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女孩》該如何擺脫討好型人格

2021-01-11 逍遙學理財

大家最近追的《聽見她說》完美收官,正片《完美女孩》上線,萬千人寵愛的楊冪替女性發聲。此時,NOVO300080的討好型人格是否讓你捫心自問?如何才能擺脫討好型人格?

一、勇敢,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可以通過每天對著鏡子一邊練習微笑,一邊說「hi」,堅信自己是最美麗的,逐漸培養自己的自信心。在面對人群的時候,微笑表達自己的想法,勇敢踏出第一步。即使對方進行辯駁,自己也要微笑傾聽之後,說出自己的想法,不要默默承受。

二、嘗試麻煩別人。改變怕打擾別人,也怕別人打擾自己的想法。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在打擾與被打擾之間建立的,一來二去,自自然然就有了聯繫。

三、學會拒絕,守住底線。在很多時候,討好型人格的人們礙於情面,總是擔心一旦自己拒絕了對方,自己便會失去友誼。其實不是的。他人提出的過分要求或者自己辦不到的,自己適時拒絕了對方,更有利於他人儘快解決問題,並不會影響你們之間的情誼。

四、不蠻橫,以理據爭。不迎合他人,也不蠻橫,站在道理這一方,有頭腦地去分析事物,對待他人觀點不盲目,但與人為善。

相關焦點

  • 你是討好型人格嗎#引發全民熱議 小夥吐槽:我的女友是典型討好型人格
    國內首部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之《完美女孩》剛一播放完,熱搜就出現了相關話題#你是討好型人格嗎#,網友們表示,在楊冪飾演的機器人小愛身上,看到了很多討好型人格的人群的影子。蔣佑傑說,自己和女友戀愛了近一年,隨著彼此越了解,他越是被女友的「討好型人格」所困擾。 蔣佑傑說,婧婧的「討好型人格」往往不對自己最親近的人,比如自己和家人,而是對朋友、同事、同學等。 蔣佑傑說,婧婧在江北一家新媒體公司從事網絡編輯工作,有時候同事為了早下班,說幾句好話,就把多餘的工作丟給婧婧,而婧婧會欣然接受並完成。
  • 總是退讓,迎合、討好別人…… 你是討好型人格嗎
    都市熱報消息,國內首部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之《完美女孩》剛一播放完,熱搜就出現了相關話題#你是討好型人格嗎#,網友們表示,在楊冪飾演的機器人小愛身上,看到了很多討好型人格的人群的影子。
  • 《三十而已》鍾曉芹:「討好型人格」怎樣活得不憋屈
    電視劇《三十而已》火了,三個女主角演繹了都市女性的成長與覺醒的故事,相較於學霸型的「全能」主婦顧佳和努力拼命要在大城市站住腳的「櫃姐」漫妮,我更想聊一聊每天樂呵呵,永遠不會說「不」的平凡女孩鍾曉芹。01具有討好型人格的人除了「不會拒絕」之外,還有哪些特質呢?沒有主見遇事沒主意,喜歡問別人,不知道該怎麼辦。鍾曉芹懷孕了,要不要這個孩子的決定要聽老公的,即使她很想要這個孩子,卻還是跟著陳嶼去打胎。
  • 討好型"人格要注意了
    討好型"人格的你要注意了 此前,青年作家蔣方舟在一檔節目中分享了自己之前存在的一種心態:她害怕與人產生衝突、矛盾,在任何關係中,都始終不敢也不會表達自己的真實情緒,害怕令其他人不高興;同時,她又期待獲得他人的認可,前所未有地放大「被人喜歡」這個需求。蔣方舟的這段分享,令「討好型人格」引發熱議。那麼,討好型人格的成因是什麼?應該如何克服討好型人格呢?
  • 日劇《風平浪靜的閒暇》告訴你:擺脫討好型人格,只需要這兩個字
    文|若杉01討好今夏最火的日劇,莫過於《風平浪靜的閒暇》。剛剛播出四集,豆瓣評分就到了9.4分。故事的主角叫大島凪(zhǐ),是一個28歲的姑娘,典型的「空氣順從者」, 也就是我們常常說到的討好型人格。最突出的能力是根據周圍的氛圍迅速做出反應,不管自己開不開心,都保證周圍氣氛和諧。
  • 討好型人格適合做什麼工作?
    當個人的人格特徵、興趣與職業相符時,可以調動員工的工作熱情和激發其潛力,提高員工的工作滿意度。這就是人格—職業匹配理論。那「討好型人格」適合什麼工作呢?其實「討好型人格」並不是人格障礙,而是一種行為模式。討好型人格的特點是不懂拒絕、迎合他人、不敢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問題主要表現在人際方面。
  • 愛情心理學:如何告別「討好型人格」,你最應該學會這三步!
    所以我一直以來就有一種心理,就是什麼事都必須要做好,而且我還發覺自己好像有討好型人格。說到感情問題,我大二的時候談過一個男朋友,認識不久就在一起了,當時我對兩性關係一竅不通,對異性真的是不了解。可能是這些原因,也因為我們互相愛得不深,所以談了幾個月就分手了。
  • 不顧自己討好別人,孩子形成「討好型人格」,離不開這幾個原因
    像這位母親所說的孩子,就是典型的「討好型人格」的一種表現,不少父母都在為自己家孩子這種不顧自己討好別人的行為發愁,下面這篇文章將從根源分析寶寶的「討好型人格」,並且給你解決的方法。
  • 趙志勇《隱秘》撕開討好型人格的遮羞布
    《隱秘而偉大》通過幾條人物的命運線,把劇情體面地撐了起來,牛俊峰扮演的趙志勇警官,完美演繹了討好型人格是如何遭人嫌棄,又讓人同情。他是個可憐人,母親獨自撫養長大的辛苦牢牢刻在腦海裡,是恩情,讓他壞得不徹底。
  • 楊冪揭露女性被物化血淋淋的現實:大家都叫我完美女孩
    她們明明可以擁有更廣闊的天地,卻只能被迫成為討好別人的工具。在廚房做菜的小愛,多麼像每一個被困在家中的全職媽媽啊。她們也曾在職場中意氣風發,但後來,她們只能圍著桌邊灶臺,照顧家庭。在她們眼中,最重要的是丈夫、孩子、父母,唯獨沒有自己。我刷微博的時候,看到「你是討好型人格麼」的話題引發了幾萬人的討論。
  • 如何挽回完美型人格的伴侶?
    這個it男其實就是典型的完美型人格伴侶,他們因為性格的某些極端性,很容易在親密關係中因為某些原因與對方分手,或者長時間給伴侶壓力而成為被分手的一方。完美型伴侶在分手後往往態度會非常冷淡,甚至會讓你懷疑他到底有沒有愛過你,而他這樣的態度,其實就是因為他已經在心裡認定你並不適合他,那麼讓他繼續在你身上花費時間對他來說就是比較痛苦的事情。
  • 討好型人格的三種表現
    01在他人利益面前,會放甚至會忽略自己的需求具有討好型人格的人一般不個性,在人群中往往也不具備感染力,因為他們會顧忌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從而放棄展示的會。03別人對自己有一點好,他們恨不得把全部的好都給他討好型人格的人喜歡和別人坦露心聲,而且是毫不猶豫的分享。前提是這個人對他表現出了一點點的好意,他就表現出以身相許的架勢,甚至會把對方當作是自己的摯友來相待,以至於身邊特別要好的朋友很少。
  • 完美型人格的女性,如何改變親密關係?
    那麼宸哥給我這個朋友的答案是,你的男朋友是典型的完美型人格伴侶。我這個朋友三臉懵逼的問我:我男朋友也不完美啊,在我看來他有好多缺點。哈哈,可能到這大家心裡也會有這樣的疑問,但是我告訴大家這是你們的錯誤認知。所謂的完美型,不是你們認知裡的什麼沒缺點啊之類的。
  • 父母無意識的兩句話,容易讓孩子形成「討好型人格」,膽小自卑
    父母無意識的兩句話,容易讓孩子形成「討好型人格」,膽小且自卑什麼是討好型人格?顧名思義,討好型人格,就是喜歡討好別人,這樣的人格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自卑,不敢表現自己我們人身上都有能量存在的,如果這個人的能量比較強,那肯定是願意發光發熱,它會影響身邊的人。
  • 討好型人格,你需要找回的是你的攻擊性|談溫尼科特的攻擊性理論
    其實,這就是我們對攻擊性的誤解,在本文,我將結合精神分析大師溫尼科特關於原始攻擊性的理論,探討討好型人格如何釋放自己的攻擊性,找回屬於自己的原始感受和生命力。一、溫尼科特:攻擊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性力量溫尼科特是後弗洛伊德時代最有影響力的精神分析學家之一,他有關於攻擊性的理論在前者的基礎上既有傳承,更有革新。
  • 太在意別人,太委屈自己,討好型人格的人,到底活得多卑微
    討好型人格的人,到底活得多卑微很多人在生活中都面臨這樣一個困境,太在意別人,太委屈自己。做任何事情,都是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寧願自己吃虧,也不會讓別人利益受損;哪怕別人傷害了自己,也不敢說出真實感受;太在乎外界的評價,為了迎合別人,硬著頭皮做不想做的事,說違心的話……這種總是活在委屈中的人,正是「討好型人格」。
  • 《如果,愛》討好型人格到底做錯了什麼
    「對不起,真的不好意思」、「我沒事,不用考慮我」、「你說的沒錯,按你的意思來吧」,在工作和生活中,很多人為了不得罪別人,選擇一味地討好,沒有自己的主見。在《如果,愛》播出的幾集中,萬嘉玲(張栢芝飾)表現出的就屬於討好型人格。
  • 討好型人格什麼都好,就是對自己不好
    只有你自己知道,討好型人格,給生活增添了多少不必要的煩惱。更可怕的是,行為上越是討好,結果卻越是不討好。姜文導演,在我們眼裡很優秀吧,可是他也曾是一個長期討好者:當他被人問道:你的人生有失敗的事情嗎?姜文坦言:有啊,跟我媽的關係,我不知道怎麼讓她高興。
  • 《不完美的她》:以「迴避依戀型人格」角度,解讀林緒之孤僻性格
    這是因為她的「迴避依戀型人格」在作怪。在童年成長過程中,家庭不健全的林緒之,沒有得到父母給予的依戀滿足,甚至還慘遭遺棄,痛苦的童年給她留下了心理陰影,使得她對親密關係產生了畏懼感。出於自我保護,林緒之乾脆放棄依賴身邊人,拒絕與他人親密接觸,以此避免再次被傷害。今天本文將以《不完美的她》為例,探討「迴避依戀型人格」在林緒之身上的體現,以此來解讀她性格背後的現實內涵。
  • 那些不討好婚姻的女人,如今都過得怎麼樣了?活得真爽!建議學習
    最近,在趙薇導演的獨白劇《聽見她說》的收官之作《完美女孩》中,楊冪飾演了一個完美女孩——AI機器人小愛。她擁有一切世人賦予的完美女人標準:「精緻的五官、傲人的身材、精通一切技能,從不抱怨,24小時隨叫隨到,而且很溫柔。」在她的世界裡,沒有自我,永遠以別人附屬品這樣的存在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