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總寫錯別字,為啥沒人敢提醒他一聲?他總能想辦法圓回來

2020-12-03 歷史鑑賞者

錯別字大王康熙,在歷史上那是出了名的有才華。他對中華文化十分推崇,自己也打小就開始努力學習中華文化,而且天文、地理、文學、歷史無所不學。

可是越學習,這錯誤就越多,他還特別喜歡顯擺。批閱奏章的時候,碰到漢字的奏章,他也強行用漢字回復,因此留了一堆錯別字的奏章批覆。

比如說,一般看了流水帳的奏章,康熙的批覆都是「知道了」三個字,可是全國這些文武官員,基本上都是以流水帳的形式在寫奏章,因此康熙的工作量相當大,這「知道了」三個字康熙每天不知道要寫多少遍,字寫多了就不像原來的字了,結果康熙不小心就寫了一個「知道子」。

再比如說封疆大吏這四個字,這本來是不應該搞錯的,畢竟封疆大吏是國家柱石。可是康熙偏偏寫成了風疆大吏。那麼康熙的錯別字有沒有什麼規律呢?

一、康熙為啥老寫錯別字?

仔細分析康熙的錯別字,我們是可以找到一些規律的。康熙所犯的錯誤,幾乎是我們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犯的錯誤。

1、讀音相似,就會用錯。其實我們剛才已經看了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封和風的讀音相近,所以康熙把這兩個字搞錯了,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在他的錯別字當中,其實因為讀音相似而搞錯的情況有很多。比如說康熙曾經把「皆無憑據」寫成了「皆無平據」,他就是純粹把平和憑兩個讀音相同的字,搞混淆了。

他在硃批裡,曾經詢問:張雲翰有幾個兒子?他把「個」字寫成了「各」,也就是:張雲翰有幾各兒子。這是典型的同音不同字。

有一次,康熙皇帝一句話裡就冒出了倆錯別字:不搭浮橋,從盧溝橋迴鑾。他把「搭」寫成了「打」,把「鑾」寫成了「鸞」,你說有沒有意思?

2、字形相似,也會搞錯。中國漢字,博大精深,不僅有讀音相似字形不同的字,也存在讀音不同,但是字形非常相似的字。要想學好這些字,其實也需要下功夫,一不小心就搞錯,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康熙皇帝,在這個問題上,也是經常摔跟頭。常常把字形相近的字,互相亂用,以至於後世看了笑料百出。

比如說他將風俗不醇,寫成了風俗不惇。醇和惇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字,雖然字形有些相同,可是讀音完全不同,把它們倆搞錯了,純粹就是學習不紮實,分不清兩種字形。

還有就是著名的「癸巳」二字,當初人家上奏的時候,分明給寫對了,康熙一看,呀!居然有人在奏章上寫錯別字,他特地在「癸巳」旁邊寫上了已經的「已」,以此來修改大臣的錯誤。不知道這位老兄拿到了奏章該怎麼揣測這件事,總不能說康熙賣弄學問,寫了錯別字吧?

3、純粹記不清,也不好意思問。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知道這個字怎麼寫,但是具體的筆畫有點搞不清楚。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畢竟誰也不敢保證,自己什麼字都記得那麼清楚。比如說龘 、靐、齉、齾這四個字,你就確定能一個筆畫不錯地記住嗎?

不過康熙因為這方面問題,犯下了很嚴重的錯誤,因為天下四大錯別字當中,有兩個就是康熙的傑作,還都是因為這個原因。

第一個錯誤就是避暑山莊的牌匾。承德避暑山莊,那是我們都非常熟悉的避暑勝地,過去只有皇帝才能去享受的好地方。

這裡牌匾上「避暑山莊」四個大字就是康熙親手所寫。不過你現在跑過去看看,就會發現避暑山莊的避字,居然多了一橫。也就是那個辛字下面本來是兩橫,康熙寫成了三橫。

康熙後來自己有自己的解釋:可不是朕忘了有幾橫啊,朕知道有兩橫,只不過朕討厭逃避,所以故意寫了三橫,哈哈哈!不服氣嗎?

第二個錯誤是西湖十景中的花港觀魚這玩意兒成為了著名的旅遊景點,因此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人看到這個石碑。

可是康熙偏偏把這個魚下面的四個點,給弄丟了一個,只剩下了三個點。避暑山莊你可以圓回來,那麼請問這條魚你該怎麼圓回來?

你別說,康熙還真的有辦法圓回來,原來古時候四個點指的是火的意思,既然是觀賞性的魚,怎麼能在火上烤呢?所以康熙就把它變成了三個點。

二、一點錯別字,不影響康熙博聞強記的形象。

固然有些錯別字是可以圓回來的,可是大多數錯別字是無法圓回來的。尤其是前兩種情況,基本上就是板上釘釘的錯別字。

可是我們要知道,康熙最初並沒有什麼漢文的硃批,可能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他年輕的時候,對漢文不太熟悉,一直還在聯繫當中。

從康熙四十年以後,漢文硃批逐漸增多,並且流傳較廣,也就被後人發現了不少錯別字。但是我認為這也是康熙在文化方面進步的一個體現。

過去他對自己的漢文不夠自信,甚至不敢用漢文來批閱奏章,可是歲數大了以後,經過多年的訓練,他已經很坦然地開始使用漢字了。

康熙從小就刻苦學習,這是我們都知道的,他涉獵的學問非常廣,可以說啥都想要學。但是作為一名領導,他知道,任何一門學問懂就可以了,太深入研究,那是手下人才們的事情,他只需要做到手下人無法矇騙他就夠了。

因此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就能理解康熙皇帝為什麼會寫錯別字了。答案很簡單,無非就是學了,但是不夠精通罷了。

總結:錯別字無損康熙的形象。

康熙好學的形象,在歷史的字裡行間裡,那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他的書法造詣的確很深,比大多數漢人都要寫得好。

這樣的人,寫上一兩個錯別字,其實無損他好學的形象。相比較他兒子雍正,總是在奏章裡爆粗口,康熙算是比較儒雅的一個了。

參考資料:《清史稿》

相關焦點

  • 康熙在避暑山莊上寫錯的一個字,懸掛300年來無人敢改
    康熙寫錯一個字300多年為改正 康熙皇帝的綜合能力十分強,不僅朝政軍事方面 康熙在避暑山莊的錯誤題字 夏日炎炎,讓很多人都只敢呆在空調室內吃著西瓜,玩著手機。那麼在炎日的古代又是怎麼過的呢?
  • 鄧倫上節目寫錯字,被提醒時的反應好機智,黑粉想黑都無從下手
    在這個過程中,鄧倫拿著筆在白板上寫字,列出一點點的細節跟要表演的羨慕,可是很多人比較關注的還是鄧倫寫錯了字的事情。而當鏡頭拉近後,我們發現鄧倫在給《這就是灌籃》的選手,安排的畢業班會的表演節目時,也出現了一個錯別字,那就是「吐槽」的「槽」寫錯了。本來這個字是木字旁的,但是鄧倫卻寫成了「米」字旁,變成了另外的一個字。
  • 鄧倫錄節目寫錯字,被陳昕葳提醒後滿臉尷尬,一句話自嘲顯高情商
    不過當鄧倫寫在上面把吐槽的槽給寫錯了。這個時候坐在下面的陳昕葳笑著提醒了一句:「你的 」槽「字寫錯了。」看來他們之間相處的是非常的好的吧。要不然陳昕葳也不敢直接毫不猶豫地說出來鄧倫把字給寫錯了。當陳昕葳給鄧倫說完之後,鄧倫說了一句:「寫錯了嗎?」陳昕葳說槽應該是「木」字旁。當時鄧倫就轉過頭非常驚訝的說到:「吐槽的槽是」木「字旁,不應該是」米「字旁嗎?」
  • 評論:「孝」字怎麼寫? 別再寫錯了!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是每個人身上最閃光的部分;「孝」是每個家庭代代傳承的寶貴財富……  「孝」字怎麼寫?看起來很簡單,其實這個字最難寫!俗話說:供人大快,供人老難。「孝」字從字面上看起來就是一個孩子馱著一個老人。說明孩子供養老人是基本的「孝」,但老人也會因此成為孩子的壓力。
  • 女扮男裝文,本王總想關注他,怎麼會這樣?難道本王真的斷袖了
    女扮男裝文,本王總想關注他,怎麼會這樣?難道本王真的斷袖了寶寶們,大家好,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女扮男裝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告別書荒,那就一起來看看吧。寶寶們記得多多點讚、關注小編哦,據說顏值高的都關注小編啦,比心。書名:《女扮男裝:二少,求嫁》作者:戀月兒片段:歐笑風覺得莫名其妙,自己沒招惹這個小正太吧?
  • 別總想著能重來一次
    我們這一生無法重來,別太為難自己如果人生重來一次。 你希望自己的人生是怎樣的?想什麼呢,這一生,根本沒有辦法重來好嗎!無法重來是人生的必然,我們又何必做那麼多不切實際的幻想,來點綴自己此刻的艱難呢,能把這一生過好,便是不負自己了。即使經歷過上百次的分離,和朋友告別的時候還是無法對上不舍的目光,鄭重地對她說一句再見。太過親密,總覺得彆扭。太過生疏,又覺得日後遺憾。直到日後某一天,那一首她喜歡的曲子流入了耳邊,一段他鍾愛的話映入眼帘。
  • 鰲拜想剷除魏承謨,孝莊一個計謀,不敢動反給他升官
    佟妃幸災樂禍,在鄂妃棺材邊裝哭,孝莊嫌棄得要命,「你怎麼哭的比唱的還好聽,沒眼淚就甭哭」,接著孝莊提醒她,「你不是想當皇后嗎?,打今兒起你就是孝康皇后了,要有點尊嚴」,佟妃想到順治要去五臺山出家,自己要守寡立馬哭了出來,孝莊惡狠狠強調,只要身為皇后,沒有丈夫有什麼要緊的,順治出發去五臺山當和尚,玄燁捨不得親爹走,趕來送他一程,順治鼓勵玄燁將來要當個最了不起的皇上。
  • 鰲拜明知康熙對付他,手裡握有40萬重兵,為何不敢在紫禁城造反?
    其實,鰲拜心裡也清楚,隨著康熙皇帝的不斷成長,以後定會想辦法對付他。最後的結局,想必大家都知道,鰲拜被康熙帝擒拿。那麼鰲拜手握重兵,為什麼不選擇在紫禁城造反呢?首先,造反有風險。鰲拜手中到底有沒有40萬重兵呢?這個數據的真實性有待考察。姑且,鰲拜手中真的握有40萬重兵,如果他想造反,又有多少人能夠聽命於他呢?要知道在八旗制度確立之後,各旗子弟向來都是只聽從旗主的命令。
  • 雍正王朝:年羹堯為何敢血洗江夏鎮?這個正六品的千總給了他理由
    可是,江夏鎮畢竟是康熙皇帝親自題過匾額的「德化之地」,畢竟在江南地區擁有絕對的地位和影響,就這樣將一個赫赫有名的鎮子血洗,年羹堯還必須找到一個能說得過去、能不被康熙皇帝追責的理由。但是,年羹堯找的理由太毒、太狠。就像張廷玉勸誡年羹堯所說的那樣,年羹堯「應該少點殺戮,多點仁恕之心」。
  • 甜文:為家族利益被逼嫁給他「離婚想都別想,我會囚禁你一輩子」
    甜文:為家族利益被逼嫁給他「離婚想都別想,我會囚禁你一輩子!」哈嘍,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獻上的是甜文:為家族利益被逼嫁給他「離婚想都別想,我會囚禁你一輩子!」保證讓你捨不得合眼,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李雯雯也正想這個事呢:「就是這個比較難辦,等下周應該就會好很多吧。我總不能總是這樣啊,之前一個人都可以撐著,怎麼兩個人就不行了。」李雯雯確實想再加把勁,也乾乾工作。現在享福,等以後被人使喚幹活豈不是更不適應。「你能不能別這樣,有我在你需要撐著麼,你怎麼這麼犟呢。
  • 康熙預料到了隆科多的結局,為了保住他,給他留下了四字警言
    康熙預料到了隆科多的結局,為了保住他,給他留下了四字警言康熙皇帝可謂是「千古一帝」,少年成才,有勇有謀有大智慧。在康熙16歲時除掉野心勃勃又專權的鰲拜之後,清朝朝廷各方勢力基本就均衡了,沒有說有哪一家獨大的局面。後來索額圖和明珠又相繼倒臺,朝堂更是沒有哪家獨大了。
  • 在作文裡只寫錯了一個字,就被老爸狠狠揍了一頓!
    沒想到美女回頭一看,老婆立馬說到:老公,你幹嘛呢?瞬間覺得老婆好強大!上小學的時候,喜歡玩小葫蘆,上課的時候偷偷在下面玩,不巧卻被老師發現,問我在幹什麼,我不知道哪來的勇氣,腦殘的把葫蘆舉起來,對著他,說了一句:「我叫你一聲,你敢答應嗎……」上班無聊,一同事說:我現在就缺錢。我說:我就缺個女人了。師傅講話了:你們太年輕了,我就缺個有錢的女人。唉,薑還是老的辣啊。
  • 「可擦筆」寫錯字一擦就沒 但遇高溫字跡會全部消失
    今天中考,目前市面上一種叫做「可擦筆」的籤字筆就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青睞」,因為這種筆寫錯了字,可以輕易擦掉重新寫,這對考試時分秒必爭的考生來說,無異於是支「好筆」。老師說這種可擦筆寫出來的字在特定條件下會全部消失,為了不影響考試成績,要求學生在考試時不要使用。在老師的提醒下,阮大爺一家拿打火機試驗,用可擦筆寫出來的字的確就消失了。這樣的事實讓阮大爺自責不已,他隨後去文具店退貨。阮大爺說,他去退貨時,還有很多家長和孩子在選購這種筆,他則被工作人員帶到了另外一間房子裡,二話沒說就將80元錢退回了。
  • 《康熙大帝》回顧 | 真正厲害的人,早就戒掉了情緒
    但又一想,穆裡瑪早已在這裡打探過,並無伏兵,既然到此,懊悔退縮也沒用,憑你一個孫殿臣,有甚麼用?他挺了挺腰向前走去。站在殿外高聲道:「老臣鰲拜,奉旨覲見萬歲!」便一步跨進殿內跪伏在地。鰲拜偷眼一瞧,上邊似乎只有康熙一人坐著,心便放下一半。
  • 短篇小甜文,最愛兔奶貓《總有妖怪想吃他》黏人小妖精愛上禁慾男
    短篇小甜文,最愛兔奶貓《總有妖怪想吃他》黏人小妖精愛上禁慾男大家好,今天就來看看小編推薦的5部短篇小甜文,最愛兔奶貓《總有妖怪想吃他》黏人小妖精愛上禁慾男。希望你能喜歡。1.總有妖怪想吃他作者:兔奶貓小說簡介:短篇小甜文,聽聞,很久以前曾西去取經的那位「唐長老」轉世了!吃上他一口肉,能得千年修為。黏人小妖精愛上禁慾男。
  • 王一博,太陽不是突然下山的,想用時間來證明你的歌詞寫錯了
    王一博這三個字,已經成為了我輸入法都記憶尤深的組合。以前總覺得年紀輕輕追星太瘋狂,一大把年紀追星又太丟人,可是真的粉上王一博的那一刻開始,才發現原來這些都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可以說在看與王一博相關的內容時,都會莫名的透出姨母笑,也會情不自禁地被他所徵服。喜歡他這個人,也喜歡他的所有。可是唯獨在聽到他唱的那首《無感》時,第一次蹙起眉頭,第一次與王一博的觀點無法達成一致。《無感》這首歌是王一博送給粉絲的2019年禮物,在發布的那一刻,火速買來聽,不是盲目追星!而是真的值得!
  • 孩子性格懦弱,老是被人欺負?知道原因後你還忍心責怪他嗎?
    文|秘籍君遇到孩子被人欺負,但卻不知道還手,作為家長你會怎麼辦?朋友家的兒子快兩歲了,很喜歡笑,只要有人和他打招呼,小傢伙就會馬上停下手中的事情對著別人笑。但是自從親戚家的孩子來了之後,她就發現自家兒子的膽子變得特別小。
  • 故事:丈夫發財後想拋棄我,我想出一招,不久後他哭著求我別離婚
    那個人名叫沈嘉儀,是某知名大學的在讀研究生,劉月娥見過她,人長得高挑白淨,據說家境也不是窮得揭不開鍋。可除了為了錢,劉月娥實在想不通她為啥非得傍個半大的老頭子?建新鐵了心要和她離婚,還把財產也轉移了,只給她留下一套舊居落足。劉月娥如何咽得下這口氣?她嫁給張建新的時候,他還是個窮得叮噹響的打工仔。
  • 故事:丈夫出差我總以為他是上進,那天整理他行李箱,我心涼半截
    只有我,瞥著窗外新年倒數的熱鬧景象,時不時瞄一下手機,也許會有一聲「新年快樂」吧?要不是手上戴著亮閃閃價格不菲的鑽戒,有時我竟會懷疑自己已婚了嗎?而且,已婚三年了。每一年元旦前夕我在加班,他在出差。結婚時玩笑說我們是最拼命的夫妻,如今想起來倒有一些悽然的孤單。互相鼓勵,努力上進。工作充實,但心裡卻有一些空。
  • 康熙若不錯殺,他或能造出機關槍,八國聯軍174年後絕不敢來犯
    之前看《 百家講壇 》的時候,經常能看到網友在彈幕中吐槽說,清朝耽誤了中國科技的發展,這才導致當時中國落後於世界,其實這樣的說法並不嚴謹。 康熙時期,曾經湧現出過大量的科技人才, 大清 帝國的綜合實力也因此達到了頂峰,尤其是在火器方面有著較大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