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圈!通往午夜太陽之地的門戶,一個苔原上奇特的UFO結構

2021-01-08 老玩童看世界

自1990年以來,北極圈為遊客提供了許多美好的體驗,從目睹北極光的壯麗,到擁有無限的大自然山川美景,來到這裡,標誌著通往午夜太陽之地的門戶。

北極圈中心位於挪威斯圖爾福什黑(Storforshei) E6高速公路沿線,該高速公路從瑞典的馬爾默一直延伸到挪威與俄羅斯邊境。

在路邊有一個奇特的UFO結構,酷似停在苔原上的飛碟。

北極圈正好穿過這個碟形的遊客中心,一個著名的標誌物,66°33′42.5」 的北極圈中心 (The Arctic Circle Centre) 。海拔650 m,位於遼闊的薩爾特菲勒-斯瓦蒂森國家公園的邊緣。

這裡有一個標記著北極圈的金屬地球儀, 歡迎著路人到達極地地區。在地球儀旁的北極圈中心,您可以在此獲取證書,來證明您已經到達了這個遙遠的北方。

在地形上看到的北極圈,沿著地球傾斜的平均值假想線23度27′,這也標誌著北極的入口,標誌著兩個令人驚嘆的現象!

午夜太陽(夏季)和極夜(冬季)的開始!在北極圈以北,冬季時節每天24小時處於地平線以下,夏季則每天24小時處於地平線以上。

地球繞其軸心傾斜,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地球在其軸上傾斜,就像地球儀在其支架上傾斜一樣,行星本身也在傾斜。

在北半球的夏季,行星的北極地區面朝太陽,一天24小時都會產生陽光。然而在冬季,地球的北部地區背對太陽,故產生極夜。

而北極光,在北極圈以北地區,也因此更為頻繁。

遊客中心具有很大教育意義,除了地標外,同時向遊客介紹極地地區,獨特景觀和生態系統豐富的內容,並有多種多媒體影片的展示。

中心還設有一家餐廳,提供挪威美食,一家極地專屬郵局,一家小型電影院和一家禮品店。

在這裡寄出明信片,還可蓋有北極圈專屬郵戳。

在知名的北極圈旅遊景點中,都可以在此購買北極圈證書,如芬蘭羅瓦涅米聖誕老人村、冰島離島Grimsey Island等,是一個不錯的旅遊中繼站。

但北極圈中心只在夏季開放,冬季不開放,營業時間為8:00~20:00。

中心後方,有一個小步道,走上去可以享受遼闊的北方大地美景,遙望著寬廣的大地與壯闊的遠山。

在這裡,地球儀就如燈塔一般,屹立在巖石海角上,俯視著北極圈每一片美麗的景色。

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關注!

【文中圖片引用自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繫處理,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摩爾曼斯克:北極圈最大城市被譽為北極之都 極晝極夜頗為常見
    在俄羅斯最西北部的聯邦管區有一個北極圈最大城市——摩爾曼斯克,它是俄羅斯著名的英雄城,它瀕臨巴倫支海和白海,佔據了科拉半島接近70%的面積,摩爾曼斯克人口眾多、經濟發達,也是北極圈內最大的城市。這裡冬季有極夜,夏季有極晝,也是一個新興的旅遊勝地。摩爾曼斯克市瀕臨巴倫支海,位於白海的科拉半島上。幾乎所有土地都處在北極圈之內,有著「北極之都」的美譽。
  • 夕陽連著朝暉,終日太陽不落
    冰島即冰島共和國的簡稱,它位於歐洲的西北部,靠近北極圈。它既是歐洲第二大島嶼,又是地球上唯一位於板塊交會處的島嶼。找遍地球的各個角落,你不會發現第二個地區像冰島這樣有著千變萬化的自然景觀:冰川、熱泉、間歇泉、活火山、冰帽、苔原、冰原、雪峰、火山巖荒漠瀑布及火山口。這裡尤其多火山和地熱噴泉。冰島的自然環境純淨、清新,堪稱環保的典範。
  • 加拿大巴芬島——北極圈內的原始荒原(圖)
    一望無際的雪原,堅冰覆蓋著的曲折蜿蜒的海岸線,其間北極熊出沒,還有祖祖輩輩堅守在這裡的愛斯基摩人,這裡就是巴芬島,仍位於人類文明禁區內的它,是大自然創作並保留的最原始的荒原,鬼斧神工的地貌、神奇的天文現象、奇特的生物群落都在召喚著你……
  • 斯瓦爾巴群島是一個位於北極圈北部的挪威小島
    斯瓦爾巴群島是一個位於北極圈北部的挪威小島; 大致位於挪威和北極之間,它擁有超過2.500名永久居民,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北部的居民區,我聽說這個群島的少數事情之一是天氣條件可能很惡劣,而惡性北極熊是最大的威脅,事實上,北極熊(3.500)的數量甚至超過了人類,那麼為什麼你會去斯瓦爾巴德?
  • 一座通往峽灣門戶的七彩之城,北歐最美的港都,卑爾根
    卑爾根在挪威語裡的意思是「山中牧場」或者是「山城」,這是一座建立在挪威西海岸陡峭的峽灣線上的城市,依山傍海,周圍都是高山和峽灣。市區頻臨峽灣,直通大西洋,是座名副其實的港灣之城。卑爾根建於1070年,由國王奧拉夫(Olav Kyrre)三世所修創建,是挪威最早的首都,也是中世紀時期斯堪的那維亞的一個重要城市,直到1299年前,卑爾根都是挪威的首都。
  • 北極圈那麼冷,為什麼卻是世界上蚊子密度最大的地方?
    北極苔原是地球上蚊子最密集的地方,蚊子成群出現,密集到可以把天空染成灰色。雄性蚊子以花蜜和水為食,而雌性蚊子在繁殖期則會尋找溫血動物如鳥類、北美馴鹿和北極熊的血液為食。在北極,蚊子可以為植物授粉,並為鳥類和其他昆蟲提供食物。
  • 科普組圖·自然保護地丨長白山:站在溫帶看北極
    長白山原生態之美。攝影/於宏偉長白山有五條植物帶:溫帶落葉闊葉林、寒溫帶針闊混交林、亞寒帶針葉林、嶽樺林、苔原帶。長白山森林景觀。高山草甸杜鵑花盛開。攝影/宗玉柱長白山罌粟。遠眺長白山。
  • 【概念辨識】高考地理草甸與苔原、草甸與草原的區別!
    高山草甸分布區氣候高寒、中溼、日照充足、太陽輻射強、風大,一般土層較厚,肥力較高。  苔原是國內地理學界一般叫法,生態學界一般稱之為凍原。根據苔原分布區的海拔差異,可分為平原苔原和高山苔原兩類,平原苔原主要分布在北半球陸地的環北極周邊地區,高山苔原則主要分布在部分高山的林線以上、雪線以下。
  • 挪威旅遊之冰封領地斯瓦爾巴群島
    是挪威的屬地,位於北冰洋上,巴倫支海和格陵蘭海之間,南距挪威北海岸657公裡,由西斯匹次卑爾根島、東北地島、埃季島、巴倫支島等9個主島和眾多小島組成,全島近60%的區域被冰川覆蓋。其中以西斯匹次卑爾根島為最大,約佔總面積的一半,首府朗伊爾城(Longyearbyen)就在該島的西岸。這裡是最接近北極的可居住地區之一,總面積約6.2萬平方公裡,居民約3000人。
  • 北極圈罕見達到高溫32℃,我們能做些什麼?
    自從進入夏季以來,全國各地持續高溫,出門就像是浴火一般的冒險,人們從空調房間走出來的時候簡直要被太陽烤化了。我們想逃離夏天,去冰爽的北極圈避暑。但是素有「地球空調」之稱的北極圈卻也癱瘓了。它艱難地爬上去才獲得了半刻喘息,接下來又該遊多久也未可知。
  • 生活在北極圈的人吃什麼?
    原標題:生活在北極圈的人吃什麼?世界上食物差異最大的地方是哪裡?是極地和低緯度地區。想吃某種料理,大多都能找到餐廳或自己製作。但是,我們卻很難想像北極人都在吃什麼(南極不算,目前無人定居),他們也很難體驗多樣化的飲食。
  • 老爸曾是小偷乘一趟瘋狂的ufo之旅和擊敗10名警察攻略
    老爸曾是小偷乘一趟瘋狂的ufo之旅和擊敗10名警察攻略 作者:網際網路 來源:網際網路 發布時間:2016-10-17 09:22:12手機訂閱
  • 【阿拉斯加紀行之七】邂逅北美最高山峰 沉醉廣袤苔原景色
    火車行駛約2小時40分鐘時,車速漸緩,在抵達以「貓市長」聞名的旅遊小鎮塔基特納(Talkeetna)之前,火車在一個湖畔停了下來,「快看『迪納利』!雲霧上露出的雪峰!」車廂導遊提高嗓音説。所有遊客齊刷刷地站了起來,大家都順著導遊指的方向尋覓「迪納利」。視線掠過湖水綠樹,果然真切地看到飄動的雲霧捧著一座雪白的山峰,巍峨瑰麗,美妙而又神奇。大家舉著相機拍個不停。
  • 到此一遊|羅瓦涅米——北極圈內的馴鹿之城
    地點:羅瓦涅米亮點:極光、北極圈、馴鹿羅瓦涅米是一座北極圈內的城市,也是傳說中聖誕老人的故鄉。在這裡,古老傳統與現代生活和諧交融。阿爾託按照城市基本結構和羅瓦涅米獨特的地理位置提出方案:整座城市將以一個馴鹿腦袋的樣子被重建。不僅因為馴鹿是這裡極具代表性的動物,還因為馴鹿角對當地人來說更有宗教意義,在很久以前,這裡的原住民薩米人會在重要儀式上獻祭馴鹿角以求收穫。因此,羅瓦涅米城市規劃圖也另有一個專屬名稱——馴鹿鹿角計劃。城中五條主幹道構成馴鹿的頭部輪廓及鹿角,同時也就勾勒出了城市中心。
  • 午夜夢回上池村
    ,我剛寫完《走進心中最美的風景》一書後記,迷人的月光像一個文靜的姑娘笑盈盈地從窗口靜靜的落下,整個書房顯得特別的寧靜與恬美。  2010年7月20日上午9時許,天空沒有一絲雲彩,太陽把大地早已烤得滾燙,一陣南風從地上捲起一股熱浪,火燒火燎,令人窒息。雜草抵不住太陽的曝曬,葉子都捲成了細條。小車淋浴著金色的矯陽朝東鄉上池村疾駛而去。  上午10時許小車一到,只見村口牌樓飛簷翹角,斑駁古舊的牌樓正中央舒同題寫的「十一世紀改革家王安石故裡上池村」十五個遒勁大字在陽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輝。
  • 北極圈或現蚊子爆發!性別扭曲法可控數量,但也可能出現超級蚊子
    而近些年來,蚊子在全球的擴張可以說也不少,就算是在極寒地區都出現了問題,所以很多人就在問,為何北極圈的蚊子很多,其實這不是一個奇怪的事情。從簡單的層面來講,說明蚊子已經適應了北極圈的氣體條件,所以才能夠大規模地蔓延並且生存下去。當然這裡直接說的話,很多人可能會質疑,北極圈那麼冷,如何生存下去,完全是一個不可能的事情。
  • 地球上最珍稀的罕見植被,酷似魔幻詭異的外星球,實卻脆弱無比
    因為這些細微的苔蘚,千年以後,在漫長的時光中成長為地球上最罕見的「龐然大物」:苔原。苔原,主要指北極圈內以及溫帶、寒溫帶的高山樹木線以上的一種以苔蘚、地衣、多年生草類和耐寒小灌木構成的植被。所以苔原十分罕見,通常只會出現在地理書本或試卷裡。而在冰島,人們可以看到遼闊無邊的苔原帶,像是進入了一個魔幻世界,詭異而壯觀。
  • 北極圈小鎮唯一的華人夫婦:與北極熊、極光和冰雪相伴
    生活在這裡的小夫妻莎拉和泰勒,卻可以高頻地在自家陽臺觀賞極光,在海面上與成群的白鯨嬉戲,近距離觀察北極熊的生活。  從2017年12月搬到小鎮,倆人已經在北極圈附近生活了將近三年。作為當地唯一的華人住戶,泰勒製造苔原車,莎拉運營民宿,他們還和因紐特人成了朋友。
  • 科學家稱,「水母UFO」在火星上的形成之謎已經解開!
    專家透露,火星表面的一個令人困惑的地層——讓陰謀論者陷入瘋狂——最終得到了解決。根據ufo學家的說法,這條長達八英裡的水母圖案被認為是外星生命的證據。2016年,他談到美國宇航局的照片時說:「如果我們看一下墜毀地點,我們會發現大約190英裡寬的不明飛行物以一個低角度撞擊地表,最終一半被埋在火星固體中。」但是,在《地球物理研究雜誌》上公布的專家們發現,這是一種更自然的現象。奇怪的是,這一信息在網上引發了激烈的辯論來自歐洲航天局的圖像顯示了對這些奇怪形狀的不同看法,然後由研究人員更新。
  • 「極地氣候」是高緯度寒冷氣候的總稱,包括苔原氣候和冰原氣候
    氣候是一個地區大氣的多年平均狀況,是一個地區相對穩定的大氣特徵,通常來說氣候要素包括熱量、降水和光照等方面。極地冰原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半球的南極大陸,北半球的格陵蘭島和北冰洋中的一些島嶼上,其中南極大陸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極地冰原氣候分布區。南極大陸是世界上緯度最高的一個大陸,幾乎整個大陸都在南極圈以南地區,氣候十分寒冷,所以南極大陸的絕大部分地區都被厚厚的冰川所覆蓋,南極大陸所覆蓋的冰蓋平均厚度達2000至2500米,最厚的地方可達4000多米,這些冰川也就是「冰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