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日本人,卻堅決嫁到中國,從不教孩子日語,生下一女家喻戶曉

2021-01-09 楊哥說歷史

蔣百裡是民國時期著名軍事理論家,雖然他從來沒有上陣殺敵,也沒有指揮作戰的經驗的,但是他的《國防論》有著巨大的影響力,轟動一時。除了他的生活之外,他的感情也頗有趣。他一共娶了兩任妻子,第二任妻子卻是一個日本人,受到了不少人的詬病,這位女子為了證明自己,從不教孩子日語,自己也只用漢語,生下一女家喻戶曉。

1890年,佐藤屋登出生於日本的一個富裕家庭,從小就很聰明,從學校畢業後她當了一名護士,因為表現出色,被派到了日本駐華公使館,很快就成為了一名護士長。1913年,保定校長蔣百裡因為索要軍費未果,覺得對不起學生,一時衝動舉槍自殺,還好旁邊的人眼疾手快,將他救下。

蔣介石知道後心急不已,趕緊讓日本軍官前來救治,因為佐藤屋登是護士長,所以她不得不來。經過一番檢查之後,蔣百裡並無大礙,只是還是有自殺的傾向。蔣介石知道後,給他們下了命令,無論如何都要治好他,他們為了保證蔣百裡的安全,一致決定讓佐藤屋登留下來。

佐藤屋登不願意,但是命令難為,為了早點離開,她每日細心照顧蔣百裡,見蔣百裡發呆時,她會主動上前搭話,和他說一些名人故事開導他。蔣百裡發現,她雖然是個女子,但是見識深遠,而且她說話時,總是很自信,散發著一股特別的光芒,蔣百裡漸漸愛上了她。

兩周後,蔣百裡的病情好了大半,也沒有自殺的傾向,所以佐藤屋登被調走了。佐藤屋登走了之後,蔣百裡的心裡空落落的,這才知道自己已經愛上了她,但是兩人已經失去了聯繫,此生大概也不會再見了。為了避免觸景生情,蔣百裡離開了這個地方,去到了北京。

1913年,蔣百裡在北京找到了一家比較幽靜的日本醫院養傷,沒想到緣分再次讓兩人相遇,佐藤屋登是這裡的護士,蔣百裡再次遇到佐藤屋登開心不已,下定決心一定要抓住機會。然而蔣百裡的追求太過直白,佐藤屋登雖然喜歡她,但是兩人身份懸殊,不適合在一起,於是不辭而別去到了日本。

蔣百裡想辦法打聽到了佐藤屋登的地址,給她寄去了一封又一封的情書,日本人的示愛方式比較含蓄,佐藤屋登從未見過這樣大膽的,兩個月之後被她打動,並不顧一切答應了她的追求,堅決去中國與他在一起。1914年,兩人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婚禮。婚後蔣百裡為她取了一個中文名,叫:蔣佐梅。

兩人結婚之後,很多人都在議論蔣百裡娶了一個日本人的事情,蔣百裡卻不為所動,對蔣作梅始終如一。蔣作梅感動不已,並為他生下了5個女兒,為了他,她從不教女兒們一句日語,而是教她們中華傳統文化,讓她們長大後報效祖國,令人敬佩。她還生下了一個家喻戶曉的女兒,就是蔣英,她是我國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也是錢學森的夫人。

相關焦點

  • 她本是日本人,卻嫁到中國,從不教孩子日語,生的女兒家喻戶曉
    近代中國經歷過很多戰爭,其中給中國造成影響最深遠的無疑是抗日戰爭。上個世紀日本對中國發動了侵華戰爭。為將日本趕出中國,我國發動了曠日持久的抗日戰爭,歷經重重磨難終於將日本趕出了中國。由於日軍當時在中國犯下了滔天罪行,這使得很多民眾對日本存在極大的厭惡情緒,尤其是一些年齡比較大的人。
  • 她是日本人,後嫁中國上將,從不教孩子日語,生一女兒家喻戶曉
    很早以前中國也是各國嚮往結交的強大國家,但是在中國閉關鎖國政策的影響下,我國沉寂了下來,錯過兩次工業革命後的中國更是被世界各國遠遠落在了身後,這導致百姓們的生活受到了嚴重影響。由於中國的落後吸引了不少國家覬覦的目光,而在一眾列強中日本侵略者對中國造成的傷害最為巨大。
  • 嫁到中國的日本女子,從不教孩子日語,女兒的名字家喻戶曉
    日本侵華期間,日本軍隊在軍國主義的洗腦下熱情高漲,日本國內民眾也採取各種措施支持國家的戰爭。但是,戰爭終究沒有湮滅所有人的人性,一些日本人意識到了這場戰爭的本質,選擇站在正義的一邊。一個日本女人毅然嫁到了中國,她從沒教過孩子日語,生了一個在中國家喻戶曉的女兒。
  • 她是日本人卻毅然嫁到中國,從來不教孩子日語,生下女兒家喻戶曉
    這對夫婦對國家都懷著無比真摯的感情,錢老為回國做抗爭時,蔣英也一直支持著丈夫,這讓人不由得聯想到蔣英的父親和母親。蔣英的父親是著名的軍事家蔣百裡,母親名為蔣佐梅,原名佐藤屋登,蔣英的母親是日本人。蔣佐梅作為一名日本人,卻毅然表示要嫁到中國,在家裡從來不用日語,也不教孩子說日語,而蔣英正是他們的三女兒,後來作為歌唱家也是做到了家喻戶曉。
  • 日本女子嫁中國將軍64年,從不教四個女兒講日語,一女家喻戶曉
    他就是蔣百裡,蔣百裡的妻子是日本人,這位日本女子嫁給了中國將軍64年間,從不教四個女兒說日語,而這四位姐妹中還有一個家喻戶曉。抗日救亡期間,有許多的革命英雄湧現在歷史的名錄之中,其中就有蔣百裡。蔣百裡的一生都和日本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他用儘自己的青春年華投入於抗日戰爭中,又用自己的一生去愛著一個日本女人。
  • 日本女護士嫁中國將軍64年,從未回家過,女兒是家喻戶曉的歌唱家
    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抗日戰爭這段歷史,日軍對我國人民犯下的罪行慘無人道,給我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所幸我國有著勇敢堅毅的人民,他們對日軍的侵略奮勇抵抗,花了十四年的時間將他們趕出了中國的土地。真正崇高的人並不會被戰爭改變本性,抗日戰爭期間我國有部分漢奸背叛國家轉而為日軍效力,也有日本人意識到本國軍隊的不正當,站到了中國這一邊。
  • 日本女護士嫁中國將軍64年,生下歌唱家女兒,女婿更是家喻戶曉
    女主人公是一位日本護士。而男主人公是一位中國將軍。自從他們結婚後,還生下了一位歌唱家女兒,女婿更是家喻戶曉的人物。故事始於1913年6月的清晨。那天的黎明,當時的保定軍事學院校長蔣百裡從學校召集了2,000多名師生接受緊急訓話。然而就在蔣百裡訓話剛剛結束,他就從口袋裡拿出一支手槍對準自己的胸口開了一槍!在場的每個人都驚呆了,急忙將他送往醫院。幸運的是,蔣百裡由於搶救及時得以倖存。
  • 尼姑還俗後,下嫁給了大22歲的富商,生下一子成家喻戶曉的大人物
    今天要說的這一位,便是如此,她的前半段人生實在算不得幸運。出身苦寒,接連遭遇不幸,還一度看破紅塵出家為尼。可這些始終都沒能打倒她,堅韌的性子最終讓她在還俗再嫁後,養出了一個家喻戶曉的大人物。要說她的運氣也真是不好,出嫁前父親早逝,一個弟弟嗜賭成性。另一個患有精神病,父親去世後,一家人都靠著她做針線活補貼。出嫁後遇上了一個脾氣暴躁的丈夫,時不時的爭吵,有時候他還動手。就這些王採玉也還能忍受,不料生下兒子數月後,便突然患病夭折了。
  • 嫁的是人?是冷血動物?懷孕、生個孩子就知道了!
    她是從鄉下來打工,經人介紹嫁個了大自己9歲的老公;那一年,老公33歲。她的老公沒有正式工作,從小嬌生慣養,不能吃苦,平時去超市做促銷、打零工,收入不穩定;她除了照顧自己兩個女兒,還要幫別人看孩子,一個月3500元,補貼家用。
  • 她生一女被趕後院住,小妾生4子受盡寵愛,最後4子不如她一女爭氣
    嫁到林家 林長民是當地大戶,林長民父親在當地當官,林長民從日本留學回國後就擔任民國眾議院議員和段祺瑞內閣司法總長,可謂年少有為,風光無限。
  • 《老鼠嫁女》:從小學課文到兒童劇 成為普及傳統文化的範例
    《老鼠嫁女》是收錄在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上的一則民間傳說,被濟南兒童藝術劇院改編成了兒童劇以後,演出60多場,每場都「賣座又叫好」,成為推動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一次成功嘗試,也成為中國傳統文化教育進校園的生動範例。
  • 8旬候鳥老人的社區公益課堂:免費教年輕人學日語
    通過課前簡單的交談,記者知道,日語可謂孫沈清的半個母語。清朝末年的日俄戰爭後,孫沈清的外祖父母從日本移民旅順安家,「我的母親是出生在中國的日本人,我父親則是出生在日本的中國人。我是家裡的老大,還有兩個妹妹,我們在家都說日語,在學校就說漢語。」孫沈清說。孫沈清的日語聽說讀寫都很溜,對漢語的理解同樣遊刃有餘。
  • 75年前,中國父母收養4000多日本遺孤:他們說日語,以中國為故鄉
    於是,絕大多數的日本遺孤,小時候都經受過同齡人的言辭侮辱,但他們在父母的關懷下堅信自己是中國人。於德水就是這4000多名日本孤兒中的一員。他出生於1945年的長春,半歲時被中國父母收養。在父母的呵護下,他性格乖巧溫和,從不惹是生非。
  • 一位日本美女,嫁到中國為妻,為抗日策反千名日軍,一生默默無聞
    她是一個日本女子,卻深深愛著中國。她熱愛中國的一切,甚至超過了對日本的愛。25歲時,她愛上了一個中國人,並不顧家人的竭力反對,嫁到中國為為妻。抗日戰爭時期,她積極為抗日奔走,用一種特殊的方式策反了千餘名日軍,她是不折不扣的抗日英雄,她的一生卻默默無聞。這名傳奇女子是誰?
  • 想教中日混血女兒學日語,愛女卻更習慣聽懂中國話
    新賽季的日本桌球T聯賽,請來了福原愛擔任要職,為日本桌球運動員提高技術並最終擊敗中國國乒提供幫助。近日,福原愛這位已經嫁入中國臺灣省的日本媳婦,講述了一件生活裡有趣的事。福原愛在接受採訪講述自己的育兒心得時說過,她也是服了,儘管她現在想教自己的中日混血女兒學日語,並儘量只和女兒說日文,然而,由於丈夫江宏傑和丈夫的家人說的是中文,所以女兒「小小愛」更習慣聽懂中國話!「小小愛」這個小傢伙在中國臺灣省出生,而且媽媽福原愛也享受到了日本女人難以體會到的「中國式坐月子」,享受到了當中國媳婦的快樂和幸福。
  • 中國90後女孩嫁給非洲男子,真實生活如何,生下的孩子長啥樣?
    如今跨國婚姻越來越流行,很多中國女孩都紛紛嫁到了國外,不過大部分女孩會嫁到歐美等發達國家,但也有一些人嫁到了一些貧窮國家。中國90後女孩嫁給非洲男子,真實生活如何,生下的孩子長啥樣,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姐姐不願嫁落魄書生,讓妹妹替嫁,生下一子,成家喻戶曉的名人
    在清朝道光年間,一位國子監生徐韶春為其長女定了一家「娃娃親」,是個優渥的家庭,也算是「門當戶對」。 那戶人家就是徐韶春瀏陽同鄉的書香世家譚家,娃娃親對象是譚家的二公子譚繼洵。但不幸的是,在譚繼洵6歲的時候。譚家的家主,他的父親就不幸病逝。譚家自此就沒落了,由母親毛氏一人獨自支撐著家庭。
  • 找罵也要講:我來說說自己所了解的日語、日本、日本人!
    所以我覺得,日語學習,不難,只要勤快。第一次見到活的日本人,是在大學裡,一位叫前園的老師,長相嘛,長得和小泉蠢一郎神似。花白的卷頭髮,是日本鹿兒島的人,相當於中國的豐縣,比較鄉村的地方了。他當時赤裸裸的被一群人圍觀,覺得特別不好意思,現在他已經70多歲了,也回國了,還經常到處旅遊,也會分享他旅遊的照片給我們,我覺得這樣的日本人,才是我們中國的可以交的朋友。
  • 千億媳婦徐子淇:她就是為嫁豪門而生的
    對於我們來說,這個問題當然只是個假設啦~但是對於今天廢姐要給寶貝們講的這個人來說,卻是她真實的人生。她就是——嫁入千億豪門的徐子淇。相比吳佩慈、梁洛施……費盡千辛萬苦也沒在豪門撈到一個名分;徐子淇嫁入豪門可以說是順風順水,而這一切,很大程度上都要感謝她有一個好媽媽!
  • 莊則棟妻子、綠川英子之女……那些曾在銀川生活居住的日本居民
    然後大家面面相覷,都覺得銀川果然藏龍臥虎,隨便從傳達室拽過來個大爺都這麼牛逼……後來培訓班結束,我爹就下班以後就經常跑到那所高校傳達室向老頭請教日語,也順便聊個天。一開始老頭只說自己在東北出生,曾留學日本,因為出身不好被發配到銀川。後來熟了以後才知道,這老爺子壓根就是個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