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題主所給出的圖片來看,應該是辣螺,這種螺一般在我國的沿海地區都有分布,數量比較多,大部分地區叫辣螺,因為這種螺的尾部一小部分如果吃了,會感覺口中有一點點辣舌頭的感覺,所以人們叫它辣螺。這種螺的學名應該是叫疣荔枝螺,外殼的殼凹凸不平,長滿小疙瘩,質地非常堅硬,是可以食用的螺類品種。
不過題主在農村沿海地區玩的時候可以看到好多辣螺,建議還是撿回家吃,畢竟辣螺在有些海域數量並不多,只能夠在退潮之後零星的見到一些,量一般都不多。辣螺的味道非常好,口感緊實,營養價值極高,這種螺的個頭不會很大,雖然外表有點像海蠣螺,但是還是有本質的區別,兩這個頭像差懸殊,口感也有很大差別。
在很多沿海農村地區流傳這樣一句話「三月三,辣螺爬上灘」在三月份的時候辣螺是最多的,每天潮退之後去有礁石或者巖石的海邊往往可以看到很多辣螺吸附在巖石上,這個時候漁民往往可以撿到一大桶,拿回家直接用水煮熟就非常鮮美。如果有時候數量太多,農民一般也不會拿去賣,而是將辣螺的螺挑出來醃製起來,是非常好的下粥下酒菜。
辣螺是一種營養價值頗高的螺類,其中含有的蛋白質含量可以比普通的牛羊肉要高出很多,而且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和多種礦物質以及微量元素,其中含有的鐵和鈣是非常高的,所以小孩在長身體的時候多吃辣螺可以補鈣。而且辣螺具有很好的食療效果,有明目的作用,還能夠對腳氣和痔瘡有緩解作用。所以題主所看到的辣螺趕緊撿回家,直接用水煮熟就是非常美味的食物,不吃是一種浪費啊。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吃過辣螺呢?你們覺得辣螺辣不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