞便,河馬拉便便的時候,它們的小尾巴能像螺旋槳一樣,把屎坨坨打的到處都是,那麼河馬究竟為啥要這麼做呢?一、糞便甩得越廣,領地就越大河馬是領地意識很強的動物,它們是群暴躁老哥,有時候一些路過它們領地的動物莫名其妙就被河馬弄死了,對於河馬來說,甩糞便就是佔領地盤的一個重要方式,就跟狗撒尿一樣。
  • 狗狗洗完會甩幹身體,但沒洗澡時為什麼要甩動身子呢?
    狗狗洗完澡後,不等主人幫它擦乾,就立刻不耐煩甩動身子,把身上的水甩掉。但日常的時候,狗狗在有時玩著玩著也會突然甩動身子,明明身上一點水都沒有。因為狗狗甩動身子,並不只是為了甩幹水分,還有其他的作用。如果狗狗頻繁甩動身子,住可要注意狗狗身上有沒有寄生蟲了。
  • 河馬的天敵是什麼動物,河馬為什麼不怕鱷魚,它們的關係很微妙!
    鱷魚為什麼不咬河馬,河馬不怕鱷魚嗎?河馬擁有非常肥胖的身體,身上看起來非常光滑,因為它們主要生活在熱帶水草比較豐盛的地區,白天幾乎都在水裡待著,食物缺少的時候會上岸覓食,河馬是群居動物,一般都是十幾隻組成群體一起活動,有時候也會出現上百隻的盛況,平時河馬的性格比較溫順,只要不去惹怒它,它一般不會主動攻擊,帶有幼崽的雌性河馬非常容易暴躁。
  • 鱷魚群遇到河馬群,哪一方更厲害?為什麼?
    鱷魚和河馬唯一能夠相遇的機會只可能發生在非洲,因為雖然鱷魚在世界上分布很廣,但河馬是非洲獨有的動物,而能夠與龐大體型的河馬相提並論的,在非洲也只有一種鱷魚-尼羅鱷。那麼,鱷魚為什麼不吃河馬呢?鱷魚群與河馬群哪一方更厲害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鱷魚不吃河馬?
  • 河馬常常張大嘴巴打哈欠是為什麼 支付寶螞蟻莊園9.19答案
    河馬常常張大嘴巴打哈欠是為什麼 支付寶螞蟻莊園9.19答案 2020年9月19日,在今天,支付寶螞蟻莊園的問題是關於動物知識的,問題是「河馬常常張大嘴巴打哈欠是為什麼?」
  • 河馬是食草動物,為什麼連兇猛的鱷魚和獅子都不敢招惹它?
    除了大象外,在非洲大草原上,還有一種食草動物,它也是連獅子和鱷魚都不敢招惹的存在,它就是河馬。那麼,為什麼獅子和鱷魚都不敢輕易招惹河馬這種食草動物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河馬算是一種兩棲動物,它待在水中的時間要比陸地上多,這是因為河馬的四條腿比較短,在陸地上行走對腿的壓力太大。其次,河馬的體表沒有毛髮覆蓋,在熱帶的非洲,極容易被曬傷、脫水,所以,它們除了夜晚,白天很少上岸,並且它們的食物也主要以水生植物為主。
  • 河馬居然不會流汗?快戳音頻和視頻!
    今天藍豆講一個關於河馬的故事,下次去動物園的時候,你就可以指著河馬告訴孩子:爸爸來告訴你河馬皮膚上的紅色液體是怎麼回事,它既不是汗也不是血噢!雖然聞起來有點臭臭的,但那可是最完美的防曬霜噢!1、那是河馬的汗嗎?
  • 兇猛的鱷魚,為什麼不會吃河馬呢?真相沒你想的這麼簡單!
    兇殘無比的鱷魚,為什麼不會吃河馬呢?真相沒你想的這麼簡單!無所畏懼的鱷魚經常潛伏在水中捕捉一些獵物,就連是兇猛的獅子在過河時也有可能會被它按入水中,不過在野外有一種動物它卻並不敢動,那就是河馬,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為什麼河馬要長時間待在水中?就算乾旱也要窩在泥潭裡
    一般的成年河馬體長4米,肩高1.5米,體重重達3噸,它們體型巨大而且脾氣火爆,就連水裡的鱷魚都不敢惹它們。每年有上百人都因為河馬而喪命,它是非洲大草原最危險的動物之一。那麼河馬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據相關資料記載,這是希臘人對這種強悍野獸的稱呼,河馬一詞的意思是指"河中之馬"。
  • 兇殘無比的鱷魚,為什麼不會吃河馬呢?真相沒你想的這麼簡單!
    兇殘無比的鱷魚,為什麼不會吃河馬呢?真相沒你想的這麼簡單! 無所畏懼的鱷魚經常潛伏在水中捕捉一些獵物,就連是兇猛的獅子在過河時也有可能會被它按入水中,不過在野外有一種動物它卻並不敢動,那就是河馬,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河馬為什麼不怕鱷魚?
    上來先反問,河馬為什麼要怕鱷魚呢?鱷魚在自然界中也是強者之一了,豹子、獅子、斑馬許多非常強大的動物都曾經是鱷魚的腹中之物。看過一些非洲動物紀錄片的朋友們都知道,很多動物在去河邊喝水的時候都需要異常的小心,冷不丁如果有鱷魚竄上來,被咬到水裡,那麼小命就不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