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價格從三月下旬開始走低,並且越來越可以用「全面下跌」來形容了。在生豬價格走低的同時,仔豬的價格卻開始居高不下,同時豆粕等飼料的價格卻開始了一輪上漲。很明顯,養豬的成本提高了,那麼未來的豬肉價格會是什麼樣的走勢呢?
在往年這個時期,各地的養豬場以及養豬戶們,都到了傳統的補欄時刻,尤其是豬肉價格一片看漲的情況時,購入仔豬更是養豬戶們一致的選擇,補欄會相對積極。但積極的補欄也會同時推動仔豬的市場價格,現在一隻15公斤左右的小豬每頭2000元已經是一種常態了,預計這個價格還將會繼續穩定一段時間。
在飼料方面,15%水分玉米均價每噸1998元,相較前日每噸降1元。43%蛋白豆粕均價每噸3198元,相較前日每噸上漲51元。可見近期飼料的原料價格開始明顯上漲,飼料也呈現出即將上漲的苗頭,準備養豬或者已在養豬的您,可能又要重新核算一下生產成本了。
不過,今年豬肉價格的向好勢頭依舊不減,這從養豬戶們補欄的火熱熱情上就看的很明顯,補欄價格也沒有收到生豬價格下降的影響,依舊保持在2000元以上。生豬養殖戶並沒有因為仔豬和飼料價格走高從而減少產量。
現在豬肉的批發市場上,豬肉價格在每公斤47.48元,波動雖有,還不算大目前基本上肉價都穩定在每斤24元上下, 「吃不起肉」的情況有所緩解。價格上來看,外三元的豬肉價格和內三元豬肉價格,以及土雜豬價格相比,顯得高一些。
這次豬肉價格的下跌,分析起來,應該是多重原因疊加的效果。
首先就得提一下儲備肉。雖然說每個星期投放市場的儲備肉有2萬噸,相對於國內巨大的豬肉消費量來說,可以說儲備肉的投放量並不大,但往往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每次的投放,都對豬肉的價格走勢有著導向和穩定的作用,並且保障在投放後的3-4天時間內,肉價有向下的趨勢。
其次豬肉屠宰企業復工,讓屠宰企業有了操作空間。屠宰企業為了讓利潤達到較大,也為了庫存的做準備,也不會讓豬肉價格漲上去,畢竟現在是屠宰企業復工後補充庫存的關鍵期。
再有現在各地疫情得到控制,陸續解封。復工復產的企業多了起來,帶動了堂食和外賣也多了起來,消費比較前期來講從家庭消費漸漸變為餐飲業需求,但這只是一種趨勢。畢竟多數的學校食堂以及餐飲業仍舊處於停業和半停業狀態,終端的消費量不足,價格高漲的豬肉價格和居民收入相對減少,讓人們不得不放棄豬肉消費。從長期來看,隨著餐飲、學校,以及食堂的開放,豬肉消費量上升,豬肉價格才會繼續上行。
最後,從大趨勢可以看出,短時間內的生豬價格還是會大概率的下跌,但是不會「一跌到底」,跌到每斤肉15元的可能性很小,或者說在缺豬大環境下,幾乎沒有這個可能性。隨著豬肉價格本輪即將跌到谷底,5月份復工企業的增多,豬肉價格將會迎來新一輪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