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教學效果如何?老師:累。學生:瘋了。家長:別添亂了

2021-01-20 高考物理姚

在全國抗擊疫的戰役中,全國人民都動員起來,各行各業根據自身的特點,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因為疫情不可預測,各省各地教育部門也在紛紛做好自己的工作。這不,為應對可能的延期開學,各校都推出了「停課不停學」線上教學計劃,要求教師充分利用網上的一切資源對學生進行授課教學、輔導、答疑,於是老師們紛紛組建微信群、QQ群,下載各種線上教學平臺,忙得不樂亦乎。

從實施「停課不停學」計劃到現在,早的學校差不多有半個月了,那麼實際的效果如何呢?老師、學生、家長的反應又如何呢?我們來看看他們的吐槽。

要說推出「停課不停學」計劃的出發點無疑是好的,目的是為了學生,這個計劃的最大受益者也是學生,按理說學生應該是百分之百十分贊成的,可實際的情況又如何呢?據筆者接教學生反饋的情況來看,效果並不理想,甚至可以說是糟糕的。主要原因有幾點:一是有很多學生目前家中不具備上線條件,有的沒有寬帶,有的沒有WIFI,甚至有的沒有電腦,有的手機配置較低,有的沒有信號,等等。二是有部分同學自控能力差,上課過程不專心,經常瀏覽與課堂教學無關的內容,或者直接不上課,雖然也有打卡,但打卡並不能保證學生是在學習而不是做其他啊。三是長時間上網學生眼睛受不了,學生正處於身體發育階段,長時間盯電腦或手機屏幕極易引發近視及其他眼疾。老師一天上課只是一兩節,多的有幾節,但學生幾很多科目,每個科目上一節就有好幾節,少則六、七節,多則八九節,有的學生連續上網幾個小時,眼睛痛,直呼眼睛快要瞎了,人要瘋了。四是對無條件上網的學生不公平。不可否認,多數學生是有條件上網的,但對少數,特別是農村學生,上網條件就有限了。這部分學生如何辦?不管他們嗎?顯然,這是不行的,也是不公平的。

學生信號弱

對這個「停課不停學」的計劃,老師們的反應又如何呢?一個字:累。首先要學習各種軟體與線上教學平臺的操作。目前線上平臺有很多,例如微信、QQ直播、釘釘直播、聯通、電信、騰訊課堂、高中網課、無限寶等等數不勝數,而各校各個老師的選擇也是各不相同,想要有好的效果,就要進行比較,於是老師們這個平臺學一下,那個平臺又看看,反正下整天在反覆地做下載、安裝這些工作。其次,根據不同的平臺重新製作課件。由於技術的原因,有些平臺並不支持ppt、word、wps格式的文件,而老師平時備課做的課件大多數是採用上述辦公軟體做的,為了能在線上直播,又必須要重新製作課件。這工作量可不少,要做出一個優秀的課件,平時一兩節課可以完成的課件,可能要半天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完成了。第三,學生遇到的信號弱、設備差等問題,對部分老師一樣存在。直播需要用到的電腦配置較高,如果是N年前買的電腦,必須重樣買一臺新機,還要添置麥克風、攝像頭、手寫板等等,這些東西要是在平時,是很容易買到的,但是現在這個特殊時期,是否好買那是另一回事了。有了設備還不行,還要有信號。同一個地方,學生信號弱老師的也會弱,學生信號弱只是影響一個,可老師的信號弱會影響一個班甚至幾個班。

老師設備差

對於家長,孩子學習肯定是好事,按道理家長應該是百分之百支持的。可是,在這個非常時期裡,學習模式又不同了,自然就有不同的聲音了。現在線上授課,有很多學校要求家長監督學生學習,有的家長是戰鬥在抗疫前線的,有的是線上辦公的,這部分家長自然沒時間去督促孩子,家長本來工作就夠忙的,現在又加多了這項,這真的是在給他們添亂,抱怨是理所當然的了。就算是有空在家閒著的家長,有些擔心長期時間學習傷了孩子眼睛,也累壞了身體,這也是有道理的。還有的家長擔心孩子剛剛養成的不看手機的好習慣,以前學校不允許帶手機,現在又要求學生用手機,這前後矛盾的,以後想戒就難了。這都是家長不接受線上教學的原因。

如果你是學生,如果你是家長,如果你是老師,你認為現在推行線上教學條件成熟嗎?教學效果好嗎?歡迎留言討論。

教學效果問卷調查

相關焦點

  • 線下教學轉線上,「被迫營業」的老師們是更輕鬆了還是更累了
    那麼,課堂從線下轉到線上,過程順利嗎?為了做主播,「被迫營業」的老師們都做了怎樣的準備工作?在開展線上教學的過程中,又遇到了哪些麻煩,面臨著怎樣的挑戰?老師們是更輕鬆還是更累了? 紅星新聞記者特別採訪了多名已經率先「上了線」的成都老師,看看他們有著怎樣的「直播」體驗。
  • 一場「線上教學」期中測試,揭開了網課的真實面紗,老師們怒了!
    自從2月份到5月份,開展線上學習已經有三個多月的時間了,相信每一個老師都從剛開始的不知所措變成了熟悉直播流程的十八線主播,可是老師們都在擔心線上學習的學習效果。線上教學剛開始的第一個月裡,學生們還是比較配合老師的工作的,尤其是開直播的時候,學生的參與熱情非常高,學習的效果也還不錯,尤其是家長都在家沒事做,都在嚴抓學生的學習情況。
  • 線上課堂學生和家長需要做什麼?
    按照學期安排,學生們的新學期即將開始,可是受疫情影響,各地都已經推遲了開學時間。為了讓學生們的學習不受影響,教育部門和學校也為孩子們提供了各種線上優質課,停課不停學。可對於家長來說,如何指導和監督孩子的線上學習,無疑是一個全新的難題。
  • 如何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觸發了一次「史無前例、世無前例」的大規模在線教學實踐。「學生在哪裡,教育就在哪兒發生」,穿越學校、家庭和社會的邊界,融合線上與線下,教育有了更多可能。「上半身校服紅領巾、下半身睡褲拖鞋」――今年上半年「雲」學習的經歷,讓孩子們印象深刻。「能聽到我說話嗎?能看到PPT嗎?可以的話請回復1。」
  • 在家學習,線上教育,家長老師學生的感受不完全記錄
    今年的超長「假期」,家長擔當了部分「老師」角色,老師擔當了「主播」角色,學生在家當了「神獸」,作為家有高一「神獸」的家長,作為一個四年級數學老師,在家一個多月,感受頗多。一、家長篇作為家長,面對孩子的學習,一直在慈母與「後媽」之間無縫切換。
  • 你瘋了嗎?反正我是「瘋」了 -「線上」教學下的教師日常「成長」
    大家好,歡迎來到好好做教育,我是王老師。一直只知道埋頭教書的我,從沒想過今年會過這樣一個漫長的寒假,也從沒有想過會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開始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自己現實應、做調整,再引導家長、孩子們……一開始我只是配合學校進行全省的統一課堂直播,按部就班指揮學生,電視、網絡線上直播,我們馬上安排課下作業和練習,配合在線提交,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
  • 線上線下教學的比較
    2、從課堂監督維度比較線上教學很難有效監督學生學習情況,而線下教學可時刻掌控孩子們的學習動態,監督起來非常方面。3、從教學效果維度來說線上教學總體學習效果較差,主要是學生專注力很難保證,加上老師監督困難,所以導致線上教學很難保證教學效果。反之,線下教學則不存在這個問題,只要老師在課堂上,學生哪怕不願意學,也得硬著頭皮堅持著。
  • 疫情期間,孩子們的線上課程,學習效果到底怎麼樣
    假期推遲開學,線上課程撲面而來。用手機、電腦的線上課替代了課堂教學;家庭替代了教室;爸媽替代了班主任老師……大學生、初高中生還有自控能力,尤其是小學生是否能按照老師安排的學習計劃去做呢,今天,我們就小學生的線上課程學習效果聊一聊。起初,孩子們對線上課程還有些興趣感,一周內還能按時打卡學習。貪玩是孩子的天性,他們的自控能力差,一周後學習的思想有可能會有動搖。
  • 「線上教學」:老師,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在此,我們試問一下:老師,「線上教學」你的思想準備,教學準備、技術保障準備真的到位了嗎?1、教師要對學生「線上學習」變化有充分認識。①學生學習環境的變化。學生居家學習,從學校的集體學習轉變到家庭中的個體學習,從學校師生互動的學習轉變到學生個體自主學習,從在教師的監管學習環境轉變到自我管理的學習環境。
  • 培訓機構線下老師如何上好線上課(上)
    雖然近一段時間裡,我們大家都應該接觸了不少線上直播課程。但對於老師來說,課程的時間操作環節仍然不可大意,還有一些必要的功課要先做好。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如何能更成功的成為一名線上直播課的老師。首先,我們看一下 線上老師和我們傳統的線下老師到底有什麼區別?或是說,大家都覺得線上教學的難度要大於線下教學。那到底是為什麼呢?
  • 線上教學時,老師怎樣才顯得親和?看看這位清華老師是怎麼做的
    受到疫情的影響,各學校都推遲了開學時間,不過,為了不影響學校的教學工作安排,不少學校開始通過線上教學的方式為學生們上課,線上教學的方式成為了疫情期間最普遍的教學方式,為了保障學生們的安全,學校和教學機構多數都是通過這種方式給學生們上課的。這種線上教學雖然方便,卻也有一定的限制,畢竟大家不像平常上課那樣坐在一起,而是各自在電腦前,互動性相對而言稍差一點。
  • 家長:3頓飯+辦公+娃,我要瘋!老師:3頓飯+直播,讓我先瘋!
    本著「停課不停學」的理念,不少學校開展了線上網課,老師變身主播,在線答疑;學生的日程也被網課安排得滿滿當當,還得小心來自網線那端猝不及防的提問。父母和孩子做遊戲。 張一辰 攝花式打卡逼瘋家長恨不得幫孩子完成「大家,去給我朋友圈第一條點讚,現在立刻馬上!!!!」
  • 「線上教學有利有弊,這是必然的」
    當然,面對從知識輸入到知識輸出的轉變,有些孩子無法很快適應,他們需要同伴的幫助、老師的指導及家長的支持才能慢慢完成。在藉助信息化手段開展教育實踐的過程中,附小的老師們也同時在探索,正如易宇所說,「實際教育中,要努力適應智慧教育的特徵——共享、交互、協作、以及緊跟教育信息化2.0的步伐」。除了小講師活動的線上轉移,在課堂上老師們也不斷探索著新技術、新應用。
  • 開學了,真正開心的只有家長!學生和老師,無比懷念上網課的日子
    各種背誦,各種做題,各種打卡,還有一些「驚喜」任務,累!所以,快快開學吧,這是被居家網課學習折磨得「死去活來」的孩子,心中的期盼!對於家長來說,聊到孩子居家線上學習,心中滿滿槽點。為了保證孩子學習得順利,家長得做好後勤準備工作,還得成為學習監督員,家庭教師。身兼數職,最關鍵的是還要處理家務,在線辦公。
  • 談談疫情下興起的線上教學的利與弊
    疫情帶給我們疾病,但是也逼迫我們更快的成長起來,通過這段時間的直播授課,感受到線上教學相對於傳統教學來說,有優勢也有不足,各種利弊在這裡做個分析:線上教學時間比較自由,學生隨時可以看回放視屏,學習時間也能自由掌握,這是令家長和老師都感到愉悅的事情;教學空間比較自由,只要有網絡的地方學生就可以學習,不用固定在教室裡,這點剛好適合當下的疫情階段;經歷了春季開學的網課實踐後,我們也感受到線上教學相對於傳統教學來說
  • 四川文理學院青年教師打造線上教學「金課」
    如何保證線上教學的有效性,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成為廣大師生家長和社會關心關注的焦點。為使同學們加深對知識的學習理解,一些青年教師還結合平臺優勢採用「直播+答疑+作業」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美術學院老師陳科宇採取了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混合教學模式,線上包括網絡自主學習與在線答疑,線下則包括學生自主查閱資料和收集案例。音樂與演藝學院老師王子言要求同學們線下錄製學習視頻,線上進行舞蹈動作、動律和節奏等方面的指導,以提升學習效果。
  • 「停課不停學」,學生一份作息時間表火了,家長:比開學時還累
    「停課不停學」,學生一份作息時間表火了,家長學生喊累,老師:我更累!由於疫情防控的需要,學校遲遲不能開學,為了貫徹教育部關於「停課不停學」的精神,老師、學生、家長都忙了起來,不過似乎有一點沒有完全重視,那就是在減輕學生負擔這一點上,因為不管是老師、學生、還是家長都感覺很累,比上課時還累。為什麼呢,我們來看家長給二年級小學生做的一份寒假作息時間表就知道了。
  • 線上一對一教學工具哪個好?教育機構要不要做在線教育一對一?
    #在線教育#的教學模式大體上可劃分為一對一、小班課以及大班課。在2020年初的黑天鵝事件中,多種教學模式都起到了解決空間、時間障礙的作用,承載全國幾乎所有學生的線上學習。學生的湧入,給在線教育企業,以及部分能提供線上學習選擇的線下機構,帶來了流量,但是最終能不能打動用戶並實現留存,還要看機構有沒有提供教學效果良好的學習模式。
  • 學生上課瘋鬧被老師打手心,結果老師被停課反省、向學生家長道歉
    老師在教育過程中,對學生到底要不要使用戒尺懲戒?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備受爭議,有家長支持、有家長反對;尤其是反對的家長,一旦自己孩子被老師懲戒,輕則要求老師道歉、重則要求開除罷免老師!這種情況下,最難做的還是老師!1月12日,官方通報武漢一小學教師用尺子打了學生手心;結果被停課反省,並向學生和家長道歉。
  • 音樂線上教學,老師們準備好了嗎(劉晨)
    對於每個鋼琴教學的參與者來說,2020年都是難忘的。由於疫情的爆發,社會藝術培訓機構暫停營業,老師和學生只能宅在家裡工作、學習。大家雖然宅在家裡,但由於網絡的高速發展,人們與外界的溝通、交流並沒有因此切斷,僅是把這些活動從線下搬到了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