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炭紀約處於地質年代兩億八千六百萬至三億六千萬年前,是古生代的第5個紀,開始於距今約3.55億年——2.95億年,延續了6500萬年。
這個地質年代時期,地球上的陸地面積持續增加,氣候溫暖溼潤,森林、沼澤遍布,陸生生物空前發展,石炭紀有一個別稱——「巨蟲時代」。
「巨蟲時代」
石炭紀分為始石炭紀和後石炭紀兩個主要時期,在後石炭紀晚期,脊椎動物的演化實現了飛躍,從此擺脫了對水的依賴,對多樣的生態更加適應,而昆蟲是這一時期突然崛起的一類陸生生物,這與當時繁茂森林的出現密切相關。
雖然兩棲動物佔據著石炭紀的統治地位,但昆蟲是此時期不可忽視的生物種類,昆蟲最早被發現於石炭紀的前一紀泥盆紀,到了石炭紀,昆蟲類生物進一步發展,現在已知的石炭、二疊紀的昆蟲種類就達到了1300多種,石炭紀晚期的昆蟲體型之大也令人稱奇。
以昆蟲類生物中蜻蜓為例,現今的蜻蜓最大個體也只有18釐米長,而石炭紀晚期的某些大個體蜻蜓翅展可達70釐米以上,巨脈蜻蜓是當時一個物種,它的翅展長度可達95釐米。
石炭紀巨型蜻蜓
石炭紀巨型蜻蜓
依靠長長的雙翼,巨脈蜻蜓的飛行時速可達60千米,碩大的體型和極快的飛行速度使巨脈蜻蜓一度成為叢林中的霸主。
試想,當如此之大的蜻蜓在你眼前撲稜撲稜地飛來飛去,你會是什麼樣的心情?
除蜻蜓之外,現在的許多小昆蟲在石炭紀晚期都有龐大的的體型,比如馬陸。
馬陸是一類節肢動物,就是我們俗稱的千足蟲、千腳蟲,現在的馬陸體長大約在10到30釐米之間,超過30釐米的已經算是較大的個體,而石炭紀的巨型馬陸體長可達3米,並且身材高大,想想就讓人毛骨悚然。
現在的馬陸
石炭紀巨型馬陸
現在的很多人見到馬陸等多足節支動物就會產生不適感(包括筆者),如果一個長達三米的「」蟲長馬大」巨型馬陸出現在現代人面前,那畫面,簡直不敢想像。
此外,如人頭般大小的巨型蜘蛛也是這時期巨蟲的代表,筆者就不在此一一例舉了。
3.06億年前,石炭紀晚期,煤炭導致的生物大滅絕開始了。
由於石炭紀是地表植物繁盛的代表時期,一億年以來,地球陸地完全被森林覆蓋,如此之多的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這使得此時期大氣含氧量達到了百分之35,昆蟲呼吸著含氧量巨大的空氣,形成了巨大的體型。
枯枝在地表形成了一層厚達30米的煤炭並遍布全球,當時,地幔巖漿活動劇烈,產生的高溫穿過巖層直達煤炭層,煤炭開始燃燒,直至火苗竄到地面,之後越來越多的火苗出現了,附近森林一片火海,巨蟲們的噩夢來臨了。
由於極高的大氣含氧量,燃燒的樹木迅速擴散到了幾百公裡以外,叢林中的動物大多數被燒死,巨脈蜻蜓雖然能飛行,但它們的卵不能,而且它們不能一直飛行……
十年後,大火仍在繼續,30年後,可燃物燒盡,空氣中到處都是有毒物質,千年後,有毒物質仍在繼續揮發,此時地球上的光源只有正常情況下的一半萬年之後,有毒物質終於停止揮發,但地表一半的生物已經沒有了生命跡象。
石炭紀末生物大滅絕
在這場災難中,兩棲動物受到重創,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的直系祖先原蜥得到了存活並發展壯大,演化出了許多不同的物種,成為這次災難最大的受益者,但節肢動物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巨脈蜻蜓、巨馬陸、巨蜚蠊、巨獨角仙等動物都滅絕了,「巨蟲時代」在石炭紀末的這場災難中宣告結束……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