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家店停業後,一個餐飲老闆的「生死抉擇」

2021-01-08 聯商網linkshop

開店還是關店?裁員還是降薪?斷尾求生還是死命硬撐?

疫情突襲之下,2020上半年,很多餐飲老闆都做了多個關鍵抉擇,每一個都關乎企業生死。

對於入行10年的王力加來說,他創立的烤魚行業頭部餐飲品牌「探魚」,從200多家門店休市,每月1億6千萬的開支虧損,到外賣營業額恢復到疫前的100%,節假日期間堂食恢復到以前9成,自己和餐廳一起承接住了疫情帶來的巨大「挑戰」。

而她的這場「戰疫之旅」也映射出萬千餐飲老闆的「縮影」,2020過去的一半,藏著餐飲人的無限心酸和思考。

1

1月,進入緊急「ICU」模式

全國200多家門店停業,搶口罩成「頭等大事」。

「深圳辦公室4000隻口罩到位,酒精到位。」

「廣州辦公室口罩、額溫槍到位!」

「我留在深圳,有任何事項隨時可以到位處理。」

臘月二十七上午,本應是忙活春節黃金期備菜的探魚採購管理部,召開緊急會議,宣布進入一級應急物資保障狀態。

1、轉型的「採購部」:3天搶12萬口罩,300個額溫槍

為了保證全體員工的安全和公司的運營,採購部要在3天時間內、以市場最低價格採購約12萬個醫用口罩和近300個額溫槍,連夜配送到全國60多個城市、215家門店、約7000名員工手中,為一線夥伴和門店顧客的健康安全保駕護航。

疫情來得猝不及防,所有防疫物資都很難購買,1月21號晚,王力加和整個團隊就成立了疫情臨時指揮部,一面要馬上指揮各門店嚴控防疫,一面要部署春節期間門店的運營。

「當時只是知道疫情來了,所以我們按照面對非典的標準緊急部署,萬萬沒想到的是疫情竟然如此嚴重 」王力加說。

對疫情的敏感度令探魚的防疫工作開展得非常迅速,為探魚對湖北疫區捐贈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物資爭取到了時間和資源。疫情爆發後,探魚1月底即勻出公司的防護物資向湖北捐贈了10000口罩、60000包消毒粉、5000雙醫用手套。

為抗擊疫情,保證員工和顧客的安全,1月21號當晚,探魚就連夜製作了防疫消毒視頻,部署到全國門店,前廳的員工集體戴上了口罩。每天,門店全體夥伴們都會自覺測量兩次體溫。

每天早班開檔和晚班收檔時,店裡會安排專人使用消毒液對前廳各角落進行殺菌消毒。上崗前,會認真洗手消毒,每隔一小時,再消毒一次。

收臺時,員工會使用標準濃度的消毒劑清潔桌面。同時,廚房也會使用消毒劑進行全面消毒。

2、2天內緊急決策,200多家店全面休市

由於武漢的疫情太嚴重,出於對夥伴的安全考慮,探魚華東區營運部決定,暫停武漢7家門店的春節營業。

「1月23號,我們又召開會議,討論是否要啟動餐廳全國範圍內的休市,很多員工建議開著,畢竟我們的店都在商場裡,關一天的成本非常高,但是為了員工安全,我們還是決定全國休市,只保留3-5家店,武漢地區雖然不對外營業,但要開著為醫護人員捐贈送餐 」王力加說。

2

2月,遭遇現金流斷裂危機

房子車子全抵押,堅決不裁員不降薪

「最初我們定的休市時間是初三到初七,沒想到2月疫情越來越嚴重,休市通知一改再改,開市遙遙無期……」王力加說。

不營業就意味著,每個月要200多家店賠上數千萬。遙遙無期般的入不敷出,資金鍊很有可能斷裂。

這時社會上開始出現「裁員與降薪」的聲音。

比起探魚的高層團隊,基層員工在家裡呆得心發慌,疫情本來日子不好過,更擔心會不會連工作工資都沒了。

王力加在最早的時間,用內部企業微信公眾號發布,「堅決不裁員不降薪」,給員工吃了一顆定心丸,那不營業,房租、員工工資,錢從哪兒來?

1、三個方案度過現金流斷裂危機

王力加想了四個方案:

A:銀行授信貸款

B:房產抵押

C:融資

前三個方案王力加都施行了,兜裡有糧食打得起持久戰,更加能夠面對疫情的變化與不可控。

因為資金的問題解決了,第三個方案就沒有馬上運行,但疫情改變了她過去不融資的想法,和西貝賈國龍一樣,王力加說如果一切恢復正軌,他們會把融資計劃放在規劃中,因為有資本的傍身引入外部的資源,會令組織更強。

2、舉辦線上「撐」霸大賽,讓團隊人散心不散

不裁員、不減薪讓員工的擔憂消失了,但是天天憋在家裡人容易懈怠。

王力加一方面開設網課,比如財商課、情商課來為員工加碼,一方面舉辦各種線上雲PK活動,比如員工平板支撐運動會,設計大賽。讓員工在家也能「動起來」,也讓團隊心不散。

(探魚「撐」霸大賽)

3

3月,打響外賣復工戰

店總開車送外賣,外賣單日最高突破200萬

「商場六點打烊,抽風關了,整個廚房嗆得不行」

「樓門封鎖了,快遞小哥進不來,每一單外賣都要從五樓送到一樓」

「沒有配送員,店長、店總當起了外賣小哥」

……

3月開始,探魚很多門店可以陸續上線外賣,雖然開張了很開心,但是門店也遇到了一系列的難題。

1、商場六點打烊,員工「點燈熬油」搶著多做一單

商場六點打烊,五點鐘樓層所有的燈光就關完了。相較於二樓~五樓的黑漆漆,探魚的店員工還自發開著燈在堅持。

商場的抽風關閉了,整個廚房被油煙籠罩,一開炒鍋嗆得不行。大門封鎖了,快遞小哥進不來,每一單外賣都需要員工從五樓送到一樓。

「我們的員工很給力,他們覺得每一單都來之不易,沒有人告訴他們要這麼做,但是他們設法爭取多一單再多一單」王力加說。

2、店長、經理化身外賣小哥,每天跑100公裡送外賣

疫情期間,配送員緊缺,配送時間無法保證,沒有配送員怎麼辦?

探魚南京營運員工開始當起外賣小哥。

沒有交通工具,大家就自己開車、洗車、租車,人均100公裡車程的一天,穿越各區域,浦口區,江浦區,江寧區,六合區,秦淮區,建鄴區……

就這樣,一單一單的累加,還有和社區物業的聯合,讓外賣單量逐步恢復,3月8日探魚單日外賣營業額最高達到了206.21萬。

4

4月,熬過黎明前的黑暗!

外賣平均增長75.8% ,堂食復甦卻還很漫長

一樣是做烤魚外賣,但是探魚比別的商戶外賣單量恢復速度更快些,截止到4月探魚外賣年度平均增長75.8%,王力加說這都得益於「品牌影響力」。

「品牌影響力來自於過去積累下來的口碑。我們過去不計成本地去努力保證外賣無限接近堂食這一點,在疫情期間發揮出了優勢」王力加說。

探魚從2017年開始做外賣就主打「無限接近堂食的用餐體驗」的概念,怎麼讓一份烤魚接近堂食?

1、研發的高邊設計的烤魚錫紙盒,還原了堂食口感

為了高度還原堂食口感,讓烤魚的口感保持最佳,探魚研發了高邊設計的烤魚錫紙盒、烤魚爐支架和雙頭迷你爐無味無毒,可保證長達55分鐘的持續加熱。

後來又研發出,自帶加熱包地烤魚單人餐,10分鐘即可完成加熱。

「餐盒的凹槽設計,還能同步加熱米飯,其實這些包裝的成本都不低,一開始並沒有優勢,但是疫情之下,這種非常好的就餐體驗,讓顧客復購率提升,對我們來說『費時費力』,卻給顧客帶來很棒的體驗,最終還是為企業帶來了收穫」王力加說。

2、但商場客流難恢復,堂食回暖還要更久

除了在包裝上下功夫,王力加還在疫情期間研發了新品菜餚,尤其是下午茶和夜宵時段,研發出含有更多新鮮果蔬的外賣新品,不僅保證口味,更在增強抵抗力上為顧客考慮,這樣多時段SKU的增加和新品的研發,讓外賣產品也更豐富,顧客體驗更好,自然單量就慢慢攀升。

相比外賣,堂食就沒有那麼順心了,商場雖然開業了,但人流卻比較少。

「三月我們全國的餐廳陸續恢復了堂食,但是和別的商場店一樣,一開始堂食客流極少。四月五月在緩慢恢復中,心急是沒有用的,因為疫情還沒有完全結束,即使完全結束也有緩衝期,對我們這種以堂食為主的餐廳,不能指望一下子就恢復到從前 」。

「面對這樣大的起伏與虧損,我們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沉住氣,踏實幹,然後靜待花開」王力加說。

疫情就像「一次重感冒」,熬過了就有免疫力

無論是門店基層員工每天鬧鐘式的防疫消毒行動;

店長、高層的24小時電話在線隨時部署的堅守;

還是帶頭人餐飲老闆們的一次次艱難的抉擇……

能夠活下來的企業,都是英雄。

現在一切都慢慢走向正軌,前幾天探魚舉辦了戰「疫」英雄受表彰,來自門店的各個崗位的員工,一方面是大家聚在一起共同回顧反思整個抗疫行動部署,一方面是鼓舞人心。

「我們希望大家能感受到自己的付出被看到被認同,我們每個月都在自己內部的公眾號表彰和分享團隊夥伴的故事,為的就是讓好的行為能互相學習,借鑑,這就是榜樣和標杆的力量。企業的文化就是從大家一點一滴的行動中做出來的。」

「這場疫情令很多人感到焦慮,不是很能接受這突如其來的打擊。但是平安順遂不是恆常的,得到的時候要珍惜,得不到的時候也不必去抱怨,因為人生就是這麼『無常』,只有去接受它並藉此錘鍊自己收穫成長。」王力加說。

職業餐飲網總結:

網際網路行業有一句話:偉大的企業都是冬天的孩子!

越是在困難、複雜的時期,越要學會忍耐,學會思考。與其抱著幽怨的心態搖擺不定,不如重新另闢蹊徑。

這半年,我們看到大片門店轉讓、忍痛關店,但我們也看到了新零售的火爆,餐飲直播的出現,以及傳統餐企入局外賣的嘗試……

2020下半年,也許避免自己成為下一個「裸泳者」最好的方法,就是讓自己比對手扎得更穩一點。

(來源: 職業餐飲網  旖旎)

相關焦點

  • 飯店停業前通知會員退費 店老闆:誠信是第一位
    新浪河南採訪張老闆的視頻截圖飯店停業前通知會員退費 店老闆:無論經營時間長與短,誠信是第一位□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蔡君彥大河報訊 會員卡預存的錢還沒花完,店面卻悄然間關門或者改頭換面換了「東家」,這樣的事您遭遇過沒?且不說如何投訴、維權,肯定讓人心裡不爽,順帶發一番這老闆太不講誠信的感慨。
  • 寵物店被疫情衝擊停業,租金能不能減免?
    疫情衝擊線下,多地寵物店停業疫情當前,首當其衝被影響的就是線下商業。連向來被認為是現金流充沛的餐飲龍頭西貝餐飲,都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訴苦,表示損失慘重,「目前帳上的現金加上貸款,最多也只能再發3個月工資」。西貝和餐飲業如此,同為線下零售服務業的寵物店和寵物醫院,也同樣在損失中煎熬。
  • 多少餐飲老闆被自己的服務員害死了?
    馬路邊邊的創始人郭一凡分享了這樣一個觀點,並且現身說法,講述了自己的幾次親身經歷。 多少餐飲老闆被自己的服務員害死了? 但,到店後,他們兩個經理在前臺給我辦理入住,一再給我解釋是什麼原因,除了道歉,一位經理整個過程微笑著跑上跑下,親自給我拖行李到房間,還專門給前臺說小孩子明天早餐記得要免費。 因為他的和顏悅色,我們所有的氣都消了,甚至很愉快地接受了這件事,我本來要給這家店寫差評,後面變成了好評。」
  • 揚州餐飲品牌明年大舉擴張 新開逾300家店
    揚州餐飲品牌明年大舉擴張 新開逾300家店來源:聯商網2016-12-03 16:12近日,有調查數據顯示,「2017餐飲老闆信心指數」為129.1,屬於適度樂觀範疇。昨天,記者走訪本土餐飲市場了解到,2017年,冶春、多倫多、東園小館、虹料理、天興齋、獅子樓、吳記粥鋪等揚城本土餐飲品牌計劃新開門店超300家,新店選址集中於江浙滬地區。
  • 京城特殊情人節:老闆打遊擊賣花,五星酒店停業半月,飯店一天賠4萬...
    疫情尚在持續,京城少了浪漫:無法開業而躲在路邊偷偷售賣鮮花的商販、停業半月餘的五星級酒店、情人節當天僅有幾位外國人進店選購的巧克力商店、一天僅有三四桌客人的知名火鍋店,甚至停車費從曾經1萬元/天降至300元/天的地面停車場……無一不在默默祈禱疫情能早日結束。新年伊始很特殊,特殊的春節,特殊的情人節,各行各業面臨著特殊挑戰。
  • 靠蛇餚開出40家店,如今瀕臨破產,老闆欲哭無淚!
    疫情爆發後,相關部門開始尋找病毒的野味宿主時,王國輝就曾有過不詳的預感。因為相比雞鴨鵝等家禽,蛇給人的印象更接近於「野味」,但他從沒想過事情會發展到如此嚴重的地步。一道「禁野令」,直接讓榕記旗下40多家店停擺了近2個月,至今仍生死未卜。「疫情爆發後,考慮到陸續有顧客取消訂單,一些位置比較偏的門店就提前放假了。
  • 汕頭超53家蘇寧小店將停業!被「封印」的喜茶、海底撈何時開?
    據不完全統計,汕頭蘇寧小店門店超53家。營運2年,高峰期一周開5家汕頭蘇寧小店的擴張力,想必汕頭人都能感受到。2018年2月17日,汕頭首家蘇寧小店正式開業。此後,蘇寧小店在汕頭開啟瘋狂「霸屏」模式,高峰期時曾試過一周之內5家店同時投入運營。(網上數據,僅供參考)從2018年的連點成線,開始向連線成面的目標前進。
  • 餐飲創業,如何給你的餐廳及品牌起一個好名字
    很多人想開餐廳,開餐廳的第一步就是要起一個好的名字。世界營銷管理大師特勞特說,起一個好的名字,至少決定了你的一半生死。可見起名的重要性。 比如周黑鴨,就是一個好名字。周黑鴨從一個小攤位,做到了香港上市公司,老闆周富裕,身價200多億。周黑鴨,一聽就知道老闆肯定姓周,用老闆的姓作名字,代表了這是一個世家,天然就有信任感。黑鴨,意為黑色的鴨子,代表了原生態。 周黑鴨用了與創始人相關的品牌名,很多餐飲品牌,就直接用了創始人的名字。
  • 海底撈開火鍋食材店,火鍋食材風口被引爆,餐飲老闆們蠢蠢欲動
    餐飲新紀元,讓你的餐廳經營更容易!餐飲實戰第一自媒體。導讀餐飲行業有一點跟網際網路行業很像,就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個新的風口,抓住了這個風口,餐飲創業者們就可以賺得盆滿缽滿。從黃燜雞米飯,到重慶小面,到酸菜魚,到串串香火鍋,每隔一段時間風口便會再現,抓住了風口的餐飲老闆們都賺到了大錢。尋找下一個餐飲風口,也成為了很多餐飲老闆們最熱衷於討論的問題,也成為了資本看好餐飲創業公司的關鍵點之一。那麼下一個風口到底在哪裡?目前來看,火鍋食材店很有可能會成為下一個餐飲風口。
  • 遠東百貨天府店宣布下月停業 成都市僅剩1家店
    11月21日,成都商報記者從成都遠東百貨有限公司獲悉,遠東百貨天府店將於12月23日起停止營業。公司發布的新聞稿稱:「市場商業體量供過於求,為進一步提升效益,商場重新規劃,公司經營調整轉型,故遠東百貨天府店決定於2017年12月23日起停止營業。」至此,遠東百貨在成都僅剩騾馬市店一家店鋪。
  • 合肥兩家沃爾瑪今日停業 9家沃爾瑪超市僅剩1家
    本次關閉的勝利路店為沃爾瑪超市2008年進駐合肥的首家門店,馬鞍山路店為最新開設的門店。至此,合肥9家沃爾瑪超市僅剩翡翠路1家門店。沃爾瑪(中國)相關負責人稱,停業是為優化商業布局,暫不確定是否會在合肥開新店。  停業:兩家門店今日同時關閉  4月11日上午,沃爾瑪超市合肥勝利路店和合肥馬鞍山路店同時發布停業公告。
  • 違反疫情防控規定 金寨縣4家店鋪停業整改
    經過檢查,發現以下問題,並要求相關經營單位停業整改。梅山鎮:金寨縣吳露凍貨經營部停業整改責令金寨縣吳露凍貨經營部停業整改,經營地址梅山鎮瑞泰中央城小區內26#樓一層菜市場106號商鋪。該冷鏈食品經營戶所進口的冷鏈食品無索證索票,無追溯碼,違反了「嚴禁無『四證』、無『安徽冷鏈』二維碼的進口冷鏈食品在我縣銷售」的規定,梅山鎮市場監督管理所責令該經營單位停業,要求其整改。
  • 比慘,香港餐飲才是真的慘……
    來源:餐飲老闆內參核心導讀過去一個多月裡,餐飲人手足無措的情緒已經逐漸緩解,受到多地政府政策支持的他們開始以各種方式備戰復工,以期彌補丟失的時間。而最近接連爆出的一則則新聞,卻使大家意識到,處在中國一隅的香港餐飲界幾乎只有「慘」一種基調。
  • 85家日本餐飲品牌將中國首店選在了哪些商場?
    上海小南國先後引入日本DOUTOR咖啡和ORENO餐廳,杭州餐飲大鱷外婆家老闆更花費了2年時間,幾十次地前往東京、大阪等城市尋覓,精挑細選了4大年輕人喜愛的日料潮牌——哺哺拉麵、Katsu敏的炸豬扒、久志惠烤串和炸串、大島屋日本火鍋,構成擷日料集合店並得以進駐杭州銀泰in77和上海興業太古匯。
  • 辣椒放50克還是60克關係到一家餐飲企業的生死|超級觀點
    你某個環節開始用機器人,其他配套的環節都得改,改完以後還要看實際出來的數據是不是真的有提升,這其實屬於餐飲的智能化。但任何新技術的運用都是值得關注的。因為這個時代是一個充滿了變化的時代,好多東西不能用固化的思維去看,我們要擁抱變化,但不盲目行動,先看看別人用得怎麼樣。標準化改造宜早不宜遲我們公司做標準化是從2010年開始,那時我們也只有1、2家店。
  • 餐飲老闆:再不瘋狂就老了!
    但正可謂「危機,危中有機」,這場危機其實也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疫情得到控制,餐飲艱難復甦,賽道再次開啟。如何突圍,危中尋機,轉型升級,這正是一場擁抱年輕人的破局之旅:如今,市場消費主體從「70後、80後」逐漸轉移到「90後、00後」,餐廳到店顧客超過一半以上都是「後浪」們。新餐飲時代,得年輕人者得天下。
  • 強生天貓店停業一個月 說是裝修你信嗎?
    強生天貓店停業一個月 說是裝修你信嗎?根據店鋪發布的公示,在停業期間,店鋪不再銷售任何商品,而停業之前下單的的客戶,旗艦店將在訂單付款後72小時內發貨。而對於停業的原因,旗艦店並沒有給出具體的說明,只聲稱是因為內部調整。    為此,億邦動力網向強生嬰兒的官方微博進行了諮詢,得到的回覆是「店鋪只是在裝修,裝修完畢後會馬上恢復。」
  • 因防疫不力,北京一商場72家餐廳停業2日整改;星巴克又開寵物友好店;餐企紛紛試水「一人食」模式,是長期金礦還是小眾偽需求?
    每日餐飲動態,為您掌握每日餐飲焦點1.因防疫不力,北京一商場72家餐廳停業2日整改!
  • 「房東不籤了,莫法」 在北門大橋站了15年的蓉城老媽閉店停業
    蓉城老媽火鍋起源於1986年,1992年更名為「蓉城老媽」火鍋店,並於三年後正式註冊「蓉城老媽」商標,直到2002年搬遷至現在的解放路二段北門大橋旁邊後,才正式成立成都蓉城老媽實業有限公司。成都商報記者昨日來到北門大橋蓉城老媽火鍋店門口,發現這家火鍋店已經閉店停業,並掛出告示,表示因為租約到期不得不停業。記者昨日撥通了蓉城老媽公司負責人周先生的電話,他表示,「北門店鋪面合約到期,房東一定要收回,只有換地方經營。」
  • 2020上半年全國首店品牌超100家 零售、餐飲業態是主角
    據贏商網不完全統計,2020年上半年全國21個主要城市新開全國首店106家,遍布14座城市,對比2019年上半年,數量減少約20%。   106家首店品牌多家為品牌全球首店、品牌首家線下門店,還有多家品牌新概念店。從業態看,主要是零售及餐飲業態,其中零售佔比五成,餐飲業態佔比近四成,另外文體娛樂業態、兒童親子業態及生活服務業態合計佔比僅一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