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發展要聞丨林長制改革成效顯現

2021-01-12 澎湃新聞

2020年,安徽省林長制改革促進林業長治入選中國改革2020年度十大年度案例。目前,全國已有23個省(區、市)全域或部分推行林長制。其中,安徽、江西、山東、重慶、海南、山西、貴州等省(市)全面推開,探索了寶貴經驗,顯現了改革成效。

林長制是以嚴格保護管理森林等資源、維護生態系統穩定為目標,以強化各級領導幹部屬地管理責任為核心,構建屬地負責、黨政同責、部門協同、全域覆蓋、源頭治理的保護發展森林等資源的長效機制。

各地林長制改革互相借鑑學習、不斷擴大推開。圍繞保護發展森林等資源核心,建立了從上到下、由黨政主要領導擔任(總)林長的組織體系,構建了保障林長制持續規範運行的制度體系。在全域範圍內逐級設立林長,每一名林長和護林員都有明確責任區和工作要求,每一個山頭地塊都劃片到相應的責任林長和護林員。將森林等資源主要指標納入綜合績效考評範圍,並將考核結果作為幹部考核重要依據。

在各先行省份的經驗中能夠看到,通過實施林長制改革,各地以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實現了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樹有人護、責有人擔,從根本上解決了保護發展森林等資源力度不夠、責任不實等問題,初步形成了上有書記省長整體謀劃、下有基層林長護林員責任到人的良好局面,初步實現了國家得生態、群眾得實惠的雙贏目標。

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諸佛庵鎮林長制改革竹產業優化升級示範區 雷威攝

安徽林長制改革促進林業長治

2017年3月,安徽省在全國率先探索實施林長制改革,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責任制體系,在「林」上精準發力,在「長」上履職盡責,在「制」上探索創新,形成了一套富有安徽特色的改革推進和保障體系。目前,安徽省林長制改革已成為各地學習的樣本。

安徽省設立林長5.2萬餘名,形成省級總林長負總責、市縣總林長抓指揮協調、區域性林長抓督促調度、功能區林長抓特色、鄉村林長抓落地的工作格局。省委、省政府細化27個省直有關部門在林長制改革中的職責,出臺優化林業發展環境22條政策和林長制改革示範區17條政策意見,省有關部門分別制定了推進國土綠化和森林資源高質量發展、提高公益林補償標準、加快林區道路建設、拓展林業投融資渠道、發展特色林業產業等10多個方面的配套措施,建立了林長巡林、林長會議及成員單位職責、工作督察、考核評價、信息公開、社會監督等一系列制度,形成上下銜接、協同高效的制度保障體系。

安徽省林長制改革明確護綠、增綠、用綠、管綠、活綠5項任務,加強林業生態保護修復、推進城鄉造林綠化、預防治理森林災害、強化資源多效利用、激發林業發展動力。既圍繞破解公益林生態補償、林地流轉、林權融資、社會資本投資、林區道路建設等面上「五難」問題建章立制,又聚焦全省不同區域林情特點,在皖北平原、沿淮地區、江淮分水嶺、沿江地區、皖西大別山、皖南山區6個區域,建設30個示範區先行區、探索90項體制機制創新點,精準破解不同區域林業改革發展難題。

2019年,全國首個林長制改革示範區落戶安徽。安徽省林長制改革入選中央深改辦「十大改革案例」和中國改革2020年度十大年度案例。

山東林長制改革激發林業活力

2018年,山東省在日照市、臨沂市和淄博市博山區試點推行林長制改革。2019年,山東省全面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制體系,設各級林長110369名,初步形成了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障有力的保護管理新機制。

山東省林長制改革連續3年寫入省政府工作報告,列入省委常委會年度工作要點,各市積極建立市級林長制會議、信息、督辦、考核評價等工作制度。省級林長帶頭到責任區域巡查調研,現場解決問題,推動泰山、蒙山、嶗山、崑嵛山4個重要生態區域率先完成區域劃界,落實管護責任。各級林長在造林綠化、森林防火、林業有害生物防控等方面靠前指揮。臨沂市把全市21處荒山、19條骨幹道路進行綠化分工,每名市級林長帶1個市直單位啃「硬骨頭」,示範帶動全市荒山造林6萬餘畝。

山東將全省森林資源全部納入林長制管護網格,省市縣分級確定重點區域。濟南市8270名各級林長劃片分工,2326名護林員、1641名森林消防員在崗在位,突出66個重點街鎮,將林緣500米範圍內墓地、墳頭納入網格監管。各市縣積極探索創新,優化林業治理體系。東營市設立總森林溼地長,明確市級林長牽頭負責黃河區域內重要溼地保護。臨沂市組建優良鄉土樹種選育推廣、困難立地生態修復等5支林長科技創新團隊,評選創建了66處林長科技創新示範園區,積極構建「林長制+科技創新」融合發展體系。

林長制改革給山東帶來了大變化。全省各級黨政領導幹部生態責任意識增強,省級層面形成工作合力,變林業部門「獨唱」為多個部門「合唱」。體制內外森林等自然資源保護發展力量得到凝聚,林業事業發展的制度機制不斷優化,林業事業發展的路徑通道正在拓寬,有力增進了人民群眾的生態福祉。

海南林長制改革護森林生態

2020年,海南省全面推行林長制改革,實施範圍為全省18個市、縣(不含三沙市)和洋浦經濟開發區,責任區域為《海南省總體規劃(空間類2015-2030)》劃定的規劃林地範圍和非規劃林地上的森林。全省建立了省、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多級林長制體系,實行黨政主要負責人雙林長制。

海南省林長制改革實施最嚴格的保護制度。嚴守林業生態紅線,強化對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等重點生態區位和生態脆弱區域的資源管理,嚴格落實天然林和野生動植物保護,嚴格林地用途管制。提升森林質量效益,加強森林經營,構建健康穩定優質高效的森林生態系統,進一步增強森林生態服務功能。創新義務植樹機制,引導市場主體和社會資本參與國土綠化。著力發展林下經濟、森林旅遊、苗木花卉和林產品精深加工,切實提高森林經濟效益,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加強森林防火預警監測,強化野外火源管控和監督檢查,建立健全森林火災應急機制,加強防撲火能力建設,逐步形成科學高效的綜合防控體系,加強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警、檢疫御災和防控減災,嚴格控制林業有害生物入侵和擴散。

海南省各級黨委和政府是推行林長制改革的責任主體,考核結果作為黨政領導幹部自然資源離任審計和幹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各級政府將落實林長制工作所需經費納入年度預算,進一步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加強科技創新和新技術應用,不斷提升森林資源監測監管信息化水平。同時,建立林長制信息發布平臺,在森林分布區顯著位置豎立林長公示牌,接受社會監督。

山西林長制改革促增綠增景增收

2020年,山西省全面實施林長制,構建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有力、獎懲嚴明的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制體系。堅持綠化彩化財化同步推進、增綠增景增收有機統一,以推進森林資源保護和發展為目標,以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為抓手,進一步健全最嚴格的森林資源保護制度,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有機統一。

山西省建立部門協作機制,形成在總林長領導下的部門協同、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森林資源保護和發展各項任務由各級林長負責統籌協調,林長製成員單位密切配合,各市、縣(市、區)政府具體落實。建立省、市、縣三級林長會議制度,協調解決森林資源保護發展中的重大問題。

山西省明確林長有嚴格生態保護制度、加強災害防控力度、大力開展國土綠化、提高森林質量效益、持續深化改革創新、強化森林資源監管等6項主要任務。各級林長重點負責抓總綱、解難題、壓責任,幫助各級林草部門解決自身難以解決的問題,統籌推動森林資源保護和發展各項工作。上級林長對下一級林長進行考核,重點對責任區域內森林資源總量、增量和質量進行綜合評價,考核結果作為對領導幹部獎懲的重要依據。同時,建立林長制信息公開制度,加強各級林長檔案動態管理,通過向社會公布林長名單、在各責任區域顯要位置豎立林長公示牌、公布監督舉報電話等方式,接受社會監督。

目前,全省11個市已經全部出臺貫徹落實意見,建立市級林長組織體系,各縣(區)也在積極推進。省直九大林局發揮林長制改革「先鋒隊」「排頭兵」作用,制定落實意見,以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省直林局林長體系堅決護佑彌足珍貴的森林資源。

江西林長制改革全面見效

2018年,江西省部署在全省建立以各級黨政領導擔任林長,全面負責相應行政區域內森林資源保護發展的林長制管理機制。目前,全省共有省級林長11人、市級林長100人、縣級林長1603人、鄉級林長14006人、村級林長35427人。到2020年11月,全省省市縣三級林長巡林4432人次,協調解決森林資源保護發展問題2889個。

江西省林長制改革突出森林資源源頭管理,以縣(市、區)為單位,整合山場、人員、資金,實現林業資源網格化全覆蓋,組建村級林長、基層監管員、專職護林員的「一長兩員」森林資源源頭管理隊伍。目前,全省整合基層監管員6725人,聘請專職護林員31814人。統籌現有生態護林員補助、公益林和天然林管護補助、村級森林防火補助等資金。目前,全省專職護林員人均年工資達14513元,較2019年提高25%。開發並推廣應用江西省林長制巡護信息系統,可實時監控記錄護林員巡山護林軌跡。系統投入運行以來,全省護林員巡護上報事件總數15658起,已處理辦結15261起,辦結率為97.5%。

為紮實推進林長制改革,江西省建立了林長會議制度、林長巡林制度、考核評價辦法、督查督辦制度、信息通報制度等配套制度。在省市縣三級,將組織、編制、發展改革、財政、審計等部門納入林長制協作單位。同時,將林長制年度工作考核與森林資源保護發展主要工作相結合,建立由10項保護性指標、3項建設性指標構成的林長制目標考核體系,並將考核結果納入市縣高質量發展、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戰略及流域生態補償等考核評價內容,作為對黨政領導幹部考核、獎懲和使用的重要參考。

重慶建立「5+1」林長制改革機制

2019年7月以來,重慶市圍繞「林長」抓改革,聚焦「山上」抓提升,緊扣「基層」抓落實,初步建立起林長制責任體系、生態建設發展機制、生態破壞問題發現機制、突出問題整治機制、工作考核評價機制和發展規劃引領的「5+1」治理機制。

重慶市高位推動林長制試點工作,市委書記、市長親自擔任總林長,多次巡林調研督導、統籌指揮。到2020年底,15個試點區縣全面搭建市、區縣、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林長指揮體系,落實各級林長4885人。試點區縣黨政主要領導開展巡林督查181人次,帶動各級林長累計巡林8.55萬人次。構建「四級林長+網格護林員」工作體系,定期開展綜合績效考評。全市設立林長公示牌2349塊,落實網格護林員8246人。

通過林長制改革,重慶市強化生態保護修復,大力實施國土綠化提升行動,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國家儲備林等重點工程,高質量推進中心城區「四山」生態修復保護和重要山脈江河兩岸生態廊道建設。到2020年底,試點區縣完成國土綠化提升行動營造林334萬畝,松材線蟲病除治面積119萬畝;完成違建整治9432處、拆除違建面積581.3萬平方米。璧山區、巫山縣、重慶高新區探索組建林業綜合行政執法隊伍,下沉執法人員至鎮街、村居、山頭。試點區縣積極探索生態價值實現方式,發展特色經果林、林下經濟和森林旅遊等綠色產業,促進山林資源增值。石柱縣發展「森林人家」130餘家,2020年森林旅遊接待遊客700餘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近34億元。重慶還運用大數據、雲計算、智能化等手段,推行「智慧林長」App,提高山林資源監管效能。

貴州五級聯動推進林長制改革

2020年,貴州省全面推行林長制改革,建立省、市(州)、縣(市、區)、鄉(鎮)、 村(社區)五級林長體系,落實森林資源保護發展目標責任制。全省通過不斷創新林業發展新格局、林業發展新機制、森林資源管理方式,推動林長制實現林長治。

貴州省林長制改革堅持保護優先,注重科學利用。把保護森林、草原、溼地作為生態系統保護的首要任務,措施落實到地塊,責任明確到人。創建責任體系,推動全民參與。五級林長聯動,全省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共同參與,深入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突出創新領先,深化系統治理。建立健全森林資源保護管理的長效機制,強化協調、整合力量,區域協作、條塊結合,增強科技支撐和能力保障。注重民生為先,實現綠色惠民。促進綠色富民惠民,推動林業健康、穩定、持續發展。

在實施林長制改革過程中,貴州省以責任區域為依託,抓好森林資源保護管理;以優化結構為抓手,推進森林擴面提質增效;以科學管理為支撐,建設森林資源監管體系;以林業產業為載體,實現森林資源永續利用。建立了省、市、縣、鄉四級林長聯席會議制度,負責研究解決森林保護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制定林業改革發展重大決策,搭建起部門聯動平臺,明確定期開展五級林長植樹活動、各級林長「巡山護林」活動、設立林長制公示牌等新機制。明確建設智慧林長系統,構建貴州林業遙感數據應用平臺,實現森林資源網格化管理。建立以森林、草原監管系統為主體的林草數據監管平臺,結合衛星遙感影像、無人機技術,創新森林資源監督管理方式,實現全省森林資源動態監測管理。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記者:章崇志 趙坤 劉倩瑋

景慎好 王偉 劉小虎 董大法 趙恆

原標題:《綠色發展要聞丨林長制改革成效顯現》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綠色發展要聞|中國林長制新政速覽
    之後,江西、山東等地陸續全面開展林長制改革。2019年4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致函安徽省政府,同意安徽省創建全國林長制改革示範區,為全國提供可複製、可借鑑的經驗。4.目前全國有多少省份實施了林長制?截至目前,全國已有安徽、江西等7個省(市)在全域推行林長制改革試點,廣西、廣東、福建、浙江等16個省份出臺相關文件,在部分地縣開展試點。
  • 綠色發展要聞丨專家學者與公眾互動研討疫情之下人與野生動物關係
    綠色發展要聞丨專家學者與公眾互動研討疫情之下人與野生動物關係 2020-07-08 12: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綠色發展要聞|全國保護野生動物宣傳月活動在廣州啟動
    綠色發展要聞|全國保護野生動物宣傳月活動在廣州啟動 2019-11-21 19: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綠色發展要聞|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加強野生動物保護救助
    綠色發展要聞|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加強野生動物保護救助 2020-04-30 12: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浙報專版丨美麗台州 綠色發展
    」規劃理念,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全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切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美麗台州建設富有成效,高質量發展動能澎湃,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有效提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提出,為如何處理好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係指明了方向。近年來,台州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堅持建設新時代美麗台州和再創民營經濟新輝煌「雙輪驅動」,全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推進「畝均論英雄」改革,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綠色循環經濟,積極推進節能減排,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 《中國郵政快遞業綠色發展報告(2019-2020年)》
    2020年是「十三五」時期收官之年,同時也是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勝之年,報告系統梳理了「十三五」時期以來郵政快遞業綠色發展歷程,重點總結了2019年郵政快遞業綠色發展成效,並對未來綠色發展態勢進行分析和展望。
  • 法院要聞丨省離退休法院工作者協會會長田幸一行到我院調研
    法院要聞丨省離退休法院工作者協會會長田幸一行到我院調研 2020-12-16 19: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技大學張建華:湖北疫後經濟發展成效顯著 今年將加大綠色發展...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湯翠玲)回顧2020年湖北經濟發展之路,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建華告訴上海證券報記者,在疫情影響下,2020年湖北省經濟一度受到全面影響,但在一手抓科學防控、一手抓疫後重建的理念引領下,2020年三季度湖北省經濟已經扭轉了進一步下滑的趨勢,各方面發展成效顯著。
  • 州市要聞 | 麗江市:地綠水清環境美 拉市海整治有成效
    州市要聞 | 麗江市:地綠水清環境美 拉市海整治有成效 2020-06-09 16: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現 怒江金絲猴種群數量明顯增加
    這幾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理念,不斷強化生態保護,發展生態產業,實施生態補償,探索出了一條生態美百姓富的新路子。境內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日漸顯現。同時,表明近年來怒江州強化保護區巡護、嚴厲打擊涉野生動植物違法行為、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措施取得了積極成效。秘境怒江,莽莽群山,已成為各種珍稀動植物繁衍生息的樂土。雲南網記者 李壽華 通訊員 楊權
  • 「專訪」推動特色化旗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訪阿右旗旗委...
    楊海說,開展大學習大討論,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如何探索一條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阿右旗將聚焦目標任務,在大學習中深化認識,在大討論中凝心聚智,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尋求突破,真正把學習討論成果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思路、政策措施和實踐成果,引導旗處級領導幹部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問題導向、積極擔當作為、勇於攻堅克難,推動特色化旗域經濟社會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具體來說,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解放思想為先導,著力在對標對表和思想再解放上下功夫。
  • 重磅發布|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發布 《中國郵政快遞業綠色發展...
    2020年是「十三五」時期收官之年,同時也是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勝之年,報告系統梳理了「十三五」時期以來郵政快遞業綠色發展歷程,重點總結了2019年郵政快遞業綠色發展成效,並對未來綠色發展態勢進行分析和展望。
  • 鄱陽湖發現大型長江江豚群體 長江禁捕成效初步顯現
    隨著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工作深入開展,鄱陽湖水域漁船、漁網得到有效清理,給長江江豚覓食、棲息、繁育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禁捕退捕成效初步顯現。長江江豚是我國僅存的淡水鯨類,目前數量僅存1000餘頭,其中約450頭分布在鄱陽湖水域,保護意義十分重大。
  • 推動綠色發展(31)丨河南新縣:生態優勢「裂變」綠色動能(新華網)
    從「伐木開山」的貧困縣到大別山地區首個脫貧縣,從著名的紅色「將軍縣」到全國首批全域旅遊示範區,近年來,河南新縣以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為抓手,傾力呵護綠水青山,讓生態優勢「裂變」出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巨大綠色動能。樹牢制度理念 築起生態「紅線」「我們現在真正是用生態賺錢!」返鄉創立了茅屋衝家庭農場的「新農人」岑新順說。
  • 三江源頭外來魚种放生禁令施行以來顯現成效
    調查結果表明,玉樹州放生禁令施行至今已顯現成效,外來魚種數量及種類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長江源頭水體健康得到有效保護。參與調查的北京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三江源項目主任趙翔表示,放生禁令施行前,科研人員在玉樹州重點河段一度發現不少外來魚類屍體。如今隨著放生行為減少,群眾自覺響應政府號召,此次數百公裡的樣線調查,沒有發現一例外來魚類屍體。
  • 做活「綠色」文章 顯現多重效應 甘孜州實施天保工程20年優了生態...
    做活「綠色」文章 顯現多重效應 甘孜州實施天保工程20年優了生態富了民 時間:2018-08-20 15:00 來源:四川新聞網
  • 讓綠色成為發展的鮮明底色
    水汙染防治考核等次連年進位,巢湖綜合治理取得明顯成效,2020年巢湖水質由2015年劣Ⅴ類好轉為Ⅳ類,全市15個國考水質斷面全面達標,「母親河」南淝河迎來治理「拐點」。土壤防治穩步推進,完成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環湖十大溼地建設初見成效,林長制改革全省率先。
  • 「以山管事」當好林長 築牢綠色生態屏障 南岸「林長制」工作成效...
    近年來,南岸區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按照重慶市開展林長制試點工作要求,紮實開展南山林長制試點工作。南山生態保護和發展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南岸區林長制試點工作範圍涉及銅鑼山南岸段(南山)、明月山南岸段,其中南山區域面積約55平方公裡。
  • ...全球財經要聞」中國外部經濟環境監測一周全球財經要聞(2020年5...
    與此同時,歐洲央行表示,由於無法確定各國政府的抗疫措施成效以及疫情的最終持續時間,很難預測經濟將衰退至何種程度以及何時才能真正復甦。該行因此在報告中強調,需盡最大努力緩解疫情對供應鏈、內需、收入、就業等領域的衝擊。3. 歐元區第一季度GDP同比下降3.2% 負面周五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一季度GDP較上季度錄得有史以來最嚴重的萎縮,與市場預期相符。
  • 野生動植物丨雲南省極小種群物種保護成效顯著
    野生動植物丨雲南省極小種群物種保護成效顯著 2020-07-03 13: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