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海軍駐紮的淡水湖,水量是三峽水庫的近10倍,怎麼回事?

2021-01-21 網易

2021-01-12 22:30:10 來源: 吾天

舉報

  說起世界上「最慘的海軍」,應該是當屬蒙古國莫屬了,因為蒙古國是一個被中國和俄羅斯包圍的內陸國家,距離大海直線距離接近1000公裡,並且由於身居內陸氣候較為乾旱,屬於大陸性溫帶草原氣候,年均降雨量僅200毫米左右,連河流和湖泊都甚少,這也難怪郭德綱曾在相聲《東遊記》裡拿「蒙古國海軍」開涮,說于謙的老丈人是「蒙古國海軍總司令」,因為蒙古國最缺的就是水,怎麼會有海軍部署呢?

  

  的確,蒙古國雖然地處亞洲內陸高原蒙古高原之上,既不臨海且國內的河流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中部地區,湖泊則大多分布在地勢相對較低的西北地區,但是蒙古國確實組建了一支海軍隊伍,這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存在呢?

  眾所周知,蒙古國是世界上僅次於哈薩克斯坦的第二大內陸國家,總面積為156.65萬平方公裡,人口也大約只有300餘萬人,但一直以來,蒙古國都有一個「大國夢」,這樣的國家怎麼可能沒有海軍呢?

  

  早在上世紀30年代的時候(1946年1月5日國民政府正式承認外蒙古獨立,1949年10月16日中蒙建交),外蒙古就開始組建海軍隊伍,有著將近90年的歷史,不過時至今日這支海軍的人員編制僅7人,還不到一個排級約30人的編制。而且服役的三艘「軍用」船舶僅僅只有一艘有發動機,其餘兩艘則沒有發動機可用。

  不僅有相關的配置,蒙古海軍的建制也很齊全,2001年上任的巴特巴彥為海軍最高指揮官,也就是說他就是蒙古國的「海軍司令」。儘管蒙古國沒有海,巴特巴彥也不可能指揮他的艦船出沒大海,但他卻放言「在任何威脅面前,蒙古海軍將堅決給來犯之敵予以打擊」。

  

  說到這裡,很多人可能真著急了,說蒙古國有海軍也就算了,船舶停靠在哪裡呢?難道他們在沿海國家租用了港口嗎?

  其實不然,蒙古國的這支海軍駐紮在北部湖泊——庫蘇古爾湖沿岸,這個湖泊位於蒙古國與俄羅斯交界處以南,是該國境內最大的內陸淡水湖,湖水經蒙古最大的河流色楞格河匯入到俄羅斯的貝加爾湖,並經安加拉河流出匯入葉尼塞河最終流向北冰洋。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蒙古國是茫茫大漠和草原,即便是有湖泊可能也會很小,而上文所說的庫蘇古爾湖也應該是一個面積很小、蓄水量也很少的湖泊,如果真的是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

  雖然庫蘇古爾湖不是很出名,但是它的面積卻有2760平方公裡,比我國很多縣的總面積還要大,如果放在我國的話,其面積僅比洞庭湖(2820平方公裡)略小,其面積單比我國五大淡水湖中的太湖、洪澤湖、巢湖都要大,素有「東方的藍色珍珠」之美譽。

  

  庫蘇古爾湖不僅面積較大,其蓄水量也不小。庫蘇古爾湖的形成類型與貝加爾湖類似,其形成與2500萬年前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相互碰撞後的強烈地震有關,都屬於地震斷層陷落型湖泊,深度達到了262.4米,平均深度有138米,附近共有96條大小河流匯入湖中。

  由於庫蘇古爾湖水域面積較大,且湖水較深總蓄水量超過了3800億立方米,而我國的太湖儘管水域面積有2427.8平方公裡,但是平均水深只有1.89米(最深處也只有2·6米),蓄水量只有不到46億立方米,還不到庫蘇古爾湖1.21%,也就是說庫蘇古爾湖能裝下83個太湖的水量,是三峽水庫總庫容的約10倍,超過我國所有淡水湖的總水量,淡水儲量約佔全世界的2%,可見其蓄水量真不簡單。

  

  蒙古國的海軍就是駐紮在這樣一個水域寬闊、湖水較深的內陸淡水湖泊中執行任務,但是他們更多的是維護湖泊的日常秩序和保護湖泊的生態環境,這支海軍或許是世界上永遠也上不了戰場的海軍隊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三峽水庫庫容量世界第幾?水裡的魚有多大?
    要知道,整個三峽水庫正常蓄水水位是175米,相對應的蓄水量高達393億立方米。8月18日,「長江2020年第5號洪水」已在長江上遊形成,三峽水利樞紐將迎來建庫以來最大洪峰。三峽能否接住這一洪峰,為中下遊防洪工作作出貢獻,這是人民對三峽的期望,也是三峽應有的歷史貢獻。
  • 1700人、8個海軍基地,寮國海軍,是怎樣橫掃「蒙古國海軍」的?
    相信很多人聽過,「于謙的老丈人是蒙古國海軍總司令」這個段子。蒙古國由七個人組成的海軍編制,網友戲稱為「七武海」。當然,所謂的「蒙古國海軍」其實壓根兒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海軍,蒙古國是傳統意義上的內陸國家,別說沒有海洋,就是連通往海洋的航道都沒有。
  • 三峽水庫洩洪騰庫上遊巴東段水位已下落近1.5米
    新華網宜昌5月25日電(江時強、望作信)記者從長江海事部門獲悉,三峽水庫從5月22日起開閘洩洪騰庫防汛,庫區上遊巴東段水位已下落近1.5米。  5月22日,三峽入庫流量9000立方米/秒,而葛洲壩下洩流量12040立方米/秒,2006年三峽大壩開閘洩洪騰庫正式啟動,5月22日至31日,三峽水庫壩前水位將從海拔138.40米下落至135.50米,6月1日起庫區按135米水位運行。  據悉,三峽水庫在2003年6月蓄水前,宜昌至重慶間的最高水位差為136.9米,而最低水位差也有120.6米。
  • 中國最大的移民縣城:50年35萬移民,造就亞洲最大人工淡水湖
    說到我們國家的淡水湖,淡水湖的朋友都知道一點,中國有五大淡水湖,他們分別是「福鼎湖」、「太湖」、「巢湖」、「洞庭湖」、「洪澤湖」,其中,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面積近4000平方公裡,更是5a級旅遊景區,除了這些天然的淡水湖之外,還有人工形成的淡水湖,一般來說,人工淡水湖是由水庫和南水北調等工程形成的
  • 鄱陽湖冬季乾枯幾十倍 我國最大淡水湖變身大草原
    鄱陽湖是我國第一大淡水湖,受氣候變化的影響,枯水期提前、持續時間延長已成為鄱陽湖的常態,歷史最低水位不斷被刷新。這個冬天,鄱陽湖已經徹底由淡水湖變成了小河溝。 據央視財經報導,鄱陽湖已嚴重乾枯,放眼望去,儼如一片北方大草原。
  • 三峽工程運行以來的幾個問題思考
    近20年來,汛期及10月、11月徑流量較初步設計減小,12月至次年5月徑流量增加。 (三)三峽工程初步設計水庫調度運行方式 每年汛期(6月中旬至9月下旬)水庫按防洪限制水位145m運用,控制下洩流量為55 000 m3·s–1,以滿足壩下遊荊江河段起始枝城站(距大壩105km)流量不超過56 700 m3·s–1的要求。
  • 中央將投9億為丹江口三峽治汙
    本報訊(記者曹國宏通訊員楊振輝)7月23日,記者從淅川縣發改委獲悉,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下達了2013年重點流域水汙染治理計劃,安排了9.16億元中央預算內資金,用於丹江口庫區和三峽庫區的水汙染治理。這表明丹江口庫區、三峽庫區水質安全,受到了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注。
  • 貝加爾湖水量有多大?我國淡水總量不足其1/8,我們能引水利用嗎
    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比美國五大湖相加的淡水總量還多相當於全球地表淡水總量的20%,為世界面積最大國家俄羅斯淡水總量的85%,如果將長江的水都注入貝加爾湖,它需要25年才能將它注滿,如果將全世界的河流的水都注入貝加爾湖,要把它注滿也需要近一年時間。
  • 三峽水庫,釣獲長江稀有罕見的「玻璃魚」,還收穫黃金甲野生鯽魚
    三峽水庫,釣獲長江稀有罕見的「玻璃魚」,還收穫黃金甲野生鯽魚,金秋十月,金色的陽光照在江面上,映輝出金色一片,水漲上來淹沒了大片熱天長起來的野草,火了子是一種草魚極喜吃的草,有鐵板根的雜草,什麼魚都喜歡吃,也有最讓人頭疼的苦篙和黑居人那種藤草,葉子和藤徑都有刺,苦篙長得茂密處是沒有魚的,那苦藥味太重
  • 水利部:丹江口水庫迎來今年第三次較大洪水過程
    受降雨影響,漢江幹流丹江口水庫迎來今年第三次較大洪水過程,水庫下遊漢江支流唐白河發生超警洪水,水庫洩流與支流洪水會合後,漢江下遊幹流出現明顯漲水過程。25日15時,丹江口水庫入庫洪峰達16300立方米每秒,為今年以來第三次超過15000立方米每秒的入庫洪峰。
  • 三峽工程能防多少年一遇洪水?有沒有「變形」風險? 權威人士獨家回應
    三峽水庫發揮攔洪和削峰作用,控制下洩流量3.5萬立方米/秒,削峰率達到34%。據長江水利委員會測算,三峽水庫此次單獨運用降低城陵磯水位0.2米,通過長江上遊水工程聯合調度(包括三峽),降低城陵磯水位0.8米,避免了洞庭湖城陵磯和鄱陽湖湖口超保證水位、荊江沙市超警戒水位,極大減輕了長江中下遊防洪壓力。
  • 白鱘滅絕,為什麼有人要炸掉三峽大壩陪葬?
    關於三峽大壩的謠言還有很多很多:比如2008年四川汶川發生的特大地震,就有謠言說這是修建三峽大壩引發的大地震。誠然修建大型水庫是有機會引發地震,但是水庫觸發地震,一般都發生在距離水庫比較近的地方,而且這些震級都偏低,一般不超過3級,有感無害的多。但是汶川和三峽大壩相距超過700公裡,二者也不處在同一個板塊構造上。
  • 總投資近10億!諸暨陳蔡水庫除險加固
    ,被稱為諸暨人的「大水缸」,供水受益人口佔了諸暨總人口的近70%。水庫運行至今已有36年,但在2018年8月,水庫大壩被鑑定為「三類壩」,存在安全隱患,需及時除險加固。今年9月30日,總投資近10億元的陳蔡水庫加固改造工程正式動工。
  • 被中俄包圍,誰也打不過的蒙古國,憑什麼說自己是最安全的國家?
    同期內蒙古的GDP達到1.72萬億人民幣,折合美元約為2500億美元,約為蒙古國經濟總量的18倍。而在人均GDP方面,內蒙古去年約為6.78萬元人民幣,折合美元在1萬左右,是同期蒙古國人均的兩倍多。最後,蒙古國的軍事力量其實是比較薄弱的。比如蒙古國陸軍只有不到一萬人現役部隊,空軍更是只有一千多人,至於海軍壓根的就沒有。因為蒙古國是個內陸國,連出海口都沒有。
  • 中國第四大淡水湖面積增至2036.2平方公裡
    呼倫湖是內蒙古第一大湖、東北地區第一大湖、中國第五大湖、第四大淡水湖、亞洲中部乾旱地區最大淡水湖,為構造成因的礦化度受環境影響較大的淡水湖。呼倫貝爾市政府官方消息稱,2019年,呼倫湖綜合治理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水質指標穩中向好,水量繼續保持在合理區間。生態環境明顯恢復,呼倫湖自然保護區內的野生鳥類、魚類種數分別達到345種和32種,種群數量也有所增加。
  • 三峽工程2018年發電量、過閘貨運量刷新歷史紀錄
    川江航道航運條件得到極大改善(資料圖) 盧進 攝中新網宜昌1月10日電 據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日前通報,三峽工程2018年運行情況良好,防洪、發電、航運、補水等綜合效益顯著發揮,其中發電量、過閘貨運量刷新歷史紀錄。
  • 曾經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淪為老二,是你家鄉嗎?
    洞庭湖是中國重要的淡水湖,屬於溼地資源。(溼地是指擁有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澤地等靜止或流動水體的薄水域。另外,還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水域。)洞庭湖有著重要的作用,包括供水、航運、水產養殖、旅遊、調節氣候、調蓄洪水、保護生物多樣性等作用。洞庭湖衛星地圖洞庭湖位於長江中的荊江南岸,跨嶽陽、汩羅、湘陰、望城、益陽、沅江、漢壽、常德、津市、安鄉和南縣等縣市。
  • 貝加爾湖是淡水湖,那怎麼解釋貝加爾湖裡的那些「海洋生物」?
    貝加爾湖是一個很古老的淡水湖泊,它本質上是亞歐板塊內部撕裂而產生的一條深谷(類似於東非大裂谷),形成初期,峽谷的極深處可能有10 確實有一些湖泊是因為淤泥阻塞從海洋裡分離出來成為潟湖,有的還進一步因為降水原因逐漸淡化成為淡水湖,比如杭州西湖;還有一些湖泊是因為地質變化被隆起的陸地阻隔而從海洋裡分裂出來成為湖泊,比如裏海。這樣源於海洋的湖泊裡生存有海洋生物是很好理解的,但這種解釋並不適用於貝加爾湖。
  • 三峽大壩有多堅固你了解嗎?
    目前庫區水位接近147米,三峽大壩有潰壩風險,現在全中國有24個省,都泡在水裡。這麼胡說八道的人,居然也能在電視上評論咱們的三峽安全,真是咄咄怪事。 自6月初我國全面進入汛期以來,江西、安徽、湖北、湖南、重慶等多地遭遇洪澇災害侵襲。同往年面對洪澇災害時一樣,中國最大的水利工程——長江三峽工程再次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