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見」可以連線「會見」,「出席」也可以通過視頻「出席」,這些對外公布的官方行為都是今年發生的事情。人沒到現場也可以叫「出席」?官方說了「以上方式將以視頻方式舉行」也算出席。
疫情讓線上溝通變得成為一種必需。這些官方詞彙的出現意味官方對線上交流模式的認可。這是中國數位化進程的標誌:2020年之後,線上開會並不意味著不重視,線上的溝通也越來也成為一種日常。無論政府部門還是企業,都將會因為取消一些不必要的線下會議節約大量的成本。
市領導諸葛宇傑參加會見
相反,提供線上溝通服務的公司或產品,比如企業微信、釘釘、電子籤章、Zoom等將會迎來快速發展的機遇。數字經濟的比重也會快速提升。這是創業者面前的一個機會。
雲上廣交會
作為中國知名度最高外貿行業盛會:廣交會,也因為今年的疫情無法舉行。當然線下不行,可以搬線上。2020年6月15日,我國歷史最悠久的貿易盛會首次被整體搬上「雲」端,來自全球的參展商和採購商將足不出戶談生意、做買賣。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北京出席第127屆廣交會「雲開幕」儀式,並巡視企業網上展廳。
天貓家裝城
天貓家裝大規模應用3D虛擬直播技術,將一個最難數位化的傳統行業數位化。迎來了雙11的家裝市場大爆發,也必然會引起這個行業的洗牌。如下圖所示,天貓建了一幢虛擬的大樓,網友可以進入大樓選擇不同的戶型和裝修風格。每個房間裡的家居都是三維立體展示,更重要的是這些家居都標有價格,點擊之後可以直接購買。
這項技術其實並不新,十年前都有人做出來。但大多數是概念或噱頭。真正能夠做的體驗好,大規模的應用,也只有網際網路巨頭才有這個能力。最起碼伺服器扛得住,不至於頁面卡的要死,展示的真實性又不夠。更重要的是和電商綁在一起,真正的把商業模式跑通。
直播與短視頻
直播成為今年的大熱,短視頻繼續保持增長的勢頭,以至於有人說出了「一切都可以視頻化」的觀點。那是因為短視頻已經成為線上的最大流量。
2019年,中國的短視頻用戶規模已超過6億,網民使用率達到75.8%。也就是說,在中國有接近一半的人使用短視頻,每10個網際網路用戶中就有7.58個人使用短視頻。
據《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04億,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7.10億,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5.60億。這其中就有抖音的6億日活用戶。
移動互聯時代,沒有人能夠離開手機,線上是一種生活方式一點都不誇張。
這種變化,太多的傳統企業還是沒有反應過來。
今天,再爭論線上重要還是線下重要已經沒有任何意義。對於企業來說,只需要問「客戶需要什麼樣的服務方式?」。
私域營銷
這是今年營銷界最火的詞彙。當前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現實世界與數字世界正在融合,線上線下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消費者的在線時間甚至超過他們在線下生活的時間,線上消費的需求正不斷豐富,也越來越強。無論是教育還是零售,面對日益增高的營銷成本無不選擇私域營銷作為營銷突破的方向。
營銷的最高境界是讓客戶對我們產生依賴性,那麼,依賴性的產生需要持續的潤物無聲般的接觸和影響。線上服務是最好的手段。以中小銀行為例,線上可以為線下導流。充分發揮自己點多面廣的地頭蛇優勢,通過線下把分散在各支行網點的流量吸引到線上,沉澱到以公眾號、企業微信、微信群、小程序為代表的私域流量池。微信生態了提供各種線上接觸和服務客戶的工具,「讓每個員工成為企業服務的窗口」,張小龍提出的「人即服務」能夠幫助企業在信息泛濫的今天留住客戶。
傳統線下企業沒機會了嗎?
傳統企業線下企業不是沒有價值了?不是。相反藉助線上,能夠把線下的服務能力成倍的放大。阿里巴巴為什麼要投資紅星美凱龍,因為看到了他線下門店的價值。這家企業之前我一直不看好,靠圈地玩資本終究不是長事,原來的管理層搞電商搞了多少年都沒搞起來。但是誰讓人家運氣好,阿里巴巴的介入真正的改變了它。
所以一個傳統企業的線上乃至數位化變革不僅僅是引流這麼簡單,是一種認知乃至文化的革命。
一場疫情,政府已經在變了,企業還能無動於衷嗎?
谷社觀察
產業觀察與網際網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