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革命以來,石油幾乎主動或被動地參與了世界上所有的大事,憑一己之力推動了世界文明和全球經濟的發展,同樣也帶來了罪惡的戰爭。
提起石油,就不得不提到世界「石油大王」——約翰·洛克菲勒。他是十九世紀第一個億萬富翁,哪怕是過了百多年,《福布斯》網站,仍然將約翰·洛克菲勒評為「美國史上15大富豪」排行榜的榜首。
之前我們一說到世界首富,那就是美國微軟公司的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而今現在,亞馬遜公司創始人傑夫貝佐斯已經超越蓋茨,成為新的世界首富。但是即使他兩個人的財富加起來,也只有2600億美元左右,但是如果把約翰·洛克菲勒當年賺取的財富,換算成今天的美元,就會達到經仍得3300億以上。
也就是說,比爾蓋茨和傑夫貝佐斯兩個首富加起來,也抵不上一個約翰·洛克菲勒。
約翰·洛克菲勒出生於1839年,20歲時與人合夥創辦公司,1870年創立標準石油;1882年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託拉斯。
當然,他不僅僅是一個企業家,一個資本金,更是一個大慈善家,一生總共捐助了約5億5千萬美元於慈善事業。要知道,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美元。而且,他還創辦了兩所頂尖大學,分別是1890年創辦的美國芝加哥大學和1901年創辦的洛克菲勒大學。
洛克菲勒的財富在整個二十世紀,依然繼讓他的後輩在慈善,商業,以及政治方面起了許多幫助。標準石油公司、大通銀行、洛克菲勒基金會、洛克菲勒中心、芝加哥大學、洛克菲勒大學、現代藝術博物館、以及在「9 11」中倒塌的世貿大樓……翻開美國史,洛克菲勒家族無處不在。
在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富不過三代」,這似乎是鐵一樣的定律,然而洛克菲勒家族從發跡至今已經綿延了六代。為什麼,洛克菲勒的子孫們能夠繼承他的意志,讓這個美國首屈一指的財富家族已能夠繁盛六代。或許,從《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中,也許我們能夠得到一點啟發。
讀完這本書,我覺得下面這句話,讓我感慨良多。在這裡,分享給你們。
起點不決定終點
每個人的人生起點不盡相同,但這不意味著,其人生最後的結果就被出身定型。
這句話是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第一封信,也可以說是他自己的親身經歷,是對他自己一生的最好總結。
洛克菲勒出身貧窮,父親是一個賣假藥的江湖郎中,而且還犯下了重婚罪。母親是虔誠的教徒,但日子過的清苦。除了洛克菲勒外,家裡還有5個孩子。在這樣環境下生活,他的童年自然談不上幸福。甚至可以說,這個出身,已經低到塵埃裡。
但是他卻依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成為了世界首富,成為了石油大王。所以,起點不決定終點,正是他人生的最好寫照。
現在有很多年輕人,總感嘆自己的命不好,沒有王思聰那樣的爹,沒有顯赫的背景,沒有趕上好時候。如果你看過洛克菲勒的人生經歷,你能說,你現在的生活,比他年輕時候還差嗎?
所以,起點不好,並不意味著,人生最後的結果也不好。
我們不應該抱怨出身,因為出身已經註定。我們要努力向前,因為前方就是希望。
不前進,躲起來,退後,原地踏步,這麼做,哪能看到遠方的風景,哪會有好運氣找上門。
事實上,好運氣通常都是留給那些已經準備好的人。
當然,洛克菲勒這句話還有更深一層的意思,是寫給他的富二代兒子,要告訴他,起點不決定終點。
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富二代或者富三代們,如果躺在金山銀山上睡大覺,貪圖享受,大手大腳,碌碌無為,甚至胡搞一氣,最後就只能落得個家破人亡的結局。
這樣的例子,在中國古代乃至當今社會,都有很多。我相信,大家可能見識過,或者耳聞過。
出身再好,起點再高,如果不能更進一步,也只能做一個從山頂向下滾落的石頭,速度越來越快,體積越來越小,等到了山腳下,早已經粉身碎骨,蕩然無存。
這只是《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這本書的一句話,裡面還有很多金玉良言,等著你去發現。
巴菲特則說到:「從來沒有一個人能像洛克菲勒那樣,對我的投資人生產生如此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