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戰尖兵 | 精武之志 -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

2021-01-10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

來源:中國武警網微信公眾號

刀靠磨,鋼靠鍛,能打勝仗要靠練。實戰化訓練的廣闊舞臺,催生出一大批思戰者、謀戰者、為戰者。他們在強軍徵程中闖關奪隘、攻堅克難,展現了中國軍人的勝戰風採。

對軍人來說,決戰決勝的能力必須要走在時代前面、走在對手前面。能徵善戰者,方能履行使命,且看武警雲南總隊特戰尖兵的精武之志!

偵察能手梁釗廣——只要扛得住,就要狠勁練

「刺啦」一下,荊棘在梁釗廣粗壯的臉上劃出一道鮮紅的傷口,火辣辣的生疼。

「不對,有蹊蹺!」梁釗廣心中一緊,快身撲進草叢,匍匐挪移間用紅外設備掃視周圍。在400米的偵察通道裡,早已布滿電子監控「哨」。

「轉移!」梁釗廣把心一橫,鑽進右側叢林,躬身潛行,消失在月夜下。在密林荊棘中,梁釗廣屏息匍匐,任憑荊棘劃開血肉,也不停止前進。

突然,一條水溝橫在他面前。他拿起夜視儀小心觀察,深溝右側一處灌木叢中紅燈閃爍。「這就是此次行動需要獲取的任務物品,但為何毫無防備!」梁釗廣帶著疑慮,一溜煙兒鑽進了深溝。逆流而上,梁釗廣被荊棘劃開的傷口浸泡在水裡,疼痛並沒讓他有半分懈怠,他依然全神貫注觀察著前方敵情。

「有情況!」梁釗廣心中一驚。右側草叢裡有紅燈,觀察不細還真難發現這裡隱藏的電子監控。剛前進不到兩米,左側的灌木叢中又一個紅燈閃爍。梁釗廣隱蔽在荊棘裡,悄悄地摸到灌木叢中的「電子暗哨」後方,乾淨利落地抹掉「哨兵」,摘取任務物品,朝著終點跑去。

「梁釗廣用時13分25秒,得分117分!」雖然對講機裡傳來了好成績,但中隊長鄧應春看著梁釗廣滿臉的鮮血,還是有些心疼。在刀尖上磨礪的梁釗廣對待比武或是訓練總是這麼拼命,無論遇到什麼艱難險阻,都攔不住他爭冠奪魁的決心。

在中國和斯裡蘭卡兩國共同組織的「2015中斯聯合訓練」中,梁釗廣與友鄰單位混合編隊為第三特戰小隊,在42攝氏度的高溫下,進行快速搜索並獵殺逃亡「暴恐分子」。一個多月時間,從城市反恐到叢林作戰,從樓房突擊到暗哨反偷射擊,他硬是憑著「只要扛得住,就要狠勁練」的勁兒拿下了「最佳學員」稱號。

在武警部隊組織的「雲嶺對抗」演習中,梁釗廣的表現同樣精彩。子夜,一隊身著偽裝衣的「藍軍」分隊悄然抵達襲擾陣地,一路將外圍暗哨清掉,準備偷襲「紅軍」大本營。孰料,「紅軍」早早內外各設下三道潛伏暗崗,正面守軍步步抗擊。「藍軍」突襲指揮所計劃暴露,分散向預定路線退去。「紅軍」借勢組織圍追捕殲。

戰鬥開始!追擊分隊剛過,數十團黑影從四面八方的樹上跳下,瞬間消失在密林深處,直奔「紅軍」指揮所而去。原來梁釗廣早已帶領戰友潛伏數小時,為的就是引蛇出洞,繞過追擊之敵。

梁釗廣如月下的一團黑影一閃而過,兩名哨兵隨即追擊。繞過哨兵,梁釗廣連破暗崗防線,成功殺了「紅軍」一個回馬槍,一舉端掉了指揮部。此戰,梁釗廣再勝。

心聲:

軍人生來為打贏

■梁釗廣

戰場打不贏,一切等於零。戰場上,沒有人會因為艱難險阻而憐惜弱者。獎盃永遠是留給勝者的。

狙擊手石增位——練好「針線活」,自然長本事

深冬雲嶺,悽風冷雨。作為這場「掏窩斬首」演習行動的關鍵狙擊點,武警雲南總隊某特戰中隊狙擊手石增位已經在雪裡趴了1個小時,寒風發瘋似的往偽裝衣裡鑽。他四肢被凍得漸漸失去知覺,但眼睛依然透過瞄準鏡死盯著前方。

此時,藏匿在居民樓內的一名「恐怖分子」手裡藏著煙霧彈假裝投降,乘機製造混亂,為另一名「恐怖分子」逃跑爭取時間。但這一切盡在石增位的掌控之中,只見他輕舔了一下嘴唇,深吸一口氣,食指慢慢用力扣動扳機。「砰」的一聲,石增位成功「擊斃」了準備逃跑的「恐怖分子」。

石增位是武警雲南總隊機動某支隊特戰分隊的一名狙擊手。說起他,戰友們都對他讚不絕口,為啥?一個魁梧黧黑的粗漢,卻有著一手了得的「針線功夫」。

2016年底,擔任了5年突擊隊員的石增位由於步槍射擊成績突出,接替轉業老班長狙擊手的位置。當時,很多戰友都不看好他,習慣了在突擊崗位發起衝鋒的石增位能夠沉下心來練狙擊嗎?打得好步槍,不一定就能打好狙擊槍。那年支隊年終大考,石增位在狙擊課目考核中,操之過急,沒能穩下心來調整,盲目射擊,最終沒能命中靶標,「首秀」以失敗告終。

「首秀」失利帶來的陣痛,愈發激發了石增位骨子裡那股不服輸的血性。他回想起老班長臨走前的一番話:「練好針線活,自然長本事。」打那之後,石增位便決心在這繡花針上較較勁。

老班長所說的「針線活」就是用繡花針在米粒上打孔,鍛鍊的是狙擊手最需要的耐心與沉穩。這米上打孔看似簡單,但穿米時力量稍稍偏大一絲,米粒就會瞬間破裂;力量稍輕一毫,又不足以挑破米粒。在無數次嘗試中,石增位布滿老繭的雙手不知被扎了多少血孔,磨平多少針頭。除此之外,他還利用休息時間穿插進行句號打點,疊彈殼等訓練。漸漸地,他發現自己穿米的成功率越來越高,從20分鐘到10分鐘再到2分鐘,穿米打孔速度越來越快。為了增強據槍穩定性,每次訓練他總是會在槍管放著一枚彈殼,才據槍瞄準。起初練10分鐘內不允許彈殼掉落,到後來練到堅持1個多小時不掉彈殼,他才肯罷休……

有心人,天不負。在總隊「巔峰」特戰比武中,他終於一槍成名。那天午時,滾滾熱浪蒸騰而上,不少戰友因課目設置困難和天氣炎熱的幹擾而敗下陣來。能否一擊制勝,中隊戰友都為石增位捏了一把汗。此時,豆大的汗珠順著石增位黝黑的臉頰滑落,他慢慢調整呼吸,手指預壓扳機至臨界點,「穩住!」石增位不斷提醒自己,4、3、2、1!「砰!砰!」兩個靶標應聲擊落。他以用時最短、彈著距離靶心最近的成績贏得滿堂喝彩。

心聲:

做一把鋒利的尖刀

■石增位

要做尖刀,就做一把刺進敵人胸膛的尖刀。一切的磨礪與付出,是為了讓這把尖刀變得更加鋒利。

車載機槍手蔣昌龍——多下苦功夫,練就真功夫

「點火、啟動!」熱辣的陽光炙烤著大地,蔣昌龍熱感冒還未痊癒,就扎進蒸籠般的車艙內。

「顯靶!」兩個180度急轉漂移停車後,蔣昌龍胃裡一頓翻江倒海,就連視線也變得模糊起來。

「哐當!」體力透支的蔣昌龍竭力將子彈推送上膛。他咽了咽口水,一把將準備好的辣椒塞進口中,瞬間一團火從腸胃躥到頭頂。計算彈道、調整偏差、瞄準射擊。「砰!砰!砰……」子彈拖著長長的尾焰劃破幽暗的天際,20發子彈全部命中!

蔣昌龍喜歡用吃辣椒的方式來醒腦,而且這個長得魁梧黧黑、虎目濃眉的車載機槍手還是炊事員「出身」。

在炊事員崗位上的蔣昌龍兢兢業業,只用一年半時間就分別拿下初級、中級廚師證書。剛參加完廚師中級培訓不久的蔣昌龍接到指導員電話,由於他體能素質不錯,中隊想培養他當車載機槍手,問他答不答應。從灶臺到靶臺,其中困難可想而知。想了一會兒,他咬了咬牙,答應了下來。

「既然選擇了遠方就註定風雨兼程!」為了弄明白車載機槍內部結構,他對照大綱無數次拆裝研究,每一個細小零件他都反覆琢磨;練架槍速度,他的肩膀被槍磨出老繭;練臂力,他早、中、晚各抓舉20公斤重啞鈴300多次;練車體抗眩暈,別人轉10圈他就轉20圈。暈了,塞一把辣椒提神醒腦再轉……在一次次殘酷的訓練中,他實現了自己的轉型重塑。

那年,南部戰區組織兵種協作區比武集訓,蔣昌龍以一發之差與冠軍失之交臂。打那之後,蔣昌龍就一直憋著一股勁,決定從零開始。從靜止的精度瞄準、修偏等單項訓練到帶實戰背景的抗眩暈、抗幹擾瞄準、運動中瞄準射擊等專項訓練;從最初的模擬器材到實裝實戰操作,每一次訓練下來都是汗流浹背、頭暈目眩。除此之外,他還利用休息時間主動研究環境對射擊的影響和機槍射擊要領。辛勤的付出,終於換來了車載射擊技能的大幅提高。

苦功夫,堅持到底就成了真功夫。武警部隊突擊「火力」分隊比武那晚,200米開外,車燈照明忽明忽暗,蔣昌龍端坐在槍塔上,一雙敏銳的豹眼凝視著月下的一切。突然,一團綠影閃過視鏡,移動靶標突現挪行。蔣昌龍屏住呼吸,透過瞄準鏡緊緊鎖住靶標,子彈瞬間衝出槍膛……

「不好,要溜!」首發命中後靶標突然加速。副手嘀咕:「鎖定不了,班長咋打?」蔣昌龍果斷作出決斷:靶標移動變幻莫測,跟隨射擊難以命中,唯有反向慢速移動,提前擊發,才能制勝!

「怎麼打!就這麼打!」蔣昌龍咬牙觸動擊發果斷開火,彈無虛發!

心聲:

轉型是為了更好衝鋒

■蔣昌龍

誰說炊事兵不能當特戰精兵,勇者從來不在困難面前低頭。雖說我是從零開始,但我相信,只要不懈拼搏,就能交出百分答卷。

弓弩手馬天永——受傷無所謂,能贏最重要

若不是撿到帶血的繃帶,大家都以為馬天永沒受傷。

比武那晚,小隊長馬天永率隊潛伏至「恐怖分子」營地旁的半山腰,執行「秘密滲透」任務,伺機對其警戒哨實施「無聲射殺」,但苦於對手狡猾,一直尋不到戰機。

「若無法完成任務,將無法競爭團體冠軍。」此時,無數行動預案在馬天永眼前浮現。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他急得就像熱鍋上的螞蟻,額頭上冒出黃豆般大小的汗珠。

此時,耳麥傳來隊友消息,「發現目標!」馬天永順勢一躍,爬上一棵大樹,彎弓、瞄準、擊發。一支利箭飛速穿過密林刺向目標,敵警戒哨還沒反應過來,就已栽倒在地。

「行動!」戰機稍縱即逝,馬天永從3米多高的樹杈上一躍而下。但由於地面溼滑,他落地後一個踉蹌,右膝重重地撞在一塊尖石上。

「咋啦?」看到馬天永緊皺眉頭,救護員張琪迅速靠過來,「把褲子捲起來」。膝蓋側面被撞出一個小傷口,但由於情況緊急,張琪只好用繃帶纏繞住馬天永膝蓋做臨時處理,隨後一起跑進了密林。

跟在馬天永身後的張琪,看到馬天永一瘸一跛的跑步姿勢,猜測他的傷情不輕。

根據任務要求,他們抵近指定位置後,需要消滅敵哨兵,抵近營地偵察,完成敵兵力部署殘圖恢復,為後方指揮所制訂突襲方案提供準確依據。

到達指定位置,馬天永發現膝蓋上的繃帶不見了,但他已顧及不了這麼多,迅速繪製起地圖。因為剛剛受傷,他此時連手裡的筆都有些拿不穩了。

「還能堅持嗎?」這時,張琪拿著一個帶血的急救包爬到了馬天永身旁。

「能!」馬天永目光如炬,堅定地回答。

2年前,也是參加總隊軍事大比武,胸有成竹的他在全支隊官兵面前立下軍令狀,「不拿名次,誓不罷休!」但意外發生了,參加2公裡武裝越野射擊那天,馬天永身旁隊友取槍準備射擊時,不小心將槍揮向馬天永眼角,鮮血頓時模糊了雙眼。無奈之下,他只能遺憾退賽。

「我已經放棄過一次,這次說啥也不行。」

「至少讓我再看一下!」在張琪一再堅持下,馬天永不情願地捲起了褲腿。

「傷口是扯開一點了,但幸好沒傷到骨頭!」張琪長舒一口氣。

「幫忙趕緊處理一下!我們要轉移到下個任務地點了!」包紮過後,馬天永收好地圖,一溜煙兒再次鑽進密林。前方,還有下一個任務在等著他。

心聲:

當兵就要當能打仗的兵

■馬天永

軍人因打仗而生,為打仗而存在。作為一名戰士,只有訓時多流汗,才能在複雜情況下,克服各種困難,圓滿完成任務。

唯有精武 方能打贏

雲嶺之巔,精武強能。這是一組來自於武警雲南總隊的特戰尖兵。他們活躍在訓練館裡,活躍在演兵場上,更活躍在抗震救災、逃犯抓捕的戰鬥一線。翻開該總隊歷史,解放戰爭、抗美援朝、邊境作戰等上千次戰鬥,猶如一首首戰歌,激勵著官兵勇往直前。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這些特戰尖兵們正緊跟先輩的步伐,在強軍興軍之路上鏗鏘前行。

這四名士兵中有狙擊手、機槍手、弓弩手,也有偵察能手。雖稱謂不同,但使命相同;崗位不同,但擔當一樣。他們都是特戰一線的尖兵,維穩處突的利劍。在他們的背後,深藏著辛勞的付出。日復一日的訓練,年復一年的磨礪,讓他們身上散發著一股異於常人的拼勁。面對戰場強敵,他們不惜被劃破面龐,也要給對手致命一擊;面對訓練瓶頸,他們勤奮苦練,破繭成蝶;面對意外傷情,他們咬牙堅持,只為獲得屬於士兵的榮光。

在總隊訓練基地的操場,「老繭子磨出硬功夫,汗珠子摔出戰鬥力」的標語顯得格外醒目。這句話也掛在了全總隊的每一個訓練場,意在激勵每一名揮灑汗水的官兵——付出才有收穫,苦練才能精武。在採訪梁釗廣的那天,昆明突降暴雨,筆者本以為沒法看到梁釗廣訓練時的颯爽英姿。可沒想到,到達訓練場時,看到梁釗廣與戰友們正在雨中奮力拼殺。類似這樣的訓練,不僅讓官兵的身體與技能得到鍛鍊,更磨礪了他們那不畏險阻的精武之志……

不只是在訓練場上,在梅裡雪山寂靜寒冷的山脈間,在臨滄邊境星月輝映的長夜裡,在德宏熱帶雨林靜謐空闊的蒼穹下,在春城昆明川流不息的人群中,無處不是他們執勤站哨、維穩處突的身影。

特戰之路註定不會一帆風順。挫折、傷病和各種各樣的困難,都沒法阻止精武之志在這些特戰隊員心中生根發芽。這四名士兵是千千萬萬特戰精英的縮影。他們銳意進取的奮鬥激情,也激勵著身邊的戰友用青春和熱血樹起屬於戰鬥者的豐碑。

作者:楊 璽 馬藝訓 胡 程 邱彬洵 王文濤

▎本期監製:代 烽

▎責任編輯:吳 敏

▎編 輯:葉俊男

▎校 對:王龍偉

相關焦點

  • 一名特戰先鋒的精武歷程——記武警某部特戰第二支隊大隊長周長帥
    新華社天津4月26日電 題:一名特戰先鋒的精武歷程——記武警某部特戰第二支隊大隊長周長帥  劉新、帥剛社、單梁  「嘀…嗒…嘀…嗒…」狹小密閉的房間內,疑似爆炸裝置傳來急促的響聲,一名特戰隊員緩緩趴到地上,手持刀刃一點點在裝置上切割。隨著「嘀--」的一聲,爆炸物被成功拆除,時間定格在了3分45秒。
  • 春回大地,且看特戰尖兵「猛虎出擊」
    初春的訓練場嫩草初發,樹枝已抽出新芽,經歷了「冬季大練兵」的特戰隊員們,你是否好奇他們如何厚積薄發,上演「猛虎出擊」呢?下面請跟隨鏡頭,一起走進武警上海總隊機動二支隊特戰大隊,看特戰尖兵的颯爽英姿!基礎課目篇「突刺—刺!」「殺!」
  • 「魔鬼戰場」硝煙再起 -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
    由於剛下過小雨,山路早已泥濘難行,特戰分隊絲毫不受影響,繼續火速追擊。「嘭!」一個爆炸聲,兩名特戰隊員不慎絆引到了「暴恐分子」暗設的地雷,造成「一死一傷」。「暴恐分子」聞聲突竄出來,向特戰隊員的掩體瘋狂射擊。
  • 特戰尖兵何龍:「獵人」勳章的背後是生死
    來源:解放軍報原標題:海軍陸戰隊某旅特戰連連長何龍以過硬本領贏得外軍讚揚——用生命捍衛中國軍人榮譽何龍在狙擊訓練間隙。作者提供群山深處,霧鎖密林。前不久,在海軍陸戰隊某旅一場超越極限的連貫考核中,某特戰連連長何龍連續奪得3個第一。走下訓練場,連隊戰士歡呼著把他高高拋起。翻開何龍的履歷:二等功、「獵人」勳章、「突擊隊員」稱號等榮譽讓人眼前一亮。追求勝利、珍視榮譽,是這名特戰尖兵的座右銘。那年,上級選派特戰骨幹赴委內瑞拉軍事留學。
  • 特戰大隊泥潭極限體能挑戰 隔著屏幕都能感到熱血
    來源:解放軍報微博·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近日,武警新疆總隊某部特戰大隊在天山腹地開展泥潭極限體能訓練。一組高清大圖,趕快收藏!
  • 代號「血狼」,特戰精兵在牡丹江畔講述血性故事
    而今,一支代號為「血狼」的特戰精銳從這裡出發……這幾年,第78集團軍某特戰旅在「特戰奇兵-2018」「精武-2018」等比武競賽取得優異成績,展現出「血狼」的風採。 「穿林海,跨雪原,氣衝霄漢……」在「血狼」特戰旅中,特戰精兵雪中亮劍,帶著雪域狼性,講述著各自不同而又相似的「血狼」故事。
  • 互礪刀鋒,精武兄弟競逐沙場
    第72集團軍某合成旅「孿生連長」祖國強、祖國昌相互比拼苦練打贏本領——  互礪刀鋒,精武兄弟競逐沙場  ■史亞翔 本報特約記者 童祖靜  主人公心語:戰場無亞軍,唯有練就克敵制勝的絕招硬功,才能保衛祖國富強昌盛。——祖國強、祖國昌  初夏時節,密林深處,雲遮霧繞。
  • 特戰尖兵 鐵血風採——濟南軍區特種兵傳奇打仗紀事
    原標題:特戰尖兵 鐵血風採  深秋時節,萊州灣畔,一場陸、海、空三軍聯合實兵對抗演習鏖戰正酣。一次,一位以嚴厲著稱的將軍來特戰團視察,看到戰士手上沒一塊好肉,甚至看不到掌紋時,忍不住落淚。  普通招數練到極致就成了必殺技。正是這種高難度訓練,讓每名特戰隊員熟練掌握了機降、潛水、駕駛、捕俘等10多種絕技,成為名符其實的"特戰尖兵":在這個團,有一大批特種射手,300米目標,指哪打哪;800米距離,彈無虛發;手槍速射,從拔槍、躍進、瞄準到擊中4個目標,僅需11秒。
  • 又是「海鯊」特戰旅!老A杜偉躍:優秀不等於滿分
    三年前他意氣風發步入軍旅熱血難涼圓夢英雄的百將勁旅抒寫迷彩華章三年後他沉穩堅毅強軍逐夢士兵突擊渴望成為海鯊尖兵捍衛特種兵榮光他步履堅實一路汗水一路凱歌從優秀先輩足跡裡尋找方向在轉型之路上砥礪成長他就是「海鯊」特戰旅下士杜偉躍榮譽檔案 杜偉躍,下士軍銜,2016年9月入伍,先後參加特種學院集訓,陸軍「精武-2018」特種兵軍事比武競賽,旅體能骨幹集訓等重大演訓活動。
  • 特戰霸王花凌厲「秒殺」
    從武林高手到特戰隊員,邱志鑫的轉變歷程如破繭成蝶。2014年8月,被保送至吉林體育學院的邱志鑫應徵入伍,成為一名通信兵。在一次擒敵動作演示中,邱志鑫一鳴驚人,被選調到女子特戰隊。換上特戰服,邱志鑫發現,特戰之特,就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起初,邱志鑫跟不上訓練課目,射擊、戰術、攀登項項墊底。「最大的挑戰源自內心,最難超越的對手是自我。」 邱志鑫開始加練,跟著老隊員學要領、摳細節,將每個要點繪製成簡圖反覆研練。
  • 「南京路上好八連」的轉型之路——從霓虹哨兵到特戰尖兵
    圖①:「南京路上好八連」從霓虹哨兵轉型為特戰尖兵。一些原本技術精湛的老骨幹,一夜之間成了特戰專業的「小學生」。在李旭的記憶裡,那是一段刻骨銘心的日子。連隊黨支部立即召開訓練形勢分析會,梳理訓練中存在的短板弱項。那段時間,全連每天早起1個小時練長跑,晚睡1個小時練力量。有的官兵甚至每天自主加練超過3個小時,直到連隊逼著他停下來。幹部骨幹每人負責一個特戰課目的示範教學。
  • 想打仗先練膽:解放軍野戰兵戰術動作勇猛
    想打仗先練膽:解放軍野戰兵戰術動作勇猛 (1/8) "← →"翻頁
  • 《滅狼行動》獻映 特戰題材誠意之作
    由後勤保障部金盾影視中心、上海利達影業有限公司出品,薛文華執導,陳星旭、李瑞超領銜主演,李學政、彭皓鋒、駿雄、晁巍聯合主演的特戰軍事動作電影《滅狼行動》即將於1月5日在愛奇藝電影頻道獨家上映。作為2020年特戰軍事網絡電影的開篇之作,影片講述了在某次打擊邊境犯罪的行動中,解放軍南部戰區特戰排上尉排長周揚(陳星旭飾)與康臘市公安局特警大隊大隊長肖克(李瑞超飾)參與聯合行動,卻不料痛失戰友,一場同仇敵愾的戰役即將打響,正義與邪惡的終極對決就此拉開……實力與顏值並存,正劇小生陳星旭完美演繹「最強兵王」
  • 解放軍報社副社長林乘東:努力構建軍事全媒體傳播新格局
    今年4月9日,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正式成立,中心涵蓋報紙、通訊社、電臺、電視、網絡、出版等板塊,共推出100多種新聞產品,從而在體制編制上把軍隊媒體所有平臺集合在一起。這在軍隊媒體發展史上是第一次。推進全媒體傳播,首先要思考手段與內容、任務與目標的關係。講到內容為王,人們更多的理解是「好看」,但這還沒有到達原點,原點要用新聞工作的使命責任來審視。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講話中,鮮明提出要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解放軍報作為黨在軍隊的喉舌,就是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覺落實這一要求,這是軍報姓黨、強軍為本、創新為要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重大時代課題。
  • 威武文明之師是這樣鍛造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澳門20周年啟示錄
    新華社澳門12月11日電題:威武文明之師是這樣鍛造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澳門20周年啟示錄新華社記者梅世雄、琚振華1999年12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澳門。20年來,駐澳門部隊堅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嚴格遵守基本法和駐軍法,圓滿完成了以履行防務為中心的各項任務,為維護澳門繁榮穩定發揮了「定海神針」作用。
  • 「礪劍尖兵」 血性「亮劍」
    神劍出afi2009年8月,部隊安排我帶領一個「礪劍尖兵」先進事跡報告團到基層進行巡迴報告。報告團包括我一共8人(6男2女),其餘7人都是先進代表,有來自基層一線的官兵,有來自部隊醫院的護士,也有訓練單位的教員,還有科技工作者,他們集中代表部隊年輕官兵的貢獻精神、鑽研精神、精武精神及新時代的雷鋒精神等,體現了新時期部隊官兵的整體精神風貌。我們一行8月10日出發,截至15日已完成了三個基層單位的巡迴報告,取得了很好的反響。15日做完報告後,準備當天趕往就近的另一個基層單位。
  • 近距離感受特戰隊員野外武裝泅渡訓練
    近日,武警永州支隊組織特戰隊員在野外水域開展武裝泅渡訓練。武裝泅渡作為特戰隊員必訓的重難點課目,考驗的不僅僅是負重遊泳技能,更是為了更好地提高隊員們水上反恐能力和水下「功夫」。特戰隊員們緊貼實戰訓練,從難從嚴訓練,在炎炎夏日掀起滾滾浪花。
  • 70年70個瞬間 (51)| 虹口申遺第一聲——精武體育申遺成功
    1949年5月27日,隨著上海解放,處於中西文化交匯之地的虹口經歷戰火洗禮、迎來新生,在歷史長河中開啟了新的徵程。多年來,虹口區依託精武體育總會等資源,大力弘揚精武武術精神,推動「武術之鄉」創建和「精武武術」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1992年,虹口區被評為全國首批「武術之鄉」。1994年,上海精武體育總會自籌資金,在精武體育館原址建造精武大廈,2002年完工。2007年,「精武體育」被上海市政府列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能「救命」的獨特設計 -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
    「疣豬」的這種獨特設計是否有意為之姑且不論,但從它此次發揮的作用來看,武器裝備採用冗餘設計的同時,不妨再多想一層,即再考慮一下萬一發生故障後的狀況與對策。如此多想一層、想深一層,帶有前瞻性地做好「B計劃」,在極端條件下說不定會派上用場。
  • 【戰「疫」檢察人】履職盡責 疫情防控戰線的檢察尖兵陳長明
    【戰「疫」檢察人】履職盡責 疫情防控戰線的檢察尖兵陳長明 2020-09-03 16: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