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本是日本人,卻嫁到中國,從不教孩子日語,生的女兒家喻戶曉

2021-01-19 騰訊網

近代中國經歷過很多戰爭,其中給中國造成影響最深遠的無疑是抗日戰爭。上個世紀日本對中國發動了侵華戰爭。為將日本趕出中國,我國發動了曠日持久的抗日戰爭,歷經重重磨難終於將日本趕出了中國。由於日軍當時在中國犯下了滔天罪行,這使得很多民眾對日本存在極大的厭惡情緒,尤其是一些年齡比較大的人。我們不會原諒日本曾經對中國做過的一切,但我們也不能一桿子打死所有的日本人。

誠然當時絕大多數日本民眾都選擇了支持侵華戰爭,但其中同樣存在很多人對自己的國家乃至民族產生了質疑以及厭惡。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位女性,她是日本人,後卻毅然嫁到中國,與中國上將成婚,並且從不教孩子日語,生下的女兒家喻戶曉。

這個日本女子叫做佐藤屋登,她當時在日本的安排下來到了中國,同時在一所日本醫院中當護士。或許連佐藤自己都沒有想到,自己會在這所醫院中邂逅自己未來的丈夫蔣百裡,也沒有想到自己的未來會就此改變。

佐藤最開始並沒有注意到蔣百裡,因為她要同時照顧多個病人。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被蔣百裡憂鬱的氣質所吸引,之後她便開始經常與他交流聊天,而蔣百裡的狀態也從沉鬱憂愁逐漸變得開朗自信。

隨著時間的推移,佐藤發現自己喜歡上了蔣百裡,但由於工作的變動她不得不離開。本以為這段暗戀就這樣無疾而終,但佐藤沒有想到她會在北京遇到蔣百裡,還和他互通心意,最終順利結為了夫妻。

佐藤本來就對日本的所作所為非常不滿,有了愛人以後,她將自己的名字改成「蔣佐梅」,並且對丈夫的抗日事業表示絕對的支持。甚至在蔣百裡忙碌的時候,她還通過自己的努力為我國抗日事業四處奔走。

佐梅與蔣百裡的感情一直非常好,但由於蔣百裡早年受過傷,在一次舊傷復發中他離開了她。蔣佐梅非常傷心,但她還是繼承了丈夫的遺志,為中國抗戰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雖然她曾經是日本人,但她教育自己的孩子時從不用日語,所生下的三女兒蔣英更是家喻戶曉的優秀歌唱家。

對於蔣佐梅來說,她與蔣百裡相知相處的時間並不長,但那段日子是她最快樂的日子。蔣佐梅在丈夫死後將自己對丈夫以及家庭的愛逐漸升華為對中國的愛,她為我國的抗戰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值得所有人尊敬。

事實上當時還有不少日本人對中國的抗戰事業表示了支持。這些人的力量或許並沒有多麼強大,但他們的赤誠之心令人感動。從矛盾學說方面來講,不管是哪一個民族,都有著其光面以及暗面,而日本自然也不會例外。

相關焦點

  • 嫁到中國的日本女子,從不教孩子日語,女兒的名字家喻戶曉
    日本侵華期間,日本軍隊在軍國主義的洗腦下熱情高漲,日本國內民眾也採取各種措施支持國家的戰爭。但是,戰爭終究沒有湮滅所有人的人性,一些日本人意識到了這場戰爭的本質,選擇站在正義的一邊。一個日本女人毅然嫁到了中國,她從沒教過孩子日語,生了一個在中國家喻戶曉的女兒。
  • 她是日本人,卻堅決嫁到中國,從不教孩子日語,生下一女家喻戶曉
    他一共娶了兩任妻子,第二任妻子卻是一個日本人,受到了不少人的詬病,這位女子為了證明自己,從不教孩子日語,自己也只用漢語,生下一女家喻戶曉。1890年,佐藤屋登出生於日本的一個富裕家庭,從小就很聰明,從學校畢業後她當了一名護士,因為表現出色,被派到了日本駐華公使館,很快就成為了一名護士長。
  • 她是日本人,後嫁中國上將,從不教孩子日語,生一女兒家喻戶曉
    當然也並不是說所有的日本人都在支持日本侵華,彼時就有這樣的一位日本女性,她後來毅然嫁給中國上將,從不教孩子日語,生下的女兒家喻戶曉。 佐藤深愛自己的丈夫,為此她專門為自己取了一個中國名字——佐梅,以此來表達自己對丈夫的愛意以及抗日事業的支持,另外也表明自己要與曾經的祖國日本決裂的決心。
  • 她是日本人卻毅然嫁到中國,從來不教孩子日語,生下女兒家喻戶曉
    這對夫婦對國家都懷著無比真摯的感情,錢老為回國做抗爭時,蔣英也一直支持著丈夫,這讓人不由得聯想到蔣英的父親和母親。蔣英的父親是著名的軍事家蔣百裡,母親名為蔣佐梅,原名佐藤屋登,蔣英的母親是日本人。蔣佐梅作為一名日本人,卻毅然表示要嫁到中國,在家裡從來不用日語,也不教孩子說日語,而蔣英正是他們的三女兒,後來作為歌唱家也是做到了家喻戶曉。
  • 日本女子嫁中國將軍64年,從不教四個女兒講日語,一女家喻戶曉
    他就是蔣百裡,蔣百裡的妻子是日本人,這位日本女子嫁給了中國將軍64年間,從不教四個女兒說日語,而這四位姐妹中還有一個家喻戶曉。抗日救亡期間,有許多的革命英雄湧現在歷史的名錄之中,其中就有蔣百裡。蔣百裡的一生都和日本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他用儘自己的青春年華投入於抗日戰爭中,又用自己的一生去愛著一個日本女人。
  • 日本女護士嫁中國將軍64年,從未回家過,女兒是家喻戶曉的歌唱家
    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抗日戰爭這段歷史,日軍對我國人民犯下的罪行慘無人道,給我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所幸我國有著勇敢堅毅的人民,他們對日軍的侵略奮勇抵抗,花了十四年的時間將他們趕出了中國的土地。真正崇高的人並不會被戰爭改變本性,抗日戰爭期間我國有部分漢奸背叛國家轉而為日軍效力,也有日本人意識到本國軍隊的不正當,站到了中國這一邊。
  • 日本女護士嫁中國將軍64年,生下歌唱家女兒,女婿更是家喻戶曉
    女主人公是一位日本護士。而男主人公是一位中國將軍。自從他們結婚後,還生下了一位歌唱家女兒,女婿更是家喻戶曉的人物。故事始於1913年6月的清晨。那天的黎明,當時的保定軍事學院校長蔣百裡從學校召集了2,000多名師生接受緊急訓話。然而就在蔣百裡訓話剛剛結束,他就從口袋裡拿出一支手槍對準自己的胸口開了一槍!在場的每個人都驚呆了,急忙將他送往醫院。幸運的是,蔣百裡由於搶救及時得以倖存。
  • 想教中日混血女兒學日語,愛女卻更習慣聽懂中國話
    新賽季的日本桌球T聯賽,請來了福原愛擔任要職,為日本桌球運動員提高技術並最終擊敗中國國乒提供幫助。近日,福原愛這位已經嫁入中國臺灣省的日本媳婦,講述了一件生活裡有趣的事。福原愛在接受採訪講述自己的育兒心得時說過,她也是服了,儘管她現在想教自己的中日混血女兒學日語,並儘量只和女兒說日文,然而,由於丈夫江宏傑和丈夫的家人說的是中文,所以女兒「小小愛」更習慣聽懂中國話!「小小愛」這個小傢伙在中國臺灣省出生,而且媽媽福原愛也享受到了日本女人難以體會到的「中國式坐月子」,享受到了當中國媳婦的快樂和幸福。
  • 嫁的是人?是冷血動物?懷孕、生個孩子就知道了!
    她是一個37歲的高齡媽媽,在懷孕之前,已經有兩個女兒;婆婆認為有孫子才是一個完整的家。公公三兄弟:83歲的老大至今未婚;老二生了一個女兒,已結婚;老三就是她的公公,公公和婆婆生育了一個兒子,也就是她的老公。
  • 姐姐不願嫁落魄書生,讓妹妹替嫁,生下一子,成家喻戶曉的名人
    丈夫去世了,她的天也就塌了。天天只會以淚洗面的毛氏,又如何能夠撐的其這個家。這時候,譚繼洵年僅12歲的兄長譚繼生見狀只能無奈的站了出來。 譚繼生用他還瘦弱了肩膀,扛起了整個譚家。他一邊在外打工謀取生計,一邊又將家中的髒活苦活全部抗在肩上。這一家老幼的境況才算慢慢好轉,但依舊也只能是勉強謀生罷了。
  • 千億媳婦徐子淇:她就是為嫁豪門而生的
    對於我們來說,這個問題當然只是個假設啦~但是對於今天廢姐要給寶貝們講的這個人來說,卻是她真實的人生。她就是——嫁入千億豪門的徐子淇。相比吳佩慈、梁洛施……費盡千辛萬苦也沒在豪門撈到一個名分;徐子淇嫁入豪門可以說是順風順水,而這一切,很大程度上都要感謝她有一個好媽媽!
  • 75年前,中國父母收養4000多日本遺孤:他們說日語,以中國為故鄉
    打消了心理的掛礙,他平安健康地長大,轉眼到了不惑的年齡。卻不料,命運突然把真相推送到了他面前。有次和廠長聊天時,廠長問:「你是日本人,難道你不回日本探親嗎?」因為當時的中日關係和睦友好,已經有許多遺孤返回日本尋親。於德水聽完一笑,表示自己的親人就在中國啊。
  • 東北人的「新標籤」爆火!愛女兒不愛二胎,直言對生兒子沒興趣
    一、「兒媳婦,你再給我生個乖孫吧」現如今,中國的生育觀念已經呈現很嚴重的畸形態勢,比如說最常見的年輕人不想生,偏偏老人時刻催著生,甚至因為生育理念不一致鬧到分居離婚的人也大有人在。小玉本是地地道道的東北人,自打在南方城市上完大學後就有了再次定居的念頭,就連結婚對象也只考慮南方人。如今幾年過去,小玉早已結婚生女,在這個城市有了自己的小家。
  • 8旬候鳥老人的社區公益課堂:免費教年輕人學日語
    通過課前簡單的交談,記者知道,日語可謂孫沈清的半個母語。清朝末年的日俄戰爭後,孫沈清的外祖父母從日本移民旅順安家,「我的母親是出生在中國的日本人,我父親則是出生在日本的中國人。我是家裡的老大,還有兩個妹妹,我們在家都說日語,在學校就說漢語。」孫沈清說。孫沈清的日語聽說讀寫都很溜,對漢語的理解同樣遊刃有餘。
  • 收養堂妹的女兒13年,如今她不能生了,讓我把孩子還給她
    我也只在她小時候見過她幾次,後面我出去打工,結婚成家,一直沒有見過。我問我媽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媽說,大娘告訴她,豔豔在深圳打工,錯信了一個男人。那個男人有家室,等她發現懷孕的時候,男人為了躲她,跑回老家了。而豔豔根本不知道他老家在哪裡。而豔豔手裡又沒錢,一拖就拖到孩子7個多月了。這幾個月,她都是靠著老鄉的接濟在生活。
  • 張亮只親女兒額頭,從不親嘴!初見麥迪娜就說她懷的是男孩
    張亮只親女兒額頭,從不親嘴!初見麥迪娜就說她懷的是男孩今年女足世界盃期間,作為觀眾的昔日球星貝克漢姆,因為在觀眾席中親吻女兒小七的嘴,從而引發熱議甚至話題度一度蓋過了女足比賽。張亮很享受有女兒的生活,稱今年才4歲的女兒zoe非常黏著她,天天都趴在他身上!而且每次回家女兒都會跟自己擁抱,然後親爸爸。提到女兒的愛,張亮滿臉的幸福感。不過提到親的話題時,張亮再三說明就算是自己的女兒,他也不會去親孩子的嘴。從來都是親女兒的額頭和手背!張亮說女孩從小應該培養她的自我保護意識。
  • 連生兩個女兒後,老公如果是這些表現,說明你沒嫁錯人
    閨蜜大寶是女兒,已經5歲了,前段時間她家二寶出生了,也是個女兒。讓她沒想到的是,原本一直催促她生二胎,並且再三強調「生男生女都一樣,主要是給女兒添個伴兒」的老公,竟然在護士說完二寶性別之後扭頭「出去靜靜」去了。最後,還是婆婆去抱的小女兒。
  • 嫦娥身世竟然有四大傳說 生12個孩子 嫁人身狗面怪物
    本期我們一起盤點一下嫦娥現實版身世的四大傳說:4 生12個月亮還是其中之一?根據史料記載,常儀只給帝嚳生養了兩個孩子,其中的男孩就是不善之君帝摯,女孩則就是帝女嫦娥。在《山海經》中還有另外一種記載:常羲又稱常儀,她與帝嚳(帝俊)生了十二個月亮,而且「常羲」字面意思就有生月亮的意思,表明帝嚳和常儀的女兒就是月亮之神嫦娥。
  • 找罵也要講:我來說說自己所了解的日語、日本、日本人!
    結果造化弄人,偏偏就這個無心插柳,讓我就踏進了和日本糾纏的世界。 學校是在連雲港,小小的海濱城市。我們之前每屆大概有二十多人,到了00級,擴招成了兩個班級,每班30人,男女生比例是1:2,羨煞了理工班級的和尚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