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複製的溝通力:樊登的10堂表達課》:長頸鹿式溝通破溝通困境

2021-01-09 一縷陽光情感屋

「我走,行了吧」老公氣憤地摔門而去,張妮癱坐在地上。

3年前,張妮和老公白手起家,經過兩個人的努力,將事業做得風生水起。

後來,張妮懷孕後,就安心在家養胎,老公在外面打拼。

一開始夫妻關係也不錯,老公總會按時下班,回家和張妮吃一頓飯,周末帶著她去散心。

但從寶寶出生後,似乎一切都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了,張妮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了寶寶身上,不再關注老公一言一行,每天也過得邋邋遢遢,老公回家的時間也越來越晚。

隨之爭吵也越來越多,每次張妮都做好老公愛吃的飯菜,等他回來一起吃頓飯,但是老公半夜才回到家,張妮總是帶著懷疑的語氣質問:

「怎麼回來得那麼晚,你心裡是不是沒有我了,不要寶寶和這個家了。」

而老公每次都逃避張妮,要麼摔門而出,要麼把自己關在書房。

像張妮遇到的婚姻問題,我們大部分人都會遇到,明明我是想和他好好說的,可為什麼每次說出去的話,總是適得其反呢?

最近閱讀了樊登老師的《可複製的溝通力:樊登的10堂表達課》這本書,我才明白:我們和伴侶之間不是時間磨滅了彼此的愛和耐心,而是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了溝通困境。

那麼,我們如何突破溝通困境呢?樊登老師在書中提到了「長頸鹿式溝通」,一起了解下吧。

一、為什麼要用長頸鹿式溝通

長頸鹿有三個特點:高、反應慢、心臟大,這三個特點可以巧妙地運用到我們的溝通當中。心大,遇事不計較;反應慢,從不覺得什麼事都會對自己有傷害;再加上它站得高,看得遠,不會對眼前的小事斤斤計較。——《可複製的溝通力:樊登的10堂表達課》

不言而喻,長頸鹿的3個特點,正是我們在溝通中所需要的條件。

01.長頸鹿高,「看得遠」

我們應該都知道,長頸鹿是很高的,一般它是「不屑」與一些小事「計較」。

而蛇就不一樣,蛇的攻擊性很強,因為它看得不遠,它覺得很多東西都是龐然大物,會攻擊它,蛇的攻擊性就特別強。

那麼生活中,夫妻間溝通交流時,不也是經常看不遠嗎?

像張妮只看到老公回來得晚,而看不到老公在公司加班;老公也只是看到張妮喋喋不休地質問,卻看不到她為這個家日夜操勞。

順暢的溝通,前提就是要看得遠,凡事不要總是斤斤計較。

02.長頸鹿反應慢,不會總覺得什麼事都會傷害到自己

長頸鹿是一種溫和的動物,它反應慢,它這樣的特質就不會總覺得什麼都會來攻擊它。

而蛇就不一樣,蛇反應快,但它攻擊性也強,就算你沒看到它,也不會去傷害它,但它會覺得你要傷害它,所以它就會攻擊你。

就像張妮,老公回家時間晚了,就覺得老公不愛自己了,不要家和寶寶了。就會用質問的語氣,和老公溝通,最後只剩下彼此傷害。

這樣總覺得別人會傷害自己,是最不利於溝通的。溝通時,對方會覺得你咄咄逼人,攻擊性強,想讓人逃避。

03.長頸鹿「心大」,遇事不計較

長頸鹿「心大」,就像心胸開闊的人,遇到事情是不會斤斤計較。

而心胸狹隘的人,遇到小事,他也會和你計較。

像張妮夫婦,如果都是心胸寬廣的人,就生活裡發生的這些不是原則性的事,並不至於鬧得不可開交,無法溝通。

婚姻,就像開往遠方的列車,行程中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大事小事,如果連小事都無法溝通,那將無法正常行駛。

二、長頸鹿式溝通如何突破溝通困境

01.只講事實,不評價

把你看到和聽到的東西準確地描述出來。也就是說,當我們聽到什麼或者看到什麼的時候,我們應該先講事實,而不是先表達觀點。——《可複製的溝通力:樊登的10堂表達課》

婚姻裡,有些人在溝通的第一步就遇到困境,不是先把看到的事實表達出來,而是急著對他人的行為進行評價,然後先發表自己的觀點。

曾經,我就是會帶著評價的語氣,和老公溝通,很多時候就是落得不歡而散。

例如,我在準備公考時,他只是關心我複習得怎麼樣了,我就會說「怎麼你是擔心我考不上,給你丟面子了」。

其實,這樣的話,自己想想聽著都特別刺耳,讓人心裡不舒服。

而學習了樊登老師這本書後,每次和老公溝通,我都學著觀察老公言行,然後將我聽到的、看到的,表達出來,不對他說的話作任何評價。

有時候為了趕稿子,我會來不及收拾房間,當他說:「你怎麼天天碼字寫稿呀,家裡也不怎麼收拾」,我會說:「老公,我知道房間有點亂了,但我等著交稿子,你在外面上班也辛苦一天了,要不房間等下一起收拾吧?」

老公一聽,我說的是事實,同時我也肯定了他的付出,所以他沒有繼續責怪我。

著名哲學家克裡希那穆提曾說過:

「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

所以,破解溝通困境第一步:就是把你聽到了什麼或者看到了什麼,實事求是地和對方說,先不要表達你的觀點。

02.說真實感受,挖掘真實需求

夫妻之間往往不會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只會帶有評價預測的感受,但如果你不表達你的真實感受,對方怎麼知道你的真實需求呢?

就像張妮,明明是想要老公早點回家陪自己共用晚餐,但言語間表達的卻是滿懷怨氣,只有責備。

隔壁家小夫妻,也會隔三差五地吵架,原因是老公經常出差,在家陪自己和孩子的時間特別少,妻子不滿意丈夫的行為,丈夫則是覺得妻子是在無理取鬧,自己辛苦工作,不就是為了這個家嗎?

但每次坐下來談的時候,夫妻兩表達出來的語氣就變了。

妻子說:「我為了這個家放棄自己的事業,整天為家裡老小日夜操勞,你不但不分擔,還責怪我,你就是變心了。」

而丈夫說:「我常年在外奔波,辛苦工作,不就是為了這個家,為了讓你和孩子有更好的生活條件。。」

夫妻兩可能以為自己在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殊不知,都沒有表達出真實感受。

其實,妻子真實的感受是「老公沒有時間陪自己」,真實的需求是「希望老公騰出時間來陪陪自己和孩子,多關注這個家。」

丈夫的真實感受是「妻子不理解自己的辛苦」,真實的需求是「希望妻子多理解自己一點,能夠體會到自己常年奔波,是為了給她最好的生活。」

這裡就涉及到「學會分辨什麼樣的感受,才是真實的感受」

比如,你對老公說「我很生氣」,其實,這不是你的真實感受,你的真實感受應該是你對這件事感到很生氣,而不是對老公生氣。

所以,說出你的真實感受,對方才能了解你的真實需求,溝通才會有效。

03.提出具體可執行的請求

當我們挖掘到了對方的真實需求後,我們就要提出可執行的請求,最後真正突破溝通困境。

請求有可執行,也有不可執行的。比如,你對老公說「你要一輩子聽我的話,才是愛我」,這樣子挺讓人為難的,既不具體,也沒有可執行力。

如果你是這樣說「老公,你以後每個星期抽出兩天時間,回來陪陪我和孩子,我們一起做飯,一起吃飯」,這樣說的話,老公就知道怎麼去執行了。

閨蜜小清是一個很懂得經營家庭的女孩,她和老公的溝通幾乎是零困境的,她和我說每次和老公提請求時,從來不會說一些高大上,卻不接地氣的請求,都是平日裡真實需要的。

比如,她想要老公每周和自己做家務時,她會說「老公,我們倆上班時候,都挺忙的,要不我們每個周末抽出一天打掃衛生吧。」每次,老公都很樂意和她做家務。

其實,這些都是生活裡的小事,只是我們在提請求時,沒有考慮它是否可執行。

三、寫在最後

溝通,我們只講事實,不加入臆想評價,接著說出真實感受,挖掘真實需求,最後提出具體可執行的請求。

學會這三步,並按照方法去做,你也可以突破溝通困境。

相關焦點

  • 我見過的最聰明的溝通方式:共情溝通丨21讀書
    有效溝通,已經成為職場中的重要能力。為了讓工作更順暢,為了部門之間協作無間,為了上下級關係。大家都在努力的學習和提升自己的溝通能力。但是,很多時候又會陷入溝通的僵局為什麼對方總是誤會我的意思呢?我已經表達的很清楚了啊。為什麼我看到對方,就遏制了自己想要表達的欲望呢?
  • 劉天放:大學「寫作與溝通」課,可不要當小學課
    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無法表達出自己想表達的意思」「論文缺少邏輯」「寫論文就是他人論文觀點的拼湊」「總是有很多病句」「不會總結」等讓不少學生表示「一寫論文就發愁」。(5月21日《光明日報》「我都多大了,還要上語文課?」記者隨機採訪了十幾位大學生,「天之驕子」們如是說。從此話中可知,學子們對「寫作與溝通」這門課的理解,還停留在中小學時的「語文課」層次。
  • 非暴力溝通:用長頸鹿語言表達愛
    我們只是想和對方表達出自己的感受,但是聽到的人為什麼會常常因此感到傷害與痛苦呢?我們應該學會去與他人溝通,愛的表達方式有多種語言,學會非暴力溝通,是最好的表達。非暴力溝通是美國著名的馬歇爾.盧森堡提出的一種溝通方式。他說:「我相信,人天生熱愛生命,樂於互助。可是,究竟是什麼,使我們難以體會到心中的愛,以致互相傷害?
  • 提升溝通能力的5本書:別讓你的人生,輸在不會表達上
    《溝通聖經:聽說讀寫全方位溝通技巧》這是一本關於溝通的「百科全書」,探討了溝通的各個層面和各種形式,從「聽說讀寫」四個角度,分別詳述全面提升溝通能力的技巧。口頭交流時,如何說別人才會聽,如何聽別人才會說;書面溝通時,如何更高效地從閱讀中獲得信息,如何撰寫各種文字資料清晰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請求。
  • 心理諮詢|什麼是溝通?怎樣有效溝通?溝通的方式有哪些?
    溝通的結構溝通過程由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收者、反饋、障礙和背景七個要素構成。3.人際溝通的分類(1) 人際溝通按組織系統可分為正式溝通與非正式溝通。(2) 人際溝通按信息流動方向可分為上行溝通、下行溝通及平行溝通。(3) 以信息源與接收者的位置關係可分為單向溝通與雙向溝通。
  • 你真的會溝通嗎?你知道什麼叫做溝通漏鬥嗎?
    上一個系列我們講了如何做一場培訓,從今天開始,小管家與大家分享一下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嘴,希望大家可以從中學習到一些溝通的技巧 。此次培訓我們主要涉及溝通的基本概念、溝通漏鬥、找好自己的定位 、溝通的四大基本功 、避免暴力溝通的技巧 、說服技巧 、如何實現溝通目標幾個方面。今天,我們就首先談一下關於溝通的基本概念與溝通漏鬥。閒言少敘,我們繼續開始。
  • 培養自信力與太極式溝通
    培養自信力:凡是都是從無才到有當你選擇成為一名銷售時,那你就要努力練就自己成為一個自信十足的銷售。我們都知道這個道理,銷售是一個公司、一個產品的重要「名片」,銷售人員的精神面貌展現的是公司的形象,塑造的是大眾對公司及產品的「第一印象」,同時你的自信度也影響著客戶對你的信任度,這對於能否成單也尤為重要。
  • 溝通技巧的選擇與應用
    一個人的溝通水平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你敢於溝通。第二,樂於溝通。第三,善於溝通。其實並不在於我的溝通技巧。而是由於我們缺乏溝通的膽量。因此在提高溝通技巧之前,你首先要培養溝通的膽量,並認識到溝通的樂趣。在工作中以禮相待是最基本的溝通技能,溝通方式包括觀察、傾聽、提問、表達四種方式。
  • 高校必修「寫作與溝通」課是明智之舉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近日宣布,將在2018級新生中開設「寫作與溝通」必修課程,由該校中文系教授、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得主格非和歷史系教授、教務處處長彭剛共同擔任課程負責人。作為該校第25次教育工作討論會的具體舉措之一,該課程計劃到2020年,覆蓋清華所有本科生,並力爭面向研究生提供課程和指導。
  • 跟大佬學說話, 央視主持人的溝通必修課
    最終兩人達成了共識,溝通能力,是機器永遠不能取代的事情。誰將自己練就成一個溝通高手,誰就能在人工智慧不斷發展的今天擁有核心競爭力。李開復說:「每一個成功的大佬,除了戰略思維和執行力外,都是非常好的表達高手,而陳偉鴻先生可能是中國認識最多大佬的人。」
  • 如何提升自己的溝通表達能力
    如何提升自己的溝通表達能力 在《奇葩說》中,被稱為「辯論之神」的黃執中曾說:人生的困擾,十之八九都出在人際關係;而人際關係的困擾,十之八九都是因為溝通出了問題。
  • 快停止豺狗模式,學長頸鹿的「非暴力溝通」吧
    大家好,我是江小閒,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非暴力溝通》。什麼是非暴力溝通呢?為方便我們理解,這本書的作者馬歇爾博士找了兩隻動物代言,一種是豺狗,代表的是我們日常的語言模式,還有一種是長頸鹿,代表非暴力溝通模式。
  • 設計師,如何做到有效溝通?
    溝通作為動態過程,在每一個階段都要尋求對象的支持,更重要的是給他們回應的機會。這樣,可以知道客戶想什麼,並且可相應地調整信息,使他們感覺到參與了這個過程從而對設計作出肯定。任何設計表達任務實際上是一項管理工作。
  • 溝通是一種習慣,送你10份溝通小技巧
    你可曾想過,像溝通這樣如此簡單的事情其實不簡單,好的溝通可以讓你開啟新的生活。人與人之間,包括與愛人、與家人、與朋友、與同事,乃至你身邊所有的人,具備好的溝通方式,其實是一種習慣,像肌肉記憶一樣,是一個人從裡到外透露的涵養。
  • 你想知道的清華大學「寫作與溝通」課,都在這裡!(內附直播福利)
    你聽說過清華的「寫作與溝通」課嗎?有!我一直在關注。那你知道這門課到底「長」啥樣麼?今天來「揭秘」!同時送福利!福利來啦想上一堂清華「寫作與溝通」課?沒問題!安排!課程定位為非文學寫作,偏向於邏輯性寫作或說理寫作,以期通過高挑戰度的小班訓練,顯著提升學生的寫作表達能力、提高溝通交流能力、培養邏輯思維和批判性思維的能力。通過一個個具體生動的跨學科知識主題和小班探討的形式,同學們始於興趣,合於思考,久於訓練,在精心設計的教學環節中進行「無學科門檻,有學理深度」的表達和交流。
  • 關於溝通你所能遇到的大多數問題,全在這本美國權威溝通教材裡了
    今天的這本《溝通的藝術:看入人裡,看出人外》就是兩位作者合作的作品之一。《溝通的藝術》從溝通者的角度讓我們明確自己在溝通中的角色定位,又從溝通信息的角度讓我們明白溝通過程中,傾聽也是一種表達,最後還通過溝通關係的角度讓我們利用多種策略來改善與溝通的關係。
  • 認識這四種常見的溝通障礙 讓溝通更有效
    在管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溝通漏鬥理論:個人的表達如果是100%的信息,那麼團隊成員之間的溝通通常只能達到80%的信息,加上溝通環境、心理狀態、交流方式的影響,對方可能只能接收到60%的信息,而能夠聽懂和理解的信息只剩下40%,等到最終執行的時候,也許已經跌到了20%的水準上。
  • 溝通專欄:溝通是人類最基本的生存需要
    大學階段我學的是法學,大家可以想想港臺劇中律師身著法袍站在法庭上的樣子,那樣的一個時期讓我原本就挺溜的嘴皮子變得更加靈活起來;碩士階段學的是發展與教育心理學,讓我整個人畫風突變,學會了慢慢講話,變得更加柔和起來;工作的這10年裡,從事心理諮詢、講授心理學,讓我在談吐和表達上,更有了自己鮮明的風格;等到了去上在職博士的時候,和來自全國各地的同學聚在一起,更讓我相信,說話得體,是一種看得見的修養
  • 溝通技巧:表達情緒時應遵循什麼原則才能有良好的溝通效果
    三、判斷應當何時何地表達感覺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三思而後言/行」。因為一陣強烈的情緒湧上心頭的瞬間,往往不是表達這個情緒的最佳時機。所以,說話前要深思熟慮。此外,你還要判斷你的言行接收者的狀態如何,他是否願意聽你說的話。
  • 良好溝通成就良好家師關係
    避免扭曲的家師關係一是「貓和老鼠」式,即教師太強勢,動不動就請家長,家長害怕甚至躲著教師;二是「僱主和傭人」式,即家長太強勢,教師成了為家長服務的傭人,家長認為孩子交到學校就萬事大吉,老師要負全部責任;三是「服務提供商和消費者」式,家長把教育視為自己購買的服務,不尊重教師,動不動就指手畫腳;四是「豬八戒」式,雙方都覺得自己是弱勢群體,都覺得委屈