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婷
編輯/斯問
「小朋友們,門口這隻蜥蜴叫做『豆丁』豹紋守宮,在用微笑歡迎大家喔。」
在杭州中糧大悅城的FUTURE ZOO未來動物城,引導講解員「哇哦」每天都要接待200-2000人次不等的參觀者,他們大部分都帶著小朋友。
截止今年6月底,像這樣集表演、娛樂、休閒於一體的新型室內動物園,全國已開設超過34家。不僅各個品牌紛紛入局,還在下半年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新店拓展。
即使在資本寒冬,在今年一年內完成了Pre-A輪、天使輪和種子輪以及A輪、A+輪融資,市場前景可見一斑。
可是把動物園的生意,從室外搬進商場裡,究竟能有多大前景?
「像『守宮』這樣的蜥蜴,嘴角的弧度是向上的,看起來像在微笑,所以陳列在入園第一個被看到的位置。」講解員哇哦向我介紹,室內動物園從選擇到陳列,都很有講究。
和室外動物園不同,室內動物園的面積大多在500平方米到10000平方米不等。場景和空間的限制下,要發揮出的最大效果,就要靠各個品牌的經驗和運營手段了。
作為一種線下商超裡的新業態,人們最關心的無疑是:當動物園變成了室內的,動物們和參觀者會不會「水土不服」。
「其實室內動物園和室外動物園的動物選擇是不同的。」FUTURE ZOO杭州店的李經理告訴「電商在線」。
作為一個同時經營者室內、外動物園的品牌,在這方面十分有體會。一般來說,大型、具有攻擊性的動物品種,像老虎、馬匹以及體型較大的袋鼠,都會選作室外展示。旱獺、土撥鼠、細尾獴、蜥蜴等這些中小型的動物,才會被選作室內的展示對象。
「像細尾獴,其實是動畫片中的丁滿,而樹懶則是《瘋狂動物城》裡的閃電。」哇哦每天接待的小朋友們,對這種動畫中出現的形象,以及乾脆麵君——小浣熊,往往特別興奮。
但空間和環境的不同,這樣的小型動物,在室外反而不能得到很好的展示,因此大家能夠實際接觸到的機會,大多是在室內動物園這樣的場景當中。
一方面從品種的選擇上,會注意和場景的兼容性。另一方面,動物園也會對室內環境給予一定的補充。
「室內的環境相對比較昏暗,曬不到太陽,我們會在巢舍等遊客直接接觸不到的位置,設置一些紫外線燈、控溼、控溫的裝置。」不僅僅是爬寵的存箱有這樣的條件,哇哦和他的同事們也會在客流量相對較低的時候,分批把動物們用籠子推到商場頂樓曬曬太陽。
因此動物的生存條件,基本可以得到保障。
「像我們餵養倉鼠,用的活蟲餌料,一般要先篩過一遍,然後養上三天再用來餵食。」哇哦介紹說,在飼養方面,動物園會有專門的工作人員來負責。平時進行展示時,大家都可以看到餌料的狀態。對於爬寵等不少動物來說,其實比他們在野外捕食有更好的生存環境。
「感覺除了部分動物有時候處於休息的狀態,大部分小動物精神狀態都還不錯,餵食的時候反應很活潑。」作為室內動物園的忠實消費者,恬寧已經向很多人安利了這樣的環境。
不僅僅是動物能夠室內適應,消費者對室內動物園也樂於接受。
「像我們現在接觸貓貓狗狗很方便,但是想一次接觸很多種動物,去室外動物園就要一下耗上大半天,一般不太會列入我們的行程範圍當中。」對於恬寧這樣的上班族來說,周末時間要被加班、聚會、聚餐、出遊分割為好幾個部分。過去單一的室外動物園環境,已經越來越不被年輕人接受。
除了年輕人,為室內動物園這樁生意買單的主力,還有帶娃出門的家庭。
「來室內動物園就不用專門騰出來時間做規劃,吃完飯不用出商場,上樓就是動物園。」秦琴的兒子今年4歲,平時最頭痛的就是周末帶他去哪玩。「冬天天冷,室外待不久,在室內除了看看動物,我們大人也能在商場裡逛一逛。」
這也是室內動物園能夠爆發式增長的主要原因——滿足了市場上寶媽等群體的硬性需求。
「像商場這樣的綜合體,可以一次性滿足家庭不同人群的多種需求。」FUTURE ZOO的李經理表示,除了孩子可以在這裡接觸小動物,家長也可以在商場裡逛街、吃飯、看電影,不同擔心室外天氣的限制,「在室內參觀的互動性更強,也更有新鮮感。」
現代人的工作節奏,帶孩子接觸大自然的機會其實在減少。室外動物園隔著玻璃和柵欄的觀賞方式,並不能夠帶來充分的感知。相比來說,室內動物園根據流量時段,會將一些動物放出來和人接觸,小朋友也可以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安全餵食。
「除了羊駝,我們這裡最受小朋友們歡迎的是鸚鵡。」在哇哦的餵食展示下,場館的300隻鸚鵡同時飛向工作人員的手臂時,畫面實在壯觀。「這裡的鸚鵡已經形成了一些反射,看到工作人員的衣服,以及餵食的動作,就會集體性的飛過來。」而這種畫面在室外的自然環境很難見到和體驗。
除此之外,動物百科小講堂、森林舞會等活動,都是親子互動的娛樂環節。「我們會在周末時段,組織小朋友做動物面具,然後在場館內的舞臺前,給大家舉辦森林舞會。」哇哦表示,場館裡的遊樂區也是小朋友的最愛,甚至土撥鼠展區旁邊的滑梯,「不僅是小朋友愛玩,這兩個滑梯基本過來的大人也都滑過。」
於是在真實需求的刺激下,旺季的周末、節假日1800-2500人次的客流量,成功將成人128元/人、兒童78元/人的門票售賣,變成了一樁令人眼紅的生意。
「我們在寒暑假這樣的旺季,單天平均客流在1500-2000人,周末和節假日有1800-2500人,淡季周末和節假日也有500-800人。」根據李經理的介紹,大悅城店就連淡季平時的客流量也能達到200人左右。
單就門票部分,就已經能夠快速回本並盈利。
而在動物園出口的位置,還直通紀念品商店。裡面有不少動物玩偶,以及和國家地理合作的IP衍生品。「我們主要是門票+IP衍生品的模式,裡面的投餵都是免費的。像其他品牌,會在投餵環節收費,或者採取門票+餐飲等形式。」李經理表示,其中收入比重中佔大頭的,還是門票收入。
市面上另一家在武漢開業的ZoolungZoolung,自2017年6月開業後,到2018年年底就實現了6000多萬元的營收,其中門票收入佔比60%,餐飲佔比25%,商品銷售佔比15%。其品牌在上海開設的全國第二家店,達到了5000平方米的室內面積,主題場景多達17個,成人票價也在198元/位。
上海的另一家Mr.Zoo小小動物元,則主要定位為互動展示和遊樂體驗,展示品種達到150餘種、近1000隻小動物。
JOLI ZOO茱莉の動物園的室內面積也達到了3000平方米,但盈利模式採用的是門票+寵物及衍生品。也就說除了參觀互動,還提供動物醫療、動物美容、動物寄養等服務。
有業內人士向「電商在線」介紹,對於各個品牌來說,門票+自定義的模式,各不相同,但主要收入都來自於門票。相比場地、布景、人工、動物餵養檢疫醫療、衛生管理等成本,只要錯位競爭,規劃合理,室內動物園的收入是能覆蓋掉支出的。
不僅FUTURE ZOO,市場上不少品牌在近兩年,都紛紛入局。
根據「寵業家」的不完全統計,室內動物園初生於2017年,最早只在武漢和呼和浩特有兩家開業。2018年則數量達到了22家,甚至單是「超級萌物」就在近半年的時間內在福州、泉州、廈門連開三家店。
而整個業態擴張開店的勢頭,在2019仍然不減。光是今年上半年,就新開了10家。隨著形式的熱度高漲,京東、居然之家也開始試水和布局。
2018年10月京東在無錫開了達夫博物動物園,其中還包含珍稀野生動植物。居然之家在今年4月練手北京的「快活島·Minizoo」,也將動物園和居家賣場結合到了一起,還配套提供了餐飲、娛樂和拍攝區域。
在資本市場上,室內動物園也同樣吃香。
Mr Zoo小小動物元今年不僅完成了頭頭是道、隔壁創投和寒武創投領投的Pre-A輪、天使輪和種子輪融資,還獲得了復星銳正領投的A輪融資,和海爾資本領投的A+輪融資。今年全年,小小動物元完成的五輪融資,總共近億元。
而Mr Zoo小小動物元的獨到之處在於,600-800平方米的商場鋪位,複製速度極快。基本上單店進場到開業,快的只需要35天,而成熟的門店坪效可以達到6000元左右。智能物聯網系統大比例降低人工成本,基本上月度生物損耗率不超過5%。
有人歡喜,自然也有人愁。
行業內水平參差不齊,是新業態發展過程中的必經階段。在一些品牌快速擴張甚至順利融資的同時,也有不少曝出負面新聞,甚至被叫停。
南京新街口東方福萊德購物廣場裡的動物園,在開業不久就發生了「越獄」。《瘋狂動物城》裡慢悠悠的閃電——樹懶竟然逃跑了。
今年11月底,新京報也曝出,北京多家室內動物園的羊駝、土撥鼠扎堆有點髒。動物混養或造成病毒交叉感染。
北京西三環的室內動物園由於面積較大,還缺乏工作人員引導,在餵龍貓時被咬傷,而處理方式僅有一個創可貼。
還有曾經對外開放的土撥鼠,最近也被關進了透明的展示箱,不再開放餵食。而且不僅一家店,有工作人員表示,此前相關部門人員前來檢查,曾要求鼠類項目必須全部收起。
除了動物相關的問題,為了爭奪新市場還出現了惡性競爭。
「經常會有一些假網站,發布我們FUTURE ZOO會在哪天舉行親子活動,導致一些家長帶著孩子前來時,我們無法解釋。」李經理表示,大多是同行所為,通過製作獨立的虛假頁面,發布並不存在的活動消息,「這會降低消費者的體驗和對品牌的好感度,我們品牌下的所有店鋪,基本都經歷過。」
由此,這種「開在家門口的動物園」雖然滿足了需求,也迎合了懶人經濟和周末經濟,成為了購物中心的新型人流發動機。但行業如何規範、亂象如何解決、是否能長期吸引客群,都是未來需要不斷研究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