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特戰尖兵 鐵血風採
深秋時節,萊州灣畔,一場陸、海、空三軍聯合實兵對抗演習鏖戰正酣。
僵持之間,猶如神兵突降,上演了一出扭轉乾坤的好戲:
十幾名特種兵突然出現在敵後,端掉"藍軍"防空飛彈陣地,引導地面炮群、艦炮、航空兵一舉打掉"藍軍"炮兵陣地。突襲敵指揮所,癱瘓指揮中樞,一系列驚人之舉,讓"紅軍"很快取得了戰場主導權。
他們就是濟南軍區某特種作戰團的特種兵。
這個團隊自成立以來,在多個戰場寫下傳奇:先後出色完成中俄聯演、中印尼特種兵聯訓、汶川抗震救災等40多項重大任務,在國際賽場奪得16枚金牌,開創我軍特種兵訓練7項先河,被中央軍委記一等功。
"第一次見這樣敢玩命的人"
這是一支時刻準備打仗、能打勝仗的隊伍。營區門口,是幾個醒目的大字:明天走上戰場,你準備好了嗎?這是一個充滿鐵血豪情的地方,這更是一個"可怕"的地方:在這裡,最好的日子永遠是昨天。
這是最平常的訓練內容:硝煙瀰漫,高壓水槍無情地朝身上噴射,戰士們扛著圓木穿過鐵絲網,衝上3米臺,順勢跳進1米多的泥潭水坑,剛想爬上岸,或被岸上"狠心"的教官一腳踹回水裡,或摁住頭往水裡扎。水裡,是仇人相見般的混戰;地上,是震徹心骨的爆破聲……
特戰五連班長崔二偉給記者講了他的第一課:晚上11點,被一大盆水澆醒。"緊急集合!"隨後被拉到山邊一處墳場,"單獨進去,抄寫每個墓碑上的名字,並取出指定墳坑內的東西。"借著昏暗的月光,他抄完墓碑上的名字,哆哆嗦嗦把手伸進去,突然被裡面的手一把抓住。"啊"的一聲,崔二偉本能地朝裡面打去。原來,是教官藏在裡面。打了教官,這可惹了麻煩:"匍匐前進,繞墳場一周。"
這是訓練心理承受能力的"開胃小菜","主食"是每月一次的"魔鬼訓練周":每天只休息1個小時,輪番接受耐寒抗飢、強光刺激、毒氣薰染、戰俘拷問等精神和肉體的折磨考驗。而真正的大餐是年度的"獵人集訓":每天負重40公斤,連續完成60米垂直懸崖跑步下、20公裡山地叢林奔襲、1萬米武裝泅渡等25個極限課目訓練……
特種兵,要吃特種苦。練狙擊,在地上一趴幾個小時,有的肘部被磨破,鮮血粘在衣服上,長時間瞄準,兩個眼睛一個大一個小,右眼皮上長出皺紋來。練泅渡,在湧浪一兩米高的大雨天,拉到距海岸10公裡的深海區,泅渡回來兩腿不能直立,一個個互相攙扶著上岸,一位老漁民感慨:"我第一次見敢與大海玩命的人".練攀登,戰士們的手被麻繩磨得血肉模糊,磨出繭子,要天天用刀片刮平,不刮平,麻繩勒到不平的繭子會把手掌連肉翻起。一次,一位以嚴厲著稱的將軍來特戰團視察,看到戰士手上沒一塊好肉,甚至看不到掌紋時,忍不住落淚。
普通招數練到極致就成了必殺技。正是這種高難度訓練,讓每名特戰隊員熟練掌握了機降、潛水、駕駛、捕俘等10多種絕技,成為名符其實的"特戰尖兵":在這個團,有一大批特種射手,300米目標,指哪打哪;800米距離,彈無虛發;手槍速射,從拔槍、躍進、瞄準到擊中4個目標,僅需11秒。
"寧願不評殘,也要當特種兵!"
當兵就當特種兵!在這裡,拿第一是正常,得第二是恥辱。
"為什麼這麼看重第一?"記者問特戰團團長李建軍。"在戰場上,第二就意味著失敗。"
戰場打不贏,一切等於零。特戰團官兵把榮譽高舉過頭,為完全取得勝利,哪怕是刀山也敢走、火海也敢闖。
特戰團某班班長曹樹濤在一次演練中為躲避毒蛇襲擊,撞到馬蜂窩,渾身被蜇了20多個包,當場休克。緊急治療後,裁判勸他退出,"特種兵不當逃兵,不完成任務決不退出。"最後5公裡奔襲,曹樹濤眼睛已腫成一條縫,幾乎看不見任何東西。中途休克了三次,但他硬是在大家的攙扶下跑到了終點,就在裁判的紅旗舉起的瞬間,曹樹濤一頭栽倒在終點線。
"寧願不評殘,也要當特種兵!"士官陳輝輝先後4次因訓練傷入院接受手術治療,團裡幾次想給他評殘,他都堅決地回絕了。他知道,一旦評了殘,就再也沒有機會幹了。
畢業於濱州學院的吳志輝,上肢力量弱,別人做200個伏地挺身,他做400.射擊時握槍不穩,成績不穩定,他每天加班練。一次,連長發現他好幾天都用左手拿著饅頭啃,從不用右手夾菜,事後才發現,他的右胳膊腫得粗了一圈,根本捋不起袖子。新兵訓練3個月,吳志輝囊括12項考核課目中的9項第一。2009年除夕夜,在零下20多攝氏度的土耳其,經歷四天三夜粒米未進的魔鬼拉練,吳志輝第一個衝過終點,昏倒在雪地中。戰友們把他攙回去發現,長途行軍,他腳上起了10多個血泡,血與衣襪粘在一起,根本脫不下來。
特戰團的官兵,心裡想的,是打仗;腦子裡裝的,只有打贏。今年4月,河南某訓練基地,一場紅藍對抗激戰正酣。紅方指揮員對參加演習的該團特戰分隊下達了對"藍軍"指揮所實施"斬首行動"的命令。
特偵營副營長張文峰根據情報信息,準確判定藍軍指揮所位置後,駕駛動力三角翼低空避開藍軍雷達警戒,直達藍軍指揮部上空。
這時,風力突變,已遠遠超出低空跳傘的最低氣象條件。"跳!"6名特戰隊員果敢一跳,準確進入藍軍指揮所附近,悄無聲息地"消滅"指揮所警戒人員後,魚貫進入指揮所。
"你們被俘了,全部舉起手來!"第一個突入藍軍指揮所的特戰連戰士李祥龍,一步跳到作業桌上,"斬獲"了一臉茫然的藍軍指揮員。
"指揮所周圍山高坡陡,這麼大的風你們也敢跳,不怕出人命嗎?"事後,藍軍指揮員對敗在特戰團手中很是服氣。
靠著這種不怕死的精神,特戰團先後完成40餘項重大任務,次次圓滿順利、次次高標準完成,用行動回答了習主席能打仗、打勝仗的時代要求。
"永遠不想成為中國特種兵的對手"
委內瑞拉"獵人學校",電影《衝出亞馬遜》讓國人知曉其大名。在該校榮譽牆上,特戰團副團長劉曉東赫然在列。
進"獵人學校",要籤生死合同,魔鬼式訓練自不用說,而最令劉曉東刻骨銘心的,是接受地域洗禮三部曲。
先是"地獄火":各國特種兵被關在屋子裡,教官向裡投擲燃燒彈,很多隊員衝出房間時被燒傷。"地獄之路"生死障礙測試:在前有炸點、後有機槍掃射的情況下,連續穿越水坑、深溝、泥潭、火網等障礙,稍有遲疑就會送命,每年都有學員被打死打傷。"地獄雷場":寬5米、長30米的雷區布有350餘顆雷,一旦觸響就導致連環爆炸。
"從踏入獵人學校的那一刻起,我就是中國!"在這種"前腳踏著生、後腳踏著死"的訓練場上,劉曉東就是靠著這種信念完成了兩年煉獄般的軍事留學生活,拼下了"國際特種兵班"總分第一名。
在進行叢林滲透破襲對抗演練中,為出其不意破襲基地,劉曉東與其他中國學員毅然選擇了難度最高的死亡谷。死亡谷2000多米,常年被森林覆蓋,毒蟲遍布、毒草橫生,更有一處斷崖把路截斷,"敵方"在死亡谷投擲了毒氣彈,水源樹木都被毒氣沾染!
"為了祖國的榮譽,拼了!"當他們攀過斷崖,像一把鋒利的尖刀直插"敵人"心臟摧毀基地並勝利撤離時,教官還茫然不知所措。獵人學校校長、假設敵司令講評時說:"中國隊出其不意,給我們國際班和全部教官上了一堂生動的滲透破襲課,你們是我見過的最出眾的戰士!"
特戰團副團長吳海燕,也在書寫著中國特種兵的傳奇。在以高達90%的淘汰率和近4%的訓練死亡率而著稱的土耳其海軍水下特種突擊隊訓練營,吳海燕几次在訓練中戰勝了多次在歐洲軍隊遊泳比賽中折桂的水上課目教官--沙利。沙利不服氣:"只有打腳蹼穿越馬爾馬拉海峽,才是真正的英雄。"聞名世界的馬爾馬拉海峽,風高浪急、暗礁密布,還有鯊魚出沒,能夠橫渡海峽是歐洲特種兵崇高的榮譽。
中國特種兵的字典裡沒有退縮!那一天,風浪格外大。吳海燕與世界強國特種兵一起參加挑戰。出發不到2個小時,2名外國特種兵因體力不支造成溺水,1人丟了生命。8個多小時的艱苦拼搏,吳海燕達到海峽彼岸,打破了學校塵封多年的紀錄。沙利服了:"你才是真正的'海峽蛙人'!"
中國特種兵走到哪裡,就把勝利的旗幟插到哪裡。2009年7月,斯洛伐克第14屆"安德魯·波依德"北約國際特種兵比賽。歡迎晚宴上,一位外國上校放話:"你們的隊員論身體不如我們強,論裝備不如我們先進。我只能說,歡迎你們來歐洲參觀!"最終,特戰團8名官兵在13個比賽課目中獲得8個單項第一,打破6項賽會紀錄!那個上校在賽後的宴會上說:"中國特種兵讓我由衷地佩服!""利刃-2011"中印尼特種部隊反恐聯訓,參訓官兵連續打破低空跳傘、機降兩項訓練紀錄。對方一名指揮員感慨:"我願意成為你們的朋友,永遠不想成為你們的對手。"
這些年,該團先後150多名官兵出國留學、比武、集訓,他們一次又一次在國際同行面前展示了中國軍人的鐵血風採,書寫了一個又一個鐵血傳奇。走出去,還帶回了國際先進訓練方法和作戰理念,特戰團7項訓練成果開創全軍先河,實現了我軍特種部隊戰鬥力建設新的躍升。
短評:鐵血無敵鍛鑄強軍夢
"戰場打不贏,一切等於零",能打仗、打勝仗是軍隊的職責所系、使命所在,也是實現強軍夢的必然要求。濟南軍區某特種作戰團圍繞強軍目標鍛造能打仗打勝仗特戰尖兵的事跡,生動回答了"基層部隊如何實現強軍夢"這一重大課題,對於引導各級牢記強軍目標、獻身強軍實踐,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平時勤於礪劍,戰時才敢於亮劍;平時虎虎生威,戰時才能一往無前。鐵血無敵是能打勝仗的最高境界。特戰團"隨時能動、隨時能上、隨時能贏"的使命擔當,來自於把對黨忠誠的政治信念融於官兵的血脈和靈魂,夯實了官兵聽黨指揮的思想根基,凝聚對黨的赤膽忠誠,將當兵打仗、練兵打仗、帶兵打仗轉化為官兵的自覺行動和不懈追求;來自於著眼擔負的特殊使命和任務,牢固確立戰鬥力這個唯一的根本標準,瞄準實戰抓準備,練就"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過硬軍事技能;來自於大力培育戰鬥精神,為官兵植入敢於獻身、敢打惡仗、敢挑重擔、敢爭第一、敢於超越的戰鬥意志和鐵血品格。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