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神主宰才是佛陀人無我的真意

2021-01-09 清新觀

佛陀通過火焰剎那生滅的例子,意在一念遍及一切法,他觀察火焰是由連續變化的火焰副本構成,由此推及沒有一個固定我的標準具象,而是我的連續變化構成了我這個概念。

從佛學史看,佛陀提出人無我的目的和動機,意在對抗婆羅門教的三大理論基礎,即神創世神造人和神主宰,佛教的四大皆與五蘊十二因緣破了神創世與神造人,而破神主宰,用的是十二因緣整個鏈條導出的無常與無我之果,無我是從無常中推導出來的,因為無常所以無我。十二因緣整個鏈條的所有環節都證明了世事無常,相依緣起,無常又成了無我的因。

無常說明沒有神控制,神無法主宰這個世界,而有神有常就成了神主宰。佛陀通過火焰的無常,喻意連火焰的生滅神都不能夠主宰,何況萬物之靈的人,至此,婆羅門的神死了,沒有神可以控制,只有無常的時間,沒有神我的主宰,無常的世界沒有神,只有自己能主宰自己。佛教的人無我,直接對抗的是婆羅門教的神我概念,同時,也拉開了佛教作為無神論宗教的大幕。

佛教的我字源於婆羅門教,這個有神性的我,引伸為不朽的靈魂,而且覆蓋範圍很廣,比如婆羅門崇拜的天神叫梵我,婆羅門教把神我定義為,孤立獨存與絕對自由的實體,而佛陀的無我,指的是沒有神我的主宰,我就是一個普通人,是一個處在普遍聯繫和不斷變化世界中的、相對自由的活主體,這裡沒有絕對的概念,都要受因緣約束且不斷變化。

那個時代的無我概念唯物客觀,無我所謂的空是運動概念的空,指的是不斷地運動和變化無常的我。很多理解錯誤的人無我,往往沒有站在理性的角度,神學上的人無我,無論怎麼解釋,前提是信,因為非理性的基礎是信。站在佛學層面上看,無神主宰才是佛陀人無我的真意。

相關焦點

  • 佛陀不是「金剛不壞身」嗎?為什麼也會經歷生老病死?
    彼無死無生,都無此諸行。「說完佛陀並與阿難尊者一起進入了波斯匿王的皇宮,波斯匿王一見是佛陀前來化緣,便立即開始準備各種美食供養佛陀,用過餐後波斯匿王,便拿了一張矮椅坐在佛陀的面前,問佛陀到:」佛陀啊,據說過去所有出現在人間的佛陀,都是金剛不壞之身,可是為什麼我看你已經出現了老態,難道說佛也會歷經生、老、病、死嗎?
  • 阿樂身死,血屠神尊,無神呢?
    各位書友好啊,我是十年說網文,是一位喜歡網絡小說,喜歡《萬古神帝》的一位作者,今天十年又來和各位書友聊聊這部小說了。在話題開始之前,十年想問一個問題,書中人物到底是尚子烆還是商子衍呢?如果在十年的文章中有所收穫,希望書友點個讚,有問題也希望書友指出。
  • 佛教:須菩提尊者,佛陀弟子中解空第一,隨順世間行大忍辱
    佛陀到他的家鄉布教,他的父母改信佛教。須菩提受父母的影響,出家做佛的弟子,最後成為佛陀十大最為傑出的弟子,並在眾弟子中解空第一。須菩提的心境和胸襟,闊達自在,為諸比丘敬佩。但也有人對他冷諷熱嘲,說他整天痴痴呆呆,一點也不活動,沒有什麼了不起。一些比丘聽了這話,為須菩提鳴不平,要和那些人辯論。
  • 佛陀故事:慈悲化鯨度眾生
    我願以自己的色身布施給魚兒們,以換取無數的小生命,不再被大魚所追殺。」於是貧窶跳入海中,捨身布施行菩薩道。在這一生命終之後,轉世投胎為身體巨大的鯨魚王,領導著海中的魚群自在的生活。在靠近海邊有一小國,正遭逢嚴重的旱災,人民無以為食,竟然互相殺害,彼此啖食人肉維生。慈悲的魚王知道了,心裡想「這是多麼悲慘的事啊!旱災什麼時候才會結束呢?他們這樣互相啖食,終會走上絕境的。」
  • 《詮釋「無我」境界》
    佛教根據緣起理論,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沒有獨立的、實在的自體,即沒有一個常住、獨立、自在、主宰的「自我」(靈魂)的存在。一般人都認為有一個真實的「我」存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這個「我」。其實,無論人的身體還是精神,每一刻都是在不斷變化的,就如同一條不斷流逝的河流。一條河流,每時每刻所流的河水都在變化,那麼這一秒和上一秒的河流是「同一條河流」嗎?
  • 佛陀故事會:不能再笨的笨人是怎麼證得阿羅漢的
    好在佛陀是無所不知無時不覺的大慈悲父,此時正好經過大路尊者的門口,看到愚路在悲傷地哭泣,佛陀便走近去親切地問他:「你有什麼困難,要我幫助嗎?」愚路見了世尊,先是吃了一驚,但當他發現佛陀的態度是那麼慈祥親切時,他才定下心來,訴說他的苦衷:「世尊啊!因為我太愚鈍了,三個月誦不會一個偈子,所以被我的親教師大路尊者趕出來,不要我出家了,現在我真不知應該如何是好!
  • 耶穌和佛陀同居的日子,讓人笑得停不下來
    所有人都佩服到五體投地,真是好沉穩的人啊——如果他後面沒有嚇到每句話都飆敬語,那真的是很沉穩呢——遊樂園裡還有很多項目,兩人難免會發生分歧,耶穌想去看盛裝遊行,而不喜歡人多的佛陀卻想去紀念品店買東西。耶穌說,啊,那我3天就重生了。黑幫聽了都嚇了一跳,你3天就越獄了,怎麼做到的?耶穌說,大概是我父親(上帝)希望如此吧。黑幫聽了納頭就拜,原來是大人物家的少爺啊,失敬失敬。雖說倆神總是鬧出一些笑話,但彼此間的關係還是很好的。到了聖誕節,是耶穌的生日,佛陀就想著給耶穌來慶祝一下——他問耶穌想吃什麼。
  • 《萬古神帝》閻無神就是閻羅族老族長?
    這篇文章帶來飛天魚連載的玄幻小說《萬古神帝》中「閻無神」一人的身份猜想。02閻無神有多強閻無神是地獄界的元會級天才,修煉出了一品(偽)聖意,也是張若塵的勁敵。千年前,閻無神敗了,但卻藉此機會進入輪迴,修煉出了六道輪迴聖意。張若塵也不差,借須彌神廟渡到時間的盡頭,修煉出了無極聖意。千年後,張若塵通過十界之戰,成為了俗世神話,暫時領先於閻無神。不過張若塵畢竟是主角光環,除此之外閻無神也是絲毫不差的。
  • 為什麼佛雖慈悲,卻只渡有緣人,佛陀告訴你答案
    並非是佛陀特意的放棄了某些眾生,而是眾生沒有去選擇被佛陀救度。佛曰:其未度者,皆亦已做得度因緣。這句話就已經說明了一切,佛陀他一樣會度沒有緣分的眾生,只要等到因緣成熟的時候,佛陀就會再次出現。但是眾生在塵世間內心是無明的,整個娑婆世界本身就是相生相剋的理存在,有佛陀就同時會有波旬這樣的人出現,人們受到這個世界五蘊的蒙蔽,無法做出正確的選擇。
  • 佛陀所說的法,其實非真非假,是中道
    「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在這裡佛陀說,他往昔修忍辱,作忍辱仙人,就作了五百世,所以大家要理解修行成佛的艱難。作為資糧位的凡夫,我們要修忍辱,見道之後的第三地菩薩主要的修行功夫,就是安住於空性修忍辱波羅蜜,這是大乘佛法修行的重要法門。為什麼要修忍辱?
  • 佛陀真的會生病嗎?——索達吉堪布傳講《維摩詰經》
    這樣看來,即使在世間,有些人都不會產生任何疾病,那就更不要說佛陀了。其實,不僅是佛陀,只要得到聖者果位,就不會有任何的疾病。前些天,我在藏文微博裡引用了一個《寶性論》的教證(上師念藏文),彌勒菩薩是這樣講的:「聖者已斷除,死病與老苦,依業煩惱生,彼無故彼無。」這個教證常被引用。
  • 《金剛經》中的故事—佛陀十大弟子,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尊者
    當時在場的比丘們目睹了整個事情的經過,就詢問佛陀說:「世尊,今天這位須菩提比丘,過去世究竟造作了什麼業因,以致今生雖然得以投生為人,但是心中卻常懷嗔怒,片刻都沒有停止,直到遇見世尊,才能出家得道呢?」世尊告訴在場比丘:「你們認真聽,我現在為你們分別解說。在此賢劫之中,波羅奈國曾有佛出世,名號為『迦葉』。
  • 「如是我聞」是什麼意思,其中的「我」指的是佛陀弟子中的哪一位
    《金剛經》「如是我聞」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佛經大都以這四個字開篇?其中的「我」又究竟指的是誰?佛陀說法「聞成就」,即「如是我聞」中的「我聞」。其中的「我」指的是佛陀十大弟子中以「多聞第一」著稱的阿難,他是佛陀滅度後第一次結集經藏的誦出者。「我聞」就是說阿難所誦出的佛經都是其親耳聽聞佛陀宣說的,而不是道聽途說或輾轉聞得的。「時成就」,即「一時」,指佛陀宣講佛經的時間。這是佛經中一種表示時間的特殊方式。「主成就」,即「佛」,指說法者確實是佛陀。
  • 眼睛不用大,有神才關鍵!熱巴、阿嬌等都敗在了眼大無神上
    娛樂圈的明星們可以說是十個裡有九個半都是大眼睛,不過光是眼睛大還不行,有神才關鍵。只是好像眼睛太大的人容易看起來眼大無神,但不是所有都這樣。趙薇的眼睛算是真的非常大了,幾乎要不合比例了,可是就是看起來特別靈動。
  • 佛陀路上遇到牧牛的人,道出經典語句,話說眾生對生老病死的無知
    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天,他在羅閱祇竹園,那一天受請入城,他在城內向人人說法,快要出城時,在路上遇到一個牧牛的人,手拿著一支牧牛鞭,這位牧牛的人一聲喊叫,那支鞭拿起來的時候,整群牛就開始起動向前走。看看這群牛,只聽命令於這個人,向前走,在走的期間,牛與牛互相鬥來鬥去,有的牛就鳴叫,就是這一大群牛這樣的生態。佛陀走在路邊看了很感慨,所以不覺中他就說出:「人生、眾生迷茫不覺。」
  • 佛陀故事:會報恩的狐狸
    一些初學的比丘對這件事感到非常奇怪,於是到精舍請問佛陀。「佛陀!最近在竹園中,有位小沙彌的身旁常常跟隨著一隻小狐狸,這是怎麼一回事啊?」「比丘們!那是因為狐狸受了傷,小沙彌不忍狐狸遭受其它動物的殘害,於是把它救回來,為它療傷,因此竹林外的哀鳴聲也就消失了。」
  • 在佛陀的心目中,佛經、佛法也會有大乘、小乘之分嗎
    那麼在佛陀的心目中難道也會有大乘與小乘之分嗎?在佛陀的心目中:法唯方便,無乘之別。《法華經——方便品》:十方佛土之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大乘、小乘之別,是眾生心之別,非佛心之別。是在後來的流傳過程中,由於眾生心的執念而起的分別。如果只有唯一的一部佛經,那就不會有大乘、小乘之分。
  • 摩柯迦葉不僅僅是佛陀的弟子,其真實身份讓人心生敬意
    02一、衣缽的守護者 佛陀在樹下將要進入涅槃之前,他就親手將衣缽交到大迦葉的手上並叮囑他等待未來彌勒佛的到來,並協助他廣傳佛法度人。很多人可能無法理解其中涵義,一件衣缽為何能夠讓佛陀如此的重視,甚至是在涅槃前親自叮囑!
  • 天人轉世輪迴為魚 佛陀揭秘無比殘酷前世因果
    天人轉世輪迴為魚,佛陀揭秘無比殘酷前世因果(資料圖) 有一天,佛陀帶著弟子經過市集時,看見一位賣魚的老人,一邊鬥量賣魚,一邊哀嘆地說:「老天爺!到底我犯了什麼錯,你讓我的兒子這麼早死?如果他還活著,可以幫我賣魚,我哪會這樣操勞、辛苦啊!」佛陀慈悲的看著老人,而後輕輕一笑。瞬時,佛陀的齒畔產生五色金光,照亮了老人和整個市集。一會兒,一頭滿身臭穢的大豬,身體滴著屎尿,搖搖擺擺的晃過市集,眾人此時皆掩住鼻口。佛陀看見此景,似有所感的再度露出憐憫地微笑。 阿難在一旁看到佛陀的行止,感覺不同以往,即恭敬地向佛請示:「慈悲的世尊!
  • 這才是電競職業選手的真正生活,目光呆滯,眼睛無神!
    這才是電競職業選手的真正生活,目光呆滯,眼睛無神!遊戲當職業比什麼都累 ,試著連續一個星期不停一直玩一個遊戲,保你崩潰。有沒有感覺職業電競選手,都目光呆滯有點傻傻的!還有人說打遊戲的人什麼都不在乎,他有他在乎的東西,電子競技選手,除了打遊戲,一點承擔家庭責任的能力都沒有,不是我看不起他,他們真的腦子裡什麼都沒有,只會打遊戲,其實就是網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