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提出誘人條件,老鄰居態度出現鬆動,但又不敢得罪14億人口市場

2021-01-08 新椰國際

近期,由於俄羅斯S400防空飛彈系統訂單一事,土耳其和印度兩國接連遭到美國的敲打,不過雖然都是敲打,但是手段卻完全不同,美國對土耳其已經有些氣急敗壞了,屢次勸阻無果之後,美國直接向土耳其下達了最後通牒。

美方表示土耳其執意接收S400的話,美國將會對土耳其進行制裁,並驅逐正在美國培訓的土耳其飛行員,同時將土耳其踢出F-35項目的全部合作。這一系列手段都非常有分量,但是即便如此,土耳其也沒有任何要屈服的意思。

反觀印度的待遇,跟土耳其截然相反,美國並沒有對印度說什麼太嚴厲的話,反而還向印度提出了極具誘惑力的條件,據環球網本月9日援引《印度時報》的報導稱,美方表示如果印度放棄S400訂單的話,美國願意向印度出售F-35戰鬥機,同時還能向印度提供代替S400的選項——薩德。

眾所周知,印度自己的軍工水平非常一般,所使用的裝備基本都是從外國採購的,向來有著萬國牌之稱,由於近年來經濟條件越來越好,印度在國際軍火市場上,也成了一個土豪買家。

不過有些裝備並不是有錢就能夠買到的,比如說美國的F35戰鬥機,這是一款五代戰機,被美國成為全球最先進的戰鬥機,除了美國之外,這款戰機只出售給了美國的部分核心盟友,並不是誰想買就能買得到的。

而印度對戰鬥機的需求又非常旺盛,尤其是在前段時間跟巴基斯坦的空戰當中吃了虧之後,之前被擱置的上百架戰機採購項目又重新提上了日程,如今,美國願意向印度出售這款在全球軍火市場上獨一無二的先進產品,印度自然是心動不已。

印度媒體直言,這是一個讓印度有些措手不及的驚喜,也就是說,印度的態度已經出現了鬆動,這無疑讓俄羅斯產生了恨鐵不成鋼的感覺,近年來,印度跟美國在裝備上的合作越來越多,已經反超了俄羅斯,好不容易籤下大單,印度卻一點都不堅定,跟土耳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不過印度答應美國條件的可能性並不大,因為放棄了S400就只能買薩德,如果引進了薩德,必然就會得罪了我們,而我們又是印度的第一大進口來源地以及第三大買家,這個14億人口的市場無論如何是印度不敢得罪的,況且印度空軍一直在使用俄制戰機和歐洲戰機,猛一下換成美國戰機,兼容性是一個大問題,這都是需要考慮到的因素。

相關焦點

  • 1989:「中國11億人口日」的非凡意義
    」出現在1989年。據國家統計局測算,1989年4月14日中國大陸總人口達到了11億,這一天被正式定為「中國11億人口日」。這一人口日的設立對於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具有深刻而非凡的意義。    那麼,我國確定11億人口日的意義到底有那些呢?從建國以來的實踐證明,由於人口多,增長快,與經濟發展不相適應,給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帶來了許多困難。
  • 害怕失去14億人口市場,瑞典巨頭挺身而出,公開為華為打抱不平
    鮑毅康不願意丟失中國市場至於為何鮑毅康會多次公開為華為站臺,實際上也是為了不丟掉中國市場。愛立信公司在我國也有很多業務,佔據我國5G市場10%的份額,而且愛立信公司很大一部分業務依賴中國分包商。一旦瑞典真的對華為實施禁令,兩國關係必然會有所惡化,受政治因素影響,愛立信公司很有可能會變成兩國博弈工具,最終損失還是由愛立信公司自己承擔。
  • 全球唯一一個敢把美俄中都得罪的國家,至今卻無人敢動
    眾所周知,美國是世界上的軍事大國,經常憑藉自己的優勢欺負別國,別的國家一般也忍氣吞聲,不敢得罪美國。隨著中俄的崛起,美國也不敢再繼續猖狂,畢竟有了兩個強大的對手,中俄的軍事實力都逐漸壯大。縱觀全球,有一個國家比美國還猖狂,甚至不把中俄美放在眼裡,把3個國家都得罪了個遍,這個國家就是土耳其。土耳其在敘利亞建立了自己的軍事基地,在沒有獲得敘利亞政府的同意下,就對其發起了攻擊,導致很多普通民眾傷亡。我們知道,敘利亞是俄羅斯的盟友,土耳其這這樣做不怕惹惱俄羅斯,為此,俄羅斯還對土耳其發起了襲擊。
  • 「人口警報」拉響,二胎效果不佳,催生又無果,專家提出新建議!
    我國人口結構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另一方面,老年人口增加,2019年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到2.54億人,2035年老年人口超過25%,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另一方面,出生率不斷下降,新生兒數量減少。這意味著中國人口紅利將消失,從而帶來經濟增長、人口就業等一系列問題。針對這些問題,2020年討論異常激烈。一些專家建議放開三個孩子解決問題,甚至建議全面放開生育。
  • 美中俄三國,土耳其得罪個遍,屬於什麼操作
    【話說軍世】#國際軍事聚焦#相比較於左右逢源的國家,土耳其最近的做法大相逕庭,強硬的態度對待美國,不惜無力招惹俄羅斯,加上曾經為難我們,究竟是軍事實力增強,還是什麼操作,讓它有這樣的底氣呢。再加上「瓦良格」號回國的被「揩油」的經歷,美中俄三國,土耳其得罪個遍,這究竟是要做什麼樣的操作,讓人很疑惑。
  • 二胎效果不佳,催生又無果,專家提出新建議,7億人要中招?
    我國人口結構正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一方面是老年人口不斷增多,2019年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2.54億,到2035年老年人口佔比將超25%,逐步邁入深度老齡化社會。另一方面出生率不斷下滑,新生兒數量減少。這意味著我國人口紅利將消失,由此會帶來經濟增長、人口就業等一系列問題。
  • 我國14億人口,國產大米每年夠不夠吃,還需要進口嗎?
    我國14億人口,國產糧食大米每年夠不夠,還需不需要進口糧食?從目前我國14億人口對糧食消費情況來看,國內糧食基本上是自給自足,不需要進口糧食。說到這裡,就有人會問,每年進口大批量的糧食是幹什麼用的?可以說,每年進口糧食是必須的,是填補和調節糧食市場的餘缺,作用非常巨大,具有非常大的現實意義。
  • 唯一得罪中美俄的國家,卻至今無人敢動,誰給土耳其那麼大膽子
    如果說一個國家既敢得罪中國,又敢得罪俄羅斯,還敢得罪美國,很多人第一反應會是美國。美國確實是世界上最囂張的國家,他一邊在亞太唯獨中國,一邊聯手制裁俄羅斯。說美國自己得罪自己,是因為美國是個聯邦制國家,論國力他們最盛,論內政他們最亂。
  • 地球人口總量已經超過77.8億!地球上一共出現過多少人類?
    科學家們估計地球的生態極限約為200億人,一旦地球人口超過這個數,就會很容易引發大規模的生態崩潰,從而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當著一天來臨時,要是我們還沒有外星移民的技術,我們人類就完了。80億人口多嗎?80億人口同時生活在地球上,當然多!但是這與歷史上地球上出現過的人口總數量相比又不多了。
  • 比美國膽子還大的國家,將中美俄全部得罪,至今卻無人敢動
    但有一個國家卻敢同時叫板這三國,並且每次都能在挑釁之後全身而退,它就是土耳其。但這樣的話,土耳其就會面對人口減少問題,而且在中東地區的地位和影響力也會受到影響。因此,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不被侵犯,土耳其與庫德人存在很大矛盾。但美國卻支持庫德武裝勢力,這就與土耳其站在了對立面。更為關鍵的是,土耳其從美國「老對手」俄羅斯那裡採購了大批S-400防空飛彈,引起了美方的強烈不滿。近些年來,美國還常常在國際社會上公開批評土耳其的國內問題,於是土方也做出反擊、諷刺美軍。
  • 世界人口未來將達100億 過度開發資源難以為繼
    以能源為例,如果中國和印度人均消耗能源量與美國一樣多,那麼他們的電力消耗量將是美國的14倍。即使亞洲人將他們的能源消耗限制在相對較低的歐洲水平,他們的電力消耗量仍將是美國目前水平的八至九倍。程子俊提出的「地球能支撐三個美國嗎?」,除美國外,就是中國和印度。2008年,美國人口3.04億,中國13.26億和印度11.4億,三國人口達28.7億,佔世界人口66.92億的42.9%。
  • 控不住的人口:從國際經驗看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人口發展趨勢
    當年同樣控制人口的上海,落戶政策也有了鬆動。繼對清北兩校畢業生拋出橄欖枝後,2020年上海對本地的上海交大、復旦、同濟、華東師大4所985高校的畢業生也友善招手。,年輕的移民增加城市活力,但非都市圈的三四線城市會出現人口增長放緩甚至停滯,老齡化加重,房地產市場的分化日趨明顯。
  • 當「人口減少」遇上「人口老齡化」,我們人類的未來令人堪憂!
    這或許可以用馬爾薩斯提出的「」自然法則」來解釋:在糧食充裕的地方人口會增加,但這將帶來嚴峻的現實問題。也就是說,只要不受控制,人口就會按幾何級數增長,而糧食卻只能按算術級增長。實際上,馬爾薩斯說的「糧食」隨著時代的改變,已經不僅僅局限於食物的概念,還包括社會服務等內容。也就是說,到了90年代,社會服務、糧食等已經不足以養活過剩的人口了,所以必須要限制人口增長。
  • 玻尿酸毛利率超80%:中國5000億醫療美容市場等待爆發
    2016年,全球玻尿酸的市場達到17億美元,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27億美元。目前醫美市場,價格起伏最大的是玻尿酸,幾百元白菜價到幾萬元天價不等。普通醫生掌握基本的注射方法,而優秀的醫生把醫療美容、注射美容當做醫學限制條件下的藝術創作,從而創造和升華求美者潛藏的個性化的美。因此,他認為,醫生服務水平和消費者信心才是決定求美者付費的關鍵變量。然而,目前中國的醫美市場混亂,一個可以注射玻尿酸的「醫生」,只需要花6000元,學習7天,就開始為消費者注射。
  • 人口老齡化加劇 2023年中國白內障治療市場規模將達262億
    中商情報網訊: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人民健康水平顯著提高,壽命也在提高,老年人口也不斷增加。2011年中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18499萬人,佔總人口的13.7%。2018年60周歲及以上人口24949萬人,比上年增加859萬人,佔總人口的17.9%。
  • 樓市出現「倒牛奶」現象,寧願破產也不降價求量?這次算盤不靈了
    這個很好理解,因為上半年的風波,長達四個月的接近零銷量與施工進度停滯,很多房企資金運作都出現了問題。我們知道,房企是需要龐大資金支撐的才能運營的,因此很多房企都是高負債模式在運作,一旦資金流動出現了問題,資金鍊很容易斷裂,導致破產。2020年8月15日,官方發布數據,截至2020年8月14日,全國房企的破產數量已經達到了380家,平均每天破產清算1.5家。
  • 香港咖啡進口量10年升逾1倍 市場前景誘人
    中新社香港11月8日電 (李焯龍)香港咖啡市場快速增長,2011年進口量為15399噸,較2001年6570噸升逾1倍。同期,進口貨值上升2.7倍,達6.7億港元,今年前九個月已達5.5億港元。  葉文正介紹,2011年香港人飲用的咖啡數量高達12316噸,比前年上升14%,今年頭9個月,更較去年同期上升21%。對咖啡的需求不再只限於速溶咖啡,對優質咖啡的需求大量增加,讓精品咖啡急速冒起,越來越多香港人追求高品質的咖啡。
  • 中國的新國貨不要局限於14億人,可以放大到全球70億人口
    叢永罡指出,中國的新國貨不要局限於14億人,可以放大到全球70億人口,新消費的空間足夠大,目前14億裡面也只做了一點點而已。王煥表示,如果一個市場是完全不變的市場,強者恆強,對投資者而言亦是沒有機會的,所以投資人找的不是不變,而是變,在變化當中尋找最容易切到頭部、最容易成長起來的公司。
  • 國家釋放信號:14億人的存款要被動了
    一直以來,中國人都講究「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一方面是防患於未然,另一方面則是為了保障未來的生活。而不同的人對於儲蓄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覺得不動產好,有人會選擇購買一些理財產品,也有人更偏向於擁有可觀利息的銀行存款。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國房價快速上漲的進程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存款投入到了房地產市場,利用買房來實現資產的增值。
  • 疫情下的醫美2020:市場縮水超300億 輕醫美火熱、線上平臺崛起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疫情下的醫美2020:市場縮水超300億,「輕醫美」火熱、線上平臺崛起新冠疫情暴發,醫美行業逆勢突圍,在挑戰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但也暴露出了其在資本市場上的弊端。2020年疫情對許多行業都造成了重大打擊,醫美行業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