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1 16:26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林上軍 通訊員 葛琳璐 範宇林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細雨綿綿中,坐落於舟山市定海區小沙街道的三毛祖居內傳出令人惆悵的歌曲。11月20日,記者隨「長三角全媒體看定海」採訪組一行來到這裡,聽街道宣傳委員童姣介紹,今年國慶長假期間,這裡的遊客量達到6000人;今年雖受疫情影響,但開館5個月的遊客接待量接近2萬,已相當於去年總量。
記者由此得出一個結論:自2016年以來持續進行的三毛散文獎,已顯示出對小沙三毛文化村旅遊業的帶動效應。
小沙街道位於定海西北部,區域面積72平方公裡,大小島嶼11個,下轄10個村,戶籍人口2.1萬。目前已經形成了以種養殖為主的農業一產,以臨港產業、紡織、機械、建築為主導傳統二產。是浙江省省級文明街道、文化強鎮、農業強鎮。小沙古蹟眾多,人文景觀豐富。其中三毛祖居就坐落在小沙街道廟橋村。
廟橋村是臺灣著名作家三毛的祖籍地。1989年4月,三毛回鄉省親,特地探看祖居,並上山掃墓。當時,三毛的行走文學已風靡大陸,她的到來,在海峽兩岸引起巨大反響。據介紹,三毛是臺灣公開唱《義勇軍進行曲》第一人。
自從1998年啟動三毛祖居修繕工作,2000年對外開放到現在已經過去20多年了,經過這些年的打造,已初步形成了以三毛祖居為核心的「三毛」名人文化陣地集聚區。近年來,隨著三毛散文獎、三毛特展、三毛品讀會、海峽兩岸三毛文學論壇的舉行、「三毛」名人文化品牌的進一步打響,跟著三毛的腳步來到小沙的人絡繹不絕。
「現在,來這裡參觀的客人一多有時吃飯還成問題,所以我們加緊布局建設旅遊服務設施。」廟橋村黨委書記樂科龍對記者說,甬舟高鐵未來幾年將穿過這裡,他們打算建設商旅綜合體。近期,該村民宿建設開始起步,看到客人越來越多,村民們積極性很高。而且,有的企業和鄉賢看中小沙優越的人文環境、自然環境,開發觀光農業,前來洽談的不少,有的已經著手建設。
記者發現,結合小沙文化底蘊,三毛文化村的內涵正進一步挖掘,如康熙年代的定海清廉知縣—繆燧的紀念館,已可以接待遊客。
街道負責人向記者展示未來三毛文化村前景,本著高站位的規劃原則,打造一個世界獨一無二的,只屬於故鄉的三毛。以三毛散文獎的發布地、評獎地和頒獎地(永久會址)為目標,努力朝成為全國三毛研討基地、全國散文學創作基地的方向,展示鮮明的品牌形象,吸引全球的文藝愛好者與三毛的粉絲前來旅遊、交流,成為全國中小學生的研學旅行基地。
據介紹,三毛散文獎已舉辦兩屆,第三屆徵集活動目前已進入文章審讀階段;每屆活動吸引國內外眾多作家參與,來稿遍布近20個國家。
160594718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