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無際的雪原,堅冰覆蓋著的曲折蜿蜒的海岸線,其間北極熊出沒,還有祖祖輩輩堅守在這裡的愛斯基摩人,這裡就是巴芬島,仍位於人類文明禁區內的它,是大自然創作並保留的最原始的荒原,鬼斧神工的地貌、神奇的天文現象、奇特的生物群落都在召喚著你……
自從1553年英國探險家帶領三艘海船開向北冰洋深處,人類對北極的探險就從未停止過。在歷經了地理擴張、爭奪航道、獵鯨熱潮、科學探險之後,北極探險旅行悄然興起。隨著各種戶外裝備的完善,去北極不再是探險家和科學家的專利,獨特的地理風光、奇異的生態環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普通人的目光。世界第五大島——巴芬島就是加拿大北極群島的組成部分,是北極圈島嶼中面積最大、最多人居住的地方,並且也是風景最秀麗的地方。
從最北端的伯德(Bordeur)半島出發穿越巴芬島,第一階段是滑雪前行。拖著重達200磅的雪橇,穿行於怪石嶙峋的峽谷,你馬上就會發現,地形的複雜性遠遠大於地圖給你的提示。寒冷的天氣加上艱難的路途,體能消耗極大,每天要補充至少5500卡路裡的熱量,才能保持體溫和體力,而食物以奶酪和人造黃油為主。
巴芬島有三分之二位於北極圈內,午夜的陽光照耀著冰川,周圍的山峰海拔約1900米,山頂的冰雪終年不化。傍晚7點,大腦早已下了「睡覺」的命令,天色依然明亮。午夜12點,太陽依舊明晃晃地掛在山巔。早上8點,太陽已轉了半個圈,依然是陽光普照。下午4點,太陽又回到了對面山上,在你的頭頂上劃完一個完整的圈。
現在是夏季,正值北極的極晝,欣賞難得一見的燦爛的午夜陽光,有種奇異的感覺,好像時間和空間的概念都變了:太陽一直在頭頂上劃圈,沒有「日落」,沒有「黎明」,陽光從不會黯淡,也不會變得更亮。每次從海邊走向冰川,走了半天,太陽似乎仍然那麼遙遠;而每次從冰川走向海邊,走了半天,回頭一看,它仍然還在眼前。午夜的陽光下,穿越晶瑩閃爍的冰川地帶,身後是深藍色的北冰洋,海鳥在浪尖歌唱,碎石的山坡上時不時能看見稚嫩的花朵綻放,北極最生機勃勃的一面都在這條路上為你展現。如果你足夠幸運,說不定還能遇到可愛的北極狐和其他小動物。
起風的時候,坐在雪橇上,架起風帆,藉助風力,在光滑的冰面上疾馳,既省力,又刺激。繼續南行,天氣漸漸溫暖,6月的冰川表面有一層薄薄的融水,與未化盡的冰渣攪在一起,猶如冰泥。在冰泥中滑雪感覺很特別,因為這些冰泥隔絕了寒冰的空氣,所以感覺腳非常暖和,舒服極了。
極光是最為壯觀的自然現象之一,時常發生在極地和近極地區域。巴芬島也是觀測極光的絕佳地點,這裡人煙稀少,沒有公路,鐵路及城鎮。遠離人為光源,在漫長的極夜裡,極光裡這裡最美的風景。在寒冷和黑暗中苦苦等待幾個小時,甚至幾天,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當那夢幻般的光幕在眼前飛舞的時候,大自然的力量與神奇會讓你將一切苦惱都拋諸腦後。
經過1045英裡的滑行,終於抵達中部的便士(Penny)雪山。接下來,沿著馴鹿獵手的足跡,從東海岸向內陸進發。這段路程需要駕駛橡皮艇,在一連串蜘蛛網般的湖泊與河流中穿行。
儘管是夏天,水溫依然很低,所以必須身著救生衣,因為一旦船翻入冰冷的水裡,你將面臨生命危險。遇到淺灘就需要抬著橡皮穿越,沿途偶爾可以看到3500年前從阿拉斯加遷入的因紐特人的遺蹟。穿過迷宮一樣的湖泊與河流,即將開始探險最後的步行階段。相比之下,這一段要輕鬆得多。除了風雪和北極熊的威脅,一切都很順利。終於,經過多天的艱苦跋涉,你終於抵達目的地——巴芬島最南端的吉比斯(Gibbs)海灣。卸下沉重的輜重,沒有英雄般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反而是如釋重負,不經意間看到冰原上盛開了一朵小花,稚嫩但充滿希望的生機會讓你的瞬間柔軟起來,終於明白所有的艱辛與這段永世難忘的經歷相比,都微不足道。
線路特點:
瑟米裡克國家公園(Sirmilik)在巴芬島最北端,面積接近黃石公園的三倍。在拜洛特島(Bylot)探險,能看到北極熊、大群的海鳥和很多冰河衝積形成的山峰。如果還想到更遠的地方,可以沿著麝牛和馴鹿的蹤跡到埃爾斯米爾島(Ellesmere),那裡離北極點只有1200公裡了。
最佳探險時間:
巴芬島冬季可長達8~10個月,夏季是去加拿大探險的黃金季節。
交通:
飛機能在一天之內將你帶到北極點。巴內(Barneo)原是極地科考的一個臨時海上著陸點,距離北極點僅100公裡,可以先飛到Barneo,之後再乘直升機抵達北極點。這樣的探險雖說輕鬆了點,但俯瞰浩瀚的北冰洋和高聳的冰山,卻是舊時代的探險家們無緣享受的樂趣。
注意事項:
在北極,羅盤指針指的北並不是地理上的北極,必須考慮磁偏角的影響。GPS只能提供定位,最便捷的方法是依靠太陽。冰裂縫是阻止北極行走的最大障礙,判別前方有無冰裂縫要注意觀察,大的冰裂縫是海水蒸發的地方,遠看冒黑煙,冰裂縫越開闊黑煙越濃。除此之外,只有依靠衛星才能辨識。在北極地區,凍傷一般是避免不了的,防治措施相當重要。要了解凍傷的程度,防治凍傷的最好辦法就是不斷的運動,保持全身熱量的循環供應。 (來源:《環球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