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我們每當收到領導的指示,第一反應是'好的,收到',然後再問需要做什麼,怎麼做。不會先去問幹什麼呀,薪酬是多少啊,這種情況是不存在的。每一個企業其實都是一個很好的平臺,但要看公司是否有良好、完善的晉升以及發展體系,例如:新人、儲備經理、經理、副總監、總監、甚至更高的職務,每一步有明確的評判原則。從職場小白到銷售老司機,這期間的成長是你無法預料的,企業會在你無意識間發掘你的潛力與能力,在你對未來規劃迷茫之前為你指引方向。每一步都是全新的嘗試,無論開頭多難,最終還是一步一步走了過來,因為每家企業都會相信我能夠做得到。
在這裡,只要肯幹就一定會有所收穫,借用龍採集團總裁楊老師常講的那句話:但行好事 莫問前程!」
培養自信力:凡是都是從無才到有
當你選擇成為一名銷售時,那你就要努力練就自己成為一個自信十足的銷售。
我們都知道這個道理,銷售是一個公司、一個產品的重要「名片」,銷售人員的精神面貌展現的是公司的形象,塑造的是大眾對公司及產品的「第一印象」,同時你的自信度也影響著客戶對你的信任度,這對於能否成單也尤為重要。
自信心可能和性格有關,但大部分原因還是與環境和經歷密不可分。
要記得,凡事都是從無才到有的。很多人對沒有做過的事情都會充滿焦慮,在還沒有去做的時候就覺得自己不行,在我剛來到龍採時也是這樣。雖然之前我已經有了五六年的房產銷售經驗,但主動聯繫客戶還是第一次,不會電話溝通、也沒有耐心打電話。做房產銷售時都是客戶主動來的,哪裡需要到處找客戶、聯繫客戶、開發客戶,所以第一個月我1單也沒出……那時心態會炸、會質疑自己、會鬧心,但也開始琢磨為什麼我沒有成單,是態度不對還是方法不對,多問多反思多改正,然後在第二個月第一天,也就是入職後第32天我出了單。
你看,誰都有「第一次」的經歷,遇到「第一次」時我們要做的不是「束手無策」,要去合理地調整心態,踏實走好接下來的每一步,你就能有所收穫,這樣也有助於培養你的自信力。
也要多和正能量、有自信心的人在一起交流溝通,多向一些你想成為的人學習,久而久之,你也會成為那樣的人。
多把握公司提的供機會,比如各種培訓、比賽,抓住機會去豐富提升自己的能力與視野,肚子裡的墨水多了,自然說出的話,做出的事就有依據有底氣有力量。
太極式溝通:學會「卸力」學會「提問」
做銷售,腦筋需要轉得快,但遇到緊急問題時,我們一定不要著急去回答。
很多銷售反映當受到客戶質疑、質問、責怪甚至責罵時,會當頭一懵,不知如何是好。如果直面解釋,不清楚原由便無從說起又怕說錯;如果不馬上回答,客戶會加深疑慮與不信任感。而面對「無緣由」的責怪與責罵,若是不壓住內火去爭論,結果肯定越爭越糟;若是「忍氣吞聲」心裡又無限委屈……
這時,你需要學會」卸力」,用提問去緩和這種對峙的氣氛,也通過提問掌握事情發展的主控權,而不是被客戶的節奏牽著走,被動接受。
關於提問,我們可以問一下,客戶的這個疑問源自哪裡,是哪裡效果不好?是哪個環節覺得不妥?一問一答間捋順客戶的惱點,再根據提問得到的信息找到解決方案。
這樣既給自己爭取了消化緊急事件的時間、理清思路,也緩解了對峙緊張激動的情緒。最重要的是,維持了合作的體驗感和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