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世紀過去了,阿波羅登月後遺留在月球96袋紙尿褲,如今怎樣了

2021-01-08 炎熱夏日六月天

進入太空的太空人如何排洩

事情首先在2017年被重新拾起,原來在阿波羅登月計劃的時候,曾經遺留了九十六袋用過的紙尿褲扔在了月球,事情也是過去了半個世紀,如今紙尿褲還在否,這讓當時當政的川普決定重新領回。

從哪裡丟的,從哪裡撿起,這看上去似乎是個綠色環保行動,實際上不排除對野生微生物探索的另外一條道路,那裝滿人類各種排洩物的紙尿褲在月球照片中清晰可見,原本是一片神秘的淨土,與那片紙尿褲卻有很強的違和感。

戲談這猶如人類光顧月球時遺留的饋贈,但是卻與實際環境格格不入…

故事發生在1969年,阿波羅號成功把三位探月太空人送到了遼闊的月球,這是見證歷史的偉大時刻,像月球留下的人類腳印,而那一片紙尿褲也是特別明顯,但是深入想想,看似不合理的舉動,實際上也是無可奈何之舉。

主要原因在於太空環境對太空人的巨大挑戰,什麼科學技術的發展,月球都登上了,沒想到被日常拉撒最簡單的事情,反而成為難以攻克的難關,還記得太空第一人尤裡加加林就曾經在汽車輪胎上小便。

還有美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太空人艾倫謝潑德更糗,因為沒有合理的排洩措施,只能直接尿在太空服上,雖然不得不承認有些搞笑,但是也確實是無奈之舉。

解決太空人屎尿問題的歷程。

有了前車之鑑,讓許多科學家也開始展開研究,解決太空人進入太空之後排洩問題成為了棘手又必不可少的問題,剛開始也是有各種主意誕生。

首先是五萬美元的太空馬桶,花費較為昂貴,實際上尺寸小,非常艱難,而且只能固定在太空艙裡面,如果要出去活動,便也沒有得到實際性的解決,然後一種男性小便器就發明出來了。

形狀類似於保險套,但是如果不符合太空人的實際尺寸,有可能也會出現洩露的危險,實際上也不靠譜,在重力失衡的外太空,橫灑液體的畫面讓人不忍直視。

接著就又來了一出抽吸型轉移容器,原理是利用壓強來吸取尿液,進入容器直接封閉,這個偉大的構想,實際應用的時候,還是差強人意,因為有次就有一位太空人出現了尿袋洩露的局面,太空飛行器也被迫失靈。

直到「最強吸收力服裝」的誕生,關於太空人屎尿問題終於得到了基本的解決,那就是NASA開發的加強版紙尿褲,本身具有非常強的吸收能力,算是到現在為止最好用也最靠譜的太空人進入太空的廁所工具。

而這位偉大的發明者還是一位美國華人,他發明了這種太空紙尿褲給太空太空人帶來了解決廁所問題的最強福音,他就是唐鑫源,一位美國華人工程師。

說來他還被稱之為「太空服之父」,他對於美國一系列航天飛行的太空服改良了很多,比如「阿波羅號」還有「水星號」等等,他都有所接觸,不得不讓人肯定他的成就。

而這次他解決了太空人的上廁所問題也是極大的突破,利用超強吸溼性能的材料製成的這種太空紙尿褲滿足了太空人的代謝需求,讓太空人排便自由,也是導致當時阿波羅11號留在月球的「垃圾」原體。

遺留在月球的紙尿褲成為野生「實驗室」。

本來阿波羅系列已經關閉登月計劃,到了2017年才重新重啟,並且把阿波羅留在月球的「重要遺產」,一堆紙尿褲重新拾起。

這主要還是從帶微生物上月球培養和測試存活率開始說起,在2014年歐洲更帶了兩百多種地球微生物到太空進行一年半的測試,只不過太空環境還是比較惡劣,但是部分存活和繁殖,給人類帶來了「新陸地」的希望。

而美國人對微生物的研究就連月球上的紙尿褲也不放過,首先考慮到人類排洩本身存在多種微生物,那麼放在月球多年,簡直就是一個「實驗器皿」啊,或許會有一些驚人的發現也說不定?

結語

原本只是半個世紀以前所做的無意之舉,沒想到成為了野生「實驗室」,雖然目前還沒有對外傳出那紙尿褲的好消息,但是如果真的有微生物存活,那也不得不說是人類福音,一件好事!

相關焦點

  • 嫦娥5號登月挖土,NASA準備月球邁步,為尋遺落月球的96袋紙尿褲
    ,預計也會在幾年後實行第二次載人登月計劃。其實美國NASA登月,還有一個重要的目標任務,就是要尋找並且拿回月球上的96袋沾有排洩物的紙尿褲。是誰把這些紙尿褲遺棄到月球上的呢?NASA為什麼要把這些紙尿褲回收再次研究呢? 在20世紀60年代末,阿波羅11號載著三名太空人第一次成功地登陸月球。在一個多禮拜的月球探秘中,他們邁出了人類登陸月球的第一步,並留下了許多關於月球表面的影像資料。
  • 月球上的國旗、鏡子、便便、高爾夫球等,你還懷疑登月是騙局嗎?
    「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後,大大地激發了全國人民對探月的熱情,並且對我國首次載人登月充滿期望。,太空人們離開月球的時候只是乘坐上升艙,著陸器(下降級部分)一直留著月球上,6次登陸月球就留下了6個著陸器,這是人類遺留在外星球最重的人造物。
  • 嫦娥五號進入環月軌道,月球沒有人,為什麼會出現96包「屎」?
    嫦娥五號探測器和之前的嫦娥一號、二號、三號、四號相比更加複雜,重達8.2噸,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個部分組成。當探測器到達月球後,會擇機實施軟著陸,其中軌道器、返回器留在月球軌道環繞月球飛行,而著陸器、上升器組合模塊就會登陸到月球表面。在著陸階段,著陸器搭載的1臺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進行減速,最後讓著陸器穩穩地停在月球表面。所以,並不是整個探測器都登陸到月球。
  • 重口味竟有96袋尿液和大便
    月球作為地球的衛星,是人類在浩瀚宇宙中了解最多的星體。阿波羅計劃中,人類曾經6次成功登陸月球。除了從月球上採集了不少巖石樣本,也在月球上留下了181000公斤怪東西。首當其衝的是96袋尿液和大便人類有6艘宇宙飛船,18位太空人曾經登陸過月球,每次登月任務時間在10天左右(單程4-5天)。
  • 慶祝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太空人的「史努比帽」亮相倫敦!
    阿波羅11號(Apollo 11)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阿波羅計劃中的第五次載人任務,是人類第一次登月任務,三位執行此任務的太空人分別為指令長阿姆斯特朗和指令艙駕駛員麥可·科林斯以及登月艙駕駛員巴茲·奧爾德林。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成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類。
  • 登月是騙局:月球天空是黑的,但為什麼沒有星星?
    但在過去半個世紀以來,一些人對於當年的美國登月質疑不斷,懷疑當年的登月是騙局。其中一個主要的反駁觀點是,月球上的天空是黑的,但沒有看到星星。在地球上,在晴朗夜晚的野外,背景天空看起來會是黑色的,而且天上會布滿星星。但在NASA公布的阿波羅登月照片中,黑暗的天空中看不到任何星星,難道當年的載人登月真的是偽造的嗎?
  • 阿波羅登月真實性證據滿滿,為何這幾個問題還是不斷引發質疑?
    質疑三:登月艙降落時吹走了附近的塵土,因此太空人不可能在登月艙附近踩出腳印。此外,月球上的塵土中不含水分,無法踩出如此清晰的腳印。回答:「月球腳印」是阿波羅登月重要的見證和紀念,也是陰謀論者攻擊的重點。登月艙降落時確實會激起大量塵土,但與地球上的情況不同。由於月球上沒有空氣,不會形成強大的氣流,因此只有登月艙正下方的塵土會被激起,登月艙周圍的塵土則不會被擾動,所以航天員出艙時當然會踩出腳印。
  • eBay即將開拍173件阿波羅登月太空文物,一個小袋子就值400萬美元
    僅其中一個拍賣品就可能拍得400萬美元:1969年阿波羅11號太空人用來採集首批月球土壤、砂礫和巖石樣本的一個樣本袋。這個袋子在幾十年前被「丟失」了,直到美國法警在一次搜查中沒收了該袋,而後來它又以995美元的價格被拍賣出,此袋也成為唯一一件屬私人收藏的太空紀念品。 NASA和其他團體對出售這種獨一無二的航天物品做出了警告。
  • 阿波羅登月50年,給地球人的生活帶來了哪些變化?
    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的這句名言,是他50年前作為第一個踏足月球表面的地球人,所說的第一句話。那一天是1969年7月20日,而他所指的那「一大步」是指半個世紀前人類在科技領域取得的成就。  其實,成就不僅僅是航天航空能力方面的科技突破,也包括人類日常生活中的許多跨時代變化。美國阿波羅計劃耗資巨大,當年的約250億美元相當於今天的近2000億美元。
  • 阿波羅登月電視直播是怎麼實現的?(上)
    )的頻率是2287.5MHz,下行調頻信號(可用於傳輸視頻,II型阿波羅飛船設計時加入)的頻率是2272.5MHz,分配給登月艙的下行頻率是2282.5MHz,分配給月球漫遊車的下行頻率是2265.5MHz;上行鏈路的頻率範圍是2025-2120 MHz,其中分配給指令勤務艙的上行頻率是2106.40625MHz,分配給登月艙、月球車及S-IVB(土星5號第三級火箭或者土星1B的第二級火箭)的上行頻率均為
  • 為什麼說阿波羅20號在月球背面發現外星人肯定是假的?
    月球是人類目前唯一涉足過的外星世界,在阿波羅登月期間,前後共有12位太空人登上過月表。太空人在月球上捕捉到了大量的影像,讓我們可以第一次深入了解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外星世界。然而,伴隨著人類登月的還有一些光怪陸離的傳說,例如,阿波羅20號在1976年秘密發射升空前往月球背面,並在那裡發現了三眼外星人。
  • 當年阿姆斯特朗留下的腳印依然在月球,甚至能一直存在幾十萬年
    上世紀是蘇美冷戰時期,兩國為了爭奪世界霸權,在各個領域展開一系列的追逐,使得其中為了彰顯航天技術的實力,開始了太空競賽。自1961年加加林成為第一個進入到太空的人類後,兩國冷戰便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美國不惜一切代價耗資255億美元開啟了阿波羅計劃,甘迺迪更是宣稱在60年代前將美國太空人送入月球,時光如梭,1969年7月16日三位太空人踏上了前往月球之路,在巨大的土星五號運載火箭助推下,阿波羅11號載著阿姆斯特朗、奧爾德林以及科林斯奔向了月球,經過長達五天時間的飛行,於7月21日成功登陸月球的靜海基地
  • 美航天局10項最偉大成就 阿波羅登月居首(組圖)
    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的研製工作一直在進行。1992年,為了削減預算,不得不對其進行重新設計,主鏡數目由12個減為4個,終端設備也減掉2臺,軌道改為橢圓形,最遠距離達到地月距離的三分之一,這樣做目的是避開地球輻射帶的影響,但一旦發生故障,將無法用太空梭對其進行維修。
  • 阿波羅照片再遭質疑,月巖上發現「字母C」,是電影拍攝道具嗎?
    阿波羅照片再遭質疑,月巖上發現「字母C」,是電影拍攝道具嗎?自從在上個世紀美國公布了成功登月的消息之後,質疑的聲音就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大多數人認為,美國所謂的載人登月只不過是自導自演在電影棚裡面拍攝完成的而已,在當時美國和蘇聯的對決當中,通過這樣的方式壓制蘇聯在國際上的發展。
  • 美國重返月球,阿爾忒彌斯計劃,欲在月球建基地,以此進軍火星
    時任美國總統甘迺迪在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上,慷慨激昂地演講到。1961年,美國的阿波羅計劃開始實施。這項浩大的工程旨在將美國太空人送上月球,創造人類第一的登月奇蹟。1969年7月20日,在阿波羅11號的任務中,阿姆斯特朗成功踏上月球,成為登月第一人。「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 但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這句名言必將載入人類史冊。
  • 1969年,美國在月球插一面旗幟,如今未被衛星拍到,再度引發質疑
    而這個計劃之所以能騙到蘇聯,關鍵在於之前發生了一次重大事件,即1969年7月21日的阿波羅登月成功。也是因為這起在人類歷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事件,激起了蘇聯人太空軍備競賽的欲望。不過,鑑於後來美國「星球大戰」計劃的目的性。蘇聯解體後,不少人對該阿波羅登月產生了懷疑,認為其也是美國「星球大戰」的一部分,專門用來忽悠蘇聯的。
  • 阿波羅照片遭質疑,月巖雕刻「C」字符號?有人懷疑它是電影道具
    過去半個世紀,質疑美國人登月聲音就從未間斷過,因為整個登月過程存在很多可圈的疑點,甚至有人說,這或許就是美國人在自編自導的惡作劇,就像科幻電影一樣,美國太空人是在攝影棚裡登月,並獲取所謂的月球樣品。有人認為,其實美國的目的也很簡單,要在航天科技上壓制前蘇聯,畢竟美蘇兩國在上個世紀太空競賽的多年。
  • 成功登月的嫦娥五號,為什麼成了美國登月陰謀論的證據
    事實上,「登月陰謀論」只是大量「陰謀論」的一小部分,在「陰謀論」的世界,外星文明早就和人類有過親密接觸,英國首相和眾多世界名流都是非人種族蜥蜴人,人類發展被藏在黑幕後的神秘勢力操控,而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類,也不是那個說出「這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的尼爾阿姆斯特朗,而是二戰時的超·甲級戰犯,納粹德國領袖阿道夫希特勒。
  • 中秋必知的8個月球小八卦了解一下
    因為月球的軌道並不是規則的圓,所以這個距離是波動的,一般來說,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離是384400公裡,中間差不多能夠放下超過28個地球。同時A119計劃的存在一直是個秘密,直到20世紀90年代,作家Keay Davidson在寫書時,研究了一下美國天文學家、宇宙學家Carl Sagan,然後順藤摸瓜,發現了這個故事。大約18萬公斤垃圾覆蓋著月球距離人類第一次登月已經過去50年了,同時這期間人類也很少踏足月亮,但據報導,留在月球上的垃圾,可能已經達到了187400公斤...
  • 太空傳記片《登月第一人》中15個真實的歷史人物及其扮演者
    如今,查澤雷講述了美國史上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的非凡故事。 《登月第一人》描述了阿波羅11號發射前的事情,這個登月任務最終將結束太空競賽,並於1969年讓兩個人類成功登上了月球。這部電影是基於詹姆斯·R·漢森的傳記書《First Man: The Life of Neil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