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美國宇航局退役衛星OGO-1如何重返地球大氣層並解體
它於1964年發射,其任務是研究地球的磁層。這顆衛星繞地球的飛行在上周末結束並最終重新進入地球大氣層解體。而它的這一段最後時刻被錄了下來。OGO-1是NASA軌道地球物理觀測站項目的一部分。雖然該項任務於1971年正式結束,但它又作為一塊太空垃圾在軌道上徘徊了多年時間。Zo1ednc Zo1ednc
-
重達半噸的OGO 1號太空探測器重新進入大氣層!
圖源:Chris Peat/Heavens-Above 動力學家Bill Gray 慣於利用觀察者的視角來創造小行星、彗星和衛星的軌道元素。在8月28日之前,得到CSS新發現的OGO 1的位置數據後,Gray便預測在北京時間8月30日5:00左右,OGO 1會在靠近法屬玻里尼西亞的太平洋中部近地點重新進入大氣層。
-
56年前的美國宇航局衛星OGO-1將墜落地球
本文轉自【cnbeta】;據美國宇航局通報,一顆已不工作的的老舊的美國宇航局的衛星將於下周末回落到地球上。這裡所說的是1964年9月發射的「軌道地球物理臺」1號衛星(OGO-1),它科學測量了地球磁層。
-
視頻|推遲兩年後NASA準備發射ICON衛星 以研究地球與太空之間的邊界
視頻|推遲兩年後NASA準備發射ICON衛星 以研究地球與太空之間的邊界 每日經濟新聞 2019-10-12 15:05:53
-
...這是1964年9月發射的「軌道地球物理臺」1號衛星(OGO-1),它科學...
文 / 爾東琛2020-08-29 02:33:01來源:FX168 【56年前的美國宇航局衛星將墜落地球】據美國宇航局通報,一顆已不工作的的老舊的美國宇航局的衛星將於下周末回落到地球上。
-
太陽系中的宜居星球已找到,存在海洋和大氣層,或許有生命!
如今人類已經進入了科技時代,在科技的支持下,人類逐漸走出了地球,走出地球後,人類才意識到原來宇宙竟然是如此龐大,可是人類想要成功走出太陽系非常艱難,人類已經成功實現了走出地球。1657年的10月份,第1顆人造衛星進入到了外太空,打開了探索宇宙之路,人類真正走出了地球,才意識到原來兩者之間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別。
-
厄瓜多唯一一枚衛星被太空垃圾撞致失靈(圖)
人類加快太空探索腳步後,太空垃圾數量大增,對太空飛行器的安全威脅日益嚴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網站介紹,地球周邊目前有超過50萬塊太空垃圾。這些太空垃圾以每小時數萬公裡的速度飛行,即使體積很小,撞擊後也可能損毀衛星和太空飛行器。
-
NASA:約為艾菲爾鐵塔大小的小行星正在向地球飛來
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RT) 4日報導,新年伊始,在一顆直徑為220米的小行星飛掠地球幾天後,一顆更大的太空物體也即將飛掠地球。周三,直徑為62米(胡夫金字塔高度的一半)的小行星2021 AC將在距離地球350萬公裡的地方飛掠而過。
-
一湯匙中子星質量約10億噸,假如撞入大氣層,會被燒完嗎?
大氣層不是萬能的,一般一顆幾或者幾十米直徑以上的小行星在進入大氣層後即無法完全燒完,會有隕石掉落地面,比如車里雅賓斯克的小行星,儘管引起材質比較鬆散在30-40KM的高空解體,但仍然有不少殘骸掉落地面;如果是巖石質或者鐵質的話,那麼這個直徑的下線還可以降低!
-
NASA電離層研究衛星ICON終於成功發射升空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NASA一項探測任務在拖延多年後終於發射升空
-
火流星划過玉樹上空,威力相當於小型核彈,地球比人類想像的危險
我們都知道地球的衛星是月亮,月亮在地球的引力作用下繞著地球運動。同理,地球的引力也可以捕獲太空中的其他小天體,把他們拉入繞地球公轉的軌道。一些小天體在降落地球前,就因為和地球大氣摩擦,消失殆盡,而還有一些質量較大的天體,進入地球大氣後來不及在高空燃盡而繼續闖入稠密的低層大氣,以極高的速度和地球大氣劇烈摩擦,產生出耀眼的光亮,這就是火流星。
-
太陽系中唯一擁有磁場的衛星,冰殼下的海洋深度是地球的10倍!
不過,天文學家對於木衛三的研究,卻是從20世紀末開始的,原因很簡單,它距離我們實在是太遠了,而且即使古人發現過它,在當時也根本不清楚它是一顆圍繞著木星運行的天然衛星。最早探索木衛三的,是NASA大的先驅者10號和先驅者11號探測器,當然,事實上它們並不是專門去探索木衛三的,而是在飛掠木星的途中,傳回了一些有關木衛三的信息。
-
超5馬赫已是「高超音速飛彈」,為何衛星速度輕鬆可達23馬赫?
而對於一些飛彈來說速度能達到1倍音速(1馬赫)已經是很了不起了,而達到5倍音速及以上就已經被稱為「高超音速飛彈」了,這已經是全球頂尖的技術了,為什麼差別那麼大呢?而這對於體型有限且需要遠距離飛行的飛彈來說顯然是不可取的,所以在全程大氣層中飛行的飛彈速度達到8馬赫(俄羅斯的「鋯石」飛彈可以達到8馬赫),已經是常規飛彈中速度最快的了。但對於繞地衛星就不一樣了,衛星一般都運行在距離地面高度150公裡外的太空,大氣已經非常稀薄甚至可以忽略不計,所有飛行器在這一高度飛行幾乎不用考慮空氣阻力的問題。
-
外媒:外星人在哪裡監控地球?
這些短暫的光點被尋找行星的太空望遠鏡捕捉到,比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哈勃太空望遠鏡、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TESS)以及智利的極大望遠鏡等地面天文臺。利哈伊大學天體物理學家喬舒亞·佩珀在聲明中說:「只有極小一部分系外行星會偶然與我們的視線吻合,這樣我們就能看到它們經過地球。
-
地球大氣中的微生物,可以幫助我們找到外星生命嗎?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如果你感到孤單的話,別難過。在你頭頂幾萬英尺的高空,漂浮著無數微小的生物,它們正陪伴著你。隨著科學家對這些高空漂浮的生物的了解越來越多,以及逐漸弄清楚它們跟地球表面的相互作用之後,科學家們開始懷疑,這樣的生命或許也存在於金星大氣或其他外星球大氣中的猜想,究竟是否合理。
-
視角丨這25張衛星地圖讓你用新的方式看地球
↑ 點擊上方「中國測繪學會」可快速關注我們在這裡我們總結了25種「玩轉」地球的方式讓你用擁有前所未的新方式探索地球一起來了解地球1Google地圖Google Maps的衛星影像幾乎全球覆蓋3NASA的WorlWorldviewhttps://worldview.earthdata.nasa.gov/NASA的WorlWorldview收集了近20年的地球各種數據,而且致力於實時圖像交付,也就是說NASAWorlWorldview玩的就是「地球"現在"咋樣?」
-
外星生物進入大氣層?雷雨後,專家發現90千米高空現「水母群」
同樣的時間,不同的地點,在美國德州的天文館,一名叫做史蒂芬的天文學家卻觀測到難得一見的天文奇觀,在90千米高的高空,一大群龐大的紅色海蜇群,仿佛外星生物降臨地球,悄無聲息地撞進了地球大氣層當中。這類龐大的紅色的海蜇群到底是什麼東西,難道真的是外星生物降臨地球嗎?
-
俄一衛星返回地球 壁虎等太空遊客將「出艙」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周旭】據俄新社9月1日報導,俄羅斯副總理德米特裡•羅戈津在推特中寫道,攜帶壁虎、果蠅、蠶卵、蘑菇和高等植物種子的「光子-M」生物衛星於9月1日在奧倫堡州著陸。俄聯邦航天署發言人向俄新社進一步表示:「近期將從艙內取出這些小型太空遊客,科學家們到時可以看看它們在經受太空飛行之苦後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