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
大班科學教案:酚酞溶液會變色
設計思路:
《綱要》中指出:在終身教育背景下的高質量的幼兒教育,強調科學教育首先要精心呵護和培植幼兒對周圍事物及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大班科學活動《找動物》是更新觀念,勇於探索,把化學實驗活動引進幼兒科學教育活動領域的一項實踐活動,也是讓化學科學走近幼兒所做的一次嘗試。因為長期以來,人們一直把化學實驗活動視為幼兒之「禁區」,認為要創設適合孩子們感知化學科學的條件、環境,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其實並不然,通過我們的嘗試發現,任何一個活動,只要老師在活動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和預設,都不會離孩子太遠,就如本次活動,我不是追求一種嚴謹的化學實驗程序,而是把側重點放在讓幼兒感知化學變化的奇妙上,通過幼兒感興趣的「捉迷藏」的遊戲形式,貫穿活動始終,不僅使幼兒自始至終保持濃厚的探究興趣,而且讓幼兒初步涉入化學的領域,真正感受到世界的奇妙。
活動目標:
1.運用化學小魔術,充分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和積極嘗試的欲望。
2.通過遊戲活動,使幼兒了解酚酞溶液遇到另一種藥水(稀鹼溶液)會變成紅色的現象,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
活動準備:
1.稀鹼溶液、酚酞溶液、清水。
2.毛筆、杯子、雙面膠;
3.水彩紙數張,教師示範畫一張(事先均用彩筆畫好樹林、房屋等,用毛筆蘸取稀鹼溶液畫狐狸、老虎、大灰狼隱藏在樹林中,晾乾),白紙數張(事先用稀鹼溶液畫上小動物,晾乾)。
活動過程:
一、教師做化學小魔術,激發幼兒興趣。
1.教師出示一張已用稀鹼畫了小動物的白紙,問:「紙上有什麼?」「有小動物隱身在白紙裡,可以用什麼辦法把它請出來?」(幼兒自由暢想)。
2.教師演示:
提問:「老師用什麼方法把毛毛蟲請了出來?」
3.引導幼兒對水和酚酞進行比較(用試一試、看一看、聞一聞的方法)
教師小結:剛才老師請毛毛蟲用的不是水,而是一杯神奇的藥水,它的名字叫酚酞。
二、幼兒實驗並交流。
1.老師為每位幼兒提供了一張隱藏著小動物的白紙和一杯酚酞溶液,讓幼兒自已動手,把小動物請出來。
2.幼兒實驗,老師巡迴指導。
3.幼兒互相交流實驗結果。
4.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實驗過程。
提問:「你請出來的小動物是誰?你是怎樣把它請出來的?」
5.引導幼兒歸納得出結論。
提問:「這些小動物都是什麼顏色?是誰把它們變成紅色的?他們是怎樣隱身的?」
新東方網小學官方微信:新東方小學 (微信號:xdf_xx)
最新小學熱點資訊、小升初資訊、各年級學習輔導、家長知識堂,請掃一掃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
版權及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