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片警老吳

2021-01-09 澎湃新聞

吳湧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武漢市公安局

「易永剛,到!」「於雷,到!」「吳湧……」

3月23日8時30分,武漢市公安局礄口區分局漢正街利濟派出所所長祝志超像往常一樣,逐個念著每個民警的名字點名,當他習慣性地念到花名冊上的吳湧,會議室裡一片寂靜……

在抗疫一線連續奮戰60天的民警吳湧永遠倒下了。

2020年3月22日,武漢市公安局礄口區分局漢正街利濟派出所民警吳湧在工作崗位上不幸因公犧牲,年僅51歲。

吳湧於1989年8月參加工作並參警,生前系武漢市公安局礄口區分局漢正街利濟派出所社區民警,一級警長,二級警督警銜。他曾連續6年被評為武漢市優秀公務員,榮立政府個人三等功2次,市局嘉獎7次。從警31年來,吳湧長期紮根派出所,奮鬥在基層一線。不論是從事110接處警、治安管理還是從事社區警務,他始終兢兢業業、埋頭苦幹、忠實履職。

武漢疫情發生以來,吳湧主要負責給社區的居民發放生活物資、檢查居民健康狀況、病患轉運送治、巡視巡查小區封控、抓實「四類人員」清理排查、化解群眾矛盾糾紛。

他周一至周日、夜晚連著白天循環工作是常態,「吳湧就像一顆釘子,釘在哪裡就立在哪裡。」利濟派出所教導員張志強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說。

「這一周他都沒離開過社區,老吳是累倒的啊!」吳湧在社區一線的抗疫搭檔、漢正街共和社區居委會黨委書記熊恆超得知噩耗痛心不已,「原本22日下午,我和老吳還要帶領工作人員,為轄區641戶居民逐一上門發放政府下發和社區獲捐的米、麵條和食用油,我怎麼等他都沒有來……」

吳湧在社區工作。

老吳最後的四天

3月19日,星期四,共和社區收到政府下撥的300份愛心菜。

老吳和社區幹部一道,挨家挨戶送。

為了不讓群眾拿菜時因聚集而增加感染風險,吳湧所負責的社區選擇為群眾送菜上門。「我們吃點虧不要緊,群眾安全更重要。」吳湧這麼對同事說。

共和社區的房子是老式商住兩用樓,一層二層是商鋪,三層至九層是居民住宅樓。小區裡只有3棟樓有電梯,其他的樓棟全靠一層一層爬。

「每天下午三點多菜送到社區時,吳湧說要儘快把菜送到每家每戶門口,爭取讓大家能在吃晚飯前取到菜,不耽誤大家吃飯。」利濟派出所教導員張志強告訴澎湃新聞,送一次愛心菜,幾十個門棟挨個爬一遍,肩扛手拎愛心菜,一天忙下來腰酸腿疼。

吳湧每天下午三、四點開始送物資,直到晚上七點多才會回到所裡的寢室,然後煮一點麵條當晚餐。

3月20日,星期五,政府下發的愛心魚到了。

吳湧和社區幹部又為家家戶戶送魚上門。

「老吳七八年前腰受了傷,後來天天都要戴護腰。最近一周,我們要送給居民的物資比較多,愛心米、油、菜、魚等都需要送給居民,最多的一天送了700條魚,每條魚足有三、四斤重。」吳湧的戰友、利濟派出所民警於雷告訴澎湃新聞,「我們所負責的社區比較老,沒有電梯,基本有八、九層樓高,都需要我們一層一層地爬樓。我送了幾天後都覺得腰酸背疼,更何況是腰部受過傷的老吳。」

礄口區軍威市場管理員伍偉知道吳湧有腰椎病,有時候他忍不住勸,「老吳,少乾重活累活。」但吳湧卻對他說:「大家都可以做,我為什麼不能做,我要帶頭做。」

3月21日,星期六,武漢下起了大雨。

由於下雨,社區外出人員減少,封控卡口的值守任務稍微有所減輕。吳湧還是沒休息,他帶著安保隊員們冒雨檢查社區的封控硬隔離擋板,並將有些部位加固處理,確保安全。

這是吳湧去世的前一天。

「像往常一樣,吳湧最近也沒跟我提過身體不舒服的情況。『還好,還好,沒問題。』——這是他的口頭禪。」利濟派出所教導員張志強說,「我作為政治教導員,也很關心民警的生活,我們分局每年都會有體檢,每次我都會關心一下像吳湧這樣年齡偏大的警員是否有嚴重的疾病。每當問到吳湧時,都是『沒問題』。」

3月22日,星期日,晴。

一大早,吳湧來到社區封控卡點值守,碰到幾個想違規出去散步的居民,他耐心地上前勸解。中途一個居民到所裡報案,他返回所裡接待。

午飯後,吳湧在所裡的寢室躺下午休,下午兩點半他還和共和社區居委會黨委書記熊恆超約好了要去挨家挨戶送物資。

下午四點多,利濟派出所民警劉曉旭路過派出所三樓寢室時,發現樓梯口的那一間門虛掩著。午飯後在那間房休息的吳湧躺在床上,被子掉在地上。

劉曉旭很納悶,「吳湧是一個很守時的人,他從沒有在工作時間躺在床上睡覺」。劉曉旭擔心吳湧身體不舒服,就上前去問他冷不冷、是不是病了。說話間,劉曉旭猛然間發現床尾有嘔吐物,吳湧一動也不動。

醫生趕到現場後確認吳湧已離世。

吳湧執勤回所後,脫下的警帽和換下的毛衣,還有他準備帶回家的香蕉。

老吳,社區工作的「一顆釘子」

「吳湧就像一顆釘子,釘在哪裡就立在哪裡。」

利濟派出所教導員張志強說,吳湧對他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我要把我的一畝三分地種好,踏踏實實做好事,這就夠了。」他工作時,就是以這種踏實的態度去做好每一件小事。

而他做的每一件小事,都被社區居民記在心間。

「我家客廳的茶几上,還擺著吳湧前幾天幫我買的水果,香蕉、梨子、蘋果、奇異果,品種這麼多,可我現在怎麼吃得下。」原共和社區居委會支部書記、72歲的趙淑華老人講起這事時落了淚。

社區封控,趙淑華下樓到社區領物資,回回碰到吳湧。

「趙書記,買這麼多菜啊,不好拎,你再有什麼需要,跟我講,我幫你弄。」吳湧說。

「這幾天我忘買水果,家裡什麼水果都沒了,這點小事還能勞煩你,你忙著把這些愛心物資發到位都累得不得了。」3月18日,趙淑華和吳湧講講說說,開了一通玩笑,上樓就把這事忘記了。誰料,吳湧當天抽中午休息時間,幫老人買了好多水果送上門。

「疫情期間,您要提高免疫力,保重健康最重要!」他的暖心叮囑成為他和社區居民最後的交流。

吳湧在社區工作時舊照。

疫情發生以來,吳湧主要負責給社區的居民發放生活物資、檢查居民健康狀況以及巡視巡查社區防控。張志強說,「吳湧上門送菜、檢查體溫時,總是走在第一個。在社區有發熱病人時,需要上門為病人測量體溫,詢問情況。由於這項工作風險高,一些工作人員難免有所顧慮,但吳湧說,『那我去敲門,我來量體溫。』隨即第一個上樓。」

遇到堅持要出門購物或是不配合防疫人員的居民,有的同事有些埋怨,吳湧卻說:「在社區裡,群眾能見到的就是我們,不向我們抱怨向誰抱怨?我寧願他們向我吐苦水。」

疫情發生以來,共和社區共有69名「四類人員」(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發熱病人、密切接觸者),他們全部通過勸導的方式收治隔離到位,沒有一起因此引發的矛盾糾紛。

「社區的事就是我的事。」擔任漢正街共和社區管段民警的12年裡,吳湧總是這樣,以社區為家,視居民為親人。

據共和社區居委會黨委書記熊恆超介紹,吳湧為這個商住混雜的社區在防火、防盜、防騙、矛盾糾紛調解等方面費了不少功夫。

漢正街是全國著名的小商品市場一條街,商埠店挨店,居民房挨房,社區工作複雜。「比如,漢正街電動車多,大量商戶依靠電動車送貨。以前,市場曾發生多起電動車被盜案件,在大家都為這事頭疼的時候,吳湧硬是把這塊硬骨頭啃下來。」張志強說。

據張志強介紹,針對社區發生的電動車盜竊案,吳湧發現是晚上社區組織的安保隊巡邏工作存在落實不到位的情況。發現問題後,吳湧以身作則,親自帶領安保工作隊夜間巡邏,巡邏工作落實到位後防盜效果非常明顯,後來基本再沒發生過電動車盜竊案,「那段時間,他經常熬通宵」。

「我們漢正街共和社區共有2485戶、5889人,各種市場門店近3000家。日常市場開業,每天流動人口多達兩三萬,市場近年未發一起火災,12年沒有重大刑事案件。老吳擔任漢正街共和社區管段民警的12年裡,為轄區連續12年實現無命案、無大案、無火警作出了重要貢獻。」熊恆超視吳湧為大哥,60後的吳湧比他大整整14歲,「我在這裡工作,多虧有老吳這個好大哥在。如今,老吳再也不能幫我了……」

吳湧辦公室裡唯一一張工作照。

老吳從小的願望:當一名警察

吳湧有兩個弟弟,吳濤和吳波。

「每年的年飯都是就大哥的時間方便,今年,抗擊疫情,情況特殊,我們沒有吃成年飯,前段時間還商量著五一時全家補上這頓年飯,誰知道這竟成了永遠的遺憾。」吳湧的大弟弟吳濤說。

吳湧的小弟弟吳波聽聞噩耗十分悲痛,「兄弟三人,大哥正直、內斂。大哥是我學習的好榜樣!當一名警察是大哥從小的願望,記得在漢陽二十三中上高中時,他已經通過了招錄飛行員的考試,沒想到警校的通知書也寄來了,最終他選擇了從警。」

吳波是武漢市四醫院的一名醫生,他目前還守在患新冠肺炎的母親的病床前。

疫情爆發,吳湧的母親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並確診為重症,住進武漢市四醫院。堅守在抗疫一線崗位上的吳湧心急如焚,但他沒有時間專門照顧老人,囑咐在該院當醫生的弟弟吳波多多用心。

吳湧的妻子劉曉林於22日晚6點得知噩耗,她頓時感到天像塌了一樣,「怎麼也不願意相信。」

吳湧妻子談及丈夫淚流滿面。

1993年相識之初,吳湧和妻子一個在礄口區公安分局防暴隊當巡警,一個在體育系統工作。

「我從小就想當警察,吳湧幫我實現了人生夢想,我真開心,從他身上,我感受到警察是個神聖的職業。」劉曉林說,「他有時候半夜三更,接到電話就走了;有時候與犯罪分子搏鬥,對方藏有兇器。我總要囑咐他,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啊!」

劉曉林告訴記者,「吳湧經常受到獎勵,與同事也相處融洽,在外人緣很好。他也沒有不良嗜好,不抽菸、不喝酒、不打牌,他喜歡打羽毛球、桌球、遊泳以及旅行。吳湧平時身體好,精氣神十足。我退休前,只要時間允許,吳湧就會駕車先把我送到單位,跑步運動,然後再去派出所上班。」

在妻子劉曉林眼中,吳湧是一個完美的丈夫,「他對待嶽父、嶽母非常孝順,我爸中風5次,家住樓上,全靠他背上背下,病得神智不清時,連我都認不出,卻記得女婿吳湧……」

「可靠、踏實、無私」是同事們對老吳的一致評價。

「他就是這樣一個人,先人後己、兢兢業業。」利濟派出所所長祝志超說,從2013年至2018年,吳湧連續六年年度考核「優秀」,「2019年度評選時,他主動提出來,希望把名額讓給那些年輕的警員,多給年輕人一些機會。」

易永剛是利濟派出所分管戶政工作的副所長,吳湧的頂頭上司,他評價吳湧說:「給他安排任務是最放心的,安排了就基本是等結果了,他一定會認真完成,百分之百可靠。」

「他是一名人民的好警察。所裡少了他,是警隊巨大的損失。」易永剛說。

漢中街188號軍威大廈三樓的共和社區警務室門口的宣傳欄上,社區民警吳湧的照片依舊守護在那裡。

(武漢市公安局 楊槐柳 馮威 王輝 對此文亦有貢獻)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鄭州社區片警「老吳」二三事
    隨後,他和接警趕來的同事一起,將該男子的刀奪下,將其制服。後經查明,持刀男子朱某為貴州人,事發前從山西大同去雲南昆明途中,因精神病發作,誤到鄭州,當天下午砍人前從醫院門口一小吃店拿了把菜刀出來,到路上見人便砍,幸虧老吳關鍵時刻出手,才沒有造成更大後果。而老吳毫無畏懼,赤手空拳制服持刀行兇精神病人的壯舉贏得了現場群眾和單位同事的交口稱讚。
  • 【警察風採】老吳工作室的一天
    吳剛就是這樣一個基層派出所的片兒警,因為在矛盾糾紛調解方面有著獨到的經驗,所裡專門為他設立了一個工作室,就叫「老吳工作室」。尋找失蹤老人回到所裡只見接警大廳來了一對男女,爭吵不休,見此情況老吳將兩人帶到工作室,問清緣由。原來兩人系夫妻,因晚上玩手機,相互不理,孩子作業沒人管,繼而引發打架。
  • 合陽公安:老吳和「老吳工作室」
    為此所裡專門成立了"老吳工作室",目的就是全力配合民警化解矛盾糾紛,同時也為民警減輕負擔,我有幸在楓橋派出所的創建過程中被委以重任,得以見證金水派出所聞冠全國的歷史時刻,也讓金水人、金水精神繼續發揚光大。2020年3月20日16時許,合陽縣城關鎮百裡村楊某與肖某因地畔糾紛發生打架。
  • 貓叫「老吳,老吳」,什麼梗?
    「喵~喵」這是貓和人的通用語,很多人看到貓,想和貓交流,引起貓的注意,所以都會「喵~喵」叫,而貓咪有的時候會回復,有的時候就不回復了,可是最近發現,貓咪有多了一個詞語,「老吳~老吳」,老吳是誰?貓咪叫「老吳~老吳」的情況我家的貓,在需要我加貓糧、鏟屎的時候,會「喵,喵」的,帶點撒嬌的聲調,所以一直沒有發現貓咪還會說別的話,結果,一天給它洗澡,它突然發出了「老吳~老吳」的慘叫,老公正好姓吳,難道它在向我老公求救?可我叫老公就是「老公」啊 ,沒有叫過「老吳」?
  • 合陽公安:老吳工作室的2020
    謙和是幹事創業之基,我們派出所民(輔)警,遇事謙和、為人謙和,群眾才不會有陌生感,才不會有距離感,2020年我們始于謙和,老吳工作室的謙和使得絕大多數的矛盾糾紛在派出所內化解,使得受損群眾的利益在派出所得到了公平合理的補償,使得警民魚水情得到了更深的堅固,調解工作離不開愛心、良心、誠心、耐心、熱心,這些均要建立在調解人對待群眾的謙和態度上,這樣才會拉近群眾的距離,解決好矛盾糾紛。
  • 合陽公安:老吳工作室情法交融 化解婚姻感情糾紛
    負責此案調解的老吳選擇主動上門調解矛盾。經過老吳耐心細緻的宣講法律政策,以案說法,將金水轄區打擊處理的此類案件一一列舉,讓兩夫妻從心底深處感受到法律的威嚴和一時的衝動導致無窮的後果。最終兩口子的家庭矛盾得以解決。丈夫黃某在派出所寫下保證書,妻子劉某也原諒了丈夫的行為。一家人又幸福的站在一起,紛紛對老吳上門調解表達了感激之情。
  • 跟著老吳賣山藥,不愁!
    「老吳,今年我地裡的山藥也全靠你咯!」「好嘞!你放心種著,不愁賣。」老吳叫吳忠苗,今年58歲,浙江文成縣黃坦鎮新峰村村民,是當地出了名的糯米山藥「全國總經銷」。7月15日清晨,山谷中聲聲鳥鳴喚醒了睡夢中的農耕人。老吳匆匆往嘴裡扒拉了幾口麵條,便扛上鋤頭,一頭扎進了田裡。
  • 快訊:老吳2020年中講-「新世界!我,來了」正式開講啦
    樂居買房訊2020年7月28日下午3點,老吳2020年中講--「新世界!我,來了」正式啟幕。眾多媒體及房企代表聚集現場,一起聆聽吳洋對2020年上半年武漢樓市總結的分享。現場圖片2020年早已過半,各地樓市表現不一。
  • 退休後的老吳
    □ 肖華英老吳退休了。他沒有繼續住在城裡,而是回到老家的小鎮上,開了一家茶館。老吳開茶館,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他在老家有一大片宅子,十幾間房,寬敞的四合院,門前還有一塊空地,能擺幾十張桌子,坐好幾百人。老吳在城裡工作,見慣了大場面,喜歡熱鬧。
  • 十九樓的老吳
    十九樓的老吳 日期:2018-05-31 【 來源 : 新民周刊 】 吳 平(安徽合肥
  • 合陽:「楓橋式公安派出所」之老吳和「老吳工作室」
    為此所裡專門成立了「老吳工作室」,目的就是全力配合民警化解矛盾糾紛,同時也為民警減輕負擔。吳剛,1997年參加公安工作,現為合陽縣公安局金水派出所輔警,他在楓橋派出所的創建過程中被委以重任,得以見證金水派出所聞冠全國的歷史時刻,也讓「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精神繼續發揚光大。2020年3月20日,合陽縣城關街道百裡村楊某與肖某因地畔糾紛發生打架。
  • 這是一封徒弟寫給師傅的信,記載著老吳與小宋的社區警事、使命傳承!
    向您學習,老吳我是海州區菜市社區的社區民警,在我接手這裡之前,他是老吳的社區。老吳叫吳永興,在「一區一警」政策出臺前,他是民主、菜市兩個社區的社區民警。原來社區的百姓、單位的同事都叫他吳警官,熟悉了之後,大概因為為人和善、做事認真,大家都親切的叫他老吳。向您學習,老吳老吳愛笑,也經常嘻嘻哈哈的與大家說笑。
  • 半山開麵館的老吳 為重病小姑娘張羅了場義賣會
    2015年的最後一天,老吳又辦了場「專場」義賣會,為夏意社區身患罕見病嗜血細胞症候群的女童饒童雙,籌集治療費用。  麵館的捐款箱  跟麥當勞肯德基學的  「草根慈善,主要還是心意,能幫一點是一點。」老吳這場義賣會,分成了兩片,一部分自然是在老吳自己的麵館裡。
  • 記事:老吳的除夕夜
    老吳是一名農電工,黑瘦的臉上總是掛著溫和的笑,20多年來在平凡的崗位上他勤奮工作,以電力職工的標準盡著一個農電工的職責。在一個闔家團圓的除夕夜,一輛搶修工程車開著雪亮的車燈,嘎的一聲停在了供電所的院內,老吳和隊員們風塵僕僕的跳下車。野外的寒冷凍得他們臉色鐵青,鼻尖通紅。
  • 【再見318】一、老吳的「豔遇」
    我就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和老吳相遇的。· 貳 ·老吳全名叫吳勁波,有一家自己的飯店,被人叫老吳也確實是因為他年輕的時候,就長得有些「著急」。當年不到30就已經滿臉絡腮鬍了,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個搞藝術的。
  • 「老吳」同志的一天
    建始網訊(通訊員:李保麗 孫國林)建始縣司法局社矯局局長、全國模範人民調解員吳昌敏,同事們習慣稱呼他「老吳同志」。他負責的全縣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工作,獲得了社會各界好評。筆者隨機見證了他平凡工作的一天。
  • 倆主人抓貓洗澡,貓一直喊老吳,主人質問老吳是誰?
    網友家的貓咪正在洗澡的時候,不停的掙扎,洗澡的時候,還要二個人,一個捉著,一個在給它搓身子,貓咪則在那裡不停的叫喊,在喊「老吳」! 貓咪叫喊的聲音特別像在喊「老吳」,所以主人一直在問它老吳到底是誰,連洗個澡都在那裡喊老吳,貓咪雖然不喜歡洗澡
  • 買雞:這個警察出警回來買了兩隻雞,不會是開警車幹私活吧
    (圖片來源網絡)看來大家都誤會我了,事情是這樣的:今天上午我和徒弟小明(新來的民警)接到了一個警情,是發生在咱轄區銅峰菜市場的買雞糾紛。我們到場了解,買雞的老吳要買老母雞的,老母雞肚子裡必須要有雞蛋的,賣雞老闆也答應了。可結果刨開老母雞肚子後,發現並沒有雞蛋,甚至連很小的蛋黃都沒有。老吳很生氣,說老闆在騙他,要求必須退雞。可雞販老闆死活不同意了。結果是,老吳一氣之下搶過老闆的一隻活雞給當場摔了。於是雙方爭執不休,還差點打起來,老吳最後選擇報警了。大家說說,碰到這樣的警情該怎麼處置呢?
  • 老吳更「韶」了 - 現代快報
    「老吳」也因此成了明星。現在都有他專門的粉絲群,什麼「吳粉」「烏飯」的,名頭一大堆。粉絲的意見也成了老吳主持節目的重要參考。  過去,老吳坐著,面前放一杯水。這次試改版後,他的椅子被抽走了,杯子也被拿掉了,站著和觀眾韶。粉絲知道了,在網上議論紛紛。老吳解釋,「臺裡面花了大價錢,給我搞了個新型讀報器。大家先看著適應一段時間,實在不行我再回到從前。」
  • 為什麼有人騙廣西老吳千裡迢迢來杭州...
    都市快報見習記者 劉抗 老吳是廣西柳州人,3月下旬,接到一個杭州電話,邀請他到杭州看房。老吳說距離太遠,對方承諾,可以報銷兩個人來回機票,還管食宿。老吳將信將疑,不過還是來了,昨天,他給快報85100000打來電話:我被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