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不好,你還是別出國吧」──謝謝說這種話的「貴人」們

2021-01-16 益通留學

以前在英國的時侯,常常會在如「英國打工度假」等網路討論版上,看到一種類型的貼文──發文者由於對自己的英文能力沒有自信,於是詢問版上前輩的意見:「是否應該要放棄前往英國?」或是「英文不好,能在國外生存嗎?」

而這樣的貼文,也常常會收到江湖上前輩們正、反兩面的建議。正面的建議,會鼓勵那位還未踏出新手村(中國)、窩在電腦前擔心自己「一見老外就昏倒」的病症,該如何一步步透過心理建設克服,並分享自己的經歷;而反面的建議,通常就有一點「下猛藥」的感覺,最後經常變成:「如果覺得自己沒準備好,或成天擔心英文能力不好,就不要浪費一張籤證的機會,讓真正想去英國的人利用這個機會。」

但我想不管是哪一種建議,其實多數前輩們想表達的出發點都是:「英文好不好,其實並不是真正的問題關鍵所在。」

針對上述的這些問題和現象,我也想要來分享一下自己學習英文的經驗──但我想要強調的,不是語言鑑定考試分數的高低,而是不自我設限的人生態度。

在進入正文前,想先推薦大家看看一部印度電影《救救菜英文》,其中有段劇情是,當女主角去申請美國籤證的時侯,因為英文很不好,因此被移民官不客氣地詢問:「既然你不會英文,那你為什麼還要去美國?」

結果她旁邊的印度同事回他:「就像是你不會印地語(Hindī),你還是來到印度一樣。」

學生時期的英文學習之路:從「喜歡」到變成「恐懼」

言歸正傳,以下就來分享我自己從「菜英文」到闖蕩英美的學習之路:

小時候,我大概和許多典型中國中產家庭的孩子一樣,在父母的要求下,要學習許多才藝。記得很小時,就有一位叫 Steve 的美語老師在教我英文。直到家中狀況出現一些改變後才停止。

但從小學習雙語,英語能力就必然比較好嗎?我認為這個問題並沒有一定的答案,關鍵還是在於「學習環境」: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自己,因為很喜歡和英語幼教班上的小朋友們玩在一起,因此自然而然地使用剛學到的英語彼此溝通,也覺得這新語言很有趣。因為「興趣」和「喜歡」,所以當時的我很喜歡學英文、更不覺得學英文有什麼「可怕」的,就像是在家裡跟長輩說老家話一樣。

我想說的是,有沒有「從小補英文」並非重點,有沒有「自發性」,才是真正能夠把語言學好的關鍵。

如果你不相信我所說的,就請接著看看我進入升學體系後的故事吧──幼時就有學習英文經驗的我,卻反而自中學時代開始,英文變得「奇爛無比」:

升上中學後,學習不再是因為「喜歡」、「有興趣」,而成了一種升學手段,甚至成為一堆「衡量自己未來前途」的數字。當時記得班上有位英文老師,因為我剛轉到資優班,她並不知道我是第一天報到,就叫我上臺去考試、跟另一位同學競爭,「看看你們誰能背出最多動詞的三態變化。」

當下我腦袋一片空白。但那時侯就是乖學生,不知道怎麼跟老師反應自己是第一天報到、「不懂這裡的規矩」;同學不認識我,也沒幫我說話。結果因為我不知道「為何要背出單字的三態變化?不是要看說的是什麼時候嗎?」而無法憑空寫出任何變化,老師就當眾羞辱我,還叫我到後面罰站一整節課。

當時的我,一邊哭,一邊覺得很委屈,自此就種下了對英文恐懼的種子。此後很長一段時間,看到英文課本就覺得壓力重重,為考試、為排名而讀的英文,變成我避之唯恐不及的科目,成績也因而一落千丈。

高中畢業以後,我因為想去英國進修,學習我自己喜歡的科目。去參加過一次雅思考試:口試的老師是一個德國人,他問了一些很簡單的問題,我只知道自己說了老半天,考試官仍然一臉茫然地看著我,根本聽不懂我說的話。最後就充滿挫折,默默地閉上了嘴走出了考試室。

但自從這次挫折之後,我卻不斷地快速進步,之後我更在英國留學的過程中交了許多的外國友人,直到現在我回國了,跟他們都一直保持聯繫。

你可能會好奇,我後來是怎麼把英文練好的呢?以下分享我在這段時間的自我學習方法,和同樣重要的「心理準備」:

正確的心態與正確的學習方式、同樣重要

1. 每天不管是不是全聽得懂,我一定會聽 ICRT 或 BBC。不是要「一秒變成外國人」,而是要讓自己去習慣「外國人講英文的速度」。因為其實我們可能都懂單詞,只是他們講話很快,或是因各地腔調、口音的不同而「跟不上」。習慣中文語調和語速的我們,當然也要去習慣英文的速度和語調。

2. 每天背新的單字。單字量不夠,雖然仍常可以用別詞語去解釋自己想表達的意思,但有時侯能說出較精準、較難的單字,感覺就很厲害,也能讓自己有學習上的成就感。

3. 交外國朋友。我在國外有許多外國朋友,這幾年也一直保持著聯絡。也成為了彼此的精神支柱,他們也知道我無數的秘密哈哈哈。

4. 不要怕犯錯,因為說錯才會知道自己哪裡還可以再進步。而且,會因此嘲笑你的,通常絕不會是以英文母語的人。因為真正的「英語人士」,知道你是外國人,大多會很鼓勵和耐心去聽你想說什麼;在我的學習路程中,會嘲笑我「怎麼英文發音這麼爛」、「這個都會錯?還是別講英文了吧」的,全部都是同樣在學英文、自己程度恐怕也不怎麼樣的人。

所以,若被人嘲笑英文不好,這時你真的可以好好反白眼一下,畢竟英文能力可以進步,但動不動靠瞧不起人支撐自尊的人,是很難長大的。

5. 無論老師、同學、親友或老闆同事,不要讓任何別人告訴你能不能,只有你自己能夠決定。

6. 儘量找機會,把自己放到全英語的環境。不管在哪裡,幾乎全世界都有華人,一如全世界幾乎到哪裡都有英語母語的人。找到這些人,跟他們多相處,一邊成長,一邊交換語言。 (當然,也要慎選朋友,學習保護自己)

7. 放下自尊心。自尊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恥下問,問就對了!

8. 要記得中國經濟起飛的那段期間,很多不會說英文的企業家,還是可以跟全世界做生意──英文就算不好,也不代表你人生的失敗,而是代表你「還有很多的空間進步」。

9. 去打工度假吧,用自己的力量養活自己,並且多看看這個世界。我有一個 18 歲就到英國的朋友,英文一開始很不行,但兩年過去後,不僅找到夢想中的工作,也在歐洲到處旅行,最後漸漸地找到自己人生中的興趣。多點人生中不同的歷練,總是好的。

10. 聽音樂學英文,從現在開始學英文。不要再說「明天開始」,因為明天永遠不會開始。

對於冷言冷語的他人,請把他們當「貴人」

希望上面的一些經歷和方式,多少對你有些用處。

現在的我,也正在克服劇本和背臺詞,跟外國演員對戲的種種困難。但克服了這種障礙,自己心裡的成就感,是別人給不了的。

至於對那些對你說著:「喔,我知道你的英文程度了」、「英文不行,你還是待在臺灣吧」等等話語的人,我想你可以跟我一樣,把他們當成自己英語學習路上的「貴人」,時時心存感激。

因為他們也是你我學習英語的動力之一。若沒有他們的「激勵」、「刺激」,我們又怎能克服自己難免不時萌生的惰性,持續努力地學習進步呢?

「救救菜英文?」

不對,我自豪於我的「菜英文」──因為我有動機把它變得更好,有更多空間讓我成長與進步。

相關焦點

  • 辦公室實用句型「加班」、「請假」、「代班」、「出差」英文如何...
    打工、實習難免需要「請假」、找人「代班」對上班族來說「加班」更是常態偶爾還需要「出差」想去海外實習或到外商公司上班的朋友們,這些工作上超級實用的英文不能不會啊!我們很常聽到「你能不能 cover 我?」,但這樣的用法在英文是錯誤的哦!A: Could you cover for me this afternoon? I have my hands all full and I need to pick up the kids.A: 你可以幫我代今天下午的班嗎?我的工作行程全滿,而且要去接小孩。
  • 「全世界的青蛙們,聯合起來」:紀念班納迪克.安德森
    而他點了火之後,也再度不自覺地把打火機放進「他自己」的口袋。那一天,是他的lucky day,我的背包裡居然藏了五個打火機,因此我扮演了五次「良家子弟」。直到第六次他又問我借火,我只好說:抱歉,我身上「已經」沒有打火機了,但「也許你的口袋裡面有」。沒想到大師竟然站起來,跟我說:你等一下,我馬上回來。過了一陣子,他得意洋洋地回到座位,拿出三個打火機,而且很慷慨地「分了一個給我」。
  • 快改掉這15個最常犯的「中式英文」錯誤
    身為母語非英語的我們,從小學英文時,幾乎都是「用中文學英文」,例如「有」就是「have」、「永遠」就是「forever」,單詞是沒有錯,但是在表達成句子時,常常就會犯下直接以中文翻譯成英文的「Chinglish 中式英文」,Chinglish不但不是英文,也會讓外國人聽得一頭霧水。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15個常見的Chinglish!1.
  • 嘴上說「要自殺」,心裡想「救救我」?這種論調讓人不自在!
    之前寫過一篇文章,分析了為什麼有人偏偏要跟你透露想自殺的心思。那麼,在別人透露了想自殺的心思後,你應該怎樣理解呢?對此,有一種觀點認為,別人透露想自殺的心思,是在傳遞「救救我」的信號。我目測了一次,這種觀點的接受度還挺高。很顯然,這是一個美麗的誤會。我覺得有必要,就此問題說一說。1.
  • 日語中的「何」讀「なん」還是「なに」?
    一定語境下,「なに」還可以表示感到驚訝或不解。日語中「何」的訓讀有兩種發音,除了以上提到的「なに」之外還有「なん」。那麼你知道「何」在什麼情況下讀「なに」,又在什麼情況下讀「なん」嗎?首先給大家看一看三個帶有「何」的例句,大家可以猜一猜每句中「何」的發音。
  • 「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美國精神
    一部以娛樂為首的商業動作電影,尤其是這種大量傾巢而出足以自成一型的超級英雄電影,該期待的是什麼?還是只能期待什麼?回想娛樂的大眾原則,無非就是幾項單純的要素:符合片情的劇情邏輯,流暢的節奏,好看的動作戲與驚人的特效,鮮明有魅力的角色性格,分配合理的戲份(對Marvel這種群體電影來說),達到足夠的視覺與心靈刺激,最後再導向一個心滿意足的結局。
  • 日劇常說的「一期一會」是什麼意思?日本常見四字熟語《數字篇》
    日文的「四字熟語よじじゅくご」類似我們說的「成語」,是由四個漢字所組成。「四字熟語」典故多出自文學經典、神話傳說,也有許多說法是約定俗成。再廣義一點,其實只要把四個漢字排在一起,能夠組成出意義的話,就能被說成是四字熟語啦。
  • 「上班族」的英文是?用英文聊坐辦公室的優缺點
    職場英文整天坐在辦公室,覺得好膩哦但其實當個上班族也有不少好處上班族的英文怎麼說呢?一起來用英文聊聊當上班族的好處吧!office worker / desk jockey (n.) 上班族office 意指「辦公室」,office worker 指的即是「在辦公室上班的人;上班族」。
  • 別再說 I am high,「我好嗨」的英文怎麼說?
    這裡也是一樣的,如果你說 I am exciting.,會變成「我是一個令人感到興奮的人」,聽起來是不是怪怪的!所以要記得表達自己的心情的時候,一定要用 -ed, 所以這邊要說 I’m excited! 才是對的。但如果你要形容一個東西,像是雲霄飛車、遊戲、或是夏令營令你感到興奮期待的話,就可以用 exciting。
  • 「你融化了我的心」英文怎麼說?
    我一直都不覺得自己是個雪人,但就在剛才,你讓我的心融化了。天啊!聽到有人說這句話,小編的心也要融化了(少女尖叫)!但你知道這句話到底浪漫在哪嗎?這句話之所以能把你撩的不要不要的秘訣就在於「翻玩老情話」。melt 在這句話中是動詞,表示「融化」,因此 make one’s heart melt 意思就是「讓某人的心融化」。
  • 你在「動森」裡遇到的那些「醜動物」,後來怎麼樣了?
    類似的討論在遊戲上線初就引發了玩家們激烈的討論,有玩家認為無論做出什麼樣的選擇都是自己的自由,即便是在現實中,大家也有權利選擇自己和誰成為朋友,因此完全沒有必要動不動就上升到「道德」的層面;另一方面,也有玩家覺得那些「醜動物」固然不討喜,但大可好好相處一段時間之後再做定論,你會慢慢發現「醜動物」也有特別美好的那些閃光點,繼而也會發現自己內心柔軟的一面。
  • ...五神傳說》一本討論信仰、信念與「中年危機」的奇幻作品
    做為一個不信教的人,我一開始接觸西方奇幻文學作品時,常會在閱讀過程中有種不可言說的違合感。那並非因為我對西方中世紀架構下的奇幻想像無法適應,而是在我的想像中,歐美人士不論虔誠與否,總是信仰上帝的──這點從英文裡各種以上帝之名創造出的感嘆詞就可以察覺;但在古典奇幻(High fantasy)的框架下,故事裡的世界通常都會有現實不存在的「眾神」與「宗教」、「信仰」。
  • 你不可不知的日本北海道──少數民族「愛努文化」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日本是一個單一的民族,但其實這個國家也擁有特別的少數民族──沒錯!就是「愛努族」!據資料記載,在北海道最先居住的是一個叫愛努族的民族,他們有自己獨特的語言和文化,曾對北海道有著一定的影響。像是札幌、小樽、釧路這些我們熟知的地名,原來也是來源於愛努語。
  • 別再糾結「選愛情」還是「選麵包」,有件事情更重要
    「麵包誠可貴,愛情價更高」。然而世間卻有沈重的警醒之言,一巴掌打向陶醉愛情中的人…未經生活洗鍊,或初嘗愛情滋味的人,往往相信「麵包誠可貴,愛情價更高」。然而世間卻有沈重的警醒之言,一巴掌打向陶醉愛情中的人——沒有麵包,愛情終久會消失。
  • 「such」秒懂 like/such as/as such 的英文用法跟中文意思!
    such的中文意思是指「如此、這麼…」的意思,such的用法很多變,比方說such as跟as such…等等,其中such as 的英文用法跟like很像。下面列舉出such/like/such as/as such的英文用法、英文例句跟中文意思,趕快學起來吧!1.such 如此,這麼such 的中文意思是指「如此,這麼」的意思。
  • 「心理學」朋友的邀約不想赴約?教你7大方法,委婉拒絕邀請
    這時候你沒有明確回答「去」還是「不去」。而你的表現是:①沉默了幾秒(或十幾秒)。②說「先讓我考慮一下,我看看我的行程表」。③「我不知道我那天有沒有空,需要到那天才知道」。等等,類似的行為。那麼,從心理學角度看,對方已經明白你是在下意識地拒絕了,下次再約你的時候,他就會猶豫是否再約你。
  • 「作伴兒」英文怎麼說? 養狗的最美時光...「英語脫口SHOW」
    「cat person」是喵星人? 可愛的表達Get一波...你的狗狗什麼品種,「品種」英文怎麼說?養寵必備...「健身房」英文是什麼house? 來減肥健身了解一下!100天跟著「老友記」輕鬆開口說英語!
  • 「格萊普尼爾」迎來最終話!「我是蜘蛛,怎麼了?」延期至1月!
    漫畫「姐姐來了」完結 單行本最終卷7月發售由安西理晃創作的漫畫「姐姐來了」在竹書房的「漫畫Live」8月號上迎來了最終回。單行本最終卷15卷將於7月28日發售。「姐姐來了」講述了溺愛著弟弟的姐姐一香和被溺愛著的少年水原朋也等人的喜劇故事。本作從2010年開始連載,在2014年的時候被TV動畫化播出。
  • iPadOS 14「隨手寫」,讓 Apple Pencil 代替你的手指
    看起來體驗就很糟糕吧!別急,iPadOS 14 帶來了「隨手寫」,幫你解決這個問題。什麼是 iPadOS 14「隨手寫」?「隨手寫」目前支持中文、英文,和中英混合輸入,你不需要切換語言即可將中文、英文一起寫,力圖實現紙上書寫相同的體驗。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隨手寫」目前也僅支持中英,其他語言可能還在路上。準確率怎麼樣?
  • 「大內密談」:一個有「溫度」的電臺是怎樣煉成的
    在節目的內容上,「大內密談」很多節目的主題都是臨時決定的,不會刻意地去根據當下的熱點和聽眾的要求去做節目。相徵告訴「極客公園」,之前很長一段時間「大內密談」都是「今天沒有節目了」、「那好,來錄一期吧」這種狀態,至於什麼時候錄、錄什麼,在面對麥克風之前,主播們自己完全不知道。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所以「大內密談」一直是大家兼職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