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健康知識真假難辨 8成調查者渴望權威信息

2020-12-05 騰訊網

一杯水能防癌?傷口撒鹽是消毒?指甲豎線越多,身體就越差?在資訊時代,每天被五花八門的健康知識「包圍」,卻隨時可能掉進以上這些「偽科學」陷阱。

近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儘管現有健康信息渠道豐富,但存在真假難辨等問題。超過80%的公眾希望有一本權威、專業、清晰、易懂的「家庭健康百科全書」。

為了滿足大眾獲取科學健康知識的需求,昨日,人民衛生出版社與默沙東公司(在美國和加拿大稱為「默克」)在京共同宣布,最新的第3版中文《默克家庭醫學手冊》已經正式出版。與此同時,面向醫務工作者、享有「醫學聖經」美譽的第19版中文《默克診療手冊》也在中國大陸地區同步出版發行。

海量健康知識真假難辨

在本次發布會上,主辦方公布了一項面向京滬廣川2,044名公眾的「中國公眾健康知識獲取與認知現狀」調研。這項調研由全球領先市場調研和諮詢機構Kantar Health開展,歷時2個月,旨在深入地了解城市居民獲取健康知識的渠道、對健康知識的認知及訴求。

結果顯示,儘管現有健康信息渠道看上去很豐富,但存在「廣告植入,難信真假」、「信息量太多,無法辨別」以及「碎片信息,不夠深入」等問題,無法滿足公眾對疾病防治和健康知識的需求。尤其是進入「微時代」後,信息傳播渠道更加多元——然而,每天打開微博、微信,各種令人將信將疑的健康文章和小貼士滿屏皆是,令人無所適從。

調研結果印證:近一半的公眾不願或不敢將社交媒體上的疾病防治和健康知識應用於生活中。超過80%的公眾更希望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有一本權威、專業、清晰、易懂的「家庭健康百科全書」。

「現在很多疾病防治知識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有些健康節目或書籍其實是『偽裝』的廣告甚至謠言。」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國家健康教育首席專家胡大一表示,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一本權威、科學和中立的醫學手冊,可以有效地幫助公眾建立健康常識和技能,並使他們在預防和面對疾病時,有基本的自我辨別和應對能力。對醫生而言,這本書也有助於加強醫患溝通,提高診療效果。

新版增加老年健康內容

誕生於1899年的《默克診療手冊》是連續出版最久、在全世界使用最廣泛的全科醫學教科書。《默克家庭醫學手冊》則在此基礎之上,面向普通大眾,內容深入淺出、清晰易懂,幾乎囊括了人的一生:從降生到衰老各個時期疾病的可能成因,以及疾病症狀、診斷、預防、治療方案和康復過程,包括兒童常見感染、老年人高發病、多發流行病、家族遺傳病等。

全新第3版《默克家庭醫學手冊》於2012年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引入中國,主譯為胡大一教授。這本歷時一年半編譯、舉全國20多家醫院和近百位專家、醫務工作者之合力,共同完成的1,500頁「大部頭」,更新了多種健康知識,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腫瘤等慢性病的最新醫療和自我護理知識,並有專門一章講述老年健康相關問題。

「不僅普及了疾病知識,更提供了醫保政策、意外事故處理、心理問題等與老年人健康生活息息相關問題的小貼士。除此之外,各慢性病章節中也新增了最新醫療和自我護理知識。」《默克診療手冊》主編波特博士介紹道。

大部頭即將現身網站和微信

第3版《默克家庭醫學手冊》超過1,500頁,可謂名副其實的「大部頭」。但到今年年底,其中文版就「現身」默沙東中國官方網站和微信,供公眾進行閱讀——這意味著這本醫療百科全書正式進入了「移動時代」。

默沙東全球科學與醫學出版集團副總裁馬修 ? 卡西爾表示: 「默沙東始終延續非盈利的出版初衷,堅持提供中立、可信的健康知識。增加新的電子渠道和移動應用,使用戶更方便地獲取最新醫療信息。」

歡迎收聽「西安健康幫」官方微信:

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或在微信上搜索「西安健康幫」。

相關焦點

  • 央視曝光防偽標籤造假 0.12元一套仿真度高到「真假難辨」
    TechWeb報導 8月23日消息,央視新聞今日曝光了一起防偽標籤造假案。一些明明是假貨的商品因貼上了仿真度極高的「防偽標籤」,用手機掃描防偽標籤二維碼後,竟變身為「正品」。這些假冒的「防偽標籤」都是通過網絡購買,一套0.12元或0.13元。
  • 募捐箱管理不力貌似垃圾箱 真假難辨信息不透明
    管理不力貌似垃圾箱 真假難辨信息不透明   募捐箱,別辜負了愛心(微調查)   本報記者 王明峰 孔祥武  「這募捐箱這麼髒亂,然而記者調查發現,由於管理不善,很多募捐箱名存實亡,有的甚至淪為「垃圾箱」。
  • 昆蟲變「喬裝大師」 偽裝成爛樹葉讓人真假難辨
    中新網7月25日電據外媒24日報導,來自德文郡託基鎮的野生動物攝影師皮特·牛津在亞蘇尼國家公園拍攝了一組昆蟲把自己偽裝成腐爛葉子的照片,照片中的昆蟲可以說是「喬裝大師」,偽裝後的它們讓人難以辨認據悉,這種昆蟲停在樹葉上時,努力設法讓它們的身體看起來像一個普通葉子的完美複製品,簡直讓人真假難辨。這種特殊的昆蟲的身長只有一英寸半,很難被發現。  攝影師說:「雖然很難發現這些昆蟲,但這非常有趣。首先你必須進行視覺形象來想像昆蟲在它們自己環境中的樣子。你必須想像一隻捕食它們的鳥將會怎麼去做——昆蟲非常神秘。  但有時如果你離得太遠,反而會把樹葉或樹枝誤認為是昆蟲。找到它們的最佳時間是在晚上。
  • 真假難辨的大熊貓懷孕
    真假難辨的大熊貓懷孕     小知識  多年觀察顯示,雌性大熊貓長到4至5歲時就可以開始繁殖,但它們每2-3年發情一次,而且發情高峰期只有3天。
  • 加拿大鵝真假難辨?看這個四個地方輕鬆辨別
    加拿大鵝一時間真假難辨,隨著羽絨服品牌加拿大鵝的走紅,衣服上「鵝」的標識幾乎成了冬日一景。3、水洗標我們都知道每件衣服上都有水洗標,上面的信息比較齊全加拿大鵝真假難辨?四招輕鬆辨真假。想知道更多這方面的問題,請關注小威說乾洗。
  • 百度健康「問醫生」單日諮詢人次超過85萬
    2月20日,《百度App用戶戰疫實錄》(以下簡稱「報告」)發布,用戶通過百度搜索、瀏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信息日均超10億人次,每天超過5000萬人查看「抗擊肺炎」頻道。而百度健康「問醫生」單日諮詢量超過85萬,也體現了在線問診服務在疫情之下的高度需求。
  • 天津救助站遭遇六大難題 求助者口述難辨真假
    日前,記者來到了天津市救助管理站,發現這裡運轉有序、管理規範,但同時也了解到一些頗令救助站「頭痛」的新問題……   3月18日早上8點多,天津市救助管理站站長楊建勳像往常一樣,提前十幾分鐘便來到了單位上班。走到單位大門口,楊站長下意識地看了一眼接待室。和7個多月前相比,這裡顯得有些冷清。
  • 紐西蘭「國寶級」蜂蜜難辨真假
    缺乏統一的評定標準直接導致市場上出現的麥盧卡蜂蜜魚龍混雜,讓人難辨真假。  報導稱,中國官方希望紐西蘭能夠出臺一個麥盧卡蜂蜜的官方認定標準,而紐西蘭初級產業部也正在努力「通過標準化評定,規範紐西蘭的蜂蜜產業」。  那麼,中國市場上自詡麥盧卡標識的蜂蜜是否都貨真價實,進口到中國的麥盧卡蜂蜜又有多少水分?在統一評定標準問世前,消費者又該如何鑑別?
  • 百度App發布用戶戰疫大數據:百度健康「問醫生」單日諮詢人次超過...
    今天,《百度App用戶戰疫實錄》(以下簡稱「報告」)發布,報告從疫情時期,網友對權威信息和知識、服務的需求出發,展現了百度用戶如何用知識和信息作為「武器」與力量,投入全民抗疫的第二戰場。值得關注的是,用戶通過百度搜索、瀏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信息日均超10億人次,每天超過5000萬人查看「抗擊肺炎」頻道,反映全民嚴肅看待、謹慎防疫,而百度健康「問醫生」單日諮詢量超過85萬,也體現了在線問診服務在疫情之下的高度需求。
  • 買柴犬真假難辨?教你三招,遠離套路
    隨著柴犬風靡網絡,越來越多的都想擁有一隻柴犬,這就使一些不良商家就抓住了這個機會,用假柴犬去欺騙大家,讓各種串串柴在市場上流通,造成柴犬的真假難辨。今天我就教你三招,讓你遠離商家套路,買到一隻正宗的柴犬。
  • 實體店與電商勾結造假奢侈品 白板貼標真假難辨
    日前,記者兵分8路,深入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江蘇、福建、湖南、湖北等地調查發現,儘管有關方面不斷加大打擊力度,但假冒產品在一些地區依然猖獗,甚至自成體系,發展成產、供、銷「一條龍」鏈條。千元買到「國際大牌」配包裝發票真假難辨一些購物手續顯示是在香港專賣店代購的奢侈品,其實就是內地普通店鋪出售的假貨,甚至是地攤貨。
  • 長春某超市內現西瓜抱枕 真假難辨
    長春某超市內現西瓜抱枕 真假難辨 2015-04-30 10:56:40 來源:東亞經貿新聞 作者:饒明月
  • 牛排市場魚龍混雜,牛排真假難辨
    牛排市場魚龍混雜,拼接牛排真假難辨如今食品安全是百姓們非常重視的話題,然而牛排造假的新聞卻屢見不鮮,「假牛排」的新聞和報導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畢竟牛排的營養價值高、口感好,許多大人和孩子也都愛吃牛排,卻有些黑心商家從中牟利。如今市面上的牛排魚龍混雜,你吃的牛排是真牛排嗎?我們平日裡提到的「假牛排」指的便是拼接牛肉,其實拼接牛排指用食用膠將牛排的邊角餘料拼接組合而成的。
  • 真假難辨!心動RO手遊還原公會領地,萬千冒險者集結CJ2019
    真假難辨!熟悉的大主教、卡普拉·W、超級初心者這次也如約而至,多蘭族、漫遊舞者則是首次亮相線下活動!十位可愛的Coser小姐姐還原了遊戲中的人物,在現場吸引了許多鏡頭與聚光燈,分分鐘清空冒險者的「血槽」!
  • 紅遍網絡的黑貓,可愛的讓人真假難辨,網友:你是真的喵嗎
    紅遍網絡的黑貓,可愛的讓人真假難辨,網友:你是真的喵嗎寵物是人類最好的朋友,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成為了寵物的鏟屎官了,其中最受寵愛的就是寵物就是可愛的狗狗和貓咪了。黑貓在日本特別受日本人民的喜愛,在日本的很多地方你都能見到關於黑貓的信息。 比如黑貓經常出現在日本的漫畫中,他們都代表一種高冷而又神秘的形象,往往它們在陪伴他們主人的時候黑貓會變得非常的溫順,但離開主人後它們又會變得非常的高冷和神秘。
  • 穿越信息藍海,夸克重釋搜索
    過眼雲煙的海量信息,有時反而會成為時間殺客,這也就違背了搜尋引擎為人服務的初衷。服務需要升級,搜索必須迭代。1夸克新晉,搜索升級當00後在用縮寫發明zqsg(真情實感)的黑話時,90後已經被劃入996的領地,一邊找尋朋克養生的法子,一邊還要關心「耗子尾汁」是什麼梗。數字時代給白領人群帶來了不少健康警示。
  • 關注免疫力認知提升,康寶萊助力健康中國
    如今,新冠肺炎的防控已進入常態化階段,如何讓國民了解更多免疫力相關的正確知識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課題,後疫情時代的「免疫力大考」才剛剛開始。然而截至目前,針對國民對免疫力這一概念認知狀況的調查尚屬空白。在這場「大考」面前,國民的態度如何?國民對免疫力的重要性認知到了什麼程度?一般通過什麼渠道了解免疫力相關知識?對免疫力的認識是否全面,又有著哪些誤區?
  • 同款保健品網售價格差百元 真假難辨購買要謹慎
    北京商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與線下零售藥店有統一零售價不同,同品牌、同型號保健品在線上銷售價格卻差別很大,有的產品甚至零售價相差近一半!有關分析認為,這反映了目前保健品的線上渠道管理還不規範,再加上利潤偏高,也就造成同款產品不同價的現象。
  • 百度健康小程序上線,提供權威知識科普及問醫生等一站式服務
    近日,百度「醫療健康中心」小程序更名為「百度健康」。從該小程序看,百度健康整合了「百度健康醫典」以及「問醫生」等健康相關服務,這些也是百度在疫情期間為用戶提供的主要服務。
  • Healthline:調查顯示超過45%的可穿戴設備用戶擔心個人健康信息安全
    這些智能可穿戴,它們大都具有健康追蹤的功能。然而很多人對健康追蹤得來的數據持懷疑態度,他們擔心自己的身體數據會被黑客竊取利用。Healthline的一個調查顯示,在使用健康設備或與健康相關的移動應用的人群中,將近有一半的人擔心他們的數據會被盜竊。在2014年,保守估計全球售出2100萬個可穿戴設備。此外,預計到2019年,可穿戴設備全球總銷量將上升到1.5億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