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能改變性別出生比例,又能快速檢測新冠,基因編輯有多厲害?

2021-01-16 騰訊網

這是基因編輯歷史上最輝煌的一年,一方面是獲得了科學界最耀眼的獎項,另一方面是在治療各種疾病上取得了進展:

通過編輯基因可以改變動物性別,讓生雄性提升了25%的概率;

另外,令人頭疼的線粒體遺傳疾病、鐮狀細胞病等也都將被治癒;

基於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的新冠病毒快速檢測試紙,能夠大大提高檢測效率並且降低操作難度和檢測成本……

2020年「火了」,因為新冠疫情,世界仿佛瞬間停止了,又緩慢啟動了,成千上萬的生命科學家在努力研究新冠病毒是如何對人體造成嚴重破壞。

在這種困難的大環境下,CRISPR基因編輯竟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基因編輯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2020年,基因編輯領域有哪些重大突破吧。

基因編輯後的動物穩定成長

幾千年來,人類一直在通過動物繁殖來修改有體毛、羽毛的動物DNA,從而產生最理想的特徵。現在有了CRISPR,人們不再需要等待幾代才能做出顯著的基因改變。

今年,研究人員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動物,其中有防大流行的豬,它們的細胞在編輯中,被去掉了各種容易被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分子;還有不容易感染禽類疾病的雞等。

4月,在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科學家們的努力下,一隻名叫Cosmo的小黑牛出生了。

科學家將一個名為SRY的基因敲入了牛皮膚細胞中,僅靠它的單獨作用,就可以使雌性變成雄性——這樣的雄性牛將有著更強壯的肌肉,以及陰莖和睪丸(儘管不能製造精子)。

也就是說,Cosmo未來後代中有75%是雄性,而不是天然的50%。這是全世界第一頭被CRISPR基因編輯過的牛,這也證明了未來,全雄性牛群可能成為現實。

因為雌性肉牛將飼料轉化為蛋白質的效率較低,所以從理論上講,這種方法可能意味著土地上的動物數量減少,這對牧場主和環境都是一種雙贏。

被改變了基因組的Cosmo小黑牛

多年來,自從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於2017年決定規範CRISPR和其他動物藥物以來,關於農業、動物的基因編輯的未來一直不確定。

但是,12月21日,美國農業部對農作物的類似變化進行了監管,該機構也將負責監督食物和動物的基因編輯

如果成功的話,此舉將使育種者更容易將CRISPR基因編輯的牛、雞、豬和羊帶到美國市場。

基因編輯治療癌症、遺傳性疾病

CRISPR賦予了人類一把「基因魔剪」,可以精準容易地編輯任何基因。除了癌症以外,這一基因編輯技術有望提供一系列遺傳性疾病,例如逆轉失明和聾啞症狀的新方法。

據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NPR)報導,在臨床試驗中接受CTX001治療的首例美國患者是34歲的維多利亞·格雷(Victoria Gray),她來自美國密西西比州,患有鐮狀細胞病(SCD)

這個病影響著全世界數百萬人,遺傳缺陷導致骨髓產生缺陷蛋白質,使血細胞呈鐮狀,堅硬和粘稠。

變形的細胞卡在血管內,不能正常攜帶氧氣,導致許多衰弱症狀,並且通常最終導致生命縮短的併發症。

CRISPR首次治療鐮狀細胞病

「當你不能走路或舉起勺子餵自己時,一切都變得太可怕了」,格雷說。

早些時候,醫生將超過20億個編輯好的細胞注入格雷體內。15個月後,格雷沒有任何意外的症狀,這表示,在某種程度上講,她可以過上跟正常人一樣的生活了。

2020年12月,一個由CRISPR治療公司和Vertex製藥公司共同開發的治療方法開始進入了使用階段。該試驗目前正在治療患有β地中海貧血相關疾病的患者。

在兩組患者中,這種治療似乎都是安全的,到目前為止,它減少了定期輸血的需要,是否能成功治癒還需要更多數據,但目前已經是個好消息了。

疾病探測器進入市場

在過去的幾年中,由CRISPR專利競爭對手UC Berkeley和Broad Institute分離出來的初創公司一直在為了開發商業診斷程序而奔波。

這個想法是利用CRISPR的可編程基因搜索功能,從病毒,細菌或真菌中拾取在病人體液中循環的少量外來遺傳物質,並通過看起來像妊娠試驗的方法來提供檢測結果。

這樣的好處是價格便宜、操作簡單,可以大範圍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基於CRISPR的技術可以檢測病毒DNA

疫情加快了人們對這類檢測的需求。

今年夏天,FDA批准了兩項基於CRISPR的測試,均用於檢測COVID-19。波士頓的生物科學公司Sherlock Biosciences於5月獲得了測試的批准,緊隨其後的是生物科學公司Mammoth Biosciences。

這標誌著FDA首次允許將基CRISPR的診斷工具用於患者。這些測試仍需要在實驗室中進行分析,但是它們比檢測COVID-19的標準方法(稱為PCR)要快,通常需要4至8個小時來運行。

基因組編輯有望治療線粒體遺傳病

線粒體是細胞的「能量工廠」,線粒體內有一套獨立於細胞核的遺傳物質——線粒體DNA,人類mtDNA的長度為16569bp,擁有37個基因,編碼13種蛋白,這些蛋白都參與細胞的能量代謝。

mtDNA突變會帶來母系遺傳Leigh症候群、線粒體肌病、Leber遺傳性視神經病、共濟失調舞蹈病、骨骼肌溶解症等幾十種遺傳疾病。據統計5000個成人中就至少有1個患線粒體遺傳病。

然而, 似乎無所不能的CRISPR基因編輯,面對線粒體遺傳病卻顯得束手無策,主要原因是線粒體基因組相對較小,缺少足夠的可編輯位點;

此外,目前並無有效方法將外源RNA高效導入線粒體內。

基因編輯也許對線粒體遺傳病有效

但是今年夏天,西雅圖和波士頓的科學家發表了一項研究,表明他們發現了一種利用生物膜形成細菌中發現的奇怪酶來精確改變線粒體DNA的方法

這項工作在廣泛的研究機構和哈佛大學的進化黑客實驗室推出了一系列突破性的DNA改變工具,是基因編輯領域的又一大突破。

2020諾貝爾獎化學獎頒給了CRISPR

10月,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Jennifer Doudna憑藉CRISPR基因組編輯獲得了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

CRISPR自2012年問世以來,徹底改變了生物學研究領域。此後,科學家已經使用該工具進行了300,000多個研究,包括蚊子、西紅柿、獵狗,甚至人類。

它便宜,快速且易於使用,如今,科學家們可以方便使用CRISPR組件。

2020諾貝爾化學獎

歷史上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不多,對此,Doudna表示:許多婦女認為,無論她們做什麼,她們的工作都不會像男人一樣得到認可。

但其實並不是,這次的諾貝爾化學獎強有力地表明,婦女可以做科學,婦女可以做化學,偉大的科學可以得到認可和尊重。

CRISPR技術自問世以來,就有著其它基因編輯技術無可比擬的優勢,技術不斷改進後,更被認為能夠在活細胞中最有效、最便捷地「編輯」任何基因 ,在醫療、生物科學、農業等方面都有很大作用。

但反過來講,任何一項技術都是雙刃劍。2018年,賀建奎「基因編輯」了一對雙胞胎嬰兒,引起社會譁然。

顯然,「設計嬰兒」已經不存在無法克服的技術障礙,但是我們是否要在人類身上使用基因編輯工具,以消除遺傳疾病或增強人類?這是一個道德問題,也是一個政策問題。

基因編輯嬰兒

當汽車、飛機剛開始出現時,總會有人擔心馬車該何去何從?當機械自動化出現時,又有人擔心機器會不會搶走我們的工作?

但是技術一旦開始加速前進,就必然會失控,人類無法阻止技術繼續發展,更別想重回田園牧歌時代,凱文·凱利早就在《失控》中為我們預測了未來,技術帶來的問題只有靠不斷發展新的技術才能解決。

放在我們面前的挑戰是:如何更好地利用基因編輯技術為人類造福,如何給這項技術設置邊界。

參考資料:

https://www.wired.com/story/2020-was-a-breakout-year-for-crispr/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chemistry/

(本文未經造就授權,禁止轉載。)

編譯 | 歡歡

版面 | 小顧&曉娜

相關焦點

  • 環境也能決定性別?科學家發現受環境控制能夠改變性別的基因!
    學過高中生物的人都知道,人類的性別由性染色體決定,通常為XY、XX組合分別代表男女。如果告訴你很多生物的性別並不是由染色體決定,而是由不同的環境決定,你會感到震驚麼?環境如何決定性別?科學家還真發現了這個受環境控制能夠改變性別的基因!
  • 限制性別!科學家培育「終結者肉牛」,基因編輯控制性別或成現實
    基因編輯技術在家畜中具有很大的潛力。它已經被用於繁育對病毒免疫的豬,和毛長得更長的綿羊。 Van Eenennaam本人也參與了一個成功的項目,編輯奶牛的基因來去掉牛角。而就在近期,經過一年的努力, Van Eenennaam實驗室成功使用基因編輯工具CRISPR,將一個名為SRY的基因敲入了牛皮膚細胞中。 SRY可不是一般的DNA。
  • 一文讀懂,基因在抗擊新冠肺炎中的作用
    我國科學家的研究表明,在多名患者體內都有新型冠狀病毒病原體,而且可以分離出這個病毒去培養,去感染人類的細胞,還可以感染有人ACE2受體的人源化小鼠模型,並且可以感染靈長類恆河猴模型。完成了這些,我們可以確定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狀病毒所引起的。① 新冠病毒哪來的?新冠病毒跟SARS病毒是遠親,很像但又不是。
  • 小海龜科技攜手解碼DNA實現雙平臺檢測新冠病毒
    視訊中國·為民網訊(作者吳東平 融媒體編輯餘梓林)近日,為配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防控工作,保證2019-nCoV核酸檢測的質量,上海市臨床檢驗中心、上海市臨床檢驗質量控制中心為符合生物安全要求且有資質開展基因擴增檢驗的實驗室提供新冠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能力驗證測量審核服務。
  • 學術頭條:3周大嬰兒感染新冠9天康復,首個CRISPR基因編輯I期臨床...
    近期,美國多個傳染學專家警告稱,根據模型及此前包括1918年大流感等疫情的經驗,如果新冠肺炎疫情在今年晚些時候出現了第二波,可能會比第一波更加致命。研究首次證明:男性新冠患者狀況更嚴重 死亡率可達女性患者2.5倍直到最近,《公共衛生前沿》期刊上的一項新研究才首次研究了新冠肺炎患者的性別差異。
  • 100多款新冠肺炎核酸檢測試劑助力患者篩查,或藏快速檢出方法
    儘管存在「假陰性」質疑,核酸檢測至少在SARS-CoV-2防控中仍然被作為診斷金標準。國務院相關負責人在聯防聯控新聞發布會上曾表示,會將推動新的快速檢測方法在更基層的地方使用,讓不具備較高醫療條件的地方也能開展核酸檢測作為下一步要做的工作。
  • 我們為什麼擔憂「基因編輯」?
    而當人可以修改自身基因的時候,一個問題便自然出現——人類中的「誰」扮演了上帝的角色,他們又何以成為造物主支配其他人的命運?誰給了他們這個權力?今天首例基因編輯嬰兒新聞爆出之後,又一次引發熱議,基因改造一直以來都是充滿爭議的話題。基因問題將撼動我們對人性的認知,如果連自己的基因都可以改變,那麼有什麼永恆之物可以成為人性信仰的支撐?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58期:華大基因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獲歐盟...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是新冠肺炎感染確診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目前各國進行體外定性檢測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和其他需要進行新冠病毒感染診斷或鑑別診斷者的主要方法。華大基因全國核酸檢測21萬人份開通復工復產新冠檢測服務據華大基因最新透露,截至2月24日12時,武漢華大醫學檢驗所團隊及其運營的「火眼」實驗室已累計接收包括武漢在內的湖北地區檢測樣本數超5.7萬人份,並累計完成5.6萬人份;在全國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已完成21.5萬人份,全國每日通量可達5萬人份,根據需要整體可提升到8萬人份/日。
  • 狗狗嗅覺有多強?倫敦:嗅探犬可用於識別感染新冠病毒的人
    倫敦 —狗的嗅覺能力很強,可以用於識別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早期試驗表明嗅探犬能非常準確地檢測出這種疾病。這使人們寄希望犬類能夠很快發揮作用來幫助對抗這種流行病。狗檢測到正確率與棉籤或PCR檢測的結果非常接近。萬塔市副市長提莫·阿隆基託說:「我們在機場進行了1萬6到1萬7千次PCR測試,不到1%是陽性。如果比較這些狗的測驗結果也是不到1%,結果大致相同。我認為沒有統計差異。」實際上,研究人員說,這些狗已超越了棉籤檢測的作用,可以測出測試遺漏的陽性新冠感染病例。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69期:北大發現新冠病毒存在兩個主要譜系...
    澳大利亞向華大基因購買1000萬套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據路透社14日報導,澳大利亞方面表示,其從華大基因購買了1000萬套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澳大利亞衛生部長發言人稱,華大基因的設備使用已得到該國安全機構的批准。同時,華大基因與澳大利亞實驗室的合作僅限於新冠病毒檢測平臺的安裝和工作人員的培訓。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96期:基因編輯在活體動物上成功治療癌症...
    這一項目依託全球植物基因編輯領軍團隊,致力於推動基因編輯這一革命性技術在源頭創新、作物改良及分子檢測等多個領域的產業化應用。FDA批准首種新冠病毒家用檢測試劑盒美國為了遏制疫情繼續蔓延,批准了首種可在家使用的新冠病毒自我檢測試劑盒。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了在家自用的檢測試劑盒,它適用於14歲及以上,醫生認為疑似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該試劑盒屬於處方藥,可在30分鐘內出結果。
  • 人類能對新冠病毒終身免疫嗎?
    近日,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研究發現,新冠病毒(COVID-19)基因序列已發生改變,並於6月在日本境內擴散。疫情之初,西方國家打出「全民免疫」的口號,旨在誘導人體對新冠病毒產生免疫功能。如今,群體免疫策略已被證實徹底失敗,而新冠疫苗研發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有些疾病,人類一經感染治癒或注射疫苗後就能終身免疫。
  • 巴西醫院研發出新冠肺炎基因檢測法 據稱不會出現假陰性
    外媒稱,作為拉丁美洲最好的醫院之一,巴西聖保羅市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院研發出世界首個藉助新一代基因測序技術(NGS)檢測新冠肺炎病例的基因檢測方法,且不會出現假陰性。這是因為,新冠病毒與其他病毒一樣,遺傳物質只有RNA。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院數字創新與變革部門主任克勞迪奧·特拉對埃菲社記者解釋說:「病毒具有RNA,而我們的研究團隊想知道如何讓分子檢測在疫情期間發揮用武之地。」
  • 基因檢測 真能幫我們預測智商嗎?
    拿到檢測報告之後,又該怎麼辦?基因檢測,測的究竟是什麼?先天的遺傳密碼,就在我們的每個細胞中,如同一本30億的字母寫成的書,沒有誰的書就是標準答案。而基因檢測檢查的,則是你的基因中,有哪些字母和他人的不同。人群研究表明,每個人的基因中,平均會有4百萬個字母(即鹼基)和他人不同,這些不同被稱為單鹼基突變。
  • 狗能聞出你有沒有感染新冠病毒?事實可能沒你想得那麼簡單
    我們知道,迅速檢測出新冠病毒感染,對受到感染的患者進行隔離以及對他們接觸過的人進行追蹤隔離,是控制疫情蔓延的重要手段之一。為了開發出更快速便捷的新冠病毒檢測手段,很多科學家們探索多種創新技術在新冠病毒檢測方面的應用,包括新一代測序技術(NGS),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等溫PCR技術、微流體技術等等。 而有些科學家則把目光轉向人類歷史上人們「最好的朋友」——狗。
  • 狗能嗅出新冠?英國教授:6周即可,已能篩查癌症瘧疾發燒
    >利用狗狗的超強嗅覺,識別出攜帶新冠病毒的感染者。)」的慈善機構正在與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和杜倫大學合作,計劃在六周內訓練出一批具有嗅探新冠病毒能力的檢測犬,在疫情末期能夠幫助提供快速無創的診斷。 杜倫大學的史蒂夫·林賽(Steve Lindsay)教授認為如果研究成功,可以在疫情接近尾聲時在機場等公共場所使用新冠病毒檢測犬來快速甄別攜帶病毒的旅客。 本輪疫情得到控制後,這將有助於防止疫情再次出現。
  • 狗能聞出新冠病毒嗎?
    那麼,狗狗真的能夠聞出新冠病毒嗎?都知道狗的嗅覺比人類靈敏,有多靈敏呢?今天我們就有請動物學碩士、天津市動物園宣教科的王媛老師來給我們科普一下犬的嗅覺。前不久,阿聯宣布開始部署經過特殊訓練的警犬用於判別新冠病毒患者,目前已經在杜拜國際機場進行大規模的試驗。那麼,狗狗真的能夠聞出新冠病毒嗎?都知道狗的嗅覺比人類靈敏,有多靈敏呢?
  • 【粵開醫藥】疾病快速檢測方法論:核酸檢測和抗原抗體檢測
    本次新冠疫情期間,我國應對及時,多家公司成功迅速開發相應診斷檢測試劑盒,截至3月19日,國家藥監局共批准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19個,其中抗體類檢測9個,技術基礎大多為膠體金技術,檢測所需時間縮短為15分鐘左右。基因組學檢驗:指通過對DNA/RNA核酸進行分析,用於疾病診斷,運用的檢驗技術包括PCR技術、基因晶片、螢光原位雜交技術等。
  • NEJM:A型血更容易發展成新冠重症?科學家發現新冠感染的風險基因...
    今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刊登了一項新研究[1],科學家們對來自西班牙和義大利的近兩千名重症新冠患者進行了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分析了超過八百萬個SNPs,確定了一個新的風險基因座,並發現血型與發生新冠導致的呼吸衰竭的風險竟然具有很強的相關性。
  • 90%罕見病無藥可治,我們能用基因編輯做些什麼?
    而基因編輯技術,其實最主要的用途是用來治療各種各樣的疾病,包括癌症、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以及一些感染性的疾病。今天我主要給大家講基因編輯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如何治療單基因遺傳性的罕見病。基因想必大家都知道,就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我們的DNA由31億多個鹼基對組成,這31億多個鹼基對是由ATCG4種鹼基有機地排列組合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