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在中國廣州有一群動物住上了均價10萬元人民幣(1元人民幣約合0.1466美元)的「豪宅」,呼吸的空氣、喝的水均是採用三級過濾系統,人進去,還要過多道「關口」。
原來,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的實驗動物中心通過了廣東省科技廳專家組現場評審,馬上就要啟用了。圖為小白鼠要實驗人員輔助喝藥,保證它能夠在固定的時間內得到固定的藥物劑量。
動物中心總面積約520平方米,是一個符合中國國家標準的動物實驗室。實驗區內設有1個檢疫室、7個飼養間、3個操作室和2個檢查室。飼養間裡的小白鼠,每個籠子裡不能超過5隻小白鼠。
10萬元每平方米是怎麼計算的呢?實驗動物中心的總預算是1,000萬元左右,總共設計了2,000個籠位,每個籠位大概有0.05平方米,換算過來就是10萬元一平方米。
小鼠住的這個籠子叫做IVC籠,有一個進氣口送入清潔空氣,一個出氣口將廢氣集中排放出去,進氣和出氣都是單獨的,並且帶有過濾系統。圖為實驗室裡養的黑鼠。
這裡的小鼠都是SPF級別(無特定病原體),沒有攜帶特定的病原。飼養、生產都是SPF甚至以上級別的標準。圖為研究人員取下裝黑鼠的籠子。
之所以要保證這麼高級別的「純度」,是因為實驗過程中,要摒棄其他任何「汙染」對實驗數據結果的幹擾。實驗室裡,屏障環境空氣潔淨度為ISO7級,這相當於等於或高於手術室要求,設置有三級空氣過濾系統。
小鼠生長環境要求必須無菌、恆溫、恆溼、恆壓。同時對於環保的要求也十分嚴格,廢氣必須通過國際先進的一體擾流噴淋除臭設備進行處理方可排出,廢棄物按照標準流程處理。
小鼠為何適合做實驗?小鼠生理生化和發育過程和人類相似,基因組和人類98%同源,所以很多小鼠疾病模型可以基本上真實地模擬人類疾病的發病過程及對藥物的反應。小鼠麻醉前要稱重,以此判斷麻醉劑量
鼠籠裡放有白楊木碎片作為墊料。這些墊料都是從生產合格的廠家處購買,再經過消毒才能放進小鼠的籠子裡。因為小鼠的吃喝拉撒都在上面進行,所以每星期需要更換兩次墊料。
小鼠吃的也是消毒後的飼料,飲用水也要通過三級過濾系統過濾和高溫消毒。圖為實驗室裡的輻照儀,模擬放療過程。
進入實驗室需要「全副武裝」,研究員穿上隔離衣,戴手套,包住手腳,戴上口罩,只把眼睛露在外面。
穿戴好防護設備後,要進行消毒。在風淋系統,「把身上的髒東西全部吹掉了」才能夠進入。
小鼠繁殖能力強,性成熟早,體型小巧且易於管理,用於實驗更加方便快捷。實驗人員要進行操作,需要隔著玻璃把手伸進去,操作非常困難。
記者的相機、電腦等設備,也要經過氙光傳遞窗,進行殺菌才能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