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碘鹽在超市銷售時,相關告示提醒消費者正確食用。
核心提示:在市十三屆人大六次會議上,車榮輝等多名市人大代表提出《關於讓市民自願選擇購買食用鹽的建議》。隨後,市衛生局聯合市鹽務局等有關部門就此開展調研。市衛生局歷時半年進行寧波大樣本的碘營養與甲狀腺疾病的調查。上月,寧波市適當下調了食鹽中的碘含量。非碘鹽進了三江超市,市民可自由選購。
浙江在線04月16日訊民生熱點
究竟該不該食用加碘鹽
在沿海地區,居民到底應不應該食用加碘鹽?寧波市甲狀腺疾病逐年增多,是不是加碘鹽惹的禍?近幾年,社會上對鹽加碘後有否負面影響爭論不休,該不該食用加碘鹽讓市民十分糾結。
「我們走訪了一些腫瘤科醫生。他們認為目前患甲狀腺疾病人數激增固然有多種因素,但與食用碘鹽不無關係,尤其是在沿海地區,居民經常食用海魚、海帶、紫菜等海產品,應適當調整加碘標準。」車榮輝說。
車榮輝等代表建議,市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快對寧波大樣本的調研工作,實事求是地拿出調研結果,並向市人大報告。
「寧波還應增加無碘鹽供應點。」車榮輝說,「當時在寧波全市,只有2家無碘鹽供應點,還要有醫生證明才能購買,這很不方便。」他們建議,可增設零售點,如指定三江超市專賣,讓群眾有自願選擇權,以方便有購買需求的群眾。
經辦始末
歷時半年調查糾正認識誤區
去年7月21日,市政府召開人大建議市長領辦件辦理工作座談會。此後,根據市人大和市政府的要求,市衛生局聯合市鹽務局等有關部門,就碘鹽的問題進行了認真研究和辦理。
市衛生局委託市疾控中心組織開展了「寧波市居民碘營養與甲狀腺疾病的現狀調查」,歷時半年,落實了調研所需的78萬元專項經費。本次調查抽取全市8個縣(市)區13個鄉鎮(街道)29個村(社區)1685戶家庭的6歲—70歲寧波市戶籍常住人口,共計4975人,進行了個案調查,以及水樣、鹽樣、尿樣、血樣的採集檢測和居民甲狀腺B超檢查等工作。
今年3月初,市衛生局通過媒體發布了該調查的結果,我市仍屬於輕度碘缺乏地區,居民的碘營養水平總體適宜,目前的食鹽加碘策略並沒有造成寧波居民碘攝入過量。這個調查糾正了部分居民的認識誤區。
同時,按照國家最新頒布的《食用鹽碘含量標準》,3月15日起,我市適當下調了食鹽中的碘含量,新標準的食用鹽碘含量降至25mg/kg。
最新進展
非碘鹽供應網點增至195家
4月15日中午,在江東鎮安街上的三江超市,一市民正在選購非碘鹽。貨架旁還放著市衛生局的一個溫馨告示。超市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以前超市只有加碘鹽在賣,一個月前才有非碘鹽供應,市民可以自由選購。
記者了解到,目前寧波市在老三區(海曙、江東、江北)增設了非碘鹽供應網點,今年在市老三區就新增了7家三江超市連鎖門店供應點,使得市三區非碘鹽供應網點增加至38家,寧波全市達到195家,基本上實現了一個鄉鎮或街道有一家非碘鹽的供應點,進一步方便有特需的人群購買非碘鹽。
市衛生局疾控處有關負責人表示,為配合鹽務部門在超市設立非碘鹽供應網點,市衛生局製作了非碘鹽超市供應點的溫馨提示,告知哪些人群宜選擇食用加碘鹽,哪些人群不宜食用加碘鹽,使不同人群各取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