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學習中閱讀和寫作註定是2個最重要的知識點,也更是學生學習的難點,能否有個一舉兩得的辦法,把閱讀和寫作的水平同時得到提高,答案是肯定的。一線教師今天就和大家說說幫助孩子一舉兩得的提高閱讀和寫作的辦法。
寫讀後感
很多孩子從小愛好讀書,可是作文水平卻不見得有多好,究其原因一般都是因為,讀是「走馬觀花」的讀,沒有在讀後進行寫。那麼讀後該怎麼寫呢?
1、寫批註,教育孩子讀書時拿著筆,遇到難懂的詞語勾畫出來、優美的句子圈點出來,或者找個字詞句本子摘抄下來。
2、寫讀後感,在勾畫圈點的基礎上,寫出讀後感。初學寫作的小學生們可以用一兩句話描述所讀內容,然後再用簡短的語言表達自己讀後的想法。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和中學生們則可以摘引書中的情節,並例舉生活中的相似事例,進行比對,然後引發思考,在文章、書本的所彰顯的情感基礎上,表達出屬於自己的思想,寫出一篇完整的讀後感。
寫觀察日記
生活本就是一本萬字書,有學不完的知識、說不完的道理。小到螞蟻搬食大到祖國重大工程的建設,我們都可以通過自己的頭腦感受到其中團結的力量。看到楊柳枝條抽出嫩芽並隨風搖曳,我們似乎聽到了春日的腳步咚咚;聽到了鞭炮聲聲禮花四濺,我們似乎感受了人家的喜悅心情。
1、親子相處時,隨時可以引導孩子細心觀察身邊小事,並三言兩語激發他的思維。
2、年齡稍大後,我們可以言傳身教,影響他關心國家大事、社會熱點,並動筆寫下自己的想法。
最近網上流傳「不要喊媽」的社會現象,其實爸爸媽媽要想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逐漸的省心省事,一定要從小教育他閱讀寫作的能力,日常生活中引導他通過閱讀、觀察等積累寫作素材,並豐富情感生活,相信不遠的將來,孩子寫作文時再也不會抓耳撓腮的「喊媽媽」。
#作文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