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劇衝擊影視行業 承載內容更多投資逐年加大

2020-11-29 中國新聞網

網絡劇衝擊影視行業 承載內容更多投資逐年加大

2015-07-13 09:11:31來源:半島晨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鮑文玉

2015年07月13日 09:11 來源:半島晨報 

參與互動

(

)

    《盜墓筆記》主演李易峰(右) 圖片來源:東方IC 版權作品 請勿轉載  

  2014年,國內視頻網站自製網絡劇呈現全面爆發態勢,《暗黑者》、《靈魂擺渡》、《拐個皇帝來現代》、《匆匆那年》、《超級教師》……從題材到數量都有驚人表現,這一年也因此被稱為「網絡劇元年」。進入2015年,網絡季播劇《盜墓筆記》首播單集播放量一天內破億,國內首部犯罪網絡劇《心理罪》投資5億元、《無心法師》更被贊「良心網劇」。網絡劇衝擊影視行業的傳統格局已成不爭事實,但網友期待的是更多內容精品的出現。

  近年現象

  神劇佳作不斷驚爆觀眾眼球

  2012年10月,一部名為《屌絲男士》的網絡劇驚爆觀眾和網友的眼球,上千萬的點擊率,孫儷、柳巖等眾星的加盟,範冰冰、姚晨、小宋佳、楊冪等大牌的口口相傳,讓其被奉為「網絡神劇」。2013年,《萬萬沒想到》、《報告老闆》、《麻辣隔壁》、《毛騙》、《極品女士》等網絡劇上線。其中,迷你喜劇《萬萬沒想到》讓人萬萬沒想到能火得一塌糊塗,該劇製作團隊只有十幾個人,劇情跨越古今,天馬行空,以誇張而幽默的方式講述了「草根代表」王大錘意想不到的傳奇經歷,上線之後僅兩個多月的時間點擊量就突破了2億,「我叫王大錘,萬萬沒想到……」一度成為流行語。

  2014年被稱作「網絡劇元年」,開年即有四部由視頻網站投資和參與製作的網絡劇上線,包括《靈魂擺渡》、《光環之後》、《屌絲男士》第三季、《探靈檔案》。其中,《靈魂擺渡》的題材偏靈異和懸疑,講述了男主角有一雙能看見鬼魂的眼睛,他在一家24小時便利店做夜班營業員,而這家店其實是一間靈魂驛站。該劇打敗了40餘部競爭作品,在當年年底一舉奪得「中國最佳網絡自製劇」大獎,劇中兩位主角冬青、趙吏更是以CP形象在網友心中人氣直線飆升。

  進入2015年,僅已經上線的《盜墓筆記》、《心理罪》、《無心法師》等幾部網絡劇,就已經讓人預見網絡劇勢頭的迅猛。

  火爆原因 承載內容更多投資逐年加大

  網絡劇的製作流程包括寫劇本、選演員、定檔期、取景等,這幾乎與傳統影視的拍攝如出一轍。但在題材與內容方面,網絡劇卻與傳統電視劇有很大差別。首先是受眾範圍不同,視頻網站的受眾年輕化,觀看習慣也是快節奏的,因此網絡劇每集長度一般20分鐘,而傳統電視劇的觀眾年齡都比較大。其次是尺度有別,很多具有爭議性的話題在傳統電視劇中都無法呈現,而網絡劇環境相對寬鬆受限少,能夠承載更多內容。此外,很多網絡劇都主打喜劇效果,「段子」就是劇本,比如受到很多網友熱捧的《嘻哈四重奏》、《屌絲男士》和《我的極品是前任》,其中的很多段子都堪稱經典,尤其是《屌絲男士》,一集大概包含十五六條段子,該劇編劇「李亞有鴨梨」因此被稱為「段子神」。第三是網絡劇注重原生態、親和力,採取通過和網友互動進行內容二次創作的製作模式。

  眼下,面對網絡劇滾滾而來的形勢,大投資、大製作、大導演、大編劇、大明星也紛紛加入,這對網絡劇水準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其中,投資的逐年加大是最明顯的變化。記者查閱了2015年各大視頻網站已經公布的網絡劇製作名單,今年投資在2000萬元以上的網絡劇有近20部,其中5部「超級網絡劇」的投資更高達5000萬元至上億元。投入5億元拍攝的《心理罪》開啟超級網絡劇模式,更提出打造「中國版神探夏洛克」的口號。

  發展路數 不再小打小鬧開始玩高大上

  2015年開始,各大衛視開始執行「一劇兩星」政策,傳統影視公司面臨著播出平臺縮水、單集片酬提升等多重壓力,在這樣一種形勢之下,加入網絡劇製作成為他們新的出路。

  還記得網絡劇剛起步階段,題材和內容多以惡搞、怪力亂神為主,而如今越來越多傳統影視公司的加入,讓網絡劇愈發精良而有模有樣。表現最明顯的就是劇情的多元化,青春偶像、都市情感、懸疑科幻等類型均有嘗試。比如,《心理罪》的編劇顧小白是張藝謀電影《山楂樹之戀》的編劇之一,《心理罪》是他第一次操刀網絡劇。顧小白曾對媒體表示,「劇組的要求是劇本、導演、製作成本都要到位,不然做得不倫不類還不如不做。」今年2月,「開心麻花」也加入到網絡劇製作的大軍中,推出網絡劇《江湖學院》。導演楊沅翰表示,該劇的前身是一臺在國內上演過數百場的同名舞臺劇,劇組因此一致看好這部網絡劇的播出前景。

  此外,很多網絡劇還開始走高大上路線,包括《十萬個冷笑話》、《萬萬沒想到》等在內的幾部熱播網絡劇,先後啟動了電影開拍計劃。

  半島晨報、海力網記者夏亮亮

相關焦點

  • 當用戶撿起內容評判標尺,影視行業誰主沉浮?
    幸而,宅經濟的火爆給大量的積壓劇提供了面世的時機,而市場對內容的需求急劇增加亦導致視頻網站將更多精力投入內容版塊,進一步化身投資者、創製者,參與劇集的出品製作。一言以蔽之:劇集爆棚依舊,行業洗牌加劇。這樣的大環境下,資本和內容成為2020年影視公司賴以生存的關鍵籌碼。
  • 奈飛購入《徵途》電影版權 國產影視內容正加速出海
    廣撒網模式保證「有」精品 儘管Netflix還沒有在中國大陸開展業務,但近年來這家流媒體影視巨頭採買的國內影視內容版權越來越多,這也是Netflix正在全球加速「廣撒網」加大版權採購、布局更多市場的一個縮影。
  • "優豆"合併無礙視頻江湖 影視網絡版權價格未降
    "優豆"合併無礙視頻江湖 影視網絡版權價格未降   近期,優酷、土豆合併引起對影視劇網絡版權價格升降的討論不絕於耳。胡明認為,視頻江湖的競爭並未因「優豆」的合併而減弱,版權價格的升降更多是因為內容質量。
  • 雲合數據:「有效播放」助影視行業大數據「去偽存真」
    去年共有11部電視劇網絡播放量突破百億;今年開年就產生了兩部破百億播放量的電視劇。伴隨這蹭蹭向上猛躥的數據,卻是關於網絡視頻點擊率存在「刷流量」、數據造假的傳言不絕於耳。而在今年兩會期間,關於影視業虛假數據的討論更是引發熱議。李雪琳指出,刷網絡播放量這種行業亂象的存在,是因為除了前臺點擊,目前似乎找不到其它方式來評估一部影視作品在網絡上的價值。
  • 傳媒行業投資策略:新渠道發力變現,塑造行業新格局
    從中長期來看,短視頻所帶 來的衝擊將會逐漸減少,兩者使用時長份額會逐漸趨於穩定。在用戶數接近峰值的情形下,行業內部更應關注競爭格局變化及商業化進展。對於長視 頻行業而言,芒果 TV 依託「青春、都市、女性」的垂直市場和持續、優質的內容產出能 力,行業地位持續提升。
  • 「影視行業」存在嗎?電影和劇集的區別,就像木魚和金魚的區別
    「影視行業」,顧名思義就是「電影與電視行業」;一般而言,它包括電影、電視劇、網劇、綜藝節目等。我的問題是:這個行業真的存在嗎?讓我們好好想一想。粗略看來,我的問題似乎很無釐頭:「影視行業」怎麼可能不存在呢?
  • 大猩猩電影堅持以內容為核心 打造高質影視佳品
    參與互動    2015年北京,大猩猩電影(北京)有限公司成立,這家以內容為核心專注打造影視精品的專業影視投資運營機構致力於電影
  • 當懸疑劇遇見西瓜影視天團:影視IP與二創內容如何雙向賦能?
    對從業者而言,《誰是被害者》背後公司瀚草影視曾出品過《我們與惡的距離》、《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高口碑臺劇,新作自然值得期待;而對普通觀眾來說,追劇時常來自於大V安利。這批創作人有的擅長驚悚題材作品的解說,也有的是走爆笑吐槽風,他們從更多元的角度對劇集進行解讀,讓原本受眾天花板明顯的懸疑劇有了被廣泛關注的可能。
  • 映美傳媒斬獲金河豚獎六項大獎,張餘誠談網絡影視新品類
    連獲「最具投資價值劇集公司」、「最具影響力電影公司」兩項大獎,映美傳媒自成立以來,一直深耕於網絡付費影視領域。2020年映美傳媒在網絡電影和分帳網劇兩個領域裡都有不俗的成績。古裝神話電影《封神榜·妖滅》累計分帳票房達2305萬,躋身愛奇藝網絡電影年榜top5。上線小成本逆襲高票房的怪獸片《變異狂蟒2》票房成績已經突破1600萬,打破了愛奇藝B級網絡電影的票房紀錄。分帳網劇《少主且慢行》上線4個月分帳金額就已經突破7000萬,這是繼《絕世千金》之後,映美傳媒出品及宣發的又一部分帳劇王。網絡電影和分帳網劇兩條賽道上持續爆款的輸出為映美傳媒樹立起了頗具影響力的行業品牌。
  • 唐人影視步步驚心衝擊IPO 是否下一個華策影視
    事實上,《步步驚心》之後唐人並無火爆作品出現,蔡藝儂所看好的IP授權即迪士尼模式,目前華策影視、遊族網絡都已在運作,後發制人的唐人又會否借力資本市場迎頭趕上?  股權結構解密  在浙報和華數入股之時,唐人影視對2014-2016年度預測淨利潤分別為7710萬元、1.2億元、1.4億元,幾乎是幾何倍數的增長。
  • 網絡文學行業:打盜版猶如「打地鼠」?
    網絡文學正成為文化產業內容生產的中堅力量,然而,盜版始終是網絡文學業面臨的一大問題。艾瑞諮詢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8年,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和行業的快速發展,網絡文學侵權盜版行為也跟著升級,新的盜版模式層出不窮。雖然得益於政府以及各企業持續大規模的反盜版行動,我國網絡文學盜版損失增長率呈逐年下降趨勢,但從絕對數據看,去年整個行業的損失依舊超過了58億元。
  • 高梓淇出席金骨朵網絡影視盛典 盡顯優雅紳士魅力
    12月22日,演員高梓淇出席第四屆金骨朵網絡影視盛典。此次盛典由骨朵傳媒與微博臺網聯合主辦,鄭爽、張若昀、彭曉冉、高梓淇等藝人均出席此次活動,與現場媒體和觀眾共同見證網絡影視的高光時刻。「金骨朵網絡影視盛典」是骨朵傳媒的品牌項目,素有"網絡影視屆奧斯卡"之稱。
  • 國產網絡動畫的2018:視頻平臺成行業發展重要推手 | 新國漫研究所
    在這個以國產網絡動畫為研究對象的欄目裡,不僅介紹過《中國唱詩班》《羅小黑戰記》《刺客伍六七》這些從內容方面獲得了觀眾認可的原創動畫作品,也深入研究過《通靈妃》《西行紀》《劍網3·俠肝義膽沈劍心》等優秀改編作品的出現對於市場和行業的意義。
  • 網絡文學IP如何實現優質影視轉化——專家熱議網絡文學改編
    從電視劇《清平樂》《慶餘年》到票房大賣的電影《少年的你》《誅仙》,網絡文學IP成為影視行業重要的內容源頭。 「有高原,缺高峰。」網文改編精品之作稀缺,成為網絡作家和影視編劇的共識。影視化作品來得快,去得也快,熱鬧一時,缺乏久遠的影響力。 網絡文學IP如何實現優質影視轉化?
  • 精品化時代如何做內容?騰訊視頻韓志傑:回顧本質,加速創新
    文|深響 呂玥影視行業生存不易在當下似乎已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從2018年整體去泡沫、2019年遭遇洗牌式調整、到2020年開年受到的衝擊,影視行業整體的震蕩和變化不僅是影視公司的一場生存考驗,與製作方緊密相連的平臺方也不得不調整計劃走向、更新行業認知,以此來應對行業變化帶來的新挑戰。
  • 獲B站天使輪投資,獅林影視要從UP主升級為專業內容公司
    B站敲鐘合影(左四為林佳奇)在今年,獅林影視獲得了來自B站的天使輪融資。獅林影視是一家完全從B站生態上生長起來的內容公司,從節目的編排形式、內容的表達形式,到邀請來擔任嘉賓的各色B站UP主,都對應著喜歡二次元和搞笑內容的用戶的喜好。
  • ​2021年國產劇趨勢前瞻:深耕現實題材 開啟品質時代
    過去幾年,影視行業資本退潮,政策助推行業生態規範化,提質減量成為國產劇的關鍵詞。2019年,國產劇產量已出現低谷。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來襲,無疑是對影視行業的一記重擊,上半年影視公司註銷數量同比大幅上升,國產劇面臨新一輪寒潮。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發布的2020年度《中國電視劇(網絡劇)產業調查報告》顯示, 1至11月份電視劇備案630部,較2019年減少181部,前三季度電視劇獲準發行許可119部,較上年同期減少42部。
  • 唐德影視:2017年年度報告
    (二)公司所屬行業的發展階段和公司所處的行業地位1、公司所屬行業的發展階段近年來,公司所處的影視文化行業持續繁榮發展,尤其是隨著網絡視頻行業的跨越式發展,優質內容的價值不斷凸顯。在此背景下,《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正式實施,《關於進一步加強網絡視聽節目創作播出管理的通知》、《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審核通則》、《關於支持電視劇繁榮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關於電視劇網絡劇製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見》等文件陸續頒布,對網絡視聽節目規範播出和電視劇內容創作提出更高的監管要求,引導行業發展回歸優秀內容本源,鼓勵優秀電視劇出口,弘揚、傳播文化自信。
  • 山東最幕傳媒李強:打造文化產業聯盟發展影視產業
    青島新聞網8月9日訊(記者張力偉)8日,由山東最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最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海南省文昌市航天國際影視中心、海南省金盾影視文化演藝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最幕(北京)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海南省金盾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海南省金盾文化投資有限公司承辦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電視劇<齊魯兒女
  • 誰投資回報超3倍?分帳劇TOP30給你答案
    「我們也想試試新機會」,一位傳統影視公司從業者在CEIS會場上饑渴地加著行業新人的微信,事後他對娛樂資本論解釋道。確實,回看2020,我們會發現是具有革命性的一年。這一年既開啟了由B端到C端轉變的一年,分帳劇、網絡電影風生水起;也在類型產品上開拓創新,優愛騰主導的中短劇集、快手微視推動的微短劇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