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4個「小習慣」,看似無傷大雅,實則可能是孩子生病的信號

2021-01-16 大米粒媽咪

很多新手寶爸寶媽都沒有什麼都沒有照顧孩子的經驗,這就導致了有的時候寶寶明明已經生病了,可寶爸寶媽卻毫無所覺。

其中寶寶的這4個「小動作」,看似很可愛,實則可能是寶寶生病的表現,家長不要大意了。

喜歡放「臭屁」的寶寶

大米粒小時候經常放臭屁,剛開始我以為所有小寶寶都會這樣,後來才發現好像只有我家小寶寶喜歡放臭屁。

有一次孩子一邊放臭屁一邊哭鬧,看起來好像很難受的樣子,我連忙帶孩子去了醫院。

經過檢查,醫生告訴我孩子是消化不好、腹部有脹氣,所以才會經常放臭屁。

護士安慰我說:「如果孩子是吃母乳的話,你只要在哺乳期間注意不要吃不好消化的食物就可以了。」

我這才知道原來寶寶放臭屁也是有問題的,回家按照醫生的方法給寶寶做排氣操,果然寶寶放的屁不再臭了。

放「臭屁」證明寶寶生病了?

放屁是人體的正常需求之一,對於寶寶來說,他們一天可能要放十幾次。

尤其是月齡較小的寶寶,他們以母乳或配方奶粉為主食,乳糖在分解後會產生大量氣體,所以他們會更頻繁地放屁。

但如果寶寶放的屁很臭的話,家長就要注意了,正常來說寶寶的屁應該沒有什麼味道。

那如果你家寶寶放的屁很臭,那麼很可能是體內積食過多,腸道細菌分解不及時,所以才會產生臭味兒。

如果寶寶經常放臭屁,而且還伴隨著哭鬧,家長就要注意了,這很有可能是寶寶脹氣的表現。

家長可以給寶寶做一做排氣操,或順時針地按揉寶寶的肚子,如果還沒有緩解就要及時就醫了。

敲腦袋的「小習慣」

有一些小寶寶經常喜歡敲打自己的腦袋,甚至還會拿東西去撞自己的腦袋。

這讓不少媽媽都十分心疼,但是卻不知道該如何阻止孩子。

如果你家寶寶只是偶爾才會敲頭,並且敲頭的時間非常短,那麼其實是沒有多大問題的。

要知道寶寶的語言表達功能還不那麼完善,他們可能是想通過敲頭的方式來吸引父母的注意。

但如果你家寶寶經常敲頭,並且持續時間比較長的話,就要考慮一些病理性的原因了。

這很可能是寶寶感到頭部不舒服,所以才會經常性地持續地敲打頭部。

睡覺打鼾的「小習慣」

寶寶睡覺之後多數是十分安靜的,但也有一少部分寶寶睡著後會打小呼嚕。

很多寶媽覺得打小呼嚕的寶寶很可愛,是寶寶睡得香的表現,但其實打呼嚕可並不是什麼好的徵兆。

打鼾會影響寶寶的正常發育,尤其是智力發育,如果寶寶的睡姿是正確的,那麼他們的呼吸應該是暢通無阻的。

經常打鼾可能會造成大腦缺氧,影響寶寶腦部神經的發育,打鼾可能是寶寶喉部出現炎症,或受涼生病了,家長千萬不要不重視。

抓耳朵的「小習慣」

還有一些寶寶會經常的抓耳朵,看著寶寶「抓耳猴腮」的樣子,很多家長都覺得非常可愛。

但如果寶寶把自己抓傷了,甚至在抓傷後還會繼續抓,那麼父母就要查看寶寶是否有皮膚方面的問題了。

家長可以查看寶寶的耳側附近和脖頸後面是否出現了異常,如果發現耳後有小紅點或其他症狀,一定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

養孩子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家長要學會在寶寶的小動作中發現他們的秘密。

尤其當他們出現什麼奇怪的動作或習慣時,家長一定要警惕起來,因為這可能是寶寶向你傳遞他們生病了的信號。

寶寶的這4個「小習慣」,看似無傷大雅,實則可能是孩子生病的信號,如果你家孩子也有這樣的小習慣,那麼一定要多注意。

一旦出現什麼異常情況一定要馬上就醫,不要耽誤治療的最佳時間。

今日話題:你家寶寶有這些小習慣嗎?

相關焦點

  • 寶寶為啥總愛搖頭?醫生:若伴隨這種症狀是生病的信號,家長警惕
    林林家的寶寶7個月了,最近她發現孩子總有「搖頭」的習慣,一開始,她還覺得這種反應挺可愛,也沒有在意,後來發現,孩子有時候睡著了也還會搖頭,這就讓她開始擔心,是不是寶寶身體出了什麼問題。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會發現寶寶有搖頭的習慣。那麼,寶寶搖頭是不是生病了呢?
  • 米粥、雞蛋羹入選寶寶輔食榜單?看似寶寶愛吃,實則在「坑」娃
    看似寶寶愛吃,實則在「坑」娃小麗生下寶寶以後,就全心全意地照顧寶寶,在孩子能吃輔食以後,更是積極地給寶寶做輔食,看著孩子吃得很開心,自己有也非常有成就感。這天小麗也按照往常一樣,給寶寶做了雞蛋羹,寶寶吃完一會,就發現寶寶胳膊上長了紅疹,趕緊送寶寶去醫院。醫生問小麗「是不是給孩子餵了什麼東西?」,她說「就給孩子餵了一些雞蛋羹,我想著寶寶6個月了,可以餵點飯補充營養」。
  • 寶寶免疫力差,經常生病?這4個階段要注意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可是總有一些寶寶總是非常容易生病。很多人認為孩子愛生病都是因為抵抗力太差,那麼怎麼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呢?其實抵抗力的形成需要一定周期,寶寶抵抗力有一部分是天生的,另外一部分是後天形成的,今天輕小便捷的喜孩子推車就來細說一下有關寶寶免疫力的那些事!
  • 孩子半夜跑去和狗子一起睡,看似溫馨實則危險,家長不要大意
    孩子半夜跑去和狗子一起睡,看似溫馨實則危險,家長不要大意!說到最受歡迎的動物,狗狗肯定榜上有名。狗狗的類型有很多種,有乖巧可愛的,有帥氣個性的,也有搞笑蠢萌的。很多人養狗狗,都會把狗狗當作自己的孩子那樣對待,而狗狗也給人們帶來了很多歡聲笑語。
  • 寶寶免疫力差有哪些表現?五個小方法讓娃少生病,父母少花錢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冬季是孩子生病的高發期,據多數家長反應,即使已經做好了完全的準備,可是依舊很難抵抗病菌的侵襲,其實,孩子易發燒、咳嗽、感冒等都是免疫力低下導致的,為此,只有努力增強,才能有效預防這些問題。
  • 4歲孩子從不生病!營養師:不愛生病的孩子,基本上有這5個特點
    都知道孩子是哭著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禪意的說,是因為寶寶知道自己要飽受磨難了,也確實,孩子從小就是喝奶生病的,一方面是因為正在發育,抵抗力遠不如成年人,另一方面還是因為家長的餵養等外界的因素,所以生病也就見怪不怪了。
  • 如果寶寶指甲出現這3種情況,可能是生病的信號,媽媽要注意了
    對於父母來說,寶寶的健康成長就是最大的心願,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也會出現生病的情況,有些疾病是可以立馬發覺的,但是有些病症是隱藏的,這就需要父母們用心觀察寶寶的變化,很多時候,由於寶寶年紀太小,他們還不能夠清楚的表示自己的感覺,只能依靠父母的細心的觀察。
  • 孩子睡覺前的粘人小「癖好」,別急著制止,是寶寶愛你的信號
    01寶寶睡前總是黏著寶媽,寶媽:甜蜜的負擔閨蜜月月今年生了個"小棉襖",孩子眼睛大大的,能想像到長大了肯定是個小美女。月月對這個懷胎10月才生下來的小不點重視的不得了,休完產假也捨不得跟孩子分離,直接辭職準備等孩子大了再出去工作。
  • 留心這些信號 孩子可能發育遲緩了!
    留心這些信號 孩子可能發育遲緩了! 對於養孩子,很多年輕父母心很大,直接做甩手掌柜,交給老人來帶。雖然老人有帶孩子經驗,但是很多並不科學,育兒知識很有限,以至於老人們很可能無法及時意識到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比如發育遲緩。
  • 這3個哄睡方式,可能對寶寶的傷害很大,多數家庭中招了
    有些方法看似很有效,實則卻「包藏禍心」,傷了娃還不自知。寶媽小楊就是如此,她出月子沒多久後,婆婆因為身體原因離開了。婆婆在的時候,她沒覺得哄睡有多難,如今到了自己,無論是抱在懷裡或放在床上,寶寶就是瞪著眼珠不睡覺。小楊向婆婆取經,婆婆告訴她:「你把孩子抱起來,搖一搖慢慢就睡了。」於是,小楊就把寶寶抱在懷裡,搖晃起來。
  • 如果這4個動作,寶寶滿6個月還不會做,可能是身體在發危險信號
    而寶寶每一個階段的成長,寶媽都不想錯過,想觀察寶寶什麼時候抬頭,什麼時候學會翻身,或者是什麼時候學會坐的,這些成長的軌跡,都會給寶媽帶來驚喜。這些行為都暗示著寶寶在健康發育!但是如果寶寶過了6個月,寶媽發現寶寶的這幾個動作還不會做,可能是寶寶的身體正在發射「危險」信號!父母可別輕易忽視了!那都是哪些小動作呢?一起來了解下!
  • 從「背奶族」變成「背娃族」,辦公室裡帶孩子,看似兩全實則心酸
    眼看著女兒上了幼兒園,婆婆總在城裡待著也不習慣,孩子這邊剛剛脫手,她就忙著回老家去照顧同樣剛生孩子的小姑子去了,老人幫襯不上,小夫妻自己就要多付出。 佳佳的孩子最小,往往是最頻繁挨欺負的那一個,佳佳因此身心俱疲,非常影響工作效率。時間長了雖然領導不說,佳佳自己卻感到十分過意不去,因此萌生了辭職的想法。
  • 寶寶身體缺鐵的5種危險信號,有它們時,十有八九可能缺鐵了!
    所以如果寶寶身體缺鐵了,對孩子成長發育來說也是不利的。如何通過一些身體信號來識別寶寶是否缺鐵了呢?寶寶發育過程中需要多少鐵含量?那麼,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大約需要多少鐵呢?不同年齡段的寶寶需鐵量是不同的:1、初生嬰兒在4-6個月大之前,都能從母乳中攝取到足夠的鐵質,但這時候的媽媽也要注意繼續攝取一些孕前的維他命。
  • 新生兒寶寶喉嚨總呼哧呼哧響,究竟是不是生病?
    呼吸時總是有呼哧呼哧的響聲,這對與低月齡的寶寶來說很常見,並不一定是生病了,常見有下面三個原因:一、喉軟骨發育不完全很多寶寶都有喉軟骨發育不良的情況,因為在呼吸交替時比較困難,聲音略像沉重,所以才會有異常的聲音。大多數寶寶會隨著月份增長而逐步正常,呼吸時也不會再有呼哧呼哧的聲音;但也有一部分會越來越嚴重。
  • 寶寶總搖頭,寶媽別大意,可能是寶寶生病了
    最近琳琳家的寶寶總是搖頭,就像一個小撥浪鼓一樣,一開始琳琳覺得很可愛,還拍了小視頻,發在朋友圈。可是最近卻發現,寶寶的這種症狀越來越頻繁,琳琳開始有些擔心,於是帶寶寶去醫院檢查,檢查了一圈結果是寶寶缺鈣了。其實不僅僅是要搖頭,還有很多小動作都說明寶寶可能生病,下面我們就來具體了解一下。
  • 寶寶未滿2歲,這4種輔食不要餵,看似營養實則傷腸胃,別忽視!
    家裡有寶寶的都清楚,隨著孩子越來越大,6個月大的時候,母乳已經沒有辦法滿足孩子的成長需求了,要給孩子添加各種輔食了,這也是為了讓孩子吃得飽長得好。然而,輔食添加也是有技巧的,稍有不當則會引起寶寶脾胃虛弱。
  • 為什麼有的孩子總生病,而有的孩子卻少生病,甚至不生病呢?
    孩子很單純,一般不會出現心理、情緒方面的致病因素,即使心理出現問題,也多是身體不好造成的,所以健康的孩子一旦生病,第一個可能就是孩子的飲食出錯了,或者孩子受涼了。要想儘快康復,首先要找到孩子患病的原因,再配合有效的治療。  2.老一輩的育兒誤區,給孩子埋下了健康隱患。
  • 這4個信號,說明寶寶身體缺鐵了,要重視別不當回事
    文丨悠悠寶寶處在快速長身體的階段,寶媽們還需要多細心。下面這4個信號,是寶寶缺鐵的表現,長時間不當回事會影響寶寶的身體發育和智力發育。缺鐵的信號1、免疫力低,易反覆呼吸道感染如果寶寶經常出現反覆的呼吸到感染,寶媽們要考慮到寶寶是不是缺鐵了。缺鐵的寶寶免疫力低,稍不注意就容易出現呼吸道感染。避免寶寶反覆生病,打針吃藥出現惡性循環,寶媽們還要在平時的飲食中多注重給寶寶補鐵,儘快提高機體的免疫力。
  • 寶寶愛吐舌頭 可能是給寶媽傳遞信號 也可能是腦癱的症狀!
    所以寶寶的口周神經比手的神經發育更早。因此寶寶就會經常吐舌頭,這其實也是寶寶正常地感知這個世界。1.伸舌頭會降低口腔內溫度,並減少口水,由於嬰兒體溫過高或口水過多,會讓人有一種舒服感。2.但是吐舌頭只是有些寶寶的一種習慣,父母這時就需要幫助矯正嗜好。3.也可能是口腔過於乾燥,寶寶體內水分偏低,讓寶寶不舒服,於是就會頻繁地吐舌頭。
  • 這3個「吉時」出生的孩子,幾乎個個是小福星,你家寶寶中了嗎
    這3個「吉時」出生的寶寶,幾乎都是小福星 1.足月出生的寶寶 現在醫學水平很高,有些寶媽為了圖「吉時」,不惜提前動刀,或者故意延後,這樣的做法不僅危險,寶寶還容易生病,科學來講,按照生理髮育,足月自然分娩的寶寶更健康,身體的各個器官發育成熟,出生後生病的概率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