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閱作書匠「助殘扶貧·居家就業」項目月生產電子書7000餘冊...

2021-01-08 中國新聞出版網

  □本報記者 王坤寧 文/攝

  殘疾人趙小玉(前)在自己用當掌閱作書匠的工資買來的電腦上,為前來採訪的記者演示電子書排版。

  「我現在不再是家裡的負擔。感謝掌閱,讓我的生活充滿了希望。」11月4日,在河北省張家口市赤城縣雲州中心敬老院「掌閱科技—『作書匠』助殘公益項目優秀殘疾人表彰活動」上,獲得「卓越個人」獎的掌閱作書匠殘疾人員工趙小玉剛上臺就哭成淚人,哽咽著說完自己的得獎感受。

  出生於1996年的趙小玉,因為小兒麻痺症導致腿腳殘疾。在成為掌閱作書匠之前,她成天窩在家裡,是家裡的「累贅」。成為掌閱作書匠後,她找到了自信,通過平臺獲取收入,還承擔了妹妹的學費,以及家裡的其他開銷,成為家裡的頂梁柱。在不斷突破自我中,趙小玉還成長為掌閱作書匠平臺的中流砥柱和培訓師。

  網絡公益,通過做書助殘脫貧

  掌閱作書匠「助殘扶貧·居家就業」項目是掌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眾善樂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於2019年8月正式啟動的公益項目,雙方共同建設「殘疾人人才發展中心」。通過培訓殘障人士學習電子書的排版、校對和審核等技能,並提供相應崗位,使其可以遠程網絡居家工作,實現就業夢想,幫助「因殘致貧」的家庭逐步擺脫貧困,同時也讓殘疾人朋友通過編排工作,接觸到優秀的文化內容,豐富精神生活,最終實現物質和精神生活的雙重提升。

  經過2019年的摸索,該項目已經形成了成熟的培訓體系和流程,有視頻教程,有文字教程,有遠程協助,以及掌閱工作人員定期到殘疾人集中的區域進行面對面集中授課培訓,最終保證殘障人士能夠掌握電子書加工所需要的技能,並能夠持續獲取收入。截至目前,已經累計培訓殘疾人學員超過1000人,有超過200人在平臺上獲取過收益,單月結算人數超過100人,單月結算金額超過10萬元。其中,河北地區培訓超過200人,有超過50人在平臺上獲取過收益,單月結算人數30人左右。

  既能掙錢,也能豐富精神生活

  在掌閱作書匠平臺,隨著他們個人收入的穩步提升,文化素質及自身修養也在逐步提高。部分學員在老師的引導和幫助下開始自學英語、計算機代碼編程等課程。

  「無他,唯手熟爾。」這是中心工作群裡,掌閱作書匠殘疾人員工蘇清回答大家怎樣才能做好工作時的一句話。作為一個只有小學文化程度的年輕人,成為作書匠後,平臺不僅為蘇清提供了有收入的工作,也讓蘇清在工作過程中被「強制」開始看更多的書,獲得了自身成長。

  「從沒想過自己還可以通過閱讀繼續學習。」坐在《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面前的蘇清,陽光、快樂,家中擺滿了綠植。1995年出生的蘇清,因火災導致重度殘疾。他告訴記者,他在家待了10年,看不到希望,也從來沒想到他還能去幫助別人。他說,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他每天用掌閱看書,學習文化知識,甚至開始學習英語。現在的蘇清已成長為殘疾人人才發展中心的一名講師,以自己的經歷和知識幫助身邊的殘疾人,並代表中心到貴州傳授脫貧經驗,實現了自己要到「外面去看一看」的夢想。

  殘疾人員工,眼中有了希望之光

  掌閱內容製作部員工、作書匠項目培訓老師楊泱告訴記者,雖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線下培訓暫停,但掌閱培訓講師通過網絡直播和遠程協助,不間斷地對殘疾人朋友進行培訓和解答製作問題,保證疫情期間他們也能正常製作和持續獲取收益。

  培訓和就業過程中,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們也都被殘疾人朋友們的自強不息、與命運抗爭的勇氣和意志所打動。楊泱說,令她最欣慰、最有成就感的,是這些殘疾人朋友獲得工作後眼中的那縷希望之光,對未來生活重新樹立的信心。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發展至今,掌閱作書匠平臺已經累計註冊用戶1萬人,月生產電子書7000餘冊。因靈活的工作形式,掌閱作書匠平臺用戶遍及全國,職業五花八門,有學生、全職媽媽、退休教師等。而現在已經在為掌閱作書匠平臺工作的殘疾人員工們,從過去的足不出戶,到現在閒暇時一起約著去釣魚、聚會,分享生活中的點滴,從一家的「累贅」到一家的支柱,他們獲得的不僅是一份穩定的收入和繼續學習的動力,還有家人和社會的認可與尊重。


相關焦點

  • 書童伴讀 掌閱iReader電紙書提升閱讀之美
    這兩款電紙書相信大家都知道,筆者並不是什麼科技發燒友,便於閱讀是我唯一的需求。所以在比較之下,抱著「偷嘗禁果」的心理買了一部掌閱iReader,那麼下面筆者就為大家分享一下掌閱iReader的閱讀體驗。
  • 提升核心競爭力 掌閱科技圍繞閱讀打造多元化業務生態
    掌閱科技始終專注於閱讀業務,致力於引領品質閱讀。通過自研的掌閱APP和硬體iReader電子書閱讀器向用戶提供內容,公司核心產品掌閱APP依託優質版權內容持續穩居中國閱讀類APP前列,成為在全球影響較大的數字閱讀平臺,平均月活用戶達1.4億。與此同時,海外的中國網絡文學市場也悄然興起,2019年中國網絡文學的海外市場規模達到了4.6億元。
  • 盤點主流電子書閱讀器
    Kindle說到水墨屏電子書閱讀設備,可能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Kindle,由亞馬遜發布的kindle佔據了電子書閱讀設備的大量市場,因為有著豐富的圖書資源,kindle一直成為人們的首選。從早期版本的無翻頁鍵和防反光觸控螢幕到現在的有實體翻頁鍵和防水閱讀燈,kindle一直在提升自己,雖然和其它的對手差距越來越小,但是只要有亞馬遜電子書商城的存在,市場就始終有它的一席之地。不過對於電子書格式的支持似乎一直是它的軟肋。
  • 三家寶企入選市級就業扶貧基地!
    三家寶企入選市級就業扶貧基地!昨日,區人力資源局負責人一行前往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為其頒發「2020年度深圳市級就業扶貧基地」牌匾。除了欣旺達,寶安還有華生電機(廣東)有限公司和偉創力實業(深圳)有限公司,同時被認定為「2020年度深圳市級就業扶貧基地」。此前,欣旺達還獲評為「2019年度廣東省省級示範性就業扶貧基地」,且系全市唯一一家。
  • 海東市殘聯舉行「2020年無錫市幫扶 海東市殘疾人居家養殖項目第二...
    12月25日,為進一步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鞏固提升貧困殘疾人脫貧成果,促進殘疾人就業創業。海東市殘聯在化隆縣甘紅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舉行「2020年無錫市幫扶海東市殘疾人居家養殖項目第二年分紅儀式」。海東市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韓秀蘭、化隆縣殘聯副理事長馬文海、化隆縣甘紅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及市殘聯就業相關工作人員參加儀式。韓秀蘭理事長對無錫市殘聯以及甘紅種養殖合作社對市殘聯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對幫扶成效充分肯定。並表示,今年是脫貧攻堅工作全面收官之年。
  • 「掙錢真是蠻好的」——廣西馬山縣推進就業扶貧
    在廣西馬山縣昊昌禮品包裝就業扶貧車間,一位精神矍鑠的白髮老人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她就是75歲的黃美秀。黃美秀是周鹿鎮三星村村民 ,後來搬到位於扶貧車間旁邊的易地扶貧搬遷社區——白山鎮合誠社區。談及現在的日子,黃美秀非常滿意。作為曾經的國定貧困縣,近年來 ,馬山縣加快就業扶貧車間建設,搭建就業社保服務平臺,推進產業發展 ,助力全縣如期脫貧摘帽。
  • 陸川祥進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扶貧工廠舉行竣工投產儀式
    1月9日上午,陸川祥進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扶貧工廠竣工投產儀式在橫山鎮石塘村隆重舉行。縣人民政府縣長劉啟出席儀式並宣布陸川祥進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扶貧工廠竣工投產,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王一錛,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曾敏、邱毅,縣政協副主席謝卡娜一同出席了活動。
  • 《居家健身防疫——世界冠軍帶你強身健體》電子書出版
    為了迎戰這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國家體育總局主管的人民體育出版社,立足自身專業優勢,攜手南京體育學院,15日正式公益出版《居家健身防疫——世界冠軍帶你強身健體》電子書,擔負專業體育出版社的社會責任,貢獻體育人的力量。
  • 閱讀APP競品分析:掌閱 VS 微信讀書
    從他嘴裡得知,這APP竟然可以邊讀書邊掙買書的錢(具體聽說的是每讀一小時可得一塊錢)。而第一次接觸掌閱則是在APP Store搜索小說排名靠前的應用然後下載來的。廢話不多說,下面先利用PEST模型(政治、經濟、社會、技術)簡要分析一下電子閱讀的市場情形。2017年6月,國務院法制辦辦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全民閱讀促進條例(草案)》,自2017年6月起實施。
  • 立奇電子(LINKY):建設國際一流養護器械研發生產中心
    立奇(南京)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立奇電子(LINKY))響應號召,圍繞健康國家建設需求,突出解決重大慢病防控、人口老齡化應對等影響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以提升全民生活水平為目標,力爭到2021年形成醫養康護一體化、連續性的健康保障體系,為提高醫療服務供給質量、加快健康產業發展、助推醫改和健康中國建設提供堅實的科技支撐
  • 四川23萬名婦女實現居家靈活就業 巧手編織致富夢想
    3月7日,在資陽市婦聯開展的婦女居家靈活就業培訓現場,手編服飾公司總經理劉華自信地說。劉華用毛衣鉤編創業,帶動簡陽1000餘名婦女居家就業,每名婦女月均增收近千元。  近年來,我省把婦女居家靈活就業作為一項引領婦女進行生產自救、推動農村婦女增收致富和破解農村「三留守」問題的重要舉措。
  • 臨沂市臨沭縣青雲鎮 「助殘脫貧,決勝小康」在行動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8日訊近年來,臨沂市臨沭縣大力實施殘疾人生活保障、康復救助、教育扶持、就業創業服務等,拓展殘疾人保障路徑,搭建殘疾人創富平臺,提高殘疾人增收「造血」功能,加快推進殘疾人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立,讓越來越多的殘疾人享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和更有尊嚴的生活。
  • 社區工廠 拓寬就業扶貧路(人民眼·打贏脫貧攻堅戰)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平利縣因地制宜探索實施「搬遷建社區、社區辦工廠、工廠促就業」。至今,在這片交通閉塞的深山大川裡,83家社區工廠悄然生長,商貿投資活躍,進而改變了一大批搬遷群眾的生產生活。解決好就業問題,才能確保搬遷群眾穩得住、逐步能致富,防止返貧。社區工廠已在三秦大地結出碩果。2018年9月,陝西省委、省政府《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實施意見》提出,大力推廣平利縣社區工廠等有效做法,確保有勞動力的易地扶貧搬遷家庭就業有崗位、創業有門路、增收有渠道。迄今,陝西建成社區工廠1365家,吸納就業5.12萬人,其中貧困勞動力1.55萬人。
  • 榜樣的力量|「扶貧好村官」李能龍:百香果打開致富大門
    「品質好」「香氣撲鼻」「無限回購」等千餘條好評,短短數月就讓店鋪排在百香果店鋪口碑榜前列,證明店鋪在水果生產、物流配送、售後服務等環節的綜合實力。  「春哺百香園」由德宏州春哺種植專業合作社運營。事實上,這家專業合作社的主體均為當地殘疾人和建檔立卡戶。「網際網路不僅讓我們的農副產品有了走出去的機會,還帶動了殘疾人就業創業。」李能龍說。
  • 年輕人的第一部網際網路電子書:xiaomi 小米 多看電子書閱讀器到站秀
    雖說前些年總被調侃為「偽需求、泡麵蓋」,然而以亞馬遜Kindle系列為首的電子書閱讀器卻以不斷上漲的銷量與從未消退的熱度告訴市場中國人有多喜歡它。而且電子書在國內的生態並不同於Kindle在國外的名著、雜誌訂閱終端的產品定位,複雜的「網文」IP與衍生市場賦予了其閱讀平臺落地硬體的使命,也催生了類似口袋閱那樣「看夠180天硬體免費」的玩法。
  • 崑山碧江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經驗入選2020年全國東西部扶貧...
    整合崑山亭林街道、民政、就業、文體廣旅等部門幫扶力量,在矮屯易地移民搬遷安置點創新探索社區組團式幫扶。新建勞務協作就業信息同步發布平臺和遠程面試系統、昆碧·夢工廠——矮屯新市民扶貧車間、24小時自助圖書室和五彩益家——昆碧社會組織共建站,並通過與崑山亭林街道、崑山翰林幼兒園、崑山花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結對,提升社區管理、教育及醫療服務水平。
  • 為非遺賦能 為脫貧助力——河北豐寧「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調查
    豐寧滿族自治縣縣委書記方志勇說,結合自身實際,豐寧制定出臺了《關於推進「非遺+扶貧」試點、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的實施方案》,確定了以「振興傳統工藝、助力精準扶貧」為切入點,以豐寧滿族剪紙、布糊畫為龍頭,逐步確立了在縣城建立傳統工藝工作站,在有條件的鄉鎮和村建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的工作思路,積極推進傳統工藝傳承保護與貧困村脫貧致富有機結合。
  • 129個「殘疾人之家」幫扶千人就業,小康路上的希望之家
    過去幾年時間裡,有著24.4萬殘疾人的常州市共建成「殘疾人之家」129家,直接幫扶千餘名殘疾人穩定參與輔助性就業;打造的資源調配中心已與30家企業溝通項目,不斷擴充適合殘疾人的生產加工項目。在廣泛聽取殘疾人心聲和訴求的基礎上,市殘聯聯合市農業農村局,創新性打造「小菜園」扶農助殘就業項目,將扶持農村困難群眾和幫扶困難殘疾人就業深度融合。目前已成功布點15個試點經銷站,81名殘疾人實現就業,人均月增收1000元左右,實現了扶農、助殘、惠民三方利益最大化。「我是殘疾人,深深知道殘疾人求職就業的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