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何「富不過3代」?看了洛克菲勒家族的傳承我知道:太現實
洛克菲勒何許人也?
很多人並不知道他,也別說他的生平事跡了,實際上他就是比爾·蓋茨口中的那位大名鼎鼎的石油英雄。
約翰·洛克菲勒於1970年創立了標準石油,他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億萬富翁,也是世界上最有錢的人。
《福布斯》評選「美國史上15大富豪」排行榜時,最終洛克菲勒傲視群雄,問鼎第一。洛克菲勒那時候的資產頂現在的4000億美元,也就意味著洛克菲勒擁有著相當於5個比爾蓋茨,可以說在當時佔有一定的比重。
一直到現在為止,經歷了6代,中間遭遇了重重重危機,家族還是屹立不倒,財富還佔有一定的地位。
從來沒有爆出過家族因為爭產而引起的風波,可以說洛克菲勒的家族開了一個先例。
而在中國有句俗話叫做「富不過三代」,但為什麼這個家族可以富了6代?
「富不過三代」是中國的一個俗語,它代表著老祖宗的智慧,它並不是一句空話,很大的程度上都是祖父創業,兒孫敗家的一種現象。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就像是常見的富豪家庭,包括國內的很多富豪家庭,家族的族長一旦去世,家族成員立馬上演宮鬥戲,背後的生活就會亂成一鍋粥。
那些多個子女,多個老婆引發的家族財產糾紛,打多少年官司都打不清,最後這個家族怎樣了?大讀書都不會留得住財富。
因為財富分完了以後,家族的後代成員缺少了能力的管理,終究守不住財富,終究還是敗給了現實。
美國也是如此,在美國的富豪榜上,超過一半的富豪都是繼承上一輩的財富,在經歷了2代你會發現,很多的人就不再出現在榜單之上。
但是只不過這條「鐵律」卻被約翰·洛克菲勒打破,就像是他自己所講的那樣,「他比自己的父親更會帶孩子。」
約翰·洛克菲勒一生98歲,卻在57歲就早早的選擇退休,並不是因為自己的能力問題,是因為他把機會留給了下一代,他相信自己培養出來的孩子,會超過自己的。
洛克菲勒不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還是一位教子有方的父親
洛克菲勒不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也是一位循循善誘的父親。
他明白,能帶給孩子一生幸福的不是金錢,而是完整的人格、強大的內心和良好的生活習性。
洛克菲勒把星耀告訴給兒子的話寫進了《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在那裡面我們不僅看到他卓越的經商的技巧,更展現了他做人的品性。
他在教導兒子如何賺錢,但也是在告訴孩子,如何正確地生活。
除非你放棄,否則你就不會被打敗。
洛克菲勒例舉了亞伯拉罕.林肯的事跡:
亞伯拉罕生下來就一貧如洗,之前被趕出家園。他首次經商失敗,第二次卻是更慘,以致於用去十幾年的時間,他才還清了財務。
林肯的從政之路一樣的不平順,他在第一次競選州議員就遭失敗,並丟失工作。他第二次競選成功了,但接下來是競選州參議員發言人的失敗在等著他。
但他沒有放棄,在以後競選中他曾六度失敗。但每次失敗過後,他還是奮力向前,直至當選美國總統。
洛克菲勒是在告訴兒子:一個人在遭遇困難時,一定要靠自己,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
洛克菲勒雖然已經離開了我們,但是他卻將一生給兒子寫的38封信,《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留給了我們。
洛克菲勒將一生的智慧和訓導子孫的話都記在這本書裡,成為了子孫的模範,現在洛克菲勒家族的人不論有多少財富,這本《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有著很遠的意義。
因為這本書對於教育子女就像是啟明燈,以至於洛克菲勒被稱為是窺見上帝秘密的人。
王小波曾經向大眾推薦過洛克菲勒的家書,認為它值得每個人去讀一讀;王健林曾經把這本書當作20歲的生日禮物送給了王思聰。李嘉誠常將它置枕邊奉為家教聖經;王自健在《見字如面》中朗讀了其中的一封;知名富翁比爾·蓋茨更是多次推薦。
並且這本書現在也非常的良心,僅需35元,就能買到全球第一個億萬富翁的38封珍貴家書,一頓外賣的錢,或許能給到孩子與自己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如果你也想品一下這本書,點擊下方的看一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