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生態激發林業綠色發展新活力首屆廣西「兩山」發展論壇活動側記

2021-01-09 廣西日報

廣西國有欽廉林場深入創建木本香料產業核心示範區和花卉小鎮森林生態文化旅遊示範區。圖為來自區內外的遊客在北部灣花卉小鎮遊玩。

本報記者 王豔群 通訊員 張 雷 文/圖

12月23日,由自治區林業局主辦的首屆廣西「兩山」發展論壇在南寧舉行。近年來,我區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著力轉變發展方式,強化生態保護,加快林業產業發展,呈現出森林資源不斷增長、生態環境穩步向好,林區百姓富足的良好局面。

本次論壇上,就如何加快廣西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助推我區林業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等問題,來自區內外的頂級專家、學者做了經驗交流並提出了寶貴建議。

產業融合:

推動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

廣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有著「山清水秀生態美」的金字招牌。此次論壇,自治區林業局局長黃顯陽向與會代表介紹了「十三五」期間我區林業發展的總成效。

「十三五」以來,我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定不移打生態牌、走綠色路,大力發展生態林業,持續推動林產工業轉型升級,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林業總產值穩步提升,廣西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已經具備了較為厚實的林業底蘊。

據統計,目前,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62.45%,居全國第3位;人工林面積、木材產量、國家儲備林建設以及珠防林建設等多項關鍵指標居全國第1位。廣西木材產量達到3500萬立方米,以約佔全國5%的林地,生產出超過全國40%的木材,是全國最重要的木材生產基地。

林業產業正在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邁進。「十三五」以來,我區深化產業融合,大力發展以八角、松脂、香樟、肉桂、澳洲堅果、核桃以及油茶為代表的特色產業,持續做強做大以松脂、木耳、中草藥等為主的多業態綜合利用、融合發展的林下經濟有機產業,積極打造以森林全域旅遊發展新業態為主的健康產業,林業產業展現出了良好的韌勁和活力。今年,全區林業總產值將超過7500億元。

以綠色為底,築牢生態屏障。我區實施「綠滿八桂」造林綠化工程、林業「金山銀山」工程以來,國土綠化增容擴面,連續12年每年植樹造林面積300萬畝、義務植樹8000萬株以上。目前,全區林地面積2.3億畝,約佔國土面積的67%;森林面積達到2.23億畝,同比2014年淨增300多萬畝;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81.83%。

我區在全國率先構建空、天、地、網一體化森林資源監管體系,實現對森林資源的全天候監測監管。通過開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全區優良天數比例連續兩年排名全國第7位、全國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狀況排名中,全區有9個城市進入前30名,5個城市進入前10名。

綠色引領:

加快提升生態產品價值

林業發展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滿足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和優質林產品日益增長的多樣化、個性化、高級化需求。

此次論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程會強教授就廣西在林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所取得的成效給予充分肯定。

他提出,下一步,廣西應順應新形勢、新要求,深入推進林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拓展生態優勢和生態承載,繼續全面營造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美麗廣西,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生活質量的增長點、廣西綠色發展的發力點。

程會強認為,廣西要達到加快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目標,需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要築牢生態安全屏障,培育優質森林資源,改善人居環境,構建城鎮鄉村、山上山下渾然一體的綠色生態安全體系。

二是深入研究社會對林業的現實需求和潛在需求,統籌推進需求端結構性調整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好關停並轉、節能降耗的「減法」,探索生態經濟、新興產業的「乘法」。

三是倡導綠色發展理念,培育森林文化市場主體,扶持重大森林文化產業項目,增強森林文化產品生產能力,繁榮森林生態文化。

夯實家底:

著力構建現代林業強區

「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讓林業產業走上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必須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圍繞「兩山」發展中的生態文明建設、鄉村發展等話題,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在論壇上提出了幾點建議。

尹偉倫院士認為,廣西林業資源蘊含巨大潛力。通過不斷擴大產業優勢,優化人造板供給結構,大力推動兼併重組、轉型升級和產業集群,做大做強八角、松脂等林化產品精深加工,繼續加快發展森林康養大健康產業,可以讓「金山銀山」做得更大。同時,嚴守環境質量底線和資源利用上線,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施林業「沃土工程」,加快人工林優良樹種的選育,提高森林經營質量,可以讓「綠水青山」更美。

加快建設現代林業強區,助力建設美麗廣西、發展生態經濟,希望在山,潛力在林。

「只有堅持不懈、久久為功地夯實生態家底,才能不斷地滿足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前提條件,不斷地實現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良性循環。」自治區林業局局長黃顯陽介紹,近年來,我區通過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加速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綠色休閒產業,推動林業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力爭到2023年,全區林業總產值突破萬億元,積極打造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廣西林業樣板。

來源:廣西日報

相關焦點

  • 首屆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法治文化節文藝匯演在青浦舉辦
    昨天(11月30日)下午,2020年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法治文化節文藝匯演暨憲法宣傳周活動啟動儀式在青浦區金澤鎮文體中心舉行,這也是一體化示範區首屆法治文化節活動,來自青浦、吳江、嘉善三地的司法局負責人以及司法行政系統工作人員、青浦區各部委辦局、各街鎮、村居代表參加活動。
  • 商城縣首屆優質稻米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給出答案
    ,種出好稻米啊!」12月22下午,參加商城縣首屆優質稻米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賽米大會的專家學者們,在按照評選標準,先後對送選的多個米樣和現場煮出的米飯,進行眼觀、手試、鼻測、口嘗等多環節細細品鑑後,無不為商城縣的優質稻米品質點讚、喝彩。「中國飯,商城米,這可真不是吹的。
  • 山東天壯環保助力生態綠色發展
    &nbsp&nbsp&nbsp&nbsp新華社客戶端濟南1月16日電(記者王志)在近日舉行的首屆綠色生產力論壇上,山東天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憑藉在綠色生態塑料開發和為消除「白色汙染」開拓新路徑方面的突出表現,獲評「『一帶一路』綠色生產力領跑者」和「綠色種子技術」兩項大獎。
  • 資溪「兩山銀行」打通金融通道助力綠色發展
    本報資溪訊 (記者湯民) 11月30日,全省「兩山」轉化金融服務工作現場會在資溪召開,會議通過實地考察、經驗交流、理論探討,對資溪創建「兩山銀行」,打通「兩山」金融通道,實現綠色發展的成功探索給予肯定。
  • 「觀察」「興山」綠色發展的神來之筆
    還原山水生態,農業自然原生態。精品果園、高效茶園、標準菜園、生態藥園等高標準產業基地遍地開花,環保生態養殖模式悄然興起,興山綠色、無公害、有機生態農產品享譽萬家,綠水青山、田園風光、鄉土產品成為興山富農增收的「搖錢樹」。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興山縣將全域旅遊作為「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最佳結合點,一條通往幸福生活的綠色發展之路正在綠水青山間鋪就。
  • 2018首屆中國水產動保產業發展論壇在廣州成功舉辦
    2018首屆中國水產動保產業發展論壇在廣州成功舉辦2018-11-21 17:2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水產        瀏覽量: 4494 次 我要評論 11月20日,以「轉型升級、質量安全、綠色發展」為主題的「2018首屆中國水產動保產業發展論壇」在廣州舉辦。
  • 宋權禮:生態優先 為傳統林業轉型升級貢獻中林力量
    中林集團供圖逐「綠」而上 三大戰略名片效益逐步釋放作為我國林業行業的唯一一家中央企業,「十三五」以來,中林集團堅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準則,以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更多生態產品、綠色林產品為目標,深入推進「森林 」「湖泊 」「園區 」三大發展戰略,走出了一條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提起千島湖,或許沒有一個中林人不知曉。
  • 奮力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湖南新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打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樣板,構築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塑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繪就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畫卷,使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力軍。總書記作出的新指示、新要求、新部署,再次為全面推進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指路定向、擘畫藍圖。
  • 戴德梁行在昆舉辦「綠色可持續發展」論壇 發布《「綠色」經濟發展...
    為探討綠色可持續發展為經濟帶來的可能性與機遇,1月6日,由戴德梁行華西區主辦的「綠色可持續發展」論壇「在昆明舉行。   本次論壇,戴德梁行不僅重磅發布《「綠色」經濟發展路徑》白皮書,分享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新理念,共同推進城市精明增長和高質量發展。
  • 百舸爭流千帆競 ——洛陽市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觀摩活動側記
    此次觀摩活動旨在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及關於縣域治理「三起來」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各項決策部署和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精神,加快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頂著炎熱天氣,大家一路走一路看,對比中找差距,點評中謀發展。
  • 如何推動現代林業高質量發展?
    當前,綠色發展已然是時代主旋律。由於林業是個涉及一、二、三產業的複合集群,具有基礎性、多樣性、生態性和戰略性,因此,兼顧林業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正確處理好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之間的關係,已成為現代林業高質量發展的當務之急。護美綠水青山離不開草豐林茂,做大金山銀山需要振興商品材產業。我們要建立完備的國家商品材體系,更好支撐綠色發展。
  • 益陽:厚植綠色發展 築牢生態屏障
    「十三五」期間,全市林業草原工作緊緊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突出生態保護、生態修復、生態惠民,堅持不懈抓好造林綠化、資源保護、產業發展、林草事業改革等林草重點工作,林草各項工作實現穩中有進、穩中有新、穩中向好。
  • 萊西堅持「兩山」理念綠色崛起
    冬日暖陽下的姜山溼地,雲捲雲舒,沙鷗翔集,蘆葦蕩漾裡,梅花鹿群留足湖畔自由嬉戲,水天一色間,如織遊人沉浸其中流連忘返,放眼望去一片人與自然的和諧之景……11月30日,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市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和「2018-2019綠色中國年度人物」授牌活動在北京舉行。
  • 紅色文明綠色傳承秋林格瓦斯杯首屆新時代儒商論壇在哈爾濱開幕
    1月6日,2021首屆(秋林·格瓦斯杯)新時代儒商論壇在哈爾濱正明大酒店隆重召開。此次論壇是黑龍江孔子研究會攜手全國優秀儒商社團及相關社會團體、政府組織、經濟界高端人士及各界企業家,立足國家發展戰略,著眼為龍江經濟和文化可持續發展服務為目標,策劃打造的交流平臺。
  • 「汗馬有著非常重要的生態作用及綠色發展潛力」 ——訪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環境與保護研究所研究員舒立福
    汗馬2020專家服務基層重點項目暨首屆雷擊火和邊境火防控技術國家創新聯盟學術研討會期間,記者專訪了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環境與保護研究所研究員舒立福
  • 吉林:努力讓生態「綠色」成為發展「底色」
    新華社長春6月14日電 題:吉林:努力讓生態「綠色」成為發展「底色」  新華社記者張建、高楠  東有虎豹山林長嘯,中有梅花鹿平原競逐,西有白鶴翩翩起舞美景……作為生態資源大省的吉林近年來積極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通過大手筆推動東中西三大板塊協調聯動發展和黑土地保護
  • 2017百佳深呼吸小城:讓綠色資源轉化為發展優勢
    據悉,由中國國土經濟學會推選的年度「百佳深呼吸小城」榜單,旨在響應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關於「深呼吸這個最基本的需求,倒成了現在老百姓最幸福的追求,很值得我們深思」的講話精神,樹立並宣揚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樣板,深入踐行習總書記「兩山」理論,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具體路徑。
  • 瀟湘林業70年丨強化全方位生態保護——湖南林業發展成就之生態...
    編者按:自1950年湖南省政府單獨設立湖南省林業局以來,湖南林業已走過70年的光輝歷程。70年來,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一代代務林人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積極投身生態建設,用智慧和汗水譜寫了一曲曲唯美動人的綠色旋律,描繪了一幅幅色彩斑斕的美麗畫卷,把綠水青山打造成湖南的一張亮麗名片,為建設生態強省、實現全面小康奠定了堅實的生態基礎。
  • 綠色發展要聞丨林長制改革成效顯現
    安徽省林長制改革明確護綠、增綠、用綠、管綠、活綠5項任務,加強林業生態保護修復、推進城鄉造林綠化、預防治理森林災害、強化資源多效利用、激發林業發展動力。全省各級黨政領導幹部生態責任意識增強,省級層面形成工作合力,變林業部門「獨唱」為多個部門「合唱」。體制內外森林等自然資源保護發展力量得到凝聚,林業事業發展的制度機制不斷優化,林業事業發展的路徑通道正在拓寬,有力增進了人民群眾的生態福祉。
  • 蓮都區生態林業發展中心榮獲 「浙江省森林生態保護突出貢獻集體...
    日前,省林業局通報表揚浙江省森林生態保護突出貢獻集體和個人,蓮都區生態林業發展中心榮獲「浙江省森林生態保護突出貢獻集體」稱號,全省共有48個集體獲得該稱號。截至目前,全區公益林面積達到104.29萬畝,累計建成優質林分90.56萬畝,發揮生態效益108.70億元。保護一級古樹102株。全面落實森林防火責任,嚴控野外用火,近年來,全區未發生重大森林火災,無人員傷亡事故,森林火災起火原因查明率100%。二是全方面覆綠,建設好綠色生態環境。「十三五」以來,共建設珍貴彩色健康林19.7萬畝,新植楓香、木荷、銀杏等珍貴樹種203.2萬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