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豹活動範圍上移,會嚴重影響雪豹?其實裸巖地帶才是雪豹主場

2020-12-06 動物速遞

我國有兩種「豹」的知名度很高,分別是雪豹和金錢豹,金錢豹也就是國際上常說的花豹,在動物學分類裡面,真正能夠稱之為豹子的動物,也就只有花豹,雪豹、獵豹、美洲豹等都不能稱之為豹子。

雪豹是一種喜寒的動物,主要生活在雪線附近,在我國的分布範圍較廣,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及周邊輻射地區,是非常珍貴的貓科動物,另外,我國也是世界上野生雪豹數量最多,棲息地最廣的國家,沒有之一。

左金錢豹,右雪豹

金錢豹與雪豹,原本兩種不太相干的動物,在最近幾年的時間裡面,卻因人們的一個發現被頻頻聯繫在了一起。

2016年,人們在四川貢嘎山同一處地方,先後拍到了金錢豹與雪豹的身影;2020年,人們梳理丁青縣怒江河谷區域的紅外相機影像資料時,也發現了金錢豹與雪豹分別在不同的時間出現在同一地點,此外,三江源等地區亦有類似的發現。其實這一現象向我們傳遞了一個信息,那就是原本活動區域沒有交集的兩種大貓,如今的活動範圍有了重疊,很多人擔心,金錢豹的到來,會不會對雪豹造成重大的影響?體型更小,實力更差的雪豹,會不會被金錢豹排擠,甚至是捕殺?

貢嘎山上的金錢豹與雪豹

人們的擔心不無道理,理論上雪豹與金錢豹雖然都能稱得上是大貓,但兩者的體重差還是較大的,生活在我國西南地區的金錢豹,多為印支豹,少量為華南豹、華北豹,在豹子所有亞種裡面,體型不算很大,多數體重集中在33-57千克之間,但相較於雪豹來說,算是較大的了,一旦發生爭鬥,優勢方必然是金錢豹。

但現實中金錢豹的到來,是否就一定能嚴重影響雪豹呢?並不見得,起碼目前來說,乃至未來十幾年間,金錢豹對雪豹的影響都微乎其微。

氣候因素推動林線上移,金錢豹活動範圍發生變化

為什麼金錢豹的活動範圍會與雪豹的活動範圍發生重疊?究其原因無外乎就是全球氣溫升高,使得林線上移,讓原本生活在低海拔森林地帶的金錢豹,來到了雪豹棲息地的邊緣

全球變暖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簡單來說就是由於人們大量砍伐森林、焚燒化石燃料等原因,導致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增多,太陽輻射的可見光能夠穿透這些溫室氣體,同時這些溫室氣體又能吸收地球表面輻射出去的紅外線,然後重新釋放,最終所導致的結果就是全球升溫。

溫室效應原理簡圖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事實上在過去20年的時間裡面,青藏高原一帶的溫度已經上升了3攝氏度,或許在人們眼中這3攝氏度並沒有太大的感覺,但是對於全球生態系統來說,影響卻相當嚴重,氣候變化不僅會改變降雨量的分布,水源的分布,甚至會對當地植被分布及構成重新洗牌,最終影響的是整個生態系統。

雪豹最主要的棲息地就是青藏高原一帶,隨著全球氣溫升高,它們已經呈現出了往更高海拔遷徙的趨勢。

高山上的雪豹

也正是氣溫升高,使得喜馬拉雅等森林的林線上移,讓原本沒有交集的兩個物種有了接觸的可能。

歷史上我國有著大量的金錢豹,其分布範圍、個體數量甚至比老虎還要多,但是自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之後,短短的幾十年,我國90%以上的金錢豹都消失了,只有在一些植被較為原始,人類涉足不深的山區裡面,還存有少量的豹子。

好在最近的20年時間裡面,受益於我國對環境保護及動物保護的力度,全國所有金錢豹棲息地裡面的豹子,都呈現出了種群增長的趨勢,多地的豹子,數量逐漸多了起來。

金錢豹

雪豹多生活在海拔2000米以上,5000米以下的高原山區裡面,它與金錢豹的關係就像是「上下鋪」,一個住在高海拔的山區,一個住在低海拔的林區,原本互不侵犯,金錢豹也缺乏向更高海拔地區擴散遷徙的條件。

但隨著林線上移,使之具備了這樣的條件,金錢豹能夠順著森林系統來到原本只屬於雪豹的領地,而全國多地拍攝到的雪豹與金錢豹「同框」照就是最好的證據。

金錢豹與雪豹或打破「祖先訂下來的規矩」

其實在歷史上,金錢豹的棲息地與雪豹的棲息地,在大環境上一直以來都有著較大的重疊,早在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我國一些科學家們在對臥龍地區大熊貓的生存狀態進行調查時就發現了雪豹,事實上雪豹與大熊貓在四川岷江以西,大渡河以東的地區裡面,和平相處了幾百萬年。

歷史上的金錢豹與雪豹的相處模式,與大熊貓和雪豹的相處模式很像,我們能夠在垂直分布上找到答案,只是相對於大熊貓來說,在大範圍內,金錢豹與雪豹的棲息地重合面積更廣而已。

在東北虎的生存區域裡面,生活著兩種知名度較高的熊,分別是棕熊和黑熊,在我們的印象中,東北虎捕食的熊類總是黑熊,但是你知道嗎?在理論上,東北虎與棕熊見面的機會要遠遠大於與黑熊見面的機會,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就是東北虎與棕熊都喜歡在較低海拔的林區活動,而黑熊則喜歡在較高海拔的山地,這就意味著它們在微生境上有一定的差異。

我們再來看看金錢豹,盤踞在林線以下擁有較多植被覆蓋的地帶,而雪豹,則生活在海拔較高的雪山及裸巖地帶,雙方在棲息地的類型上選擇不同,所以在過去的幾百萬年中,金錢豹與雪豹一直遵循著和平共處的模式,雙方誰也不會侵犯誰

雪豹與金錢豹、大熊貓的垂直分布差異

不過隨著氣溫升高、林線上移,雙方所遵守的「規矩」被打破,氣候變化改變了原來的林線分布,也改變了金錢豹的活動範圍,讓原本處於「下鋪的兄弟」,往「上鋪」探出了頭,這就意味著從此它們不僅僅在橫向大環境上的生境有重疊,在縱向垂直分布的微生境上也有了一定的重疊,而生活在同一片區域裡面的兩種大貓,對獵物的喜好是較為相似的,因此難保它們不會發生衝突。

有人說金錢豹的捕食策略總體上與虎相似,都離不開植被的遮蔽,但事實上金錢豹的適應性要遠遠大於虎,這點我們看非洲的稀樹草原、伊朗的高原,金錢豹在疏林環境上,依然保持著較高的活躍度,這就表明即使是在林線附近植被較少的地帶,金錢豹的生存能力,依然不會差,這對雪豹來說不是一個好消息,原本雙方所共同維持的平衡,就會隨著氣候的變化而被打破。

非洲花豹

重疊區域位於領地邊緣,對雙方的影響不大

人們的擔心沒錯,但也不需要太過於擔心,畢竟目前來說金錢豹與雪豹活動區域的重疊,只是在雙方領地的邊緣,而且即使未來隨著林線的上移,雪豹所呈現出來的趨勢也是往更高海拔的地方走,即金錢豹一步步逼近,雪豹一步步後撤,基本上雙方不會發生太大的衝突。

金錢豹的主要活動區域在林線以下的低海拔地區,雪豹的主要活動區域在林線以上的高海拔地區,而中間的林線層就是雙方活動區域的邊緣,日常的捕食及絕大多數活動,都不會在這種邊緣地帶進行,只有在巡視領地的時候,會偶爾來到這些區域。

金錢豹與雪豹作為食物鏈頂層的捕食者,對活動區域的面積有著較高的需求,2008年蒙古國一些研究者曾做過一項研究,他們追蹤了16隻雪豹,最終得出了雄性雪豹的活動範圍大約是200平方千米,雌性雪豹的活動區域是120平方千米。

由於金錢豹的生境位於植被覆蓋較多的區域,這裡的野生有蹄類動物種類和數量都比較豐富,所以金錢豹所需的活動範圍會比雪豹少,我們參考一隻華南虎所需的領地大約為70平方公裡的森林,因此金錢豹所需的活動範圍只會比這少。

雪豹

現存的捕食者大多都具備機會主義,在獵物較為豐富的季節,無論是金錢豹還是雪豹,其活動範圍都會明顯縮小,只有在獵物較為匱乏的季節,才會將尋找獵物的範圍擴大至領地的邊緣。

比如生活在伊比利亞半島的猞猁,在歐洲兔子較為豐富的季節時,因車禍死亡的猞猁數量很少,而當兔子較為匱乏的季節時,因車禍死亡的猞猁會明顯增多,其背後的原因就是當兔子密度減少,猞猁會搜尋更大的範圍以獲取食物,這就增加了橫穿馬路的次數,從而增加發生車禍的風險。

不過就近十年的時間來說,受益於我國對環境保護的力度,野生有蹄類動物數量正在增多,所以如今的雪豹及金錢豹,並不怎麼會為了食物而憂愁。

死於車禍的伊比利亞猞猁

雖然雪豹不敵金錢豹,但基於一些方面上的考量,一般來說,金錢豹不會與成年的雪豹發生衝突,比如美洲獅,就被人們觀察到「食物共享」的現象,這是一種建立在互利互惠基礎上的社交方式,美洲獅在進食的時候,之所以願意讓同類吃自己捕獲的獵物,主要是因為驅趕同類所付出的代價,要遠遠大於共享食物所帶來的損失,因此美洲獅在進食的時候才允許同類靠近,甚至是一起吃。

事實上在老虎、猞猁、豹子的身上同樣觀察到此類現象,所以基於獨居貓科動物的共性上面分析,即使金錢豹與雪豹在邊緣地帶相遇了,它們更多的情況還是互相看了一眼,然後就走開了

金錢豹

雪豹的主場是裸巖地帶,金錢豹生存無力

動物的種間競爭除了直接表現為爭鬥之外,還體現在食物等生存資源的競爭上面,那麼金錢豹的到來,會不會對雪豹形成威脅呢?

說不會那是騙人的,畢竟同一生態位上的食肉動物,總是存在一定競爭的,現實中也可能發生一些小摩擦,但研究小概率事件或者個例對於這個問題來說是沒有意義的,因為雪豹最大的主場在裸巖地帶,而在裸巖地帶上,金錢豹生存無力。

在漫長的物種演化過程裡,雪豹已經適應了高海拔地區的環境,它擁有厚厚的皮毛,能夠幫助它抵禦風雪;長長的尾巴,使它能在裸巖上急速奔跑仍然保持平衡;最主要的是雪豹擁有高度發達的調節呼吸、分配血液的技能,即使在高寒缺氧的環境下,依然能夠正常活動,這些都是金錢豹所不具備的。

我國金錢豹的生活環境與虎類似,捕食時需藉助草木的掩護,而青藏高原一帶的高山裡面,植被覆蓋率較低,更多的是常年積雪,只有在夏季短短的幾個月內大雪會化掉,露出巖石,一旦金錢豹進入這類地形活動,厚厚的積雪會讓腳掌更小的它深陷其中寸步難行,鋒利的巖石會割破它的腳掌,所以在裸巖地帶上,金錢豹的活動能力,遠遠不及雪豹。

裸巖地帶上的雪豹捕食

金錢豹不會貿然進入裸巖地帶,同樣的,雪豹也不會進入森林生態系統裡面生活,首先且不論它能不能適應低海拔的環境,單單是偽裝捕食這件事情上就不過關。雪豹白底黑斑紋的毛色偽裝,能讓它很好地隱藏在擁有積雪的巖石地帶裡面,但是在森林中卻很顯眼,看一些紀錄片的時候,我們可以看見雪豹躲在巖石下,靜靜地等待巖羊等獵物靠近,待時機合適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起攻擊,最終捕獲獵物。

所以雪豹裸巖地帶是雪豹的主場,金錢豹生存無力,而森林環境是金錢豹的主場,雪豹同樣生存無力。

森林中的金錢豹

氣候變化導致的生境縮小,才是雪豹最大的威脅

其實金錢豹出現在了雪豹領地的邊緣,最大的問題並不是它給雪豹帶來的威脅或者影響,而是向我們傳遞了一個信號,表明氣候變化已經開始影響到雪豹的生存了

在我們以往的認知裡面,氣溫升高影響的主要是北極熊、企鵝等生活在極地的物種,卻很少想到活在世界屋脊的雪豹也同樣會受到嚴重影響。

雪豹是高原巖棲物種,它的皮毛能夠抵禦嚴寒,卻防不住酷暑,所以在夏季白天太陽直曬的時候,它往往會躲在巖石中休息,而全球升溫,正導致這些積雪慢慢消融。

巖石陰影下的雪豹

2016年的時候美國一些科學家利用電腦建模技術,模擬了從地球最後一次盛冰期,到2070年間雪豹棲息地的變化,發現在不同的歷史氣候時期,雪豹的棲息地也發生了不同的變化,總的來說呈現出了擴張、縮小、破碎化,並且隨著氣溫升高,雪豹棲息地的破碎化現象只會更加嚴重。

另外,根據模型的變化趨勢,科學家們發現在未來氣候變化時,喜馬拉雅山系上大約65%的雪豹棲息地會消失,青藏高原將會是雪豹最後的庇護所。

很多人覺得威脅雪豹生存的最大因素,應該是偷獵盜獵,雖然在中亞一些國家裡面,這的確是目前來說對雪豹危害最大的,但是根據北京大學發布的《中國雪豹調查與保護現狀2018》數據來看,全球60%的雪豹棲息地位於中國,而我國對雪豹的保護力度非常大,經過這些年的努力,無論是保護措施及方式,還是民眾意識提高等方面來說,做得都比較好,祁連山一帶的雪豹密度從上個世紀80年代的1隻每平方千米,到2015年評估時,已經上升到了3.31隻每平方千米就是最好的證明。

我國雪豹分布圖

由於我國的努力,加上12國共同籤署了「比什凱克宣言」,所以目前及以後來說,偷獵盜獵並不會成為威脅雪豹生存的主因,從現在的研究來看,威脅雪豹生存的最大因素正是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棲息地縮小、破碎化嚴重,如果真如美國科學家所預測的那樣,那麼就只有35%的雪豹棲息地還算比較樂觀。

(關注我,了解野生動物。)

相關焦點

  • 金錢豹活動範圍上移,會嚴重影響雪豹?其實裸巖地帶才是雪豹主場
    其實這一現象向我們傳遞了一個信息,那就是原本活動區域沒有交集的兩種大貓,如今的活動範圍有了重疊,很多人擔心,金錢豹的到來,會不會對雪豹造成重大的影響?體型更小,實力更差的雪豹,會不會被金錢豹排擠,甚至是捕殺?
  • 金錢豹染指雪豹活動區域,雪豹就生存堪憂了?
    前面說過,雪豹的主要活動場所在林線以上,而金錢豹的主要活動在林線以下,只是全球氣溫變化導致林線上移,雙方的活動範圍才有所重疊。蒙古國南戈壁省的研究者在2008-2014年間曾做過這樣一個研究,它們定位並追蹤了16隻雪豹的活動軌跡,最終得出雄性花豹的活動範圍是200平方千米,雌花豹的活動範圍是120平方千米。金錢豹的活動範圍會比雪豹略小,大約在70平方千米以下,甚至更小。
  • 闢謠:金錢豹染指雪豹活動區域,雪豹就生存堪憂了?
    說毫無影響那是騙人的,但事實上就目前來說,雪豹受金錢豹的影響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大,至少在二者在生存競爭上面的衝突還比較小。前面說過,雪豹的主要活動場所在林線以上,而金錢豹的主要活動在林線以下,只是全球氣溫變化導致林線上移,雙方的活動範圍才有所重疊。
  • 討論一下:流浪藏獒與金錢豹,誰才是雪豹真正的威脅?
    而金錢豹與雪豹雖然同屬貓科豹屬裡面的物種,但一個是森林生態系統下的生物,一個是高原生態系統下的生物,二者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只是後來隨著全球氣候變化,林線上移,使金錢豹的活動範圍與雪豹的活動範圍有了交集。
  • 討論一下:流浪藏獒與金錢豹,誰才是雪豹真正的威脅?
    而金錢豹與雪豹雖然同屬貓科豹屬裡面的物種,但一個是森林生態系統下的生物,一個是高原生態系統下的生物,二者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只是後來隨著全球氣候變化,林線上移,使金錢豹的活動範圍與雪豹的活動範圍有了交集。
  • 金錢豹、藏獒皆出現在雪豹的生活區域,為何藏獒比豹子威脅更大?
    在西南、中亞一帶等地區裡面,林線以上的地盤是屬於雪豹的,而林線以下的區域,金錢豹是王者,隨著全球氣候變化,溫度升高,導致林線上移,原本生活在林線以下的金錢豹,活動區域逐漸往更高海拔的山區移動,這就使得原本沒有交集的兩種動物,領地出現了一定的重合,長久來看,
  • 金錢豹、藏獒皆出現在雪豹的生活區域,為何藏獒比豹子威脅更大?
    在西南、中亞一帶等地區裡面,林線以上的地盤是屬於雪豹的,而林線以下的區域,金錢豹是王者,隨著全球氣候變化,溫度升高,導致林線上移,原本生活在林線以下的金錢豹,活動區域逐漸往更高海拔的山區移動,這就使得原本沒有交集的兩種動物,領地出現了一定的重合,長久來看,難免會發生衝突。
  • 雪豹與金錢豹同框!氣候變化導致國寶「相愛相殺」?
    動物監測負責人李沛雲說,「它們在昂賽鄉出現在了同一臺相機裡,就是相當於它們的活動範圍有重合的問題,其實在我們看來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這個對於我們以後研究氣候變化,對於雪豹和金錢豹棲息地的影響以及這兩個物種相遇之後它們的種間關係等這些問題,都是我們今後研究的一個重點。」
  • 四川臥龍首次拍到金錢豹 見尾不見首潛入雪豹領地
    繼雪豹、豺、狼之後,這是臥龍保護區內發現的第四種頂級捕食者,也使得臥龍成為全球唯一一個同時擁有兩種大型貓科動物的大熊貓棲息地。本次拍攝到金錢豹的紅外相機安裝於去年10月,位於臥龍梯子溝海拔4080米的木香坡區域。除金錢豹外,這臺相機還先後7次拍到雪豹,並記錄下3隻黑熊幼崽同框的畫面。
  • 金錢豹來到雪豹地盤!咬死藏獒,霸佔狼的獵物,追著黑熊滿山跑
    高山草甸和裸巖地帶,雪豹、西藏棕熊、猞猁、兔猻與白唇鹿等動物經常沿著山脊一邊行走一邊覓食。傍晚時分,金錢豹偶爾下山來捕獵家畜。金錢豹作為這片森林的王者,膽子也真夠肥的,這裡可是雪豹的地盤!有牧民看見它大白天都敢悠閒地躺在林間空地上睡大覺,也不找塊地方遮攔一下。金錢豹來了以後,這些年來,豺都銷聲匿跡了。以前新龍山裡到處都是豺,它們成群結隊出來活動,經常在村邊捉山羊吃。
  • 既有狼群又有熊,再添流浪藏獒新勢力,雪豹王者地位受威脅
    在青藏高原上,生活著數量眾多的狼,雖然臧狼的體型不比北美地區的灰狼,普遍在20-30千克左右,但青藏高原草場廣布,大型森林植被較少,在這裡生活的狼多以群居活動,或許三五頭不是雪豹的對手,但數量一多就不是雪豹所能招架得住的了,遠遠沒有俄羅斯遠東地區東北虎對灰狼的那種抑制力。
  • 貢嘎雪山這塊神秘石頭,雪豹對著它拉尿做標記,金錢豹圍著轉圈圈
    雪豹往石頭上拉尿做標記雪豹俗稱雪山大貓,一身灰白的毛髮,與貢嘎雪山的顏色融為一體,經常活動在貢嘎海拔 4000米以上的高山草甸和亂石灘中。雪豹一般在高山地帶活動,而金錢豹是典型的森林型動物,棲息在海拔3000米以下的森林裡。按理說,兩者根本是碰不上面的。很明顯,很有可能大個頭的金錢豹在入侵雪豹的棲息地。隨著氣候變暖,橫斷山地的林線逐步上移,而海拔低的林地,人類活動頻繁,這就逼著金錢豹向高海拔的山上擴張,金錢豹就會進犯雪豹的棲息地,無形中形成競爭。
  • 雪豹和金錢豹在三江源地區同域分布
    這兩個國家公園以及周邊地域是我國乃至世界上珍稀野生動物分布最集中的地區。為了進一步摸清這些野生動物分布的情況,一支專業的調查隊伍,從去年11月到今年1月中旬,布設了700多臺紅外相機,調查近百個村落。 在整理從不同監測點收回的紅外相機監測視頻時,調查人員發現,在同一個監測點,先後出現雪豹和金錢豹的畫面,這首次證實雪豹和金錢豹在三江源地區同域分布。
  • 快看,西藏昌都丁青縣拍到的雪豹!
    從2013年開始,每年10月23日被定為「世界雪豹日」,又稱國際雪豹日、全球雪豹日。雪豹是一種大型貓科食肉動物,因常在雪線附近和雪地間活動,被稱為「雪山之王」。—5300米的高山裸巖、草甸、灌叢和山地針葉林緣、高山裸巖、草地、荒漠中。
  • 西藏首次記錄到雪豹和金錢豹同域分布影像(圖)
    中新網拉薩1月12日電 (張偉)記者12日從西藏自治區昌都市丁青縣獲悉,位於該縣怒江河谷區域的生物多樣性調查中,首次記錄到西藏境內雪豹和金錢豹在同一地點活動的影像。據悉,丁青縣位於藏東峽谷地帶,有著獨特的河谷、雪山、草原以及冰川等多樣的自然景觀,與青海雜多縣相連,是中國最好的雪豹棲息地之一。2017年,丁青縣與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合作,開展以雪豹為旗艦物種的生態系統研究和保護工作。
  • 同域分布下,相比於雪豹,羚牛給大熊貓帶來的危害更大
    前段時間金錢豹與雪豹在三江源同域分布的照片在網上引起了較大的轟動,其實這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早在2016年的時候,人們就已經拍到它們在四川貢嘎山的一處地方相繼出現了。無論是金錢豹還是雪豹,都是具有顯著探索行為的貓科動物,它們會在自己棲息地的邊緣來回溜達,這也就不免會來到其他動物生存的地方。
  • 熊狼虎豹會威脅雪豹的高山霸主地位嗎?
    雪豹號稱是高山霸主,但青藏高原上同時生活著棕熊和狼,山區的林地裡還有老虎和金錢豹,這些動物與雪豹共存嗎,它們之間存在怎樣的競爭關係?事實上,對雪豹來說,地形崎嶇才是第一位的,高反倒是其次,雖然它活動的最高海拔可達6000米,但在低至1000米高的地方也能發現它的蹤跡。此外,雪豹不喜歡森林,它喜歡植被稀疏的地方,通常位於林線以上。狼也經常在高海拔地區出沒(最高5300米),它同樣不喜歡森林,但它也適應不了雪豹那種崎嶇的地形。
  • 「雪山之王」雪豹屢遭其他動物攻擊引關注
    不久前,曲麻萊縣巴幹鄉代曲村護林員格江等3人在巡山途中發現,一隻體型高大的白唇鹿在山林中意外遭遇兩隻雪豹。在山坡上,兩隻雪豹悠閒地曬太陽。一隻身形高大、鹿角堅硬的白唇鹿則在不遠處望著這兩隻雪豹。雙方長時間對峙,貌似在掂量對方的實力。過了好一陣子,白唇鹿竟然率先發起攻擊,揚起前蹄,向其中一隻雪豹奔去,想用鹿角頂撞雪豹。
  • 雪豹夜間活動畫面被民警拍到:鏡頭下霸氣漫步,下一秒打滾「撒嬌」
    近日,新疆博州小喀拉達坂邊境警務站夜班執勤民警在開展視頻巡查時,發現一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該雪豹活動區域正是民警開展邊境巡邏的道路,只見它在監控攝像頭下活動自如,甚至躺下來在雪地上一陣「撒嬌」,直至8分鐘後雪豹離開,民警才鬆了一口氣。
  • 找到雪豹,靠的是幸運嗎?
    生物鏈如此完整的地區,會不會有雪豹呢?02 為什麼我們敢在這裡找雪豹?初期,傳回的照片還是巖羊和羚牛為主,沒有其它新物種的出現,更別說雪豹了。在雪豹團隊的支援下,我們學習了針對雪豹調查的紅外相機安裝技巧。隨後,我們立即在三打古區域內進行了紅外相機監測區域的調整,再往上放,往4000多米放,往裸巖區域放。終於,在2020年的春天,傳來了好消息,拍到了雪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