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我們農村的朋友來說,老一輩的人們很多把死看得比生更加重要,曾經蜂部落小編關注過很多農村的喪事,也觀看過很多老人對喪事的看法。說實話,對於在棺材外面的老人來說,或許某一天,躺在裡面的人就是自己了,每每想到這裡,難免感覺有點悲涼。
很多老人卻不這麼看,就我們村裡的很多老人,上了大約60歲就會給自己準備棺木,一般都放在老式房子的堂屋裡面。農村老人大多沒有文化,社交也很單一,但是蜂部落小編曾經關注過很多老人,很多並不在乎他們在最後的時光活得怎麼樣,反而更關注三個問題:
一是有沒有一口像樣的棺木,與其他老人準備的相比不能太小;
二是死後有沒有子女在身邊,也就是有子女養老送終;
三是死後有沒有一大群子孫後代最好能把整個村子圍繞起來,在我們當地舉辦法事的時候有這麼一個儀式,叫做「救苦」,大致就是死者的後代圍著棺木轉,具體啥意思並不知道,但是這是很多老人覺得死而無憾的一個場景。
當然,這樣的想法對於我們這一代的人來說,反而沒有多少人在乎這些,我們在乎的是,自己過得好不好,至於子女,蜂部落小編的觀點是,給他們提供力所能力的教育,至於他們過成什麼樣,那已經不是我們長輩可以左右的問題。
往大了說,這裡面有著生物繁衍後代的本能,其實農村老人說人死後有很多的子女參與自己的葬禮就死而無憾,無非希望自己能夠兒孫滿堂。一說到繁衍的本能,說人可能一時間還有點不那麼確切,畢竟人是高等動物,但是植物和其他的低等動物,我們就可以直接說是為了繁衍了。
對於動物來說,我們都可以看到很多的回饋模式,比如人類的中的養兒防老、動物中的烏鴉反哺等等,繁殖下一代除了延續基因之外,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可以老有所終,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種觀點似乎有不太確切,因為在社會化的群居昆蟲中,很多昆蟲的確太會算帳,其中蜜蜂就是很會算帳的一種昆蟲。
提到蜜蜂,我們很多朋友都見過蜂群,在一個蜂群中我們可以看到蜂王、雄蜂、工蜂三種蜜蜂,但是這三者之前的關係又極為複雜,其中以工蜂作為一個蜂群的主體,蜜蜂的生殖方式很特別,是以一隻母蜂對應多隻雄蜂的生殖方式,工蜂則是放棄了生殖權利的雌性蜜蜂,所以整個蜂群裡面的事情,幾乎都是工蜂在做,雄蜂和蜂王的任務,就是繁衍,這也註定了工蜂需要成為一個發蜂群中的主體,同時掌握了整個蜂群中的每個個體的生死大權。
蜂王的死亡
蜜蜂的世界是殘酷的,蜂王在蜂群中的唯一作用就是產卵,雖然說蜂王的死亡有點悲涼,但是如果把這種死亡方式當成是一種「習俗」,也算是老有所終了,就像咱們人類的葬禮一樣,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習俗。
對於蜂王來說,自然死亡的蜂王,並不會遭受工蜂的屠殺、也不會遭受工蜂的驅逐,簡單說就是本群的工蜂,不會對本群的蜂王痛下殺手,哪怕這隻蜂王已經沒用,最多就是不管。
就像正常交替的蜂王一樣,最終被交替的蜂王產下一隻新王,這隻新王正常產卵以後,新老蜂王會在一個蜂群中生活一段時間,直到老的一隻蜂王感覺身體不行的時候,它自己離開蜂窩,到野外的角落裡面慢慢死去,或者死在蜂群裡面,被工蜂拖走,不管是哪種死亡方式,都有點悲涼,至少不像人類一樣有著幾天道場、還有子女哭個昏天暗地,在蜜蜂的世界,一隻交替的老王悄然離開,到蜂場的角落裡等待死亡的時候,蜂群並不會發生什麼特殊現象。
雄蜂的死亡
對於雄蜂來說,雄蜂其實說白了就是給蜂群提供雄性基因的,因為雄蜂不會採蜜,不會哺育幼蟲,食量大,如果不是為了讓蜂王可以產下受精卵,雄蜂在蜂群中有害無益。
蜜蜂的交配是蜂王短時間與多隻雄蜂交配,存儲足夠的精子供給終身使用的方式,這就註定了一旦蜂王交配完成,這個蜂群中就沒有一隻雄蜂的必要,所以在蜂群中的雄蜂,只要蜂王交配完成,雄蜂的日子並不好過,比如冬季之前,雄蜂會被工蜂驅逐,如果雄蜂不接受驅逐,就會被工蜂集體屠殺在蜂窩裡面,然後拖出巢門,在蜂群中缺蜜的時候也是一樣。
雖然雄蜂在蜂群中的用處不大,但是從一個家族體系的角度來說,雄蜂畢竟佔據了「父親」的這個角色。相比而言我們可以發現,雖然蜂王死亡的時候也很悲涼,但是畢竟是不會遭受屠殺的,而且蜂王在產卵的時候,不說吃的是工蜂現成分泌的蜂王漿,就說拉出來的工蜂也會馬上吃掉,可以說是吃喝拉撒全讓工蜂照顧好了,的確有一個「母親」的樣子,雖然看起來很幸苦,但是有哪個母親是不幸苦的呢?況且和野外的採集蜂和偵察蜂相比較,蜂王的危險程度並不是很高。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工蜂偏向於照顧親近蜂王呢?其實我們真的從血緣上來看待這個問題,我們還真能找到一些貓膩。
工蜂與蜂王的關係要比與雄蜂的關係更加親近
這話一出,可能很多朋友不理解,同是「父母」,為什麼工蜂與蜂王的關係會比與雄蜂的關係更加親近?這裡很多朋友忽略了蜜蜂這個複雜的家族血緣關係。
首先是雄蜂是由未受精卵發育而來的,也就是說,雄蜂屬於無父之子。蜂王和工蜂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的,僅僅是因為食物和巢房的不同,導致同樣是受精卵發育而成,最後卻出現了工蜂和蜂王的差別。
對於蜂群中的工蜂來說,它們與蜂王之間存在兩種關係。
①與蜂王是姐妹關係:這批蜜蜂的數量不多,因為工蜂的壽命一般不會超過一年,但是蜂王的壽命是幾年的時間,所以說蜂群中有一段時間存在一部分工蜂,它們與蜂王的關係是姐妹關係,這批工蜂就是在蜂王培育時蜂群中的幼蟲以及蜂卵。
由於蜂王是和工蜂都是受精卵發育而來,所以工蜂和蜂王之間,至少是同母關係,如果它們的父本基因來自同一隻雄蜂,則他們之間就是同父同母關係,這比只有母親的雄蜂來說,關係是更加親切的,哪怕是同母異父,其實這些工蜂與蜂王的關係,最少也與雄蜂同等,從血緣關係上來看,工蜂與蜂王的確是更加親近的。
②蜂王的後代
如果是蜂王的後代,則這些工蜂不但含有蜂王的基因,還擁有另外一隻雄蜂的基因,就就導致蜂群中其實出現了很多的亞家族,比如一隻雄蜂的精子繁殖的雄蜂,它們的關係是同父同母,而其他的關係也是同母異父,從蜜蜂的社會化分工來說,蜜蜂的社會化分工無非就是想要讓自己的基因得到延續,而蜂王是蜂群中可以替代這些放棄了生殖權限的工蜂們延續基因的最親繁殖者,這些工蜂只有照顧好了它,它們才不會枉費放棄生殖權限甘願做苦力,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工蜂與蜂王之間可以很容易的形成群體,但是雄蜂與蜂王、工蜂與雄蜂,想要形成群體都很困難。
蜂部落小編認為在蜜蜂的世界中,雖然說工蜂與蜂王之間的血緣關係比與雄蜂的血緣關係更近是一個事實,但是在工蜂對待雄蜂與蜂王的不同方式上,蜂部落小編認為還是與種群能夠生存下去有關,畢竟沒有了蜂王,蜂群會毀滅,但是一個有著產卵王的蜂群中,沒有了雄蜂卻不會有任何影響,蜜蜂想要在自然界中生存,與其他動物競爭,食物的來源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對於食物,蜜蜂是非常珍惜的,而有王群中雄蜂的存在,正好破壞了這一規律。
對此你這麼看呢?歡迎下方分享您的看法,喜歡,別忘了點擊關注,我們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