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手媽媽表示,坐月子時幾乎要被新生寶寶給折磨瘋了,因為寶寶睡覺時非要媽媽抱著才睡,一放下就會嗷嗷的哭。這樣導致媽媽休息不好,精神和身體受到雙重折磨,新手媽媽生怕這樣勞累,導致落下月子病。那為什麼寶寶抱著睡的香,一放下就會醒?下面這4點新手媽媽要知道!
1、缺乏安全感:孩子在媽媽肚子裡有溫暖的羊水和子宮的包裹,出生後溫度,溼度,環境的光線和聲音等對孩子來說都是一種刺激,抱著時讓孩子有類似胎兒期包裹的感覺,會讓孩子更有安全感,所以孩子可以很安穩的睡覺,放下時環境的改變會導致孩子睡不安穩。
2、身體失去平衡:其實小寶寶的神經是很敏感的,這是動物的本能。媽媽在將熟睡的小寶寶放下時,一般都是先放頭,在放後背臀部,這是最安全的放下寶寶的姿勢。可是小寶寶卻能明顯感覺到身體的傾斜,這樣小寶寶維持身體平衡的系統就會報警,就會導致小寶寶醒來。針對這一問題,媽媽可以改變一下方法。
3、與「驚跳反射」有關:寶寶出生後,會有一種正常的全身性的生理反射,一旦身體失去支撐,或受到驚嚇的時候,都會下意識地伸出手臂或伸腿,這被稱為「驚跳反射」。當睡著的寶寶被放在床上的時候,反射動作會下意識出現,結果把自己驚醒。但若是一直被抱在懷裡,他們的四肢都被牢牢地固定,反射自然會減輕的。
4、一種習慣:還有一種寶寶,其實開始的時候是不喜歡哭鬧的,只是被父母慣出來的一種「壞」習慣,大多數情況就是當寶寶剛開始哭鬧的時候,父母不會輕拍讓其入睡,而是立馬將孩子抱起來哄著或者來回搖動,長期都這樣會給孩子一種行為暗示,覺得只要有點不舒服就應該大哭,其實只是想要尋找爸爸媽媽溫暖的懷抱,抱起來就立馬不哭了,放下就繼續哭。
許多人都不知道,新生兒的睡眠周期,與成年有很大不同。他們的睡眠周期要更短一些,從深睡眠到淺睡眠,周期僅有45分鐘。當我們抱著寶寶哄睡,並打算放下的時候,可能正好到了淺睡眠的階段。睡眠環境的驟然變換,自然使他們更容易被驚醒。鑑於以上的原因,寶媽們最好不要拒絕抱著寶寶睡覺,這樣會讓他們更有安全感。
想要解決寶寶「落地醒」的問題,不妨哄寶寶睡覺時,和寶寶一塊兒躺在床上,然後儘量讓寶寶周圍不要過於空蕩。對此問題,你是否有更好的建議,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大家也可以關注我,每天會給大家分享一些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