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回紋、夔龍紋、拐子紋這三種紋飾的關聯嗎?

2020-12-07 5833紅木家具導購網

紅木家具古典文化博大精深,雕紋樣式更是多如繁星,而且每一種紋飾都有自身存在的意義和起源。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幾種相近,卻又容易混淆的紋飾,可能在某些地方這些紋飾是相互關聯的,但又有微小的差距。

回紋寶座靠背回紋型制構件雕回紋

想必大家都清楚紅木家具上的回紋雕飾,這些雕紋是中國傳統的吉祥圖案,被人稱為富貴不斷頭。回紋是以橫豎折繞構成形式反覆組成的迴環形花紋,如同「回」字一樣的紋樣,因其連綿不斷,所以被民間稱為富貴不斷頭。回紋的起源是由古代陶器和青銅器上的雷紋衍化來的幾何紋樣。在家具表面上應用得較多也有回紋形制的構件,一般此類構件方正直角。

清乾隆 銅鎏金夔龍紋方筆筒

同樣起源於青銅鼎器和古玉上的夔龍紋,也與回紋有著關聯,同樣也似乎是雷紋演變而來的,但實際上夔龍紋更接近於拐子紋和拐子龍紋,如何判定也成了難點,夔龍紋一般蜿蜒粗大曲折,形似龍僅有一足,在家具上的表現就變成了龍頭身下開始綿延曲折印在家具身上,由此也和拐子龍紋在家具上的形狀產生了衝突,都是類似回紋般的曲折。這也就是為什麼會容易混淆的原因。

應用在家具上的拐子紋

實際上拐子紋又稱拐子龍紋,才是由「回紋」演變而來,拐子龍紋還和卷草紋有關聯,而且拐子龍紋的表現形式豐富,式樣變化多端,從形制上通常可分為三種:一是高度簡化的草龍紋;二是不帶龍頭的拐子龍紋;三是抽象化的拐子紋。簡單來說與夔龍紋的區別不是帶不帶龍頭,而是拐子龍紋本身是由回紋演變而來的所以秉承了回紋的方直拐角特性,拐角會比較呈90度直角,而且曲線彎曲程度比不上夔龍紋。由龍紋、回紋、卷草紋結合變體而來的拐子龍紋,取龍的「富貴」之意,以及卷草紋的「連綿不斷」之意,因此寓意富貴不到頭、子孫延綿不斷這點也是跟回紋大致相似。而因為「拐」和「貴」諧音有額外有「貴子」的子孫昌盛、安寧富貴的吉祥寓意。上面也說了夔龍紋帶龍頭,而拐子紋因為形式豐富有不帶龍頭的簡體形態,所以要特別注意區分帶龍頭的拐子紋。那些勾角,圓角勾團就是比較好區分的拐子紋了。

上圖可看出夔龍紋脖頸與爪子曲線弧度較大,而下面的拐子龍紋這是方角拐子更多。

回紋、夔龍紋、拐子紋(拐子龍紋)這三者在起源,形制,甚至是寓意都各有關聯,此次只是基本點了一些關於這幾種紋飾的關聯點和區分點。當然這只是這些雕紋的冰山一角,隨著越深入了解,就越會對紅木傳統家具的紋飾文化著迷。畢竟蘊含傳統古典又富含深刻文學魅力的紅木家具已經不僅僅只是一件家具了,更是一種古典文化的現實投影。

相關焦點

  • ...獸面紋|雲雷紋|雲龍紋|夔龍紋|饕餮紋|雲紋_網易訂閱
    虺紋  7、夔龍紋:一足或兩足龍形怪獸,圓眼、方嘴、方形卷尾。     夔龍紋  8、饕餮紋:一種貪吃的怪獸的頭部。     獸面  10、剪影狀動物紋飾:  像什麼動物就叫什麼紋飾,其內往往有谷紋、雲紋等紋飾,如龍紋虎紋鳳紋鷹紋鳥紋象紋龜紋魚紋等
  • 古代青銅紋飾簡述
    商周時期是青銅器大發展的時期,商周時代青銅器紋飾,大致可分為八大類:獸面紋類、龍紋類、鳳鳥紋類、各種動物紋類、火紋類、各種獸體變形紋類、幾何紋類和人物畫像類等。 紋飾五官 這類紋飾是各種各樣動物或幻想中的物象頭部正視的圖案,獸面紋的特點是以鼻梁為中線,兩側作對稱排列,上端第一道是角,角下有目,形象比較具體的獸面紋在目上還有眉,目的兩側有的有耳
  • 紋飾之美︱青銅器
    商周時期是青銅器大發展的時期,商周時代青銅器紋飾,大致可分為八大類:獸面紋類、龍紋類、鳳鳥紋類、各種動物紋類、火紋類、各種獸體變形紋類、幾何紋類和人物畫像類等。 獸面紋類 獸面紋舊稱饕餮紋。饕餮之名出自《呂氏春秋·先識覽》:「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
  • 元青花龍紋高足杯紋飾賞析
    繁昌元代窖藏出土的這13件元青花龍紋高足杯,數量之多,紋飾之精,製作工藝之精湛,在國內外尚屬首次。13件元青花龍紋高足杯,杯身主體紋飾為青花龍戲珠紋,龍身修長,披髮細頸,龍首上昂,張口露齒,銜舌,雙目正視,龍鱗細密,皆三爪,剛勁有力。
  • 玉雕上的仿古紋飾,蘊含了什麼文化?
    歷朝歷代都對紋飾進行了傳承和創新,進一步豐富其樣式和內涵。學者在各個朝代出土的玉器中發現,每一個朝代都有其特定的紋飾。 夏商周代的雙線勾勒,春秋戰國的陰刻線、秦漢代的雲紋、龍紋、螭虎紋、谷紋、蒲紋等,唐代的植物紋、剔地陽紋,宋元的卷草紋,明代的龍紋、蠶紋,清代的蒲紋、山水人物紋。
  • 館藏級的「龍紋」瓷器,美極了!
    通體青花紋飾,內口沿繪海水紋,碗心為團龍紋,外口沿下青花橫書「宣德年制」四字楷書款,外壁繪波浪濤天的海水之上飛奔的行龍,神態威猛矯健,有翻江倒海之勢,氣勢磅礴,足柄為江芽海水紋。 龍紋是明清官窯瓷器典型裝飾紋樣之一,形態多樣,有雲龍紋、穿花龍、趕珠龍、蓮池龍、海水龍紋等。明初朝廷曾下令景德鎮御窯廠燒造帶有龍鳳紋樣的瓷器,並禁止民窯燒制。
  • 【藏界資訊】瓷器鑑定的重要方法——了解傳統瓷器二十四種紋飾!
    這三朝的傳世青花器物除被稱為「雲堂手」的人物圖器皿外,另有一類以麒麟、孔雀等瑞獸珍禽為主紋的梅瓶、大罐。耿寶昌先生曾指出:這些器物的風貌與其時畫壇高手林良、戴進的畫風一致,聯繫到有關文獻記載,筆者認為,這一批青花器,就是繼宣德晚期以來的皇室定製,由同一代工匠繪製造就,用於賞賜諸藩王的御窯器。
  • 景泰藍上的祥瑞紋飾:雲頭錦、回字錦、錢幣錦……你見過哪些?
    從商周時代開始,我國便有了陶瓷、青銅等器物的鑄造,並且逐漸的,人類借鑑自然界中的各種形狀,給器物紋上不同的紋樣,從動物紋、植物紋到自然界中的各種幾何紋樣,慢慢發展成豐富的紋飾文化。 而作為國之重器的景泰藍,其雍容華貴的造型,富麗堂皇的色彩和寓意吉祥的紋飾至今仍魅力不減。
  • 和玉祥|圖說:仿古玉雕常見紋飾,你知道幾種?
    紋飾是玉器上的符號,每一種紋飾都有特定的含義,其種類和演變從某一個方面反映了古代玉器的特徵,了解這些紋飾誕生的時間,就能斷定這類紋飾玉器出生的年代及相關的物質文化,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新石器時代的一些古玉,紋飾中不少是用凸起的線條組成,如龍山文化的變形獸面紋、紅山文化的玉龍等,轉折自如層次不同。
  • 盛世的紋飾審美:希臘回紋與中國雲雷紋
    希臘藝術品上的回紋一般來說,紋飾最能體現普遍審美,因為服飾、器皿和建築物都需要有意義的線條來裝飾。縱觀全球,東西方兩大文明中國和希臘,在遠古時代不約而同地產生了表達重複、循環、生生不息的紋飾,在希臘這種紋飾叫回紋,在中國這種紋飾被稱為雲雷紋。儘管我們沒辦法穿越時間,一睹產生這兩種紋飾的具體過程,但我們能從時間的迴響中把握二者的審美意蘊及歷史意義。
  • 【中華青銅文明】國家一級文物「夔龍紋銅尊」
    【中華青銅文明】國家一級文物「夔龍紋銅尊」 2020-12-04 10: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殷商青銅器紋飾來源於原始時期的陶器、玉器紋飾及巖畫
    其三,變化與協調:其紋飾裝飾風格既繁縟精細,又厚重大氣。青銅器周身紋飾很少獨立存在,紋飾之間常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為一體。如猙獰的饕餮紋常與簡潔的夔紋、活潑舒緩的鳥紋搭配出現,圓形的乳釘紋、渦紋常與方形的雷紋間隔出現,體現了對比和諧之美。
  • 「龍翔九天」與龍紋變遷,長沙博物館展元明清御用瓷器
    展覽共遴選元明清御用瓷器128件/套,囊括傳世完整器與景德鎮御窯出土器物等,旨在以獨特多變的器型,精美的紋飾展示元明清三代的皇家御用龍紋瓷器風範及龍紋的變遷。展覽現場本次展覽,兼顧學術性與藝術性,2018年在景德鎮出土的明永樂青花纏枝蓮紋壓手杯也將在展覽中展出,系這件學術價值極高的考古學遺物在湖南省內首次公開展出。
  • 從古至今各朝代--龍紋玉器鑑賞
    整體渾圓,沒有稜角;通體為圓柱形,光素無紋,只有點綴的網紋,形制厚實古樸,這是新石器時期的重要風格特徵。2.西周時期西周時龍紋的特點是龍紋身體變得細長,身上的紋飾也較複雜,線條多彎形或弧形。這時期的重環紋、雲雷紋等紋飾很盛行,在龍的背部出現的脊齒紋比商代時期的密,而且很盛行這種紋飾;龍的兕形角漸漸消失,出現了像頭髮一樣的角,還有雲紋式的耳形角;眼睛仍有斜方格眼和臣字眼,但臣字眼的眼角線拉長,有的拉長再勾卷,形成了西周自己獨有的風格。此外這時期大多不刻劃龍足,龍身上的紋飾呈圖案化,起著裝飾作用。
  • 翡翠與植物紋飾的完美結合,是千年纏枝紋魅力的再現
    我國的傳統紋飾多種多樣,比較著名的就有雲紋、龍紋、鳳紋、饕餮紋等等,它們不僅見證了我國的藝術發展,同時也記載了民族文化的形成和人們的精神取向。今天我們要介紹的纏枝紋,可能很多人光聽名字會覺得比較陌生,但其實在我國傳統裝飾紋樣中它是應用的最為廣泛的一種,因為它與自然界的植物有關。
  • 瓷器上出現最早的傳統紋飾,植物紋!
    植物紋飾是表現各種植物形象的總稱,作為傳統紋飾出現也很早,但其興盛略晚於動物紋。隋唐時期隨著中西方文化交流,植物紋的樣式開始豐富,元、明、清三代既有精緻的圖案,又廣泛借鑑當時的繪畫技法,與同時期的其他紋飾一樣,植物紋也包含了豐厚的人文含義。
  • 3分鐘讀懂青銅器紋飾:跨過玄妙的花紋,跟古人來場精神對話吧!
    幾種變形的饕餮紋  (二)龍紋  大家熟知「龍」的紋飾在清宮劇中是作為皇帝的象徵的,龍紋最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出現,在商周時期開始作為青銅器的一種紋飾,但龍紋作為青銅器的主體圖案還是在西周中晚期以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